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50 ...

  •   秦旭四人从休息室出来,关上了身后的门,往摩天轮的方向走了两步。
      远处的摩天轮已经停了下来,高大的金属结构,像冷冰冰的巨兽。
      刚才过去的二十来分钟里,秦旭又问了一轮话,和肖盛先前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往董有光家里去的警员发回来了消息。
      董有光在家。果然跟那名操作员说的一样,警员上门的时候,他还没醒,硬生生地被敲门敲醒。
      他穿着睡衣,顶着一头乱翘的头发,打着哈欠睡眼朦胧地去开了门。头上挑染的一撮金发十分显眼,手上倒没有戴孙清说的戒指。
      他站在门口迷糊了几分钟,才被警员说的命案吓清醒了,老老实实交代了自己从昨晚到今早的行程——下班回家,吃饭,打游戏到凌晨,然后睡觉,一路睡到了现在。和他的同事说的别无二致。
      他说完,又吹了会儿冷风,终于脑子转过来弯了,反应过来警方这是在怀疑他和案件有牵连,一叠声地表示自己从昨天下班回家就没有出过门。
      董有光住的小区安保条件很好,监控覆盖率十分可观,每个出入口都有正对着的摄像头。但可惜的是,这一天上午九点多到案发后半小时内的监控,全部被抹掉了,无法佐证他说的话——和游乐园里的情况非常相似。
      俞洛正在尝试恢复,但希望不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你有一张纸,铰碎成渣渣了,我也能给你恢复出来内容,但你如果拿到化学试剂里一浸,分解了,那这世上就没有这张纸了”。现在的情况,大概就是纸被泡到了化学试剂里了——还是先撕碎了再泡进去的。
      董有光手机的通话记录和定位功能,俞洛也同时在查。
      孙清的手机,连同先前死者方钦的手机,已经由警员送到市局了——看俞洛能恢复出来多少。
      信息时代,一个对着电脑的俞洛大概真的能顶一个组的跑在路上的普通警员用。

      “现在这个情况,好像什么都不能确定,任何一种情况都由可能,谁都没法排除嫌疑。”肖盛望着不远处的摩天轮感叹。
      他们站的这个位置,看不到尸体,只能看到拉起来的警戒线和四周走动的警员。一眼望过去,没有葛青山的身影,大概还蹲在尸体边上做进一步的检查。
      “要么确实他们都有问题,要么——有人想借着监控丢失无法查证,给我们制造怀疑的对象,以此来搅混水。”秦旭随口接道,语气很随意,甚至带着点悠哉,完全没有走在迷雾里的迷惘。
      好像只要他在,就什么都能做到,什么都会知道。
      肖盛安定下来,同时再一次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个男人,确实是一支队的主心骨。
      “任何一种行为都会透露信息,就像‘毫无破绽’或者‘毫无逻辑’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只要犯人有所行动,他的画像必然会从他的行为里逐步浮现出来。”秦旭接着说,顺便闲聊的口吻。说完,朝百里陌的方向偏了下头,露出个懒洋洋的笑容。

      “他是……什么样的?”肖盛问完,反应过来自己完全是被秦旭带着走了,而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大概是,“孙清有没有说谎?他说的是真的么?”
      孙清所说的情况,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事件的性质,以及背后的凶手的特点。
      肖盛看向秦旭,然后又偏转了一点视线,扫过百里陌,最后又停在秦旭脸上。
      秦旭笑起来,朝一个方向抬了抬下巴:“问他。”
      肖盛看过去,严子安迎着他的目光,对他点头示意。
      肖盛愣了愣,他一时之间有些没想明白秦旭的意思。
      对于孙清供述的真实性的判断,依赖于经验、观察力、综合能力、判断力、对人心理状态的把握等等,看起来只是个简单的判断,但背后勾连着千丝万缕的线头,而更严苛的是,要求在几秒钟的功夫里,把这些线头编织起来,用谨慎的技巧和对自己能力和决策的信赖,勾连出来真相。
      很多时候,这一点更多的依赖于一瞬间的直觉——而这种直觉,是基于经验和观察,并综合了种种因素,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的。
      因为时间太短,做判断的当事人甚至很难拆解出判断的过程,所以他们才把这个推理过程称为“直觉”。
      肖盛还做不到,他足够机敏、细致,经验也在逐步积累,但他缺乏的是瞬间的反应力和立即决策的大胆。
      实实在在面对人的时候,秦旭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多年来形成的默契和习惯下,肖盛几乎是无条件地信任秦旭。
      而他最近亲眼见到或者听闻的百里陌的表现,让他对百里陌的能力有了个初步的认识和估量——让人心惊的。在这份心惊下,他不得不去信任她的才能。
      但严子安……他实在没什么认识。
      严子安不知道肖盛这些九曲回环的心理历程,直接说了结论:“他没有说谎——当然不排除极小概率的情况。”他声音很稳,语气笃定。说到这个地步,基本就是肯定了孙清所言的真实性。

      肖盛看向秦旭,想要向他求证。
      秦旭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不知道。他勾唇看着肖盛有些茫然的神情,脸上露出恶作剧得逞的愉悦。
      “‘三间’。判定权在严子安手上。”百里陌瞥了秦旭一眼,面无表情地打断了他的恶作剧。
      秦旭从善如流,点头道:“就是这样。”

      “三间”,而不是“双簧”。
      后者广为人知,被用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里面。对他们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用在套话和审问。
      而前者,据说是很多年前,一个刑警提出来的方法,只在特定的圈子和人群里流动——因为要求有些过于严苛了。而且它不是审讯手段,而是谈话或者问讯的技巧。
      “三间”,由三个人为一组,两个人承担“问话者”的角色,实际参与到谈话或问讯中,另一个人为“观察者”,全程处于谈话之外。
      引用“双簧”的模式,两个问话者分别扮演“红脸”、“白脸”,进行心理施压,给出共情依赖,交替或顺序进行问话。观察者旁观问话的全过程,保持“局外人”的角色。
      这要求参与的三个人,都经过了相关的训练,有一定的心理技巧,并且有相当的默契。
      与“双簧”的区别在于,“三间”之中,问话的结果很重要,但不是最终的目的。
      真正的目的在于,观察者观察问话过程中,被问话对象的回答、神态、姿势等,结合问话者的动作、语气等,结合话题,判断回答者的情况,比如心理状态和答案的可信程度等。
      “三间”之中,分工明确,三个人承担各自的任务,问话者专注于对话,掌握对话的进程等,按传统的方式对回答者进行问讯。
      真正的核心在于看似无关的观察者身上,他是决策的中心。
      进入单间之前,门口短暂的对视里,他们迅速确定了方案。
      严子安成为核心的原因在于,他们不适合,而他可以。
      秦旭必须进入谈话,而百里陌比严子安更容易让孙清感到放心。此外,同样重要的是,严子安有能力承担起观察者的任务。

      肖盛将将反应过来,又有些愣怔。一瞬间,他几乎感到了匪夷所思的惊愕。
      他们三个人,秦旭,百里陌,严子安——最长的,百里陌和秦旭认识了不到两个月,最短的,秦旭和严子安,认识不到一周。可是他们在那一个对视里达成了有些人或许一生都达不到的默契和信任。
      肖盛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达成的共识?
      总不能是因为有相近的才能吧。
      肖盛看着旁边的三个人,看到他们身上相似的锋芒,连复杂的心思都生不出来。

      秦旭拍了拍手,把三个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眉眼微弯,可惜,他表情再温和,也不是人畜无害的模样。
      “所以,按照我们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案发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在至少两三个月前,犯人推送了公众号。他或许是锁定了孙清,或许是广撒网。通过公众号的关注情况、阅读情况,来判断从对方那边下手的可行性。其中,至少孙清给了他一个‘正向’的反馈。因此他之后进一步锁定了孙清。”
      在秦旭停顿的时候,百里陌插话进来:“他很可能不会满足于仅仅从公众号反馈上得到的信息,太过模糊而不可控了。”
      秦旭几乎是在她说完的瞬间接了上来:“他有能力针对性地推送公众号,也能够入侵监控系统的话,他也完全有能力入侵目标对象的手机,直接监控目标的行程、习惯等。尤其是像像孙清这种防范心理不重的,大概率不会产生任何怀疑。”
      “同时,要保证一个人的行为,控制他的自发行为的倾向,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帮助他养成习惯。”这次插话的是严子安,“所以,犯人在前期可能推送了大量日常相关,并且包含了正确信息的内容。比如对于天气情况给出的出行建议、交通变化、一天的行事建议之类的,这些内容应该是真实有用的——总之,让孙清产生了对公众号的依赖和信任。
      “如果我们去查这些往期推送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断犯人的形象——关于他的倾向性、个人风格和偏好等等。”
      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是带有主观性的,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把整个人摊开到观察者的面前。

      秦旭等他说完,回到了前面对于案发过程的讨论:“然后,犯人通过进一步的观察,选定了董有光。
      “这里我怀疑,他的‘进一步观察’,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来游乐园和工作人员实际接触过,入侵系统调用监控、通过监控观察他们的个人特点等等。
      “选择董有光的理由大概是,需要一个特点鲜明便于冒充的人,比如董有光的头发和戒指——孙清完全是根据这两项来认的人。而且这个人应该和孙清体型和声音等比较接近,便于犯人先后假扮董有光和孙清两个人。但是,他又应该和孙清不是很熟,如果是熟人,很难骗过去。
      “这个有个问题,今天案发时,假扮董有光的,是不是幕后的这个人?如果有多人犯罪,是主犯么?我个人倾向于是,但是大部分是依赖于直觉……”
      刑警的直觉,有时候是个玄之又玄的东西,有时候完全可以导出真相。但显然,大概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是他。”百里陌没什么犹豫地肯定了秦旭的感受,“犯人足够谨慎,而这个案子的设计又很复杂——真正动手的时候,他不会放心交到别人手上。
      “同时,他为这次谋杀铺垫了那么久,要么是有执念,要么是有非常重要或特殊的意义,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大可能把实际犯案交给别人来完成。”
      秦旭思路接得很快:“所以,孙清对于‘董有光’的印象非常重要,因为那就是犯人!”
      “对。”
      “无论他怎么伪装,都会在细节里流出来真实的特点。他假扮成董有光时候的倾向性、对董有光个人特点的理解,以及,他在伪装过程中,对于重点的把握——到底是外在形象更重要,还是说话行为风格更重要等等,都足以反应出犯人的特点。”

      秦旭顿了顿,继续分析案发经过:“然后,在前两天,甚至一个多礼拜,像孙清推送关于‘换季注意防范,小心高发传染病’,这一类的推送,很可能还强调了游乐园这样人群密集处的危险性,促使孙清开始戴口罩出门和工作。
      “同时,推送关于‘老人独居在家,发病无人知晓,被外卖员发现’的消息,可能还强调了老人被发现时已经太晚了之类的,为孙清接到‘外卖员’电话后离开岗位做铺垫。
      “再之后,等待孙清戴上而董有光休息的一天——后者对犯人来说并不难,他完全可以通过监控,或者直接入侵内部系统,了解到各个工作人员的排班情况。
      “再然后发生的事情,就像小盛先前告诉我们的了。”

      百里陌伸了下手,示意秦旭先停一下:“你觉得这里,犯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秦旭理了一下到目前为止的案情:“谨慎——兼顾了几乎是各个细节。
      “隐忍,擅长蛰伏——他的准备算是很久了,而且充分、细致。
      “非常强的计划性和操纵感——犯案的整个过程相对很复杂,需要策划以及在执行的过程中把控各个变量和不确定因素。
      “而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有强大的自信心和执行力——信心不足他不可能制定复杂的计划并且认为有成功实行的可能。而在实际实行时,对于复杂计划,任何一点犹疑都可能导致失败。此外,如果执行力不足,计划不可能成功实行。
      “还有就是,大胆。”
      秦旭说到这里:“啧”了一声,停了大概有十来秒,才接了下去,“对公众号的影响上面,表现得非常大胆……”他说到这里,又停住了。
      大胆。
      在整个通过公众号操控孙清反应的过程中,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大胆,甚至显得莽撞。
      大部分心理上的影响都是一种暗示性质的,为受者创造一个偏向于做出某种决定的环境或者心境,促使受者做出某种决定——但到底也只是“偏向”和“促使”,而不是绝对。
      人心之复杂,任何一点点变动都可能成为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基本不可能实现完全的把控。
      就是说,这里面存在有赌博的成分。
      戴口罩是其中比较容易控制的一件事。更不可控的是,孙清是不是真的会立刻离开岗位、赶回家。
      伪装成董有光接触孙清,对犯人来说是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行动,一旦失败,孙清没有立刻离开,他在事后必然会暴露,也就是说,同样的方法不可能有第二次尝试的机会。
      大胆和谨慎,这两种相互矛盾的特质,在犯人身上同时体现出来了。
      总让人感觉奇怪,好像缺失了一个可以把两者协调起来的连接点。
      “大胆。确实。”百里陌玩味了一下这个词,“我倾向于认为,他在这里经过了‘测试’。
      “他可能推送过别的类似的内容,然后观察孙清的反应,以此推断孙清对于‘外卖员告知家中老人情况’可能会做出的反应。
      “类似的‘测试’进行与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犯人的特质——他是倾向于谨慎,还是倾向于大胆。但无论如何,他的性格中必然包含这两个部分,而且都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这两部分的同时存在,基本反映出,犯人极度的自信,以及,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冷静和控制力。
      “这个过程里,他应该是非常擅长于心理操纵的,对人心有很深入的了解——事实上,操纵人行为的成功与否,对于操纵者的能力和被操纵者的性格特点,有很强的依赖性。前者是犯人的特质,而后者是孙清被选上的一个原因。
      “另外,即使这么说,这种‘大胆’在犯人的‘谨慎’之中,仍然显得有些突兀。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他不得不采用这种大胆的做法。
      “为什么?因为他需要在‘这个地方’完成谋杀,就一定要冒这样的风险。
      “那为什么要在这里?他对于这个场景有所执念,那么,这个场景一定有某种特殊的意义。”
      秦旭抓住了那个连接点:“所有,我们应该去调查别的游乐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莫名其妙出现的公众号,工作人员手机被入侵、监控系统被入侵等等,如果都没有……就说明这个游乐园是特别的!如果有,那就可以尝试从里面发现共通点,判断犯人做这样的选择的原因。”
      “而无论是哪一种,用这么复杂的方式来犯案,用那么长的时间来计划和铺垫,都已经说明了,摩天轮这个场景对犯人很重要——不然,从楼顶上推下去就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案发的时候,犯人大概率还在现场。”百里陌伸手指了指远处的摩天轮,虚虚的在那周围画了个圈。
      秦旭跟着她看过去,头皮微微发麻,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捕捉到犯人可能的踪迹。
      百里陌收回手:“场景很重要、杀死方钦很重要,对于犯人,两者缺一不可。
      “而对于这个类型的犯罪,犯人想要的不止是‘方钦死亡’这个结果,还有‘杀死方钦’这个过程,就是从摩天轮上高坠的过程。
      “所以,他一定会想要近距离地去观察和确认方钦死亡的过程。他在这个过程里,可能是享受的,也可能是焦虑而煎熬的,但是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全程参与。”
      百里陌停顿的时候,严子安插进来:“如果是这样的话,犯人不是因为‘方钦的死’能带来的实际利益而犯案。联系‘特定场景’这一点的话,更像是……复仇,或者,行刑。”
      百里陌眯了下眼:“行刑。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应该去查当时周围的人,在附近,从案发前就开始对摩天轮相当的关注,并且他应该在案发后离开。
      “他留下来只是为了确认方钦的死亡和死亡过程,而对于人群的反应和警方的调查等等,都不在他的关注范围内,前者跟他的‘复仇’没有关系,而后者……‘犯人倾向于重回犯案地点,倾向于关注警方的调查进展’,这种烂大街的搜查心得,是犯人会避开的行为。
      “此外,他前面表现出的自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他现在的行为——相信警方很难发现破绽,只要他自己不在现场被警方注意到。
      “而这一点其实也表现出,他对于犯案的目的、重心把握十分的准确,不会偏离这个重心去炫耀犯罪或者别的,目标感强,十分冷静。”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50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