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六 还乡 ...

  •   哪吒

      次日天色微明,杨戬便来敲我的门。
      “还没回去么?”
      “这便走了。——我来问你一件事……”
      他的神色十分郑重,且明明旁边便有座位,也并不坐。
      “昨晚偶然和师叔说起,求他拿了功劳簿给我看……”
      “你也闲得很。自家的功劳,还怕师叔不给你记清楚么。”
      “我自家的功劳,倒都有数。——只是旧年在穿云关,师叔困在瘟癀阵中,云中子师伯代写的那几笔……”
      “如何?”
      “你……你遇到的林姓少年……是他独力摄去了那个‘韩将军’么?”
      我心下一动,不禁想起当日大哥的话来。
      杨戬又叹息道:“这事我也猜得八九分。并非怪你隐瞒,只是那林云……是我故交,他的根基本事,我心中有数……”
      他见我依然不答,迟疑了片刻,又道:“今日紧急,待下次见面时细说罢。——不是我故弄玄虚,那日取下关隘时,你若早与我提起这桩事……”
      我倒突然好笑起来:“甚么要紧事,值得这般颠三倒四。你就是有一百位‘故交’,早晚我也一个个见过来。——如今快些走罢,莫让三公主等久了。”
      杨戬瞥我一眼,又恢复了惯常的神色,微笑道:“‘三公主’却生分了,日后少不得改叫‘三姐姐’罢。”
      我径直将门开了,抄起壁边的三尖两刃刀塞给他:
      “慢走,不送。”

      因要往玉虚宫去,这两日少不得香汤沐浴,焚香静坐,于是得了绝好的借口,推托些稀奇古怪的差事:
      譬如姬发听说师叔要遣散昆仑门人,一力挽留未果,要在宫中设宴为我们饯行。
      又譬如姬叔琨殿下领了封地,不日便要动身,请众人过府赴宴。
      再譬如那位周老先生遣仆从来递喜帖,邀我十日后去赴他家二公子的婚礼。
      ……
      第三日动身时,姬发带领百官送出十里长亭,终于被我们劝回去。师叔却待了片刻,将我们依次打量一番,叹道:
      “无论日后得些甚么差使,谨记莫夸己功,休言人过。——将来情境,比不得在我帐下时,你们早晚自然晓得。”

      一行人来到玉虚宫,却只在正殿上停了一刻工夫,听师祖说些‘此番下山助周伐纣,尔等皆尽力建功,不负使命’之类,随即命各人回自家洞府谨守清规,勤加修炼,俟日后法旨传调。

      驾风火轮从玉虚宫到乾元山,也不过片刻之间;然而看到金光洞洞门的时候,心下却不知是一股甚么滋味,竟然在原地站了半晌,没有上前。
      “师兄!”师弟金霞肩上担着药锄,从东边的小路转出来,笑着向我招手,“我是赶着师父算就的时辰回来的,果然准得很。”
      “师父可好?”
      “师父一切都好。——如今你回来,连我也一并‘好’了。”
      “真作怪,素日你如何不好?”
      金霞一边拉我进洞,一边嘀咕:
      “有你在师父面前问一答十,我这天生言拙语迟的人也歇歇气罢。”

      “弟子回山复命……师父圣安。”
      师父将手中的经卷放下,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
      “我记得当年教你下山相助黄家父子,你回来时老大不情愿,只说‘师父就放弟子往西岐去罢,如何还定要回山来忍这半年’。”
      “……。”
      不错,那时候的自己一心惦记下山,丝毫也没想过,再见到师父时是如何情形。
      ——或者说,可还能有回来的一日。
      师父见我不答,轻叹一声,站起身将我拉起来。
      “原地站着罢,没你的座位。”
      “是。”
      然则师父自己也没坐下,只是依旧拉着我的手上下打量,又将我肩上一绺散发捋到脑后。
      下山的时候,我比师父矮半个头,如今已经较他稍高些。
      师父作了神仙的人,容貌千万年也不变分毫,而这时候看来,却仿佛凡人一般略微苍老了。
      我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只得低头避开师父的目光,却听他笑道:
      “哪来这般委屈……一旁坐下罢。”

      师父问了些交战杀伐的事,又忽然道:“你们方才在玉虚宫,可见到南极师伯了不曾?”
      “只在正殿听师祖吩咐了几句,并不曾见师伯,连同白鹤师兄也没见。”
      “师祖教你们回山等候传调,可曾说过几时有法旨来?”
      “未曾。”
      师父沉默了片刻。
      “明日起打点起十二分精神来,休得懈怠了修行。”

      转眼间回山半月有余,师父每日指点我修炼,却不再提昆仑山法旨的事。这天午后,我正在后洞演习枪法,金霞稳稳当当地踱进来,站在一旁看了片刻,见我将招式收了,方笑道:“前面有贵客来了,师父教师兄出去相见哩。”
      “看你这般气定神闲,这‘贵客’也没甚么了得。”
      “不是我不急,是师父不急:也不顾人家的正题在哪里,天南海北先讲论了半个时辰,才让我来叫你。——衣服不必换了,快走罢。”

      我跟着金霞来到前面,一抬头,却和客位上杨戬的眼光对个正着。
      他未着道服,而是全身盔铠,只腰间束着丝绦——不过分别了十几日,他身上却颇有些我不熟悉的气息。
      我见过师父,重新转向他:“……杨师兄安好。”
      他站起来答礼,没有多说甚么,只是盯着我。
      师父抬眼看我,又看看杨戬,示意我们都坐下。
      “是甚么事,你自己与他说罢。”
      “是。——前日弟子返家,见了至亲故旧,说起与众位师兄弟相交,彼此扶持,情义非常。家母闻言甚慰,命我请大家过寒舍叙话,当面答谢致意。不知师叔可否应允,贤弟可能赏我个面子。”
      这声“贤弟”只叫得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正在想这家伙如今唱的哪出戏,却见师父不紧不慢地点头道:
      “如此说,你往我乾元山来,却是邀的第几家?那几位可也允了?”
      杨戬迟楞了片刻。
      “道行师兄最不喜往来拜客这样事,一千年也没见他往我这里来三五趟。”
      “……。”
      “虽是这等说,他未必不放徒弟出来,你多求他两句也就是了。”
      “……。”
      “普贤师兄也是相类的脾气……”
      “……。”
      “还有哪家没问到么?”
      杨戬站了起来,躬身施礼:
      “弟子有罪,并不敢瞒哄师叔……家母要见的,实是他一人。”
      师父又点点头,看向了我:“原来你竟有这样面子哩。——只是你家弟兄不是一早议定了这两日也要回去探望母亲,如今却先去哪一家?”
      临从西岐动身时,我们明明是约定一月之后往五龙山会齐,再去见母亲的,师父也允了,如今在他老人家嘴里,倒变成了“这两日”。——哪个说神仙不打诳语的。
      我站起来回话:“若师父准了,弟子先随杨师兄去拜见伯母,想来不过见礼问候一番,即刻回山来,如何还能打扰人家久了;待到我们归家探母的日期,再动身往家去。”
      师父手中拈着拂尘,将我们两个往来看了四五个过:
      “这般说,不如随你杨师兄下山,见过老夫人之后,若他得闲,便也请他同你们回去见个礼罢。——来而不往,岂是道理。”
      我闻言吃了一惊,杨戬倒答应得爽快:“师叔说得正是。若得相邀,弟子愿往。只不知……”
      有那么一瞬间我几乎以为师父和这家伙竟成了一气。
      “后话不提,目下若得师父恩准,弟子先随杨师兄告退,也好及早归山。”
      “这本来是件好事,我如何不准。——你往后面换身衣服,这便去罢。”
      师父的语气波澜不惊。

      换了衣服回来时,只见师父的眼光落在我腰间的佩剑上:
      “本想与你说莫要带着长兵刃去,你竟自家想到了。”
      金霞在一旁笑道:“论礼数自该如此,何况师兄要见的是……”
      我扭头瞪他。
      “……前辈尊长。”
      这人,也不见他哪里“言拙语迟”。

      我与杨戬行礼告辞,师父又补上一句:“若把他领去你家里时,须得以礼相待,不可怠慢。”
      我本想说“哪个要把他领回去”,却碍于在师父面前,只得含糊应了。
      杨戬却恭恭敬敬道:“师叔放心,弟子在寒舍也是一般,如何能怠慢了他。”
      出了洞门,只听师父在后面叹了一声,我勉力才听清他说的话:
      “有朝一日要同去龙潭虎穴时候,但愿你们彼此也如这般罢。”

      (全文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