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就如何凯明所说,这段时间夜里比较乱,那群飞车党大多都是未成年,警察局进进出出都好几次了,屡教不改,警察也很是没有办法。

      一帮未成年抢到东西立马就倒手,江瑾她的手机估计是找不回来了。

      手机上绑定的银行卡江瑾已经打电话取消,微信钱包里的钱也没多少,这款手机也用了一段时间,资料联系人什么的也都有保存,所以总得来说江瑾的损失不大,就是重新去补办卡买手机和到银行去解锁这些有点麻烦。

      想着公司里的糟心事,江瑾没有着急去补办卡,而是买了一张新卡这几天暂时用着。

      怕姥姥姥爷担心江瑾没有提遇到飞车党的事,只是说自己遇到扒手。

      就这样姥姥姥爷还紧张了好一会儿呢。

      “小瑾,一定要记住姥姥的话,遇到小偷他要偷就让他偷,咱就当消财抵灾了,可千万别为了点钱去抵抗哈!”

      现在的小偷都是团伙出动,孙女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这种事想想都是可怕的。

      姥姥的担心江瑾明白,她立马举手作发誓状,“我保证,遇到小偷我一定躲的远远的,他要啥给他啥。”

      “什么叫要啥给啥,故意气姥姥是吧!”

      “没有,没有。我这是给姥姥保证呢。”

      “哼!”

      见哄好了姥姥,江瑾抱着姥姥的手臂撒娇。

      虽然姥姥面露嫌弃,但嘴角的笑容却越来越大。

      姥爷在旁边看着心里也很是高兴,可一想到过两天孙女又要走又很不是滋味。

      心疼孙女昨夜帮着跑了大半夜,姥姥没有催着江瑾去相亲,而是把相亲推到了两天后。

      早两天晚两天结果都是一样,江瑾没有意见。

      “中午想吃什么,姥爷给你弄?”

      昨晚没能好好吃上一顿饭,姥爷决定中午补回来。

      江瑾立马举手说: “我去地里看看。”

      昨天姥姥姥爷已经累了一天,今天就见识见识她的手艺。

      姥姥姥爷所在的村叫泉水湾,泉水湾原本是一个大村,后来改革开放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了,村里渐渐就剩下一些老弱妇孺。

      江瑾的爸爸妈妈那个时候也出去打工,后来在工地上出了意外闵西就成了孤儿。

      虽然当时江瑾爸爸妈妈出事的工地赔了钱,但姥姥姥爷想着这是江瑾爸爸妈妈留给江瑾唯一的东西,就一直没舍得用。

      八九十年代,土地才下放不久,再加上又遇上大干旱,家家户户都没有多少存余,两老口要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尤其是那个时候学费还很贵,动不动就是几百块。

      好在姥爷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知道自己这个年纪靠种土地里那点庄稼是供不起孙女读书,所以在得知村里后山的那一片果林要承包出去的时候,卖了两间祖屋把果林承包了下来。

      果林早已废弃多年,与其说是果林,还不如说是荒林。

      江瑾记忆里姥姥姥爷每天天不见亮起床给自己留好早饭后就扛着锄头往后山走,一干就是一整天。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再加上又经历过父母早逝,所以江瑾很早懂事。

      初三的时候,教育改革,江瑾遇上初三分流,意思是到了初三给学生的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原学校继续读书参加中考,二是不参加中考直接去职业学校上学。

      江瑾之前的愿望是考一所好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让姥姥姥爷享清福,对于是职校是没有兴趣的。

      可当来的老师说到去读职校国家每个月会补贴两百块钱,还能早一步学到手艺参加工作时,江瑾有点心动了。

      读完大学出来也是工作,上职校出来也是工作,而且中间还差了好几年呢,一对比当然就是后者更划算。

      没有跟姥姥姥爷商量江瑾就去班主任那里报名。

      江瑾当时的想法很天真,但班主任没有糊涂,再加上因为知道江瑾家的情况,老师心中就有了误会。

      江瑾到现在都还记得那是一个艳阳天,做完作业的她正在院子里帮姥姥挽柴火,班主任带着校长还有村长一起来到家里。

      班主任以为是姥姥姥爷舍不得出钱供孙女上学,这才让江瑾去读职校。

      所以她带来校长和村长,一方面是校方了解江瑾家的情况给江瑾免除一部分的学杂费。另一方面是想请村长出面,如果姥姥姥爷不愿意供江瑾上学,就拿出江瑾爸爸妈妈的赔偿金,用江瑾爸爸妈妈的补偿金供江瑾上学总可以吧!

      班主任当时四十几岁,即使面对最调皮的学生江瑾也没见她红过脸,但那天她眼睛脸都红了。

      面对班主任的质问姥姥姥爷的眼睛也红了,但他们什么也没说,而是带着校长和班主任他们来了后山。

      曾经的荒林已经变成枇杷林,枇杷树的寿命有一百岁,只要料理得当它能创造比粮食多得多的价值。

      姥姥姥爷就是靠这片枇杷林供江瑾读完了大学,江瑾爸爸妈妈的赔偿款到如今还是完完整整的。

      望着这片养育了自己的土地,江瑾张开双手深深的呼吸,这种轻松是城里无论如何也没有的。

      寒冬,最为寒冷的季节,梅花盛开,诗人咏颂,却很少有人知道枇杷也是冬天开花结果,然后在来年夏季到来前成熟。

      枇杷树栽多了来钱,但是农村人还是喜欢自给自足,所以怎么着也得给自家留一块菜阳土,也就菜地。

      冬季不像夏季,耐寒的菜品种相对更少。

      大白菜、大萝卜、娃娃菜、青菜头这些是最常见的。

      大白菜可以搞一个醋溜白菜,然后青菜头,炖滑肉汤里面。

      大葱?对,好像昨天杀的鸡鸡杂还没吃,大葱炒鸡杂。

      不一会儿江瑾就搞了半背篓菜,大丰收啊!

      回去的路上江瑾突然停下脚步,然后放下背篓爬上了旁边的枇杷树。

      上学的时候为了减轻一点姥姥姥爷的负担,只要有空闲江瑾都会帮着姥姥姥爷管理这片枇杷林,所以这枇杷树有没有生病她一看就知道。

      “咦,小瑾回来啦!”

      也是去菜地摘菜的邻居二婶看到树上的江瑾。

      正想找人了解情况的江瑾赶紧从树上下来,她点头说:“嗯二婶,昨天下午回来的。”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就跟大娘说要通知你,这家里还是得要一个年轻人拿主意。”说着她拉江瑾到旁边土梗坐下,“你呀劝劝你姥姥姥爷,年纪这么大的还守着这片枇杷林干什么。我听说你在城里发展不错,把你姥姥姥爷接去城里享享清福不是正好。”

      听到前半段江瑾还以为姥姥姥爷是瞒了自己啥事,害得她还紧张了一下呢。

      这后半段……

      江瑾摇头,“姥姥姥爷不喜欢待城里,他们也舍不得这片枇杷林。”

      接老人去城里是年轻人孝顺,年轻人也放心,江瑾也曾动过这个念头,至于为什么没成,姥姥姥爷不同意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人不适应。

      以前一个同事就是把老人接来了身边,同事白天要上班,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多时候还要加班。

      九十点回去老人都睡了,更别说照顾老人生活,煮饭给老人吃,甚至老人还要帮着打扫卫生这些。

      这都还是其次,主要是出行不方便,语言不方便,农村的老人哪坐过几次电梯,普通话这些更是很少讲。

      家里没人陪,出门说话别人又听不懂,连个唠嗑的人都没有。

      严重的是什么,同事老人为了节约每次去超市买菜坐公交的车费或者地铁费,甚至只在周六周日儿女在家的时候才出门买菜,平时老人在家吃饭就配一点咸菜辣椒酱吃。

      一个上亿公司高管的父母竟然在家吃咸菜辣椒酱配饭,这是一个什么场面。

      闵西记得没几天同事就将父母重新送回乡下,听同事说那一路上父母说过的话比过去在他家两个月说的都多,更别提脸上的笑容了。

      同事爸妈才六十几岁都这样,她的姥姥姥爷都快八十的人了,江瑾可不敢强制接老人去城里受罪。

      “他们舍不得是他们的事,你这个年轻人怎么能这么不懂事呢?”

      二婶的质问拉回江瑾的回忆,只是这不懂事?她什么时候不懂事了?

      放下这事不谈,江瑾想问问那树是怎么一回事,就听姥姥唤自己的声音。

      “二婶,姥叫我了,我先回去。”

      树的事回去问姥姥姥爷也行。

      二婶想着人回都回来了也跑不了,便也没拦着。

      不过看着江瑾远去的背影二婶又有了别的想法,这不愧是他们村长得最标致的姑娘,瞧瞧这在城里生活几年,越发变得跟电视上的明星一个样。

      这么好看又会挣钱的女子,也不知道便宜了谁家。

      “二婶跟你聊啥呢?”见江瑾走到跟前姥姥就发问。

      注意到姥姥看二婶方向的眼神不对,再联系刚才二婶说的话,江瑾立马反应过来。

      “姥姥,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姥姥拉着江瑾的手往回走,“能有什么事,走,我们回家。”

      “姥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