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缅怀梁祝化蝶情 ...

  •   转眼到了周六,一大早,黄清文与田薇薇约好在公园见面。进入公园大门,沿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进入阅江楼内。顺着楼梯逐层而上,一直上了七楼。伫立于楼外的廊道,浩浩长江与郁郁古城尽收眼底。两人沿楼绕了一圈,复又来到楼的东北角。面对着奇峻的山势,奔腾的大江,两人选了不同的角度,拍摄了一些照片。
      然后,黄清文倚楼眺江,陷入了深思。田薇薇便问:“黄老师,您在想什么?”
      黄清文说:“面对滚滚江水,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南唐李后主,一个是南齐陈后主,这两位后主都是依靠长江天险在南京建都称王的,但长江天险并没有保住他们的王朝,古人云:江山之固,恃德不恃险是有道理的。”
      田薇薇点了点头:“您讲的对,关中自古是四塞之国,所谓百二秦关,可西安十六朝古都,哪个朝代,都城不是被别人攻破的呢!”
      黄清文点了点头,“我想将‘恃德不恃险’作为登咏的主题。”
      田薇薇说:“这比较符合南京六朝古都的特征,说实话,我觉得在南京建都的君王,除了朱元璋,其他多少都有些依恃长江,偏安一隅的想法。”
      黄清文说:“我前一阶段刚读完《明史》,十分佩服朱元璋的,《阅江楼记》也是他对群臣的命题作文,他用了十六年的时间,能以布衣身份推翻了史上最强大的元朝,确实不简单。”
      田薇薇说:“即使不谈功业,朱元璋也令人钦佩,他对马皇后情深意重,马皇后死了他再没有立后,这一种德行不是一般皇帝所能比拟的。”
      两人的登咏主题观点一致,又在对朱元璋的评价上取得了共鸣,便有种距离拉近、三观相合的感觉,又闲谈了一些城市历史,更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不一会儿,登楼的游人逐渐多了起来,两人便一起下楼。一路上,有水泥砌成的仿真树桩,里面放置着音箱,播放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当他们走到一个拐角边,一阵悠扬悦耳的古筝曲飘来,牢牢地把田薇薇吸引住了,她于是驻足倾听。黄清文走出十余米才发现她没有跟上,只好又折了回来。
      那古筝曲是《化蝶》,黄清文熟悉。田薇薇似乎深深沉浸在《化蝶》的意境中,一曲既终,她仍意态痴迷,黄清文甚至看到她眼角似已湿润。大概感觉到自己情绪的失控,她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故作轻松地说:“我一向喜爱越剧,尤其喜欢越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每次听到这首《化蝶》,就不由自主地想到梁祝的爱情故事。”
      黄清文见田薇薇谈起了爱情,心中莫名地有些激动。实际上,经过这两次的相处,他已暗暗喜欢上了田薇薇。如今,听到她敞开心扉谈起梁祝,不由就想借题发挥了。他于是说:“田老师,你相信人世间真有梁祝式的爱情么?”
      “当然相信,我觉得如果两个人真的相爱,就应该像梁祝一样,不讲条件,不含杂质,不惜代价,不用说化成蝴蝶,就是化成草木,化成石头,也是值得的。”田薇薇语气坚定地说。
      黄清文没有想到,田薇薇清秀水灵、温婉柔润的外表下,却有着如此至刚至纯的爱情观,不禁对她刮目相看。他因而说:“梁祝的爱情故事之所以流传,成为千百年来的爱情经典,就是因为她符合了人们对爱情的憧憬,这种憧憬就是忠贞不渝、生死不变。”
      “你的理解十分到位,” 田薇薇煞有介事地说,“如果你的女朋友听到了,她会感到甜蜜、幸福的。”
      “我是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哪里有女朋友?”黄清文想起了前不久父亲的话,直接引用了过来。
      田薇薇被他的俏皮话逗乐了,笑着说:“面包会有的,女朋友也会有的。”
      两人下了山。田薇薇问黄清文是否去图书馆,黄清文说:“我回宿舍,争取下午完成你交办的任务。” 田薇薇说:“那好,晚上请您吃饭,也拜读您笔下的杰作。”
      黄清文说:“好,晚上见。”
      黄清文回到宿舍,朱竹不在,正好给他营造了创作的空间,他将登临阅江楼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回味了一遍,心中有了些头绪,在电脑上敲下了《阅江楼记》,但思绪却忽然转到田薇薇身上。她有男朋友了么?他问着自己,从今天的对话中,他察不出蛛丝马迹。可在谈话中,她为什么察问自己是否有女朋友呢?他清楚地记得,当她听到自己没有女朋友时,表情似有一种不易察觉的轻松。
      不管怎么样,我一定给她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他暗暗地下了决心,一门心思埋头于文字之间了。到了下午四点,终于初步完成了《阅江楼记》。经过修改润色,便用U盘拷了,跑到单位打印一份。田薇薇也打来电话,告诉他晚上仍在图书馆旁边的悠闲美地茶餐馆见面。清文打车到了那儿,田薇薇早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好,正一边品茶,一边复习功课。黄清文在她的对面坐下,不等田薇薇讲话,便迫不及待地掏出文稿。
      田薇薇接过文稿,认真地看了一遍。掩卷而思,复又轻轻吟咏起来:
      金陵城北,狮子山头。年初携友,登阅江楼。
      山势奇峻,清风吹襟。登楼览远,寥廓江天。东对钟阜,携手两山欲友;西扼江流,开壁百舸朝宗。北望淮山,岩壑仍听流响;南眺莫愁,平湖更拥佳人。群楼峦聚,晨昏万家灯火;大桥虹飞,昼夜天堑通途。更兼大江东去,气势磅礴,青山染黛,北雁南归。山增楼色,楼慰我心。心为之静,气为之清。江楼如是,孰不移情?
      楼阅风雨,明祖首倡;城延兴亡,楚威始筑。世事交替,松柏摧薪。沧桑变换,风雨流年。地势逼人,镇黄金难延楚祚;王气悠远,割地脉仍覆秦宗。江山险扼,非是帝业之本;龙虎蟠踞,岂足偏居之资;故六朝水逝,晚唐烟飞。惟有朱氏元璋,起兵濠上,逐鹿乱世,纵横捭阖,一十六载,终成帝业。盛世无铭,欲起高楼。非欲酣歌夜饮,贮燕赵之窈窕;实是筹谋安民,壮京师之声威。终恤民力,楼未能成。但一念之间,大明雄基已奠矣!
      感怀无限,遂语友曰:江山之固,恃德不恃险。昔隋军临江饮马,孔范诳语“王气在此,虏骑不可飞渡”,转瞬之间,已闻张妃授首;宋兵隔江造梁,张洎笑谈“长江天堑,自古未通浮梁”,片刻之后,却见后主衔璧。设若陈、李后主,不以山河为固,治民理政,为天下倡,则鹿死谁手,岂定数哉!友亦颔首,徐徐答道,故淆函之固,泥丸可封,难阻汉高楚霸;剑阁之险,飞鸟无越,终渡钟会邓艾。江山无情,不为贤者而存;人心有向,岂作暴者之资!
      感友之言,而作此记,以史为鉴,而记登楼之所得也!
      田薇薇接过文稿,认真地看了一遍,说:“黄老师,我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速度那么快,二是没想到质量那么好。”
      黄清文说:“还是多提提意见吧!”
      薇薇说:“如果一定要提意见的话,您笔下这个‘友’似乎是个酸腐的学究,与我应该没有任何关系,其它就文章而言,我觉得十分完美,引经据典,气势不凡,简直可以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媲美!”
      黄清文说:“范仲淹出将入相,德才兼备,是千古公认的完人,他的《岳阳楼记》是传世之作,我哪敢与他相比?”
      “黄老师,不存在让您和谁比,我的意思是,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圣人胸襟,我也希望什么时候能看到您的《岳阳楼记》,让我感觉一下,您面对洞庭湖,会是什么样的胸襟。”
      田薇薇的想法让黄清文生出一种豪情,他充满自信地说,“田老师,将来,你我有缘,若能共行潇湘,我一定写出自己的《岳阳楼记》,让你明白我的胸襟!”
      “一言为定,希望我们将来有机会同游岳阳。”田薇薇伸出手掌,与黄清文互击了一下,算是击掌为誓,谁都不得反悔。
      服务员递上菜单,田薇薇与黄清文各自点了一份套餐,吃完,清文抢先买了单。田薇薇说:“这怎么好意思,请您帮的忙,还让您破费。”
      黄清文说:“田老师,礼尚往来啊,上周我在这儿请客,是你买的单,我今天现学现用,也希望通过主动买单,让你欠我一份人情,将来多请我几次!”
      “没想到黄老师外表看上去文质彬彬,却也是个嘴巴上挂油瓶——油嘴滑舌的人!”田薇薇讲完,独自儿抿嘴而笑,似乎讨了个天大的便宜。田薇薇的评价将黄清文吓了一跳,但看到她那灿烂的笑容,知道她并不讨厌自己。
      两人下了楼,来到岔路口。黄清文问:“田老师,晚上有什么安排?田薇薇抬腕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在河边散散步吧。”
      漫步在秦淮河堤,两人聊起了家常。田薇薇告诉黄清文,她生活在四口之家,爸爸是某城建集团采购处负责人,妈妈原来是一名企业职工,因身体不好,前两年已经办理了内退。她与弟弟孪生,因为出生在四月,正值庭院里蔷薇盛开,父母便给弟弟取名田蔷蔷,给她取名田薇薇。她从古都师范大学毕业,到了宜昌路中学做老师,弟弟读了读了某民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找了几份工作,可干不了几天便不告而辞,搞得没有单位愿意接收他,他也乐得无拘无束,天天呆在家里玩游戏。
      田薇薇讲完家里的概况,叹了一口气说,“黄老师,我家四个人,爸爸嗜酒,妈妈多病,弟弟好玩,偏偏他们谁都不服气谁,特别是爸爸妈妈,隔三岔五就会吵闹一次,闹得家里鸡犬不宁,我只好到图书馆里寻清静了。”
      她讲着家里的情况,心有所感,忍不住叹了口气,“家里这样吵,去图书馆实际也不方便,有时候我真憧憬,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黄清文一直认真倾听着,这时忽然插话说:“田老师,这几天,我的心头一直有个想法,不敢轻易对你表白,但你刚才提到了家,我就索性把想法说出来——不知你能否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俩共同组建属于我们的家?!”
      田薇薇显然没有心理准备,闻言“啊”了一声,没有说什么,但刚才的无拘束的畅谈却自此中断,就如播放机忽然出了故障。黄清文脱口说出了想说的话,虽然感觉突兀,但仍然期待着她的回应。昏暗的路灯,照着两个长长的背影。
      两人默默地走了五、六分钟,刚好到了公交站台。薇薇说:“黄老师,天不早了,这儿乘车方便,我就回去了,你也请回吧。”他虽然不想这么快分开,但也没有理由挽留。目送着她上了公交车,才回去。
      第二天上午,他到图书馆,却没有看到田薇薇。他心里疑惑,不知她是偶然有事,还是刻意避开自己。很想打个电话问问,转念一想,觉得没有必要,自己既然明确地抛了绣球,何必勉强人家是否相接呢?他明白,有些东西,错过了,便永远失去;有些东西,没错过,也依然无缘。
      接下来几天,他就在患得患失中度过。礼拜五下午,他忽然接到田薇薇的电话。田薇薇的声音仍如往日般轻盈。她向清文表示祝贺,说他的《阅江楼记》得到了校领导的好评,学校已经决定推荐报市教育局了,让他附带写一段自我简介。
      黄清文说;“简介我立刻写,晚上送给你。”
      薇薇却遗憾地说:“晚上不行,邹校长请我们语文教研组成员吃饭。我们明天图书馆见。”
      周六,黄清文早早到了图书馆,薇薇临近中午时才到。中午,他们漫步在秦淮河边。清文问她上周怎么没有过来。薇薇叹了一口气说:“清文,上周六晚上,我与你分开回去后,爸爸、妈妈正在家里吵架,妈妈比较激动,心脏病猝发,一下子就从座位上栽了下来,我与弟弟送她到医院,好在送医及时,总算抢救了过来。这一周,我除了到学校,都在医院照顾她,她今天上午康复出院了,我才有空过来。”
      田薇薇叙述着家里的事情,清文心里却充满着暖流。从她的唠叨中,细心的他第一次听到薇薇称呼自己“清文”,而且不再用她那标志性的“您”的称呼,这些细微的末节,说明她不但没有排斥那天晚上的告白,某种程度上讲,也许已经接受了自己。
      他暗自欢喜,但却悲天悯人地说:“薇薇,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一场,本是百年的缘份,相互珍惜才是,没想到你的爸爸、妈妈一大把年纪了,还整日吵架!”
      田薇薇说:“我从小时候记事起,爸、妈就经常争吵,以至于我那时认为,这就是家庭正常的生活模式。长大后,读了梁祝的故事,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同生共死的爱情,这才对‘家’有了新的理解,但即使如此,父母间的恶劣关系,还是深深地影响着我,我甚至有些恐惧恋爱,也不愿接受任何人,但昨晚,我发现自己错了……”
      “昨晚,不是你们邹校长请语文教研组成员吃饭么?”黄清文奇怪地问。
      “邹校长开始也是这样讲的,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一起吃饭的也就三个人——邹校长、我与校教务处胡泽坤主任,开始我以为大家是讨论教学问题,还主动谈了自己的思考,但邹校长转弯抹角说出了她的意思,原来她是做红娘的,要为我与胡主任牵线搭桥。”
      “你答应他了么?”黄清文有点紧张。
      “怎么可能?但邹校长做媒,胡主任也在现场,我也不好当面拒绝,只好委婉地说现在正忙着考研,考完试以后再说。”
      “可考研也快了呀,考试结束后你怎么推托?”
      “我今年不可以不考么?今年做着准备,明年再考。一年多的时间,不理这个茬,傻子都会知道怎么回事的。”
      “胡泽坤是什么来头,让校长亲自出面做了媒婆?”
      “来头确实有点,他舅舅是省教育厅的副厅长。话虽这样说,他为人倒不错,谦虚勤勉,教学能力也强,年纪轻轻就做了教务主任,算是我们校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也许既有后台,又有能力,才会让我们邹校长低下身子做这个红娘的!”
      “即使如此,我也觉得为这事延迟考研,不值得。”
      田薇薇摇了摇头,“你那是书生意气!婚姻嫁娶是小事么?再说,考研虽然是我的理想,但并不是当务之急,我既然与邹校长讲了,总不能出尔反尔!”
      说到这里,她忽然动情地说:“清文,上周六我们交谈后,我想了很多,也想得很苦,但直到昨晚邹校长给我介绍对象,我心里坚决排斥,我才明白……我心里已有了选择的——你那天的表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吗?”
      “薇薇,我已老大不小,到了而立的年纪了,怎么会轻率表白,你不知道,这一周没有你的音讯,我是多么的难过,什么相思、失眠,甚至哀伤心死的滋味都有了,怎么还会有假?”
      田薇薇轻轻地牵着黄清文的手,幽幽地说:“清文,不是我不相信你,我虽然不是把婚姻看成人生全部的小女人,但婚姻在我的心目中真的很重要,我崇尚梁祝,希望我的爱情不会变轨,否则,我的生命会破产的。”
      田薇薇的话让清文感动,他紧握着薇薇的手,坚定地说:“薇薇,在图书馆中第一次见到你,就让我魂牵梦萦,也许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那次在阅江楼谈到梁祝时,我就想表白,我已找到了祝英台,只不过,我不知道是否有梁山伯的福气与运气。”
      田薇薇没有着声,同样紧紧地握住清文,两颗心也在深握中融到了一起。

      过了几天,田薇薇打电话给黄清文,开门见山地说:“恭喜黄大才子,出手果然不凡,上次那篇《阅江楼记》获得了市阅江楼游记征文十佳文章,《古都晚报》刊登了全文,我这个伯乐也跟着沾光,被邹校长通报表扬了!”黄清文谦虚,说不可能。薇薇说:怎么不可能,按我的观点,别说十佳,我觉得凭实力选,第一名非你莫属。
      下午,薇薇的消息果然被印证了——黄清文收到了市“阅江楼征文组委会”的通知函,通知函一来告知《阅江楼记》被评为“十佳”征文之一,二来通知黄清文二月中旬参加阅江楼创作研讨会。组委会为了确保获奖作者参加会议,专门给作者所在单位发函,要求安排本单位的作者参加,因而黄清文征文获奖的事张怀正书记同时也知道了。
      张怀正专门打电话给黄清文,说小黄你真行呀,写文章写成金陵名人了!黄清文因张怀正年纪相对较轻,为人平和,对他心里距离也近些,便说文章获奖都是书记培养的结果。张怀正说:“我哪有那么高的水平培养你,你那篇文章我也在报上看了,意境开阔,文辞优美,不错,不错!”
      放下电话,黄清文的心情甭提多高兴了——在他的记忆中,受到公司级主要领导的当面夸奖,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