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

  •   梁小花顺着妹妹的目光看向天边,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就是每日都有的夕阳吗?

      她的脚步比以往快乐一些,她想要快点回家,将今天在田家学习识字的事情将给家人听。

      梁清大概明白姐姐的迫切是从哪里来的,觉得有些好笑,平常梁小花总是喜欢摆出一副大人的模样,现在再看,其实是个跟光光一样的小孩子嘛。

      回到家,一家人都在忙活,梁小花看似矜持,实则迫不及待地讲出了自己跟妹妹今天在田家学习识字的事情,瞬间吸引来了一家人的目光。

      大嫂梁钱氏眼中发光:“你说什么?你们去田家,人家还教你们识字啦?”

      她一惊一乍的,顿时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

      梁钱氏也不觉得不好意思,继续问道:“那你们今天都学了啥东西来着?”

      梁小花顿了顿,对啊,今天她都学了啥来着?明明在田家的时候,珠翠教的那些东西,她都学会了来着,但是现在却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

      梁小花将求救的目光看向了自己妹妹,梁清当仁不让站了出来,说他们今天学了哪几个字。

      一家人这时候每个人都停下了自己手下的活,认真的听着,脸上的表情甚至有点虔诚。

      等梁清说完,梁其强咂着嘴巴回忆起曾经,当初,他爹也是送他去过隔壁村先生家里面的,只不过当时他年纪已经很大了,跟一群小萝卜干在同一个教师,他觉得不好意思。

      再加上当时的他还没意识到读书对他有什么用处。

      反正家里面是养猪的,他只要学会养猪不就好了?识字有什么用处?

      现在家里的猪场规模大了,算账越来越不容易 ,有时候三个男人凑在一起,算的头昏脑胀的才能够算明白,他才算是明白了当初爹的良苦用心,只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梁全英脸上带着笑,连说了三声好,然后放柔了声音:“你们好好学,等你们学会了,说不定还能够帮咱们猪场算账呢。”

      梁小花:“你们怕是不知道,咱们青儿还是个……珠翠说的,是个天才来着呢!同样的字,我就要学好多遍才能够学会,她只需要一遍就记住了!”

      一家人更开心了,哪怕是梁赵氏,此时脸上都是一副惊讶的表情。

      她一直觉得自己这个小姑子,除去长得好看之外一无是处来着,没想到啊没想到。

      至于梁清,梁清现在再听到这个称呼,心绪已经平稳无波了,习惯了已经,反正都已经这样了,以后她好好学就是了,争取把天才的名头带结实。

      梁钱氏期期艾艾的:“那你们学会了,等回来,能不能教教光光?”

      光光是家里的长孙,目前还是他这一辈唯一的小孩子,再加上教的好,懂事,全家人都很喜欢他。

      作为光光的亲娘,梁钱氏自然是最为孩子着想的那一个,全家人都知道,梁全英打算在光光五岁的时候送他去读书,但是梁钱氏总觉得,识字这种事,提前一点总是有益无害的。

      到时候等光光正式到了先生那里,别人家的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家光光已经认识了许多字,到时候先生肯定会更加重视他们家光光。

      顶着大嫂期待的目光,梁清答应的很是爽快:“好啊!又不是什么大事,说不定,咱们家光光也是个小神童呢。”

      梁钱氏心满意足,并且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照顾两个小姑子!

      这件事大嫂拜托的是两个姐妹,但是事情最后还是要落在梁清一个人身上,因为梁小花还有事情要做。

      毕竟她现在是个待嫁女,原先是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在家里面绣嫁妆,现在每天上午都要去田家那边学习,时间就有点紧凑了。

      教学的地点就在两人的屋子里,正好有时候梁小花记不住了,还能够跟着一起复习复习。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光光很是兴奋,但时间长了,就有点懈怠,他不是神童,学习的进度跟梁小花差不多,证明他还没有梁小花聪明。

      毕竟人在年纪小的时候,记性应该是最好的,梁小花都那么大了。

      梁清只好夸他,小孩子都爱听夸奖,就这样,光光竟然也坚持下来了,偶尔有些厌学,那也是在梁清面前表现,在家人面前他从没说过。

      梁家的招人计划,结束的很是迅速,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最后六个人里面,有三个都是姓梁的,一个女子,两个男人,另外三个里面,有两个都是五虎村的大姓,剩下一个是个女子。

      梁全英招她,主要是这人实在是太苦了。

      这女子的丈夫已经去世了,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幸好家中还有两亩薄田,能够让母子三人勉强生活下去。

      这女子也没想过改嫁,说了只想把孩子养大,为孩子他爹守寡。

      女子的娘家自然是不愿意的,因此还有一些拉扯,但是女子的意志很是坚决,于是最后结果就成了这样。

      毕竟是他们五虎村的人,能拉一把,梁全英也不会视而不见,更何况这女子也是出了名的勤快,梁全英不担心她不好好干活。

      对于这个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当然会有人不满意,因为自己没有成功入职,尤其是那些跟梁家沾亲带故的人家。

      梁全英则是无所谓,这本来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家里的猪场规模总共就这么大,雇佣六个人已经完全够用了。

      就算是梁全英愿意白花钱,那也会有人不满意的,他总不能把全村人都给雇佣了。

      要是当初偷偷的来,自然是没有这些事情了,但是梁全英一点都不后悔,就凭他两个闺女现在都学会识字了,他小闺女还是个天才。

      甚至现在他小孙孙都能够认识几个字了,梁全英就觉得再值得不过。

      雇佣了人之后,家里的三个大老爷们就空闲下来了,他们只需要一个人来监管这些人就已经足够了,于是梁全英又有了新的主意。

      倒不是现在才有的,他早就有想法了,只是当时家里的人手实在是不够,所以没办法。

      他想要在县城开一家肉铺,毕竟家里面就是养猪的,梁全英也不甘心一直养猪。

      他晚上跟梁孙氏说了自己的打算,梁孙氏觉得不太靠谱:“家里的钱不够了吧?家里现在可是要给六个人开工钱呢,还有咱家小花到时候出嫁,陪嫁也是一笔钱。”

      说着她竖起了眉毛:“你该不会是打咱小花嫁妆的注意吧?我跟你说我不同意!本来小花嫁到镇上,就不容易,嫁妆一分钱都不能少!”

      梁全英被气笑了:“也不知道你想的都是什么不相干的,难不成小花不是我闺女?就你一个人疼她吗?家里的钱你不用担心,我有主意,是够的,咱们刚开始又没打算直接买铺子。”

      “何况成本也不多,猪肉咱们自己就有,这是大头,租铺子花不了多少钱,咱们猪肉铺,也用不着开多大的铺子。”梁全英慢慢的说着。

      是在给梁孙氏解释,也是在梳理自己的想法。

      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那就是卖猪行业的潜规则。

      在任何时候,潜规则都是存在的,梁家的养猪生意之所以能够做的这么大,养了那么多的猪,还能够卖出去,首先是因为梁三正当初留下的人脉,也是因为梁全英自己在一直跟这些人搞好了关系。

      现在他自己想要在县城开猪肉铺子,那县城的那些客户会不会不开心?私下里会不会搞什么小动作?这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自从当家以来,人脉关系方面梁全英一直做的很好,时常跟那些客户们称兄道弟的,但是他很明白,在利益面前,情谊是很浅薄的。

      看来是时候去镇上找未来亲家说说话了,梁全英暗自思索着。

      虽然未来亲家的铺子是在镇上而非县城,但是有些道理是相通的,在开猪肉铺这件事上,肯定是亲家那边有经验。

      不过这些事情跟梁清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梁清现在的生活更加充实了。

      梁清发现,学习识字,要比做家务更让她有充实的感觉,她学习的速度很快,现在已经跟梁小花分班教学了。

      她们基本上每天都在田家,并不仅仅是学习识字,有的时候,她们也会一起坐在婆婆的身边,听婆婆讲一些故事。

      田雨竹也渐渐习惯了家里面会多出两个小姑娘,两个小姑娘性格很不一样,她更偏爱梁清多一点,在她看来,小孩子嘛,其实不用那么懂事,那么聪明,年纪放在这,不用做什么,就已经足够可爱了。

      梁清有时候还会帮珠翠做一些家务活,都不是什么重活,但是也算是表达了自己的一番心意。

      原本婆婆收这两个徒弟,只是想要缓解寂寞,但是有时候,感情就在相处之中越积越多,她不由得越来越用心了。

      她年纪很大了,总是想要把毕生的经验都交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将来的生活能够过的顺当一些,再顺当一些。

      但是经验是传授不完的,梁小花还好,这着实是个聪慧的丫头,有些道理,她不用讲明白,梁小花就能够明白。

      相较而言,梁清在这方面就有些笨拙了,可能是年纪太小,有些道理,她总是看不清想不明。

      有时候婆婆会觉得有些遗憾,但是更多时候还是觉得没什么。

      毕竟梁清毕竟年纪小,不懂没关系,错了也没关系,要是什么都懂了,那还是小孩子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