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天冷就适合待在家里看书干活 ...

  •   “下午你去哪里?”杨钰问道。

      杨湘瑶想了想,道:“下午我没什么事了。我就先不出去瞎逛了,从师父那拿来的书还没看完,我还是回去好好学习吧。”

      一帮爷们聚在一起难得能有一个瓜吃,一时兴奋可以理解,过个两天他们说不定就忘掉这个瓜了。这两天先避避风头,尽量别和吴懿一起走就好。

      杨钰“嗯”了一声,不放心地嘱托道:“你别总待在房里,觉得闷就出来转转,没事。”

      杨湘瑶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她跑回房间,一头扎进没看完的书里。

      “晦之啊,你和杨姑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议事完毕,邢阳一边喝茶一边问道。
      别看他在战场上雷厉风行的严肃样子,闲时脱了戎装往人群里一扔,也不过是个随处可见的和蔼的中年男人。

      北疆军营里除了战事之外好不容易有一件能谈上两天的新鲜事,早就传遍了,万幸顾及两个当事人的身份,也或许是时间还不够,故事并没有在流传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离谱。

      邢阳大致听了几个人的叙述,除了胡编乱造的细节部分之外并没有多大差池,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想听一听吴懿的说法。

      两人相识已久,对吴懿而言邢阳便如同兄长一般。可即便是兄长问起这种话题,该尴尬的还是要尴尬:“兄长莫要听他们胡言。不过是庄钧误会了罢了。”

      邢阳呵呵笑着,惋惜道:“哎呀,这却是可惜了,我见你寻常时言谈间颇多欣赏之意,还道……”

      “兄长!”吴懿耳尖泛上一点薄红,微恼道,“兄长休再拿此事作耍了。于小生倒没什么损害,与弟兄们说开了笑两声便罢,玄清她终归是女儿家,名节最是要紧。”

      以往合作过的那些术士当中也有不少坤道,其中不乏作风大胆之辈,见他生得好,三天两头地撩拨他,非要他冷了脸表现出明显的厌恶才罢休。

      邢阳心道能把你逗红耳朵尖的事儿可不多,从前也没见你劝人家注意名节。不过这事确实问一两次是好意,再多问就是多事了。

      于是邢阳叹道:“是为兄的不是。不过,杨姑娘此人,着实当得起一句惊才绝艳。我原先只道她专精法术、武学,兵法或有涉猎,前日她来寻我,得空与她交谈才知,原来于文史一道她亦颇有见解,兼修算学、天文地理。若生为男子,前途不可限量啊。可惜了……”

      “确实是个值得欣赏的姑娘。”吴懿微笑道,“兄长方才说道前日玄清曾来寻兄长,所为何事?”

      邢阳正色道:“这也是我想和你说的。两国交战,术士向来不轻易出手,一来难以估量对方实力,二来他们大多不问世事,懒于参战。因此一出手必定是胜券在握。此次祯国忽然出现了一位修为高深的术士,他本该是隐于幕后的,却轻视了我等,不得不上到台前来。她与道清都询问了相熟的同修,无人知晓祯国民间竟有这等人物。”

      “那人并非民间方士?莫非……”

      “此人在朝不在野,极有可能就是祯国的国师宇文肃。”邢阳凝重道。

      “可我听闻宇文肃不是向来除了年节祭祀外概不露面,一心潜修。忽然挥师南下,必有所图……”吴懿沉吟道,“此事可已报知朝廷?”

      “已然上报,可是……”邢阳叹息。

      报与他们知晓又如何?留在京中的大人们不可能再从天师观拨人过来了。

      “兵部只道道清玄清少年英才道法高深,必能护一方安宁。只拨些火器过来,就算是增强我军兵力了。”他接道。

      “小生读书时四处游历,也有些旧识,可去信询问。”吴懿道,“要到春暖化冻还有不少时候,将军无需过虑了。”

      “麻烦你们了。”邢阳点头。

      吴懿起身告退。

      屋外的寒风烈烈吹动着他的衣袍。云层在积聚,天低得要压到人的头顶上一般。凛冬还未过,到晚间兴许又是一场大雪。

      下训的士卒们寻了温暖的室内,围坐在一起烤火,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门帘半卷着,见他路过齐齐噤了声。静默片刻又一齐放声大笑,各自寻了些“今天真冷”“谁知道晚饭烧了什么”之类的话题来说。

      吴懿了然,只淡淡地瞥他们一眼,权且作为警告,不多停留,快步走回房去。

      今天太冷了。

      他习惯性地准备去开窗,手已经推开了一道缝,冷风“呼”地灌进来,这才想起上午公文已处理完了,杨湘瑶下午显然并不准备来,他无需避些什么。

      就算两个人都时常注意距离,也并非独处,还是这么一霎时就传得仿佛真的一般。

      他合上窗,无奈地勾勾嘴角,燃起炭炉,坐到桌边去写询问友人的信。

      今天太冷了。

      而且又要下雪了。

      杨湘瑶合拢习惯性留了一半用来透气的窗,把灯挑亮了些。

      拿在手里的是照旧在那个破旧的藏书阁里随缘抽取的书——《风物志》。平平无奇的名字,封面上的字迹仿佛醉酒后随意涂抹上去一般,配合上内页被液体溅上的一块块圆形皱缩,晕开了本就如猫爬狗爬一般的字,看得人眼睛痛,也像阅读它的不幸儿昭示了自己的来历。

      这是本随手记录的酒桌闲谈,内容主要集中在山川地理、奇物、特产、风水、民俗等等。

      当然,是玄学方面的。比如某地某山有某某怪兽,有某种神通,它死后,角就会被当地土著锯下用作祭祀的法器之类。往往后半部分就忽然话锋一转,变成了美食食谱,全身各部位的肉蒸炒煮炸料理一番有怎样风味云云。

      当然,最后往往会填上一句“道听途说,未经考证,切勿轻信”。

      总之如果不是写书人字写得太丑,会是一本极佳的消遣读物。

      可惜字写得太丑。

      杨湘瑶放下书,揉揉眼睛。

      她连猜带蒙,还要联系上下文,一番折腾一下午才看了四五篇。而这书……还挺厚的。作者因此十分贴心地分成了上中下三卷,全合起来的话——杨湘瑶凭手感估计了一下,与一本大英汉字典差不多。

      看这玩意实在是一种折磨,可是不看就这么还回去又觉得有点不甘心,毕竟内容足够有趣。

      不过今天还是歇一歇吧。光线不好再加上龙飞凤舞的字,简直就是视力下降套餐,这年头可没有地方配眼镜。

      她往里面夹了一张书签,把这书塞回架子上去。又从抽屉里抽出画了一半的聚灵阵。

      她来之前请师父罗崇帮忙完成灵能监控的制造,他还真的做出来了。就是有点偏离了初衷——灵力回路都没有问题,但是便宜的材料显影不行,比之360p的流畅画质还要不如,基本上只能扛着眼睛痛看个寂寞。其使用效果和衙门里灵魂画师画的通缉令不相上下。

      如果要提升清晰度,就必须使用更昂贵的材料来搭载整个术式以提高输入输出的效率。材料自身越光滑、通透性越好,显影的清晰度就越高。全部使用琉璃的话,即便是后世某拍照手机也得自愧不如。可惜造价太高。注定只能成为富人的玩具。

      目前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使用陶瓷将记录下来的影像投射到上面,能够保证清晰度的同时,价格也还可以接受——这是罗崇最后给出的结论。

      后面还特意附上了全部试验产生的费用,甚至贴心地打了个师徒友情折扣,并标注接受实物支付。

      我还真是谢谢你给我打折啊——杨湘瑶一边吐槽一边爽快地给他打了钱。

      她这辈子虽然投了个衣食不愁的好胎,却还是难掩打工人的本质。人家找上门来想算卦看相测风水抓鬼的,师父师兄懒得接的,她只要有空就统统揽下,也因此攒下好一笔私房钱。

      幸亏她手里闲钱多,不然为这事还要向家里伸手要,多没面子。

      她决定先做出几个能用的来,然后去找邢阳商量商量,在营里挑些个好的角度装上,加强一下军营的安保。前两天她在罗崇给的《实用阵法大全》里面看到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别人宗门通用的护山阵,也可以挑一个等比例缩小了设在周围。

      杨湘瑶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个世界里面修仙的各种大小门派还真不少,不过基本都比较低调,目标是奔着成仙去的,觉得凡尘俗事打扰到他们修仙了,只要没舞到自己头上,压根儿懒得管。

      像她这样积极打工的已经算是异类了,而如同祯国那位原剧情里边根本没有,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国师宇文肃一样主动推动国际战争的更是几百年都未必出一个。没人知道他那么忽然迫切地想要答道南方来是为了什么。

      未知最可怕,还是防着点好。毕竟大雪天虽然行军不便,他一个人却不会受什么限制,还是来去自由的。有些防御措施,大家也过得安心。

      既然想到了,就尽快做完。

      这两天有的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天冷就适合待在家里看书干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