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20. ...

  •   赵伟在卡梅和普林当中抉择一下,选择了普林。各种事情按部就班:交培养费,办护照,申请签证,买打折机票,吃散伙饭,回家看父母。九万里风鹏正举,一路飞到纽瓦克。坐上中国学生会的接机车,在同时差的痛苦搏斗当中到了宿舍。昏睡一晚上,第二天开始收拾东西,正整理抽屉呢,电话响,原来是接飞机的同学问要不要下午参加新生烧烤活动。赵伟想,反正一到下午就困,这样下去时差什么时候能倒过来?还不如出去玩一下,闹得忘了困。打点好东西,出去参加新生orientation,中午吃掉室友留下的两片面包两篇火腿一个白煮蛋,略微休息,就到了烧烤地点。

      烧烤在宿舍楼外的草坪上,隐约对着的,是参天大树环绕下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地上好几个烧烤炉,其中一个仿佛快要烤好,阵阵肉香传来。赵伟从昨天下飞机开始,只中午吃了一点点东西,现在两眼冒绿光,前胸贴后背。一头扎到烤炉前面,直勾勾的盯着上面的香肠,口腔瞬时溢满辅助消化的液体,头也不抬到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吃?”一个清脆的声音带着笑意,“一等!这就好。”赵伟抬头,眼前一个清爽的女孩子,浓眉大眼,笑语盈盈,可惜鼻尖上竟然有一点炭灰。当下来不及思考,鬼使神差,伸手便拂去了那点儿灰。两个人都楞在当场,女孩子的脸腾的红起来。赵伟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伸出手指让女孩子看上面的黑灰。这时肚子又响起来,便借势哼哼唧唧的说,“不好意思,我一定是饿昏了头。你 —— 呃,我 —— 呃,你 ——”女生这时镇定下来,大大方方的说,“我还要谢谢你呢。”

      于是一顿烧烤,赵伟一个旁人都没有认识,只是恍惚的和接自己飞机的同学打个招呼道了谢,还不记得具体说的什么。原来女孩子叫赵敏,北大经院本科,赶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负责接待某些学校的贵宾,出国时得到哈佛校长的推荐信,顺利到普林斯顿读经济学博士。那时计算机业如日中天,赵伟自然把自己好好吹嘘一番。两个人的嘴巴,整个三四个小时,除了吃喝,竟是一秒钟都没有停下来,只觉得有说不完的各种话。

      从第二天开始,两人便一起在校园各处游荡。最喜欢的,是爱因斯坦曾经奋斗过的高等研究院的后面。那里环境优美,人烟罕至,有板凳若干条,又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时不时的有不知是野鸭子还是野鹅的,一家子一家子的散步。只要小心不踩到鸟粪,堪称完美。

      一天赵伟跟赵敏说,“你知道么?人家都说咱俩是同性恋。”赵敏笑,“原来你是个女的啊,今儿我才知道。”赵伟得意的说,“不是,是同姓恋。说咱俩的姓一样,都姓赵。”赵敏问,“你是百家姓之首,赵钱孙李的赵吧?我不是那个赵。”赵伟楞了,“难道还有别的赵?”赵敏点头,“是啊,是肇事的肇。”

      原来当初全国少数民族统一改汉姓时,姓爱新觉罗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改姓金,另一部分改姓肇,肇敏乃是正宗皇亲国戚。有清一朝,但凡爱新觉罗子孙出生,男丁得黄金十两,女孩得白银十两。肇敏家里从富贵已极到书香门第,早已过了三代。爷爷是解放前明尼苏达大学生物系毕业,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投身科研。五十年代周总理接待百名青年科学家里,便有他一个。父亲乃是爷爷奶奶在美国时生下的,知道的人不多。动乱年代,家里被抄,音色极好的琵琶被砸得粉身碎骨 —— 这是肇敏奶奶最心爱的,经常念叨 ——,一盒一盒的袁大头被没收,但是因为被总理接见过,好歹没受皮肉之苦。家里藏书甚多,更有一面墙的英文书籍。小将们把书都翻得乱七八糟,搜走无数。肇敏父亲的出生证明夹在一本英文专业词典当中,历次收缴竟然都躲过。一切结束之后,本想凭着出生证拿美国国籍出国,但已经结婚而且有了肇敏,说什么也舍不得襁褓中的弱女,一拖再拖到了现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