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冬日的鱼 ...

  •   “你们说,将军知道了阳侯府里那些事,会跟小娘子怎么说?”

      “一个是未来儿媳妇,一个是枕边人,谁知道呢?”

      “闹出这样的事,将军不给个交代也不好。”

      而阳侯府外,仆役们开始猜测将军会不会为周小娘子主持公道。

      小乞儿被晾在一旁。

      他活动着冻僵的手脚,忽然插了一句。

      “小娘子是姓周?”

      “不错。”

      “哪个周?”

      一般问“哪个周”、“哪个王”、“哪个陈”,都是问出自哪个名门士族。

      这仍是个士族当道的时代。

      “倒不是什么大姓,似乎是泗水周氏。”回答的人停了停,“如今是乐章坊的留侯府周家,你这条小命可是周小娘子捡回来的呢。”

      有人给小乞儿介绍,“留侯是勋贵出身,祖上不是显族。但留侯夫人,出自那个‘一林’。”

      这人没有说,是出了萱堂先生的那个“一林”。

      毕竟没有人不知道“一林”。

      天下名门,尽以“三氏两姓一林”为首,其中的“一林”,更在所有名门之上,是名流中的名流,高门中的高门。这“一林”,指的便是溪山林氏。林氏子弟代代人杰,世出鸿儒,在大齐之前的陈朝数任帝师。

      自出了当代儒圣萱堂先生,溪山林氏声名大振,跃身为名门之首。但未有萱堂先生之前,溪山林氏仍是威名赫赫的百年大族,与琅琊王氏、泶阳文氏、淮扬方氏、曲阜刘氏、姑苏慕容氏共称天下六大著姓。

      溪山林氏,泗水周氏。

      小乞儿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冻疮,又看看宣威大将军府的大门。

      这些名门贵姓、膏粱之家,他从前只在本家人的言谈中听过。

      顾氏一族远在蜀郡,当地虽有士族,多为三等薪余之家。而顾氏,说来人丁兴旺,在当地有些声名,可在士族眼里,不过是未入流的寒门罢了。

      谁知甫入京,他便见到了天下闻名的“一林”之后。

      周小娘子帷帽掩面,未能见其姿容,但举止行动,轻如行云,畅如流水,为他先前远远看到过的世家女郎所不能相竞。

      就在这时,小乞儿看到一个仆妇从长宁街那头探出头来。

      那仆妇五官端正,衣着齐整,表情却有些猥琐。

      她慢慢踱着步,停在了宣威大将军府的青柏旁,看了会天上的云彩,又看了看地上的黄泥,才故作不经意地看了看角门旁的青帐车,“今天将军府来客人了?是做什么的?”

      宣威大将军府里听不到外头的骚动。

      紫檀书案上摊开了一幅绢画。这是一副寒冬瑞雪图,画着一山一树一叟。

      画上白茫茫一片大地,远处高高耸起的山尖上有一点晶莹剔透的雪光,山脚下长有一株高耸细直的枯木,枯木上歪着一位持着鱼竿的老叟,老叟扬起手臂,向山尖挥动手中的鱼竿,仿佛是要钓取山尖上的雪光一般。

      绢画还很新,笔触清丽,墨色悠远,一笔一划尽显风骨,一派大家风范。

      饮风匆匆摊开了绢画,向一旁退去。

      袁文韶这才看清了边上的落款。

      ——独钓寒山雪,元平二十年春林成蹊戏作。

      屏风那头传来小小的脚步声,袁文韶还未出声,便看到屏风那头露出青衫一角。

      是周会宁,走到了屏风后头。

      “将军可知,曾外祖这幅‘独钓寒山雪’,原是因了您画的。”

      为了我画的?

      袁文韶看着落款的永乐碑体,有些没回过神。

      袁文韶从前见过萱堂先生的墨宝。

      林成蹊,正是那位萱堂先生的本名。

      世人皆敬萱堂先生,因他博爱世人,溪山林氏的每一个人,也因此被高看三分。有萱堂先生的墨宝,便是求见圣人也未必会被拒绝。因这个缘故,萱堂先生也不轻易赠人字画,也只有深受萱堂先生疼爱的留侯夫人母女,能轻易拿得出手了。

      袁文韶今日本来不打算会客,说完方才的话,他已打算送客。

      但周二娘竟拿出了萱堂先生的画,又说居然是为自己画的?

      袁文韶忍不住又看了看书案。

      枯木歪斜在清冷的雪光中,老叟着单衣坐在树上,向山尖挥杆。画中四处白雪皑皑,好一片琉璃世界,然山尖的雪又别有不同,晶莹剔透,在冬阳下闪耀如星。

      他又坐了下来。

      既拿出了萱堂先生的画,事情好像不像自己原先想的那样简单,想必周二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说。

      即便她年方十二,看在萱堂先生的面上,袁文韶也是要听一听的。

      “将军钓过鱼吗?”

      走近之后,周会宁的声音显得更为清晰,隐隐透着力度,倒不似一位十二岁的女童。

      “自然是钓过的。”

      “将军钓鱼是为了什么呢?”

      袁文韶有些好笑,“自然是为了吃鱼。”

      话音刚落,他看到周小娘子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

      “钓鱼是为了吃鱼,吃鱼是为了裹腹。”屏风那头的声音认真地说,“所以我等庸碌众生,每日都要钓鱼、劳作,才得以换取食物,维持生计。”

      说到这里,周会宁咳了两声。

      她这两日总是早起见北风,难免有些受凉,其实是很不宜出行的。

      何况今日是大雪。

      这是不适宜出门的日子,见的又是不适宜会客的主人,用的是并不合适的做法,而要说的,也是一个不那么合适的话题。

      但今日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不会阻挡她的脚步。

      周会宁接着说,“一人,一族,一国,总有不那么顺利的时候。鱼也有不那么好钓的日子,譬如在冬日,飞雪漫天,冰河始冻,唯有凿开冰面,才能钓上鱼来。”

      “因而冬日里的鱼最难得。这时的鱼,就像大旱时的甘露,饥荒时的米粮,一样难能可贵。”说到这里,周会宁透着帷帽看了袁文韶一眼,“能在冰冻霜降之时钓到鱼的,是众多钓鱼人中的能人。”

      “我十岁生辰,外曾祖父来京里同我贺岁。酒至半酣,他要我同他凿开洋湖里的冰,看看能不能钓上鲤鱼来。”

      周会宁低下眼,又接着说,“我问他,从前姜太公尚能钓一个愿者上钩,如今人人挥杆都是钓鱼,甚是无趣,却没有旁的东西可以钓了吗?”

      小小的女孩儿说着旧事,语调里有些怀念。大概是提到了萱堂先生,忍不住模仿他语气的缘故,带了一丝与年纪不符的沉着。

      袁文韶瞧着她小女孩儿做大人模样,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有些无言。

      挥杆自然是要钓鱼,大概只有以言行不羁为美的世家,才说得出挥杆钓鱼甚是无趣的话。

      周会宁没有在意袁文韶的神色,说道,“外曾祖父便大笑,说我说得不错,寻常人挥杆都是为了钓鱼,但冬日里最值得挥杆的,并不是鱼。”

      “将军可知道,冬日里最珍贵的是什么吗?”

      袁文韶摇了摇头。

      会问这种问题,从来都不是为了得到回答,而是提问的人心中早有了预定的答案,借发问想要说出来罢了。

      果然,他听到周会宁说。

      “外曾祖父曾说,从来钓鱼的人多,我等庸庸众生,就是常日里普普通通的钓鱼人。我们勠力垂钓,以求一食裹腹。而到了冰冻霜降之际,鱼比平日更不易得,能此时凿冰钓上鱼的人,便是难得的能人,譬如善种的老农,譬如善经营的商贾。然冬日里最珍贵的不是鱼,是雪。”

      雪?

      袁文韶想起来,儒生们向来很喜欢雪,他们觉得雪洁净,象征着不为世俗所污染。

      但袁文韶不觉得。

      雪地里行军,容易留下马蹄印,若不及时除去,叫敌军发现了便要遭殃。平白添了许多麻烦。

      唯独萱堂先生对雪的赞誉,袁文韶是同意的——瑞雪兆丰年。

      下了大雪,覆在田地里,护佑庄稼一冬不受冻,来年便有好收成,这是再好不过的事。

      袁文韶刚想起这句萱堂先生常挂在嘴边的话,果然周二娘接着便说,“瑞雪兆丰年。钓鱼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事,冬日钓鱼则是寻常能人能做到的事。钓鱼总不算太难,但钓来冬日的雪,庇佑来年的收成,让所有人能度过寒冬,迎来新的希望,却是很难的。”

      “善战者御敌于国门之外,许我等钓鱼人长久太平,让芸芸众生得到庇佑,修生养息,才有大齐盛世。”

      “若说遭遇敌国入侵,是大齐的寒冬,那么抵御外敌、英勇善战的将士们,便是为大齐的冬日钓来瑞雪、带来新希望的人。”

      袁文韶有些讶异,萱堂先生曾经这样说吗?

      如今的世道,这样的说法倒是难得。

      二十二年前,当今圣人的父亲——武宗忽然暴毙,当时的戚后便认了如今的圣人为子,继承大统。

      戚后出身平北王府,是开国五虎将戚武之后,自立朝以来,一直掌握着镇守边疆的北府军。

      凭借着平北王府的支持和戚氏一族在军中的威望,戚太后架空圣人,垂帘听政达九年之久。

      十三年前,圣人一箭射死戚太后,诛灭了平北王府和戚氏一族,便对武将多加防范。

      武将的地位在朝中自此慢慢边缘化,到了五年前,更是急转直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冬日的鱼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当年没能写下去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现在仔细看了看,发现了很多不足,也大概明白要怎么走到结局。 真诚地跟这本的读者说声抱歉。现在开始重新修改存稿了,基本设定不动,加快节奏,砍去支线,今年会发出来,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