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009 回校 ...
-
第九章
接近8月底,天气愈发热了,纪时总算把高中三年的数学课本过了一遍,手头的教辅他倒没有全部看完,一是时间紧,已经快开学了,二是他还有一堆练习卷没做,他打算把能做的卷子全部做完。
能在20天里过完数学课本已经超出纪时的预期了,虽然物理和化学他还没开始动,但纪时莫名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还有9个多月呢。
他只要按现在的节奏,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地去学习,一定能收获他想要的回报。
蝉声作响,纪时做完一套卷子就把错题标出来,7套卷子难度不一,但即便耗费的时间多,他也可以保持一个基础的正确率了。
——虽然他暂时还扎得不够稳。
“呼……”7套数学卷全部做完,纪时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瘫在椅子上,连动都懒得动一下。
这些卷子谋杀了他不知多少脑细胞,还留下了一堆错题,纪时虽然看了答案,不过并没有用红笔在卷子上订正,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暑假发的卷子开学之后老师都会讲,他想听听老师的思路。
头枕着椅子纪时也困了,眯着眼过了一会就睡着了。
醒过来之后,纪时把数学卷累起来,和做好的英语卷一起,语文试卷倒是不难填满,不过那么多篇作文是个大麻烦。
还有两天就要回学校了,物理和化学又不能不动,纪时认命一般地翻开物理课本,和看数学一样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进行。
时间显然已经不够了,试卷也做不完,纪时只能把练习卷拆分开,把自己能做的题先填完。
对他来说,暑假的最后两天无疑是最难熬的。
这几天,纪时的伙食质量进一步提升,纪妈特意去订了鳗鱼和甲鱼,找邻居家的爷爷帮忙烧,邻居爷爷是农村里的家宴厨师,会烧这些大菜,红烧鳗鱼和甲鱼汤是本地开席才会做的菜,鳗鱼和栗子、蒜头一起炖,甲鱼煨汤又嫩又鲜,纪时虽然没称,但他估计自己应该胖了好几斤。
终于到了开学前一天。
纪时把衣服收进包里,书在另一个包里,他把家里他觉得有用的辅导书全带上了,装了满满一大包,要不是书包还能塞得下,他都考虑用麻袋装了,反正他们家的米袋和化肥袋多的是。
“时时,能拎得动不?”纪妈皱着眉,“还是让你爸送你吧。”
纪时摇着头:“不用,我行的。”
他现在个头比他爸都高,也有力气,不过纪妈太宠他,什么重活都不让他干。
书包和衣服包放在纪爸刚买的三轮车里,纪时这学期不租出去住,所以被子凉席都不用带,用学校发的就行。
他搬个小凳子坐到三轮车后面,纪爸刚刚发动,纪时就一个踉跄,整个人差点摔到地上。三轮车能装是能装,就是太不稳,从家里到镇上差不多十分钟的路程,纪时只能紧紧扶着车座,才能保证自己坐稳,屁股还疼。
镇上去县城的中巴车半小时一班,是从纪时他们隔壁镇发车,发车后20分钟就能开到他们镇上,平时中巴车在县城一个固定站台停车,到了Z中开学前一天和每周末学生放风的日子,中巴车会直接开到学校门口,把来“探监”的家长和学生放下来。
纪时这次是一个人走的,没叫邹勇和周婷璐,同在一个村里,邹勇和周婷璐家的条件要比纪时家好不少,他们这次还坐的回来那辆出租,纪时嫌挤,这次坐了中巴,车上人不算多,他还能占个座位放书包。
“到县城多少钱?”
“8块。”
纪时掏出钱给了,售票员略过他,奔向下一个乘客。
等到十年后,家家户户有了车,镇上到县城的中巴车都换成了公交车,售票员和司机都分流到了城镇公交和镇村公交上,不过那时候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了车,坐公交的只剩下老年人了,不像现在,到了节假日中巴车还很挤,售票员为了多带人,在车上准备了不少塑料桶给人坐。
这些中巴车都是私人承包的,又旧又破,除了带人外,还帮人在城镇之间带货,一件收10块钱,倒是比带人稍微划算点。
毕竟也只有始发站的乘客才收10块钱一人,纪时他们上车的时候收8块,下一个镇就只收6块了。
中巴车上弥漫着让人不快的气味,纪时这个年纪还晕着车,不过因为后来慢慢习惯了的原因,他的症状倒是没有真正的少年时代那么严重了。
他打着瞌睡,看着车晃晃悠悠地停下来带货带人,一路上,纪时也遇到了几个初中同学,不过不太熟,只是见面了会打招呼的程度。
纪时拿出单词本,趁着这个时间记记单词。
“Flexible灵活的,可变动的,有弹性的,fascinating,privilege……”
背了这么多天单词,也看了不少题,纪时深深觉得,他果然低估了英语单词的复杂程度。
主要是太容易忘了,像privilege还好,好歹有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那个段子,其他单词总是给他一种割裂感,前几天刚背过的后面就全忘了。
当然,这好歹比他后来考四级的时候好多了,一个abandon从学期初abandon到学期末,时间久了除了彻底abandon确实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他背得很专注,一条胳膊倚着窗户,另一只手掌心摊开,刚好可以盖住便利贴。
现在网络还是不够方便,在他读大学那会,单词去网上搜就能有不少例句,现在虽然不是搜不到,可一个月流量费太贵,纪时一个月就开通了30兆流量,也就够聊个□□。
在科技的便利性这一点上,他希望早点和未来接轨,不过他还是觉得回到过去很好,现在的每一天都无比充实,每一天在记忆里都无比深刻,而在未来,他不仅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时间也是以年为单位。
……
中巴车晃晃悠悠开到了市区,没有了道路两侧树木的阻挡,视野一下子变得清晰明亮起来,路也宽了整整三倍,分成了几个车道。
Z县属于苏省面积比较大的县,但和南方各市满是名胜古迹相比,Z县是传统农业县,面积大,地域阔,进市区的这条路特别敞亮。
中巴车先在固定下客的站台放了乘客,一瞬间就有拉客的三轮车夫涌了过来,今天中巴都要先去Z中把学生放下来,其他乘客全部都要下车。
纪时把单词本放回包里,整理好东西,又摸了摸口袋,确定他妈给的一千块钱还好好放着,才做好了下车的准备。
纪时他们入学的时候,Z中已经搬进了新校区,在县城的北面,离市中心还有一段路,位置比较偏,附近还有不少人家没有拆迁,不过十年后纪时在回去,那边已经和Z县的高铁站连成了一线,县政府、法院、公安局、政务中心都在一条路上,附近还有一个新建的大型商场,连带着那片的房价也水涨船高轻松破万。
现在压根就没人会在那里买房,虽然已经有开发商在那里选址规划了。
纪时家是掏不出这个钱,就算能掏,他也不会让爸妈在那边买房子,虽然他确定未来那里的房子会涨不少钱,但就算涨价又怎么样呢?
他爸以前就和纪时聊过。
在国内,直辖市海市的房价一骑绝尘,但那是对住在那里的人而言的。
他家的房子或许一文不值,但他爸妈会一直住在那里,从老到死,就算他家在县城有了房,他们也不可能住到县城去。
“学校到了,要下车的准备下车,东西别忘了。”
“下车喽下车喽,车子底下的箱子别忘了!”
纪时背着重得铁块似的书包下了车,衣服的包被他提在手里,倒也不算重。
学校的大铁门平时只留一个小门,今天也开了,因为除了他们返校的高二高三生之外,高一的新生也是这时候报道。
纪时沿着西侧的花坛往里走,路过教师楼和运动场,就到了宿舍区,宿舍和食堂都在Z中的后半面,纪时的宿舍在6楼,他们是三人间,高三生住得高,低年级的住在下面。
他打开钥匙开门,把东西收进柜子里,再把床铺好,其他舍友都还没来,他是最早的那个。
不过纪时注意到,他另外两个舍友的床已经空了,桌子上原先摆的东西也不见了,恐怕是家长去找班主任说在外面租房了。
Z中在这块管理得很模糊,学校没有明确说不允许租房陪读,毕竟到了高三这一年,有需求的学生数量很庞大,何况很多学生压根不是高三才出去,条件好的高二就搬出去租房子了。
但从校方的态度看,学校方面也并不是很支持,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学生在宿舍里,安全方面自然有学校考量,放到外面,不受学校控制的因素就太多了。
纪时没想太多,把桌子擦了擦,衣服晾到阳台上,就打开物理书,从之前看过的地方开始复习。
天还热着,他把头顶的风扇开着,边吹边看书。
宿舍的门被纪时关了起来,要是开着被人看到,明天班里准会有人传他太用功的闲话。
高三生活太紧张,学霸们都凡尔赛说自己从来不看书,认真的人反而会遭遇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