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4、第 94 章 ...

  •   古月瑶原本计划回来便继续开工,但着实是这次出门过于惊心动魄,一回到家便跟泄了气的气球一般提不起劲来,又怕古太太与姨娘们察觉出她的不对劲来,便决定再多休养一段时日。

      说是在家休养,但古月瑶也没有闲下来,回到家的第二日便先叫人请杨里正来说建胭脂作坊及技术人才安置房的事儿。

      “古家姑娘可还安好啊?”杨里正从门外进来就笑呵呵地跟古月瑶问好,他如今都恨不得把古家人当成财神娘娘给供起来了:
      他家不会说话的老二靠着在古家长期稳定的工作,上月已经成亲,娶得还是个勤劳能干的全乎人儿;
      他帮着古家盖房子也挣了不少银子,除去一大家子花销和小儿子读书的钱,估摸着今年还能存下不少来。

      这样好的日子那全都仰仗古家才得来的,杨里正平时也不常见古月瑶,难得见到她一回,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才是。

      古月瑶含笑点点头,为杨里正亲自倒上茶水,道:“我昨儿听说桃花湾那边的宅子盖得极好,书院我昨儿回来时也瞧见了,盖得不错,劳里正叔费心了。”

      “我们乡下粗人只会做些粗重活计,哪里担得起姑娘一声谢?”杨里正笑呵呵地坐到古月瑶对面,道:“是我该多谢古姑娘才是,要不是您,我家老二都不晓得啥时候才能娶上媳妇儿哩!原想端午叫老二带媳妇来给姑娘磕头来着,只是听大勇说您去外地还没回。”

      说是磕头,其实杨里正是想叫儿媳妇来古家面前露个脸,下回再招短工没准能把二儿媳妇也招来,这样老二一家以后日子也好过些。

      杨里正如今带着大儿子盖房子,想着日后要大儿子来接里正的位置;老三在城里做事也不用他愁,小儿子那是要考功名的就更用不着愁。就是这天生有缺陷的二儿子他得多费些心。

      古月瑶只是笑笑不说话,喝了半杯茶后才开口:“今儿叫里正叔来是想请你帮忙在这边再盖些房子,作坊还有几套青砖瓦房,活儿比较急,先盖作坊。”

      按照古月瑶的计划,这回是先盖好胭脂作坊,然后在胭脂作坊后头再盖出两间屋子、四间屋子的独门独户青砖小院各六套,以备安置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像这回新招入的两家都是拖家带口的,便给配四间屋子的小院,若是小夫妻或者独身前来的,那边住到两间屋子的小院去。

      古月瑶将她初步的设想一一与杨里正说完,杨里正连连点头,心里欢喜得很,听着就又是一项大工程啊!没准这次做完他都能舒舒服服等过年了!

      见杨里正没什么要问的,古月瑶便又叫了桃枝进来:“桃枝你带里正叔去找一下隆家跟商家的人,问清楚作坊要如何盖,另外再找一下李大明,叫他跟着去选一片地方出来,我要盖宅子的。”

      李大明给古月瑶赶车赶了两年,古月瑶见他做事老成又能把住嘴,在家中仆人里边也有几分脸面,如今便不再叫他赶车,学着管人、帮着打理古家那些没开荒的地。

      “是。”桃枝脆生生地应答,又朝杨里正看过去:“杨里正请随我来。”

      才送走杨里正,外头南先生又抱着账本叩门求见了:“姑娘,近两月的账本您是否看一下?上月又送了一批货南下,杨姑爷那边回了货款八千七百两。”

      “好,辛苦先生了。”古月瑶细细翻看账本,账目明了清晰,每笔账也都对得上,着实给古月瑶省了许多工夫。

      看到芳华斋翻新改建上月又支出款项一千两,古月瑶手指轻点在那笔账上:“芳华斋那边翻新搞得差不多了罢?”

      芳华斋与其说是翻新,其实更接近重建了:原先低矮的一层瓦房全部拆掉,盖成两层砖混结构的青砖瓦房,装修风格也是古月瑶早就定下的,全部使用浅色系的木头打造间隔、桌椅,一楼的窗户采用半透明的玻璃,二楼则是屋顶砖瓦间嵌入玻璃,把光引进屋中,这样一来整个屋子都变得明亮开阔。

      但这都是古月瑶四月离开富江洲时设想的翻新效果,如今弄成什么样古月瑶还真是一点儿都不晓得。

      “上回张姑爷来支银子说是去付尾款,想来是差不多了。”南先生虽然只管账目,但也是耳聪目明,古月瑶这么问他倒也能答上几句。

      又问了几笔支出的事儿,古月瑶才与南先生说到新一笔支出的事:“过两日杨里正那边要开始盖作坊与宅子,还有书院那边也要购置一批文房四宝,先生再给我留一笔银子出来。”

      “…是。”南先生只觉心里一痛,姑娘外出两个月他账目上也好看不少,还没来得及欢喜呢!那心头滴血的感觉又回来了。其实南先生心里是佩服主家这么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能挣下一番家业的,但姑娘花起银子来他也是真的心疼啊!

      说完正事,南先生心痛地抱着他的账本离开,古月瑶喝完杯里剩下的小半杯茶,便听到外头有小娃娃嬉闹的声音传来,然后便是守在门口的桃花低声哄她们的声音。

      知道是两个妹妹过来的古月瑶扬声道:“桃花,把她们抱进来吧。”

      话音才落,也不用桃花抱,马上两岁的小姐俩自己就扶着门槛爬过来,然后跟小野马似的朝古月瑶冲过来:“姐姐姐姐!你终于回来啦!”

      如今古家日子过得不差,小姐俩虽是养女,但吃穿用度都不差,养得一对双胞胎小脸粉嘟嘟的,眼珠子又黑又亮,头发也黑而油亮,早就没有出生时哭声都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了。

      “对呀!姐姐回来了,星秋星华有没有想姐姐呀?”古月瑶弯下腰来,稍稍用力便将一左一右抱着自己大腿的两个小娃娃抱了起来,还顺势颠了颠:“哎哟!姐姐不在家时都没好好吃饭是不?不吃饭会长不高的!”

      小姐俩虽然不知道长不高是什么意思,但第一反应都是不好的事儿,连忙摇头,异口同声道:“没有,我有好好吃饭的!”

      追着偷摸跑过来小姐俩来到议事厅外的李王氏听到姑娘和两位小姑娘的童言童语,叩门的动作都变得轻了几分,进来后便想把小姐俩抱走:“二姑娘三姑娘听话啊,不吵着大姑娘做事,跟嬷嬷去花园抓蛐蛐儿玩好不好呀?”

      “我不!”“我要跟姐姐玩!”小姐俩十分坚决地拒绝了平时最爱的嬷嬷,一左一右紧紧搂住姐姐的脖子以示自己态度。

      被两个毛茸茸的小脑袋蹭得痒得慌的古月瑶朝李王氏笑道:“我这会儿也没什么事儿,跟妹妹们玩会儿没事的,婶子去叫厨房给我们准备些点心吧。”

      李王氏闻言只得道好,叫小丫鬟去厨房拿些点心来,她则守在一旁帮忙看着小姐俩,以防她们把姑娘闹得太过。

      倒是原还有些蔫儿的古月瑶陪着性子活泼的小姐俩玩了小半个时辰,整个人精气神都回来了不少,见小姐俩累了才叫人抱回去歇着。

      古月瑶在家歇了三日,李大明那边也终于选着合适的地界儿,便来请古月瑶过去瞧瞧。

      李大明选的位置正对着进杨家坡村的路口,距离古家院子约摸有三百米远,是一片地势西高东低的荒地,零碎石头较多,不适宜栽种药材,西边地势稍高盖民居,不远处的河流发洪水也不怕淹到这边;东边地势较低处跟靠近主路,用水也更方便些,则用来建造胭脂作坊。

      古月瑶过来瞧了圈便拍板定下了,顺便把盖作坊、民居的监工活计交给李大明来负责。

      古月瑶看完地方往家回时,半道上遇见个不大点的小女孩儿,背上的背篓里装了小半筐猪草,小女孩儿见到古月瑶,生疏地朝她屈膝行礼,脆生生道:“给姑娘请安!”

      “嗯,猪草要是沉就少背些,别把人压坏了。”古月瑶也笑吟吟地回应小女孩儿:“日头大就躲着些,可晓得?”

      小女孩儿便是之前古月瑶捡回来的其中一个小乞儿桐桐,桐桐哥哥伤养好后腿脚有些不利索了,古家也不差这两张嘴,古月瑶便问他们愿不愿意留在古家做事,十四岁之前没有月钱,但管一日三餐跟四时衣裳。

      沉默寡言的小男孩儿听到这些,当即便拖着自己还没完全好的腿,拽着妹妹一起跪下给古月瑶重重地磕了几个头。

      也是那时古月瑶才晓得小男孩叫顾怀泉,小姑娘叫顾怀桐。

      顾怀泉因腿伤着了做不来太多粗重活,古月瑶便将他拨去药材作坊跟白芷学炮制药材。顾怀桐不过六岁,古月瑶也没给她分什么粗重活计,这割猪草还是顾怀泉去跟李王氏求来的。

      古家仆人的饭食还算可以,每三日有一顿荤菜,平时饭菜也都管饱,在古家养了大半年,小桐桐也养得好看许多,虽然晒得有些黑,但脸上生了不少肉,眼儿水汪汪的,看向古月瑶的表情都格外萌:“我知道哒,谢谢姑娘!”

      顾怀桐应完话后,背着小半筐猪草蹦蹦跳跳地往猪圈方向回,她一会儿还要上山呢!杨家坡地界基本都是古家的地盘,再者山上田里也到处都是人,顾怀泉也从一开始的不放心到如今随着妹妹漫山遍野地跑了。

      望着小姑娘可可爱爱的背影,古月瑶不由得笑弯了眼,小姑娘真是可爱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