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第十二章

      在老刘书记家的午饭还算愉快,走的时候几个小孩还挺不舍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被鸡蛋收买的。

      在回知青点的路上,魏庆侧头问道,“你是真的不喜欢吃鸡蛋吗?”

      “当然,你为什么要这么问?”纪兰不解,转而又明了他的意思,好笑的说,“你不会以为我是为了那些小孩故意说我不喜欢吧?”

      别说纪兰不是重来的,就算是第一世的这个时候她也是不缺肉的,至少相较于大部分人来说。

      纪兰从来都不喜欢吃鸡蛋,尤其是白水煮的鸡蛋,总觉得有股怪怪的腥味,不过在缺少油水的村人看来,鸡蛋是相当不错的营养品了。

      魏庆了然,典型的上海娇小姐,看来是没吃过多少苦,“下午还要去村里转转吗?”

      “不了,简单收拾收拾,然后去老刘叔介绍的谭木匠家买两个大箱子。”纪兰摇头,“屋子里除了张床什么都没有,桌椅板凳都要买,我还想要个大点的衣柜呢。”就她所知,至少还要在这里待上十多年,有些东西必不可少。

      “这个我去吧,你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别忘了去广场上看看制糖,这可关系着你的养猪大业。”魏庆想了想说道。

      “别了,老刘书记不是让你下午跟他一起去窑厂吗?我自己去吧。”纪兰摇头,她上午也看了,整个村子大多都是泥瓦房,按照他们的说法,每年的梅雨季过后村里都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修房子,可惜修的再好等到下一年的梅雨季到来,也是白费。

      见魏庆还在犹豫,纪兰又说道,“我不会种地,难道你就会了吗?不趁着这个机会让自己脱身,以后就陷进去了。”

      魏庆没说话,纪兰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却是事实。

      魏庆还清楚的记得,他小时候是特别不爱读书的,看到书就头疼,一天到晚的嚷嚷着要退学,后来不知怎的,跟着家里长辈下了田,虽然只是简单的除草,可是第二天起来后全身的酸痛酸麻还是让他缓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从此不喜欢念书的小魏庆回回考试都是名列前茅。

      回想起当时的感觉,原先还残留的谦让立刻消失无踪,魏庆转身就走,“你说的有道理,我现在就去找张会计。”

      “别忘了再给我带点石灰粉。”纪兰扬着嗓子喊。

      魏庆伸手竖起三根手指,摆了个ok的造型。

      于是,纪兰心满意足。

      说是收拾屋子,其实整个知青点在他们到来以前都收拾的差不多了,纪兰要做的也只是将自己的屋子再简单的打扫一下,堆在箱子里的衣服能穿的想穿的都放在最上面,省的到时候还要费功夫找。

      应该庆幸收拾行李的是妈妈张美芬同志,带来的衣服都是简洁大方好穿的,而不是纪兰刚开始想要的漂亮的好看的,这样她在村里就不会显得太过显眼。

      但是站在纪兰的角度考虑也是无可厚非,毕竟天降馅饼重回青春年华,十几岁的不用打扮都很靓丽的年纪,纵使后来的她家财万贯,珠光闪烁那又如何,她的青春,她的年华已经被碾碎在了垄沟里,化作肥田的尘埃,再也回不去了。

      看来打个衣柜已经迫在眉睫了,家里那堆漂亮衣服早就向她抛媚眼了。

      三月初的农村还是有些倒春寒的,不过现在已经是中午了,天上挂着的太阳毫不掩饰的发挥着它的威力,融融的暖意透过轻薄的衬衫爬上人的身体。

      纪兰踩着轻快的步伐找到老刘书记推荐的谭木匠家。

      厚重的黄泥搭成的半人高的院墙,让外面的人可以毫不遮掩的看清住家的泥砖房,被稻草覆盖的屋顶不时被风浮起,最薄的地方露出原色的木板。

      和纪兰见过的大部分院子一样,最平坦宽阔地方被人用稀疏的木栅栏隔开,里面种满了水灵灵的蔬菜,看着各种长短粗细不同的根茎,纪兰只能微笑。

      抱歉,刚栽下的没结果的她都不认识。

      还没等纪兰想好怎么喊人,堂屋的门帘就被人掀了起来。

      “是纪知青吗?”抱着木盆的中年女人率先开了口。

      “对,大嫂子,请问谭叔在家吗?”纪兰随口问道,因为她已经看见了站到中年女人身后的陌生男人了。

      这两口子应该都是老实木讷的人,手上厚厚的老茧做不了假的。

      谭木匠一手拎着长长的旱烟管,整个人从门帘后面站出来,四十多岁的男人脸上还没有太多的沧桑,笑的还挺憨厚,“纪知青怎么来了?”

      “我想打点东西,老刘叔就给我介绍来了,说你这里不仅质量好有保证,而且还能给我做些花样。”纪兰也没说错。

      谭木匠的手艺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手上功夫那是没的说,做出来的家具衣柜有北方的大气,也有南方的精雕细琢,端看你客户的心意了。

      一听这话谭木匠顿时就笑开了花,纪兰的话真是说尽了他心坎里去了,这十里八乡的哪家大姑娘出嫁小伙子结婚不来找他,就连县城里也有不少人家找过来呢。

      纪兰这话不论真假都让谭木匠很骄傲,要知道这可是上海来的城里人。

      “看我,纪知青,您先进来。”谭嫂子可不管这些,她就知道城里来的纪知青要找她家老谭打柜子,那就是她家的客人,哪有客人说半天话还在外面站着的道理?

      被招呼着进屋的纪兰刚进来就看见了堂屋正中央摆着的两组衣柜,原木色的,简洁又大气,榆木做的,很是结实。

      纪兰的要求不高,这两组衣柜就很符合她的要求,因此下单的时候很爽快。不过到底还是小姑娘喜欢精致的,加上又见过各种各样的款式花样,所以纪兰想要些特别的点缀。

      老谭从业多年,从十多岁跟着亲爹打下手,走街窜巷,手艺最巅峰那几年里也出入过高门大户,对于纪兰的要求自然是手到擒来。

      除了必须要的衣柜以外,纪兰还要了一个带锁的樟木箱子,一个半人高的梳妆台,还有个放在床头的小木柜,还给魏庆也要了个衣柜。

      都是敞亮人,两三下谈好了价钱,纪兰付了一半做定金,约定好一个星期之后送货上门。

      虽然再过不到半月就要下田,老谭决定这几天跟儿子加班加点先把隔壁村结婚要的家具先打出来,再慢慢的磨纪知青的。

      老谭媳妇耳朵尖,脑子也活,只言片语就琢磨透了纪兰是个大客户,直接拍板做主让老谭再送一张八仙桌并几张凳子。

      木匠家里还能缺木料吗?八仙桌也不需要什么好料子,院子里堆着的一大堆山上捡回来的大树墩,随便捡两个就能弄出一套像模像样的桌椅来,既不费多少钱,又能得了纪知青的好,一举两得,老谭不用琢磨就明白了媳妇的意思,因此头点的格外爽快。

      白得的东西谁不喜欢,纪兰高高兴兴的同意了。

      “你放心,等手上这家的活儿做完了,我老谭一定给你先做。”老谭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倒不用,按照正常的顺序来就行了。”纪兰连忙阻止他。

      “那行,只是要多等一段时间了。”客户这么体谅,对老谭来说当然是件好事。

      “那您忙吧,我去晒场了。”纪兰说罢起身告别。

      等纪兰不慌不忙的到了大晒场,基本上村里的人已经拖家带口的将偌大的场地围了个严严实实的,也不知是谁眼睛尖,一眼就看见了远远过来的纪兰,还招呼着大家给她让了条道,等纪兰慢悠悠的晃过去的时候正好。

      站在锅边搅拌的大小伙子又换了两幅陌生的面孔,纪兰也没在意,在众人眼巴巴的注视中,盯着有些粘稠的棕褐色浆液瞧了好一会儿,才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一直紧盯到现在连饭也没好好吃的村长没忍住,“纪知青,这个糖,成了吗?”

      “村长,村里有干净的大竹席子吗?这么大的。”纪兰伸手比了个大致的,她突然发现弄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准备容器,这可不是拥有琳琅满目商品的现代,没有方便快捷的各种塑料容器,只能用还算环保干净的竹制品了。

      “再弄几个这么大的,可以分割的——”

      纪兰略微形容了几句,郭村长就明白了,村里还有两三个篾匠,家里正好有存货,不到半个小时就将纪兰要的东西做出来了,不富裕的时间里还贴心的将毛刺的边边都磨的顺滑了不少。

      擦洗干净的三乘三米的宽大竹席被平放在平坦的地面上,被均匀等分好的格子容器贴服的紧挨着竹席。

      铁锅下方的柴火早已被挪开,棕褐色的浆液粘稠度又高了不少,就连颜色也有了不少变化,所有人都勾着脖子等着看,而纪兰淡定的站在铁锅旁,手指捏着榆木筷子在锅里感受着粘稠度。

      皱着眉回忆着记忆力的粘稠度,不断地跟现在手下的做对比,纪兰终于点了头。

      早已选好的六个青壮鼓了鼓气,一人拎条被打湿的布巾搭在滚烫的铁锅沿上,喊着号子一举将几十斤重的铁锅抬了起来,一步一步的向前面走去。

      村人屏住呼吸,脚下不约而同的跟着动了起来。

      “来来来,大伙让一让啊,让一让!”老谭的大嗓门离着老远就传了过来。

      “老谭?你干啥啊?”站在最外面那圈的老二赖先回头,“后头拖得啥?”

      “纪知青让我做的。”说罢老谭就拉长个嗓子让前边的人让开。

      一传二二传三的,听说是纪知青让老谭发了东西送过来的,乡亲们一边往旁边走一边伸长脖子想要看清楚,没多长时间就空出两条胳膊长的空挡来。

      老谭也不多搭理的,笑呵呵的拉着板车就顺着道儿进去了,村长媳妇儿正拎着刚淘洗干净的布巾等着呢。

      “看谭叔来了啊,东西我看看。”纪兰招呼了一声,一眼就看见了板车上安静的躺着的木质模具,笑眯眯的手就摸了上去。

      不得不说看谭叔确实是个能干人,不仅按照纪兰的要求把东西都做了出来,还细心的将边角的毛刺都磨的光滑无比。

      “纪知青,你让谭老头做的啥?这么多大小一样的方块块。”花婶子手上利索的顺着木边擦着。

      “是装糖的模具。”

      她让老木匠按照要求做了个两米乘两米的大木框,里面被大大小小用木头分成一样的方格,糖浆倒进去凝固以后可以顺着缝隙敲下来,就是一块块糖砖。

      趁着糖浆还冒热气,几个大小伙子一起使力控制着大铁锅,从第一排木格子开始慢慢往下倒。

      铁锅太沉,糖浆太厚,才倒了一半不到就有人胳膊没劲了,在大队长的指挥下,很快就又有三个青壮年站出来接替了。

      大小伙子吃的多力气也足,就算倒糖浆是个技术活儿也是快的很。

      纪兰拿着木头制成的薄木板在模具上刮着,将溢出来的糖浆慢慢刮到最后空的木格子里,还有些上面飘着小泡泡,也要给它戳破摊平了。

      她做的仔细,但是慢。花婶子站到一边很快看清了她的动作直接接了过来,手脚麻利的很。

      老谭叔带来的木质模具有大有小,这次熬的糖浆盛满了一个大的一个小的,锅底还剩下一点,浅浅的约有半两左右。

      老刘书记直接拍板做主,让大队长去后屋小仓库里抱一扎去年的老稻草出来,挑了干净的根管从锅底沾了点递给最前面的孩子。

      这一下,不仅那个孩子愣住了,其他的大人小孩眼都红了。

      这可是糖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