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十一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昆曲、评弹,皆发源于苏州,兴盛于苏州,一个是世界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个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明代万历年间,昆曲爆发式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非常繁荣。据记载,当时仅苏州一地,昆曲的专业演员就有好几千人。那时候,演出的场合也各式各样:家里、别墅里、草台乡间,甚至江南水乡的楼船上也能演昆曲。一度还开了风气之先,允许女眷外出观剧。不过,为了避免礼数不和,会搭建只允许女性进入的“女台”。有的大型演出中,还出现了“万余人齐声呐喊”的盛况,就如同现在的巨星演唱会一样。除了粉墨演出之外,不分年龄、职业、阶层,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昆曲清唱更是风靡各地,构成了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

      当然,从前的“ 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更多”的昆曲表演不复当年之兴旺。如今,全国有七家昆曲院团,从业人员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人。数年前的“北京昆曲周”活动早就暴露出了昆曲“人才断档”的传承问题。彼时,71岁的昆曲名家张铭荣轻松做出180度旋转仰倒的动作震惊全场;70岁的梁谷音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动人,刻画人物入木三分;69岁的计镇华在舞台上,唱腔醇厚高亢,表演出神入化,还可跪行几十步。而青年演员的唱功、做派与前辈相差甚远。时代有转变,环境各不同,老先生们纯熟的功夫、醇美的嗓音、淋漓尽致的表演,还有他们视舞台为生命的敬业精神,在一个讲究商业效率的浮躁功利的社会里难以传承。张国荣演的电影《霸王别姬》中固然有反映伶人们儿时学艺的艰辛刻苦,除了天分,用生命在表演是成就程蝶衣名角身份的关键。

      还有一组圈内人提到“辉煌”而又“忧心”的数字:历史上昆曲剧目有据可考的有3000多个剧本传世。到了“传字辈”,保留在舞台上的昆曲传统剧目尚有600余出。而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一代演员,只能演200余出戏了。到现在30多岁的新一代,能演的不过50出。

      雪蝶声八岁开蒙,拜名家为师,学唱旦角,十一岁在苏州登台演出,即崭露头角。当然,□□期间,她能演的都是八大样板戏,但她天分高,不怕吃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偷偷练功,把大棉被捂在窗户上,汗水从下巴滴到地上,能打湿一片,她就这样风雨不断,从未拉下。1977年,全国政协礼堂恢复演出“□□”后的第一部传统戏——北京京剧团的《逼上梁山》轰动全场,一时间各个剧团大量排传统戏来满足观众的渴求,演员们也掀起了学习传统戏的高潮。这一时期的雪蝶声红遍大江南北,成了昆曲的名角儿。梨园行的热闹,在“□□”后持续了近十年,然后剧院里开始慢慢变得冷清了,到了八十年代末,剧团基本没演出了。和传统剧没落同步的是影视的繁荣,那时候正赶上李连杰在北京拍《狮王争霸》,很多传统剧演员都跟着去拍电影了,做外围武师。当时在剧院演出,一场演出费是六七毛,可拍一天电影给七八十块钱,还当场就结钱。无论多么艰苦的时刻,雪蝶声从未放弃对昆曲艺术的追求,她遍拜名家为师,努力传承戏曲艺术,那时她还经历寡母病逝的痛苦,幸而爱情之光照亮了她。雪蝶声因为生得貌美,又年少成名,兼之气质出众,彼时追求她的人并不少,有几个还是高干子弟。她虽涉世未深,但小舞台大世界,她在舞台上表演的剧目《霸王别姬》《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等,又何尝不是浓缩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雪蝶声选择了父母早亡当时还只是省政府档案室里的一名小办事员的姬伯涵,姬伯涵英俊儒雅,热爱文学艺术,对她温柔体贴,百般呵护,只要是她的戏,他场场都去听。演出结束后,他们常常手牵着手在深夜寂静的街道上散步聊天,他们聊苏联文学,谈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谈果戈里的《罪与罚》,谈尼古拉·奥斯特罗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们吟诵普希金的诗歌,他们哼着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在朦胧的月色下,两个同样为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的火热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九十年代初国内没人看的传统戏,国外却火热的很,雪蝶声随剧团赴海外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名扬海内外。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第一个雪蝶声戏迷协会竟然是她在日本演出时日本当地戏迷成立的。她的一张签名照、用纸巾拓下来的脸谱可以卖到数百美元。雪蝶声成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颇受上面领导赏识,不久姬伯涵也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按照理性主义的判断,这应该是一对令人艳羡的佳侣,这个故事的结局也应该如《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一样浪漫而梦幻。然而事实却是,十多年后,她跳楼惨死;再十多年后,他锒铛入狱。

      也许命运女神早已给过我们答案。掌管死亡的沃德(Urd)年老而且衰颓,常常回首张望,似乎在念念不忘过去的什么人或者什么事。负责维护生命之线的维尔丹尼(Verdandi)正当风华正茂之年,新鲜活泼,勇敢,目光直视前方。而掌管未来和负责纺织生命之线的小妹斯考尔德(Skuld),她通常把娇靥秘密的罩在面纱后面,不示人以真相,脸朝着的方向与长姐沃德相反,手中拿着一本书或一卷纸,却从不张开翻看,神秘莫测。

      是的,连接命运的神秘莫测的是一连串的必然和偶然。假如她不是知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又假如他不是一个野心勃勃一心想往上爬的“于连”式的男人,假如他从未去听她的戏,在某一个夜晚,他也从未在月色下与她谈文学、诗歌和音乐,那么他们将不会有后来,就像安娜和沃伦斯基假如没有在车站相遇,沃伦斯基没有在彼得堡的舞会上一次次狂追她,甚至追到她的家里去,那么,故事的结局会怎样呢?

      姬芝坐在苏州的一家曲苑馆里,遐想着理智与情感,必然与偶然,陪伴她的是凌玄之、凌母,他们刚刚去了雪蝶声的墓地,带着凌母在自家小花园里种植的鲜花。

      墓地,一个多么令人感怀的地方,然而姬芝并没有感到太多的伤感。整齐划一的石碑,一堆丑陋的石头,连泥土都没有,这是多么地悲哀,她想起在国外看到的波西米亚式的墓地,被花草树木包围,徜徉在这里,人们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墓地,在群山大地环绕之中,多么像人类的摇篮,或许,它就是,归宿和摇篮。她想起那些让后人继续聆听亡者生命乐章的墓志铭,是的,假如生命是一首题为“命运”的交响乐的话,那么墓志铭或多或少奏出了人生交响曲的最后一个连接过去和现在、生与死的音符。它们以幽默豁达,直击灵魂深处:
      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碑文,简短,诙谐:恕我不起来了。
      法国哲学家卢梭为自己撰写的碑文是: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
      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墓志铭:这里安葬着普希金和他的缪斯、爱情与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爱尔兰诗人叶慈的碑文是他辞世之作的最后一句:对人生,对死亡,给与冷然一瞥,骑士驶过。
      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的一句诗:他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我曾美丽,请勿忘记”,这大概是演员们最大的心愿。所以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铭文是:37,22,35,R、I、D。三个数字分别是梦露的胸围、腰围与臀围的英寸,缩写字母意为:在此长眠。
      姬芝甚至想好了自己的墓志铭:医务工作者姬芝。她的灵感来自于富兰克林临终前希望在他的墓碑上写到:印刷工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当然,对于这位伟人,后人用另一墓志铭,刻上了气吞山河的评语:从苍天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雪蝶声的墓志铭是她的《牡丹亭》。

      这家曲苑馆为纪念雪蝶声而建,粉黛青瓦的精致水墨园林建筑,古朴典雅的戏台,两侧分别是客座,每个包厢的名字都是昆曲的曲牌名,墙面的昆曲主题装饰画有昆曲《桃花扇》、《牡丹亭》、《碧玉簪》人物的油画和漆画。纵观每个角落,昆曲元素无所不在。老馆长亲自给他们上了香茗和几样苏式糕点、蜜饯、糖果。

      舞台上表演的正是“牡丹亭” ,悠扬动听的箫声、琴声、笛声,如诗如画的儒雅巾生、华美裙纱和舞台上的玉指纤纤、水袖盈盈,缠绵婉转凄迷的水磨唱腔,令人忘却今夕是何夕,又仿佛不知身在前世还是今生...

      汤显祖用《牡丹亭》告诉人们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爱情就是不计生死,不问功利的追求过程。《牡丹亭》的精髓“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都是由梦而来。姬芝又不由遐想,这一次,纯粹是爱情,当初母亲在绚烂的戏台上,在昆曲的华美、细腻、精致、婉转中,在“步步娇”“画眉序”“三桃红”的节拍里低吟漫唱时,是否也做着如杜丽娘那样一个凄美缠绵而又寂落圆润的梦?而父亲,是否当年也曾如柳梦梅那般有过“情之所至可令人生可令人死”的真挚爱情?抑或母亲在昆曲的梦幻里走得很深很远了,而父亲早已梦醒?

      如有岁月可回首,可有深情共白头?

      姬芝神思恍惚,心随戏走如在梦中。昆曲用华美雅致的艺术表演形式,用至情至性的故事内容为她打开了一扇窗,从窗里望去,她不仅为杜丽娘柳梦梅缠绵悱恻的真挚爱情而怦然心动,不仅依稀看到母亲父亲的身影,也看到了赢野逸和她,以及她身边的人比如凌玄之和龚萍萍,凌伯父和凌阿姨,赢野逸的父母,大姑大姑父,小姑小姑父,龚伯父龚伯母... 芸芸众生皆可在看戏听曲中感悟不同的人生,小舞台,蕴含着大人生,那些在梦里才能看到或想到的东西,那些生命独处时的忧伤和快乐,甚至那份流转于时光之外的悠然、从容和优雅... 这才是传统戏剧源源不断的魅力。姬芝似乎有些理解儿时的母亲总是忙碌在外演出了,然而令她倍感困惑的是,母亲显然是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这样的人又如何会为了丈夫的背叛而跳楼自杀?她不是安娜,没有了沃伦斯基的爱别无选择,只能在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选择死亡,原点即终点。她有自己的事业,事业如日中天,她难道不渴望她的艺术殿堂更辉煌?是的,无数历史上的名人传记都讲述了一条事实:伟大的成就源于伟大的梦想。雪蝶声很显然是一个不懈追求自我理想的人。老馆长对雪蝶声敬仰有加,一个劲儿的赞扬她是德艺双馨的大师,如何的提携后辈,如何的追求完美,如何的待人亲善。人生的悲哀之一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到头来我们却要通过旁人的口中来了解她。

      戏台上的灯光已经由明转暗,曲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停止,戏中的一个个人物的造型倏然叠过,又各自回到了原来的故事里,《牡丹亭》已在暮色中落幕。或许每个人的人生都如戏剧般有曲折发展,有高潮,区别是大多数人的观众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然而无论多辉煌或多平凡的人物,他们终将会落幕,在落幕的那一日,假如观众只有你一人,你还会坚定地给自己以掌声吗?那些在黑暗的年代依然努力寻找光明的人,纵使他们早已从人生的舞台上谢幕,却永远不会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

      姬芝接受了老馆长的馈赠:一套精美的昆剧脸谱。比起曾缠绕她多年噩梦中的那张满是鲜血的凄艳的脸庞,究竟哪一个更好些呢?她想起川剧中的神奇技艺——变脸,那位总是凝望着过去和未来的拥有两副面孔或四方面孔的罗马人的保护神雅努斯Janus,印度教中受诅咒的三大主神之一的有四个头颅的梵天,以及母亲最后手中紧攥的小的十字架,是的,一切最终都指向了十字架——爱与救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