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露珠滴答的从微带些轻霜的叶子上掉落下来,此时正是秋收的季节,王家人都早早的起来去地里了,此时只有三个人在家,分别是张翠翠,王耀宗和盼娣。

      张翠翠正在院子中拿着大扫帚扫着落叶,王耀宗在房间中捧着书本研读着,而盼娣因为马上就要出嫁了,便也待在家中绣着嫁妆。

      那时杭亚新酒醒回到家中之后,便一直对着盼娣念念不忘。在辗转反侧了几晚之后,便告知了父亲此事。杭父也十分欣慰自家的儿子有了喜欢的姑娘了,便让他去打听打听那姑娘是否有了婚约,因着曾见过王耀宗,感叹他的良好素养,因此倒也没有怀疑盼娣的品行。

      杭亚新决定去学堂等着王耀宗,好探听一下盼娣之事。他倒没有直截了当的问,如果那姑娘有了婚约,他与耀宗也不尴尬不是。于是只是委婉的说道“自家有一亲戚,正打算着相看婚事,想到那天的姑娘,便想着问一问可曾婚配,也算是可以成就一番良缘。”

      王耀宗也不是什么愚笨之人,再加上在现代也是活了二十多年,也经历过年轻躁动的时候,看他的反应,便知这是对盼娣一见钟情了。因着觉得杭亚新的条件合适,在古代也算是一个优质男,便也没有难为他,故作不知的说道“我家姐姐还待字闺中,没有婚配呢,杭兄你一定要给我家姐姐介绍一个好一点的相看对象,她可是也粗通文墨的,再加上我家的条件,如果不是秀才老爷我可是不情愿的”

      听见这话,杭亚新的心激动的都要跳出来了,越想越觉得他们两个是天作之合了。在见到盼娣之后,他便越来越不像自己了,感觉梦里眼里全是她笑靥如花的样子。

      先时怕在婚后没有共同话题,导致夫妻不睦,便打算克制这段感情。但是如果爱情是那么好控制的东西,又哪来世间那么多的痴男怨女。因此在辗转反侧了几天还克制不住自己之后,便决定前去提亲。即使他俩没有共同的兴趣,也可以慢慢的培养不是?而现在在听见盼娣懂得诗书之后,更是感觉得到了一个惊喜。再听听耀宗对于姐姐未来夫婿的想法,这不就是在说他么,完全合适啊。

      当下便决定去盼娣那里问一问是否愿意嫁与他。虽然现在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杭亚新作为一个读书人,还是很向往书中的两情相悦,天地之盟的。

      来到了夏禾村,走到王家的附近,刚要敲门,却犹豫了。这也怪他,在听见了盼娣没有婚配之后,便兴致冲冲的像一个愣头青一样过来了,一心想着去问盼娣愿不愿嫁给他,却忘了这个行为有多么的失礼。想了一会儿之后,便放下了手,打算还是先回去。没想到在刚要转身的时候,王家的大门打开了。

      盼娣和杭亚新面面相觑着,两个人的脸都红了。杭亚新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巧,心中更想着这边是老天爷给的缘分,便再也克制不住地问“你愿意嫁给我么?”盼娣的脸登时更红了,其实在见过杭亚新之后,她也一直想着他,便总是走神,但是好几天都没有动静,心中也有些忐忑和难过。没想到她喜欢的人也喜欢她,也顾不上姑娘家的矜持,眼眸似水的笑着说道“我愿意”

      杭亚新激动的不行,还想要再说什么,却被院子中的一声“盼娣,你在跟谁说话?”而打断了。在听见那声音之后,盼娣说了一句“我等着你来提亲”便红着脸关上了大门。古代可是有那么一句老话的‘聘为妻,奔为妾’,她可不傻,如果不是明媒正娶,即使是再喜欢,也不能跟他在一起的。

      杭亚新快步的走离了王家,内心是压抑不住地狂喜,脚步轻飘,迫不及待的要回到家中,让父亲上门提亲。

      在杭亚新离开没多久,李春花便也走到了门口,刚才的那个声音便是她发出的。虽然她的年岁大了,但是耳朵可不聋,在家中她隐约听见盼娣在跟别人说“愿意,提。。。”什么的,便决定出来看看。看见孙女儿红红的脸蛋儿,更是充满了疑虑。

      “你刚刚可曾见过什么人?我好像听你在跟人说话”

      “没,没见过什么人啊,奶奶,刚刚耀宗叫我帮他拿件东西,我先走了啊。”也没等李春花回话,就跑了进去。

      “嘿,这小妮子,胆子越来越大了”李春花想到。接着打开了大门,向外看了看,却没有发现什么,也就作罢了。

      待王耀宗回到了家中,盼娣拉住了他,悄悄的跟他说了此时,看着自家姐姐两颊绯红,眉眼如波的样子他就知道她是钟意杭亚新的。便打趣到“敢娶走我家姐姐,到时候我可要好好为难为难他”“不许”没经思索,盼娣便吐出这句话,立马娇羞的低下了头。又说了什“姐姐大了,不由弟弟”之类的话,羞的盼娣直拿粉拳捶他。

      三日之后,杭父便遣了媒人去下聘。因着杭亚新的条件好,再加上盼娣也是到了嫁娶的年纪,本来李秀荷还为此事发愁呢,于是在听见是他来提亲之后,便也没有为难什么,答应了下来,自家儿子的好友,她还是可以放心的将女儿交给他的。于是在商定了聘礼之后,便交换了生辰八字,拿去给村口的算命瞎子卜算了一番,在得到五个月之后,也就是秋收之际,是良道吉日后,便让盼娣绣嫁妆待嫁了。

      大伯娘怀着孕,所以便没有让她去帮忙。她已经七个月了,大大的肚子高挺着,倒像是足月的怀相,让人看着有些心惊胆颤的,大夫看了说可能是双胎,更是让王大柱儿将她看得像个瓷娃娃一样了。虽然开心自家媳妇争气,一口气怀了双胎,但是在古代这个医术不太发达的世界,还是很危险的;而王耀宗则是因为年岁尚小,再加上家人们的强烈反对才待在了家中学习。本来他也是想要去帮大伯娘扫扫院子的,但是却被其以让他好好学习以及正好活动活动为理由严词拒绝了。乡下的女人们大多干惯了农活,有着一把好力气,所以即使是怀孕,倒也没有太过虚弱。

      正当王耀宗研读书本入神时,他突然听见了一声痛呼。“不好,大伯娘出事了”他立马放下了手中的《尚书》,跑出了房间。大伯娘张翠翠此时正躺在院子中的地上,满头是汗,嘴唇煞白。而正在绣着嫁妆的盼娣也跑了过来,看见这个情形,吓得有些呆愣住了。

      “我可能是快生了,啊,好疼”张翠翠大声叫着。王耀宗回过神来,立马让盼娣先将大伯娘抱回屋子里,他去请产婆。虽然他也想将大伯娘抬进屋子里,但是这个小身板也不太允许啊,看着这情形也只能这样做了。

      先时王家是找好产婆了的,也是夏禾村人,接生的经验很丰富,据说当年将一个三胎的孕妇都从鬼门关给拉回来了,即使是镇子上的人也很喜欢找她。因为是秋收的时候,所以那个产婆也去帮忙了,倒是省的跑两回找人了。

      王耀宗跑到了地里,找到了产婆,连忙说清了情况,王大柱儿听见后,连忙拉着产婆跑回了王家。先时看见耀宗满脸焦急的跑到这里,他就感觉不太好,没想到真的应验了。

      嘱咐了孙女三妮儿他们收拾一下,李春花和王丰他们也跟着回到了家。盼娣正满脸焦急的在床边看着大伯娘,看见产婆来了,连忙让出位置。她向被褥中一摸,羊水已经破了,连忙让盼娣去烧热水,将王大柱儿赶出了屋子,准备接生了。

      王大柱儿紧张的在院子里直转,王二柱儿也赶回来了。看见大哥这个样子,他不禁想到了耀宗出生的时候,拍了拍大哥的肩膀,安慰着他。三妮儿和招娣她们也回来了,看着一盆盆血水从屋子里端出来,吓得直冒冷汗,祈祷自家娘亲可以平安顺产。李春花也祈祷着,希望菩萨能够保佑他家大儿媳妇儿可以平安,最好再诞下一个男孩儿。

      在一天张翠翠的痛呼之后,终于产房的门打开了。王大柱儿连忙迎了上去,“我媳妇儿怎么样?”“恭喜大柱儿,母子平安,你家媳妇儿可真争气,给你一下子生了一男一女,龙凤呈祥啊”

      听见母子平安的话之后,王大柱儿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他又听见了自家媳妇儿生了一男一女,腿立马有点软了,还好二柱儿在旁边扶了一把,才没有丢脸的跪在地上。

      “哈哈哈哈哈,我终于有儿子了”王大柱儿连忙去抱过产婆手中的两个小婴儿,虽然还像两个皱皮的猴子一样,但是他怎么也看不够。

      李春花去柜子中拿了当时给产婆同样的礼节,将其送了出去,让大儿子将孩子抱回屋子里之后,就去给儿媳妇饨汤补补身子了。都多大了,四个孩子的爹了,怎么还像毛头小子一样。虽是话这么说,不过还是能理解的,毕竟这个男娃娃已经盼的太久了。

      在知道自己生的是个男娃娃之后,张翠翠流了一滴眼泪,幸福的睡去了。她终于实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心愿,生下儿子了。

      晚上,王家人用完饭后,都坐在一起叙着话,突然间想到了什么,连忙跑到了屋子里,将自己新出生的两个孩子抱了过来。

      “耀宗,这个家里现在就属你学识多了,给你的弟弟妹妹们取个名字吧”听见了这话,王丰倒也没有生气,自家孙子耀宗一直是让他骄傲的存在,别人夸他一句比夸自己十句还要开心。

      看了爷爷一眼,见他点点头,表示默许之后,便也沉沉思吟了起来“不如男孩儿叫王博君,希望他日后可以博学雅致,有君子风范。女孩儿便叫王珺钰吧,意味美玉之材。\"

      “好名字,哈哈哈哈”王大柱儿大笑着说道。

      听见耀宗给新出生的弟弟妹妹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众位姐姐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见到她们的神情,王耀宗细想了一下,说道“如果大伯和爹爹不嫌我冒犯的话,不如也给姐姐们改个名字吧,这样一听就知道和珺钰是姐妹了,现在的名字还是大众了一些”

      听见耀宗的话,王丰沉吟了一会儿,便说道“可以,耀宗,也不能厚此薄彼,以前的名字就作为小名吧”得到老爷子的同意之后,王大柱儿和王二柱儿也没有什么不同意的,他们也看见了自家女儿们的渴望和雀跃。

      因着大姐和二姐都已经成婚,也不好改名,便说道“三妮儿姐姐以后叫钰锦,招娣叫钰莹,盼娣叫钰菱,来娣叫钰冰”得到了新名字的王家姐妹们也都很开心。

      第二天清晨,王家准备了一些红皮鸡蛋分发给了村民们,大家也是一堆的祝福话往外冒,现在王耀宗家的势头还蛮强劲的,这又添了一个男娃娃,真是起来了。与此同时,王耀宗也接到了自家舅舅的来信,上面说到他已经考中了举人,现在正在备考,因此倒无法回去了。

      他自然是很开心舅舅终于考上了举人的,便提笔回信说了最近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打算,也祝贺了自家舅舅高中举人。回完信之后,王耀宗又捧着书本研读了起来,他也要努力了,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极为宝贵的,终于明白了古代‘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们的感受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