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第 57 章 ...


  •   自从发现喻遥被人救走,白枫便明白,自己一定会被殃及。白家已是丧家之犬,收拾了所有的行囊落荒而逃。

      喻遥带人赶到的时候,正好将整个白家都抓了个正着。他正要命人将白家所有人全部带走之时,突然门外闯入了大批百姓,口中还纷纷指责。

      喻遥盯着这些看似是百姓的人,微微眯了眯眼,看来白家是被林相当做诱饵了,不然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适时的围上来。

      对于抄家灭族的事情,京中百姓见得多了,遇上此类事情,只会是保全自身,生怕殃及到自己,怎么可能主动凑上来。

      更何况百姓什么都不清楚,被带走的人究竟是什么罪名,他们一概不知,怎么可能如此确定的来指责他们。

      不过面对此种状况,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旁若无人的摆了摆手,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放过白家的。

      难道林相觉得纷纷流言能伤害到他吗?自古以来成王败寇,他倒是不知道林相何时如此天真幼稚了?

      不过到了第二日,喻遥便知道林相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他既然已经回到了摄政王府,每日的早朝自然是不能不去,他本以为,待他回到了朝堂,林相一党自然会收敛几分。

      只是今日刚一开朝,一个御史便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他,弹劾他以权谋私、铲除异己。

      坐在龙椅之上的小皇帝难得露出一副茫然无措的表情,喻遥觉得好笑,心中的郁气竟消散了几分。

      御史弹劾,皇帝没有叫停,他也没有叫停。

      皇帝没有叫停的原因是知道即使他制止也没有作用,林相既然已经将争锋放到了明面之上,绝不会因为皇帝的阻止就轻轻放过。

      而喻遥没有叫停,只是想看看,林相想要给他构陷什么样的罪名,又能拿出什么证据。

      结果也确实不出喻遥所料,方御史对于弹劾的举证,正是他对白家出手,方御史以此为由,指责他身为摄政王应该关心百姓疾苦,而不是用手上的权利铲除异己,导致京城之中流言纷纷,人心惶惶。。

      其实在昨日白家宅院面前出现大量民众的时候,喻遥就已经有所应对了。

      林相若是觉得他对白家动手,只是为了报私仇、泄私愤,那未免太小看他了。

      这些年白家式微,但并不是没有想过其他旁门左道的方法想要东山再起。

      喻遥只是淡然的等方御史说完,然后才从袖中取出了一道折子,“陛下,臣的确扣押了白家众人,只是臣并不是铲除异己,而是查实了白家的罪状。”

      皇帝身边的太监将喻遥的折子接过,呈给皇帝,喻遥又说道:“臣已查实,白家对多名官员行贿,还妄图买官醫爵,罪状已呈给陛下。”

      就在皇帝一目十行的查看喻遥呈上的折子时,喻遥转头对着方御史问道:“另外,本王想问一问方御史,你说本王是铲除异己?这本王就不太明白了,白家无入仕之人,本王与白家也久无交集,他何时成了本王的敌人了?”

      此言虽然狂妄,但不知情的人完全没有觉得喻遥说的有什么不对。白家说是世家,可是后续乏力,早已经被京中世家排除在外,是绝对没有资格做喻遥的敌人的。

      换句话说,喻遥若是真的想对白家出手,何必等到现在,他随时出手都可以。甚至以喻遥的实力,让白家无声无息的消失,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至于律法——陛下宠信喻遥,一个是深受爱重的权臣,一个是毫无分量的世家,陛下会如何决断,结果不是必然的吗。

      喻遥敢肯定,林相联合白家软禁他的事,林相绝对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说——就像他,也没有跟皇帝说自己消失那几天的行踪。

      而他能堂而皇之的对白家出手,自然也做好了准备。

      皇帝看过他呈上的折子之后大怒,“这白家实在可恶,既然罪状是摄政王查实的,那白家就由摄政王处置吧。”

      喻遥微微颔首。

      方御史似乎不满意自己的弹劾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结果,不服的说道:“即便如此,摄政王将罪状提交之后,自然有陛下发落——”

      “呵——”没等方御史说完,喻遥便打断了他,似笑非笑的盯着他说道:“别忘了,本王……有先斩后奏之权。”

      在喻遥的逼视下,方御史莫名的出了一身冷汗,心中不免有了几分退缩之意。

      而喻遥又意有所指的说道:“若是本王某天抄了御史的家,第二日也一定能呈上御史的罪状。”

      这话,才真让方御史冷汗直冒,为官之人,已经卷入了朝堂纷争,他也没有把握保证,自己做的事完全没有可被人指摘的,更别说,还有他的妻儿,行差踏错一步就可能被喻遥抓住把柄。

      瞧着方御史眸中生出了惧意,林相站出身回禀道:“陛下,臣也有本要奏。”

      方御史趁机回到了行列之中。

      皇帝无奈的看了一眼喻遥,又看了看拱手站立的林相,一方是对他有恩、悉心教导他的王叔,一方是有血脉亲情的舅舅,他虽不会偏帮任何一方,但是也无法让两方化干戈为玉帛。

      皇帝问道:“林相有何本要奏?”

      “臣要弹劾摄政王卖国谋逆。”林相道。

      皇帝一惊,“什么?”

      皇帝的惊诧似乎早在林相的预料之内,他完全没有停顿,说道:“近日臣收到了一封密函,检举摄政王和柏海国要臣往来,有书信为证。臣已经查实,书信并非伪造。并且这些书信时间久远,传信之人一定早有预谋。”

      喻遥眸色一深,果然,这才是林相的底牌。这些日子他还曾疑惑过,林相不惜冒险联合白家软禁他,一定是有所图谋。

      可是他离开白家之后,林家也没有任何的动作,或许——软禁他一方面是为了引苏若云出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伪造书信,以防司生给他传信?

      自从司生被柏海帝带走,喻遥一直派人打探司生的处境,不过虽然没有打探到司生的下落,但是柏海帝身边出现了一个带着面具却深受柏海帝宠信的重臣,应该就是司生。

      司生并没有苏若云的事受到牵连,喻遥也算是放心,之后就再也没有打探过了。

      如今林相在朝堂之上光明正大的提出来,喻遥心里清楚,什么书信往来,他跟司生一直没有联络,直到苏若云联姻的事情之后,才有所联系。

      并且传信之时没有留下任何的证据。

      所以他坦然否认道:“臣不知此事。林相收到的所谓往来信件,也不是臣的手笔。”

      林相轻轻笑了笑,“王爷何必否认的如此迅速,不如看看臣手中的信件?”

      喻遥摆手道:“没有做过的事情,书信自然也不会是真的,本王需要看吗?”

      林相不慌不忙的打开了一封信,将信纸对准了喻遥,他指着信纸左下方一角说道:“若是王爷从未做过,为何这里竟然有王爷的印记呢?”

      喻遥面不改色:“既然要伪造,自然会一丝不差。可是本王若真是与异国勾结,怎么可能用自己的王印,这不是授人话柄么?”

      “王爷果然巧言善辩。”林相不痛不痒的讽刺道,“不过,臣还有人证。”

      人证?这倒是让喻遥有些好奇了,普通人作证没有可信意义的,可若不是普通人,又会如何给他虚构罪证?

      不过林相口中的这个人证,他并没有带到殿上来,但林相言之凿凿:“此人亲眼看到王爷与柏海国来使相交不浅。”

      喻遥顿时明白了,当初救苏若云的时候,因为得到消息时比较急切,并且是在宫中得到消息的,所以他虽然只带了亲随,但并不完全都是暗卫。

      听林相此言,想必是他当时带去的人里面,有叛徒了。

      喻遥沉默了,书信一定是假的,可是他和司生相识却是真的。如此真真假假的检举,他却不能说个清白。

      这下朝堂之上算是炸了锅了,乱哄哄的炒作一团,林相一党想要给喻遥定罪,至少也要将喻遥的摄政王之位拉下来。而喻遥一党,自然是极力争辩。

      他们吵来吵去,吵得皇帝有些头疼。

      坦白说,皇帝是不相信喻遥谋逆的,偏偏喻遥在这个时候闭口不言,他一时也有些拿不准这是什么状况了。

      况且如今朝堂之上并不是他或者喻遥的一言堂,即使他内心坚定的相信喻遥,却也不能堵住其他朝臣的说法。

      于是,皇帝最终的决定是,让喻遥停朝,回王府候旨。

      对此喻遥倒是无所谓,他自认对于皇帝尽心尽力,虽然有摄政的头衔,也在最初行摄政之实,但他从未想过弄权。

      在教导皇帝时,也从未有过任何的私心。

      不过林相倒是一直对他不放心,时时刻刻都想要将他拉下去。

      喻遥并非贪恋权柄之人,如今皇帝成年,他不是不能将手中权柄交还给皇帝。但——

      他可以放权,却不能被逼着放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