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谋划 ...

  •   徐子陵和侯希白戴着面具秘密到达长安,偷偷去见李世民。
      长安城内一派人心惶惶。街面上行人少了很多,偶尔见到的人也是行色匆匆,一副生怕惹是生非的模样。还没走到天策府,已经可以感受到城内的紧张气氛,而这气氛未必都是因为塞外联军入侵中原而起。
      皇室的争斗已成了公开的秘密,□□山雨欲来。街头巷尾流言不断,长安居民的动态如同晴雨表般反应着一切。
      徐子陵站在无人注意的地方,抬头注视着高高的皇宫城墙,心中泛起特别的感受。
      这就是皇权了。高高在上的天子封闭在九重殿宇之内,一个人运转着整个国家的命盘,生杀予夺执掌手中。那是一种怎样诱人的滋味,即使是局外人也可凭想象体会得到。比如这座皇城吧,就连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的大门看,也是犯法的。
      那个国家的最高位置,寇仲本来是有机会坐上的。但他却放弃了,既为了天下百姓,也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当皇帝有什么趣儿?”他如是说,“若是当个昏君也就罢了,像杨广那样吃喝玩乐。可若是要当明君,那些奏章只看一天便要头痛死,天天看,保不准会短寿十年。”
      徐子陵淡笑了一下。寇仲这话说得当然没错,但他同样相信如果寇仲真的做了皇帝,必会是一个好皇帝。他们曾经不会武功,后来成了武林高手。曾经不懂兵法,后来却成了一流的统帅。治国的方法又有什么特别?汉高祖刘邦不也是地痞流氓出身?昭烈帝刘备不也是织鞋贩屡,“平生不甚好读书”?
      万法归一,万事万物原本相通。寇仲有一句话说对了,如果真的想去做,没有做不到这三个字。
      之所以会放弃,是因为形势,也是因为感情。其实他们彼此心中都明白,如果不是他徐子陵厌恶战争,希望天下早日太平,有些事情寇仲也许就会做出相反的选择。
      谈不到是谁为谁牺牲,因为感情原本就无法计算,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就像他即使再厌恶战争,仍愿意为了寇仲加入一场又一场战争中来。
      眼下的,该是最后一场战争了。寇仲与塞外联军的对战是真刀真枪地拼杀,长安的战场却是没有硝烟,暗波汹涌。
      眼见安排他们入宫的天策府将领向这边走来,徐子陵收回思绪,将心神专注于眼前的危机。

      李世民见到徐子陵和侯希白走进门,意外和欣喜的神色犹未掩去,说道:“没想子陵和侯公子会来长安……少帅那边情况怎样?”
      徐子陵也不和他客套,直截了当地答道:“虽然说不上好,暂时还差不到哪里去。”
      李世民叹道:“是我对不起少帅。唉,父皇这道调令下得糊涂,唇亡齿寒,若少帅挡不住塞外联军,李唐岂不也是岌岌可危?”
      李世民对他的父兄极少口出怨言,说出这话,可见他心中的不满已累积到何种程度。
      侯希白问道:“皇上以什么理由招秦王回长安?在这节骨眼上调动,总该对朝野有个交代。”
      李世民叹道:“要什么交代?只是一句要加强长安布防,便把十万兵员都调了回来。皇兄正在向父皇进言,让元吉做统帅,带兵出征。恐怕再过几天,父皇就要夺我的兵权了。”
      徐子陵和侯希白面面相觑,在少帅军和敌人在黄河北岸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李渊反而要加强长安布防?这也可以称得上是理由么?况且如果李元吉得到兵权,不在战场上给少帅军倒打一耙就算好的,更不要指望他对寇仲有任何帮助。
      徐子陵叹道:“秦王应该还记得当初和谈时我提过的条件?”
      “条件?”李世民顿时如遭霜打一般,颓然坐到椅子上,道:“我自然记得……”
      徐子陵知道李世民现在的心情很不好过,尽管他当初答应了少帅军会为了天下百姓而争夺皇位,但要他对付自己的亲生父亲,感情上还是难以接受。但仍不得不狠心说道:“恕我直言,秦王如果再困于和令尊的父子情义,不肯狠下心来,最后的结果必定是我们全军覆没。”
      李世民震了一震,抬头向他看来。
      徐子陵继续道:“临来之前,仲少有一句话要我带给你。”
      李世民问道:“什么话?”
      徐子陵道:“世民兄须将长安看做战场。若是做不到,不如索性弃械投降。”
      李世民愕然,目光从徐子陵转向侯希白,看了两人都是一样严肃的表情,垂下目光,半晌苦笑道:“少帅骂得好……我之所以到现在还下不了决心,就是没有将长安当做战场……在战场上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哪来的父兄之说?”
      徐子陵叹道:“他既不仁,世民兄如何能义?譬如仲少和宋家一战,如果顾念情义,最终活下来的就不会是他。”
      侯希白此时插话道:“秦王将来若能将这个国家治理好,便是对得起天下百姓,也对得起你的父兄了。”
      李世民沉默许久,目光由犹豫不绝变为坚定,渐渐地光彩大盛,说道:“我明白了,子陵和侯公子请留在天策府,助我谋划一切。”

      长长的卷轴在桌上摊开,上面密密麻麻的点和线立刻吸引了大家的视线。
      这间狭小的房间中或坐或站了十几人,除了李世民、徐子陵和侯希白之外,还有天策府的各位核心人物,将领谋士,俱都在座。
      李世民完全恢复了战场上的领袖姿态,对众人说道:“朝廷里的情况大家也已知道,我今天想问一下各位的意见,是否愿意随我奋起一搏,既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中原河山不陷于外人之手。”
      回应他的是众人异口同声的应诺:“愿与秦王共同进退!”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面前这批随他出生入死的属下,满意地一点头,接着说道:“我们的时间不多,就在这几日。现在开始商讨全盘计划,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请说出来,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群策群力,果断干练。这才是秦王的真正风范。徐子陵和侯希白也专注精神,听着天策府众人对于局势的分析与谋划……

      夜幕降临。徐子陵和侯希白分头行动,侯希白负责探查杨公宝库的情况,徐子陵则决定悄悄潜往禁卫总领常何的住所,向他说明一切。禁卫总领负责着皇宫的守卫,李世民的计划要想顺利实行,必须获得这个常何的支持。
      而对说服常何他有九成把握,因为寇仲和他长安寻宝之时,曾和此人结下相当不错的关系,寇仲也算对他有恩。只要揭露身份,晓以利害,常何应该会站到他们这一边。
      不想被任何人发觉,徐子陵心神进入井中月的状态,悄无声息地在漆黑的街道中游走。
      眼前忽然有黑影一闪!
      徐子陵在看见那条黑影时,立刻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绝对不是熟人和朋友,心中辗转,脚下微一停顿,便决定追上去。
      在这种时刻,任何可疑的事都不能放过。
      那条黑影显然是个高手,脚程极快,而且每行过几条街巷便会停下来,小心地左右探查,看是否有人跟踪。徐子陵仗着绝顶的武功和灵觉,总能在他停下脚步的先一刻产生感应,及时隐身于幢幢黑影之间。
      他似乎能感到自己的精神纤尘不染,更似形成一个透明的区域,对方的气场或大或小的波动,毫无阻碍地倒映在精神之中。这样强大的精神感应,在他尚是第一次出现。
      就在这种境界中疾行了约有一刻钟,前方的黑影忽然刹住去势,与此同时,徐子陵感应到另一个强大的气场突然出现,立刻收住脚步,并向左一闪,隐在一座民居之后。
      白衣赤足的婠婠从一处黑影中缓缓走出来。月光照映着她的白衣和精致的面孔,透出一股妖冶的美丽。
      “婠婠?”徐子陵在心中暗暗惊呼了一声,见到婠婠,他终于想起了刚才一直跟踪的这个黑影是谁,原来是他上次来皇宫时,在城门内与婠婠一同袭击他的那个蒙面的魔门高手。仅仅见过一面,如果不是看到此人来见婠婠,还真想不起来。
      对方是天魔功练到绝顶境界的婠婠,徐子陵不敢靠近,亦不敢稍有动作,只屏息凝神,去听两人的对话。
      那人一开口,徐子陵又是一惊,说话的声音虽然极低,仍能听出那不同于正常人的尖利,声音十分熟悉,竟然就是日夜伴随着李渊的大太监韦公公。
      韦公公原来是阴癸派的人……难怪那日他竟会在皇宫大内遭到魔门的袭击,而那个魔门高手蒙着面,且不发一声。
      这一发现令徐子陵大感不虚此行。再仔细听那两人的说话,却听不到了。想必是两人已经在用本门传音入密的功夫,商量机密。
      徐子陵也不敢贸然离开,就静静呆在原地。过了片刻两人说完,韦公公施了一礼,从原路返回,根本没有察觉到徐子陵隐身在暗处。
      直到韦公公彻底走远,婠婠在原地立了片刻,忽然娇笑道:“徐郎啊,还不出来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谋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