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31、阅兵 ...

  •   按照康熙的说法,特种战队此去华中,虽然是为了民间的瘟疫而非战事,却也是另一重意义上的出征。既然是出征,便也要有个出征的样子。于是,他便命宇文翼昭在率人南下之前,像军队出征前一样有个仪式。

      康熙所谓的仪式,按照宇文翼昭的理解就是阅兵了。我最初将康熙的话转述给翼昭的时候,她似乎是先皱了一下眉,嘀咕了一句:“搞这些形式有意义吗?”可是还没等我有任何回应,她却马上自己改变了主意,对我说:“这样也好。你告诉皇帝,按照计划我九天后正式南下,七天后,特战操场阅兵式,欢迎他莅临指导。”

      最后四个字,翼昭说得颇有些反讽意味。我心里忍不住替她一叹,这个热血青年,尽管待人接物方面受到了不少历练,骨子里的棱角,却始终都没有改变。我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退了下来。

      七天之后,阅兵式在特战学堂的操场上如期举行。受阅部队阵容并不算庞大,也只有留校的那六位一期生,还有全部的二期、三期和四期生而已。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二期生二百人,三期五六百,四期大概六七百,总人数也不会很多。

      虽然人数不多,可是在翼昭的训练和教育之下,操场上列队准备受阅的学员集结在操场的一角,却显得格外军容严肃、精神抖擞。宇文翼昭一身戎装站在主席台上,用她那种沉稳背后仍沸腾着热血的目光郑重地巡视整个操场。

      我和许多太监宫女嫔妃官员们站在观众席,皇帝、皇后、众皇子一干人,则都坐在主席台上,校长宇文翼昭的身后。他们和她还隔着一段距离,以方便那些服侍的太监宫女进进出出来来往往。除此之外,翼昭这样的安排,也是将他们都放在了观众的地位上。讲好听些的话,就是她宇文翼昭导演的一场给皇室看的汇报演出。这样的安排她让我转达给康熙,因为文字的修饰,和康熙本来的好奇,便也就被批准了。

      操场上寂静得很,观众席上的人们□□场上学员的气势镇住,连大气都不敢喘,偶尔互相说句什么话,都只是声音低低地交头接耳。从我的角度,勉强可以看清主席台上的宇文翼昭和她身后远远坐着的一排人,看清康熙脸上混杂着期待、好奇和得意的表情。

      操场上正对着主席台位置,则是一根高高的旗杆,青天白日旗已经挂在了旗杆基部。旗杆下站着一名升旗手,他的两旁则是两名护旗手,其中一人的手里,托着青天白日旗的一角。这三个人我都不认识,不过按照我们初高中升旗仪式的规律,一定也是从学生当中选出的佼佼者。

      “辰时到——”主席台一侧,有个拿着梆子的小太监突然拖着长音高喊了一声。宇文翼昭突然一个立正,直视前方,操场上的学院方队也在一瞬间,随着齐刷刷“啪”的一声,站成了标准的军姿。

      宇文翼昭首先举起右手,向主席台下的学员和观众敬了个军礼,我才看到她的右臂上,仍然带着她那枚特战部队的臂章。紧接着,我听到翼昭气沉丹田,洪亮地一声令下:“升校旗!特战学堂全体教官、学员,敬礼!”话音才落,她再次举手齐额,向她心中象征民主革命的旗帜敬礼。

      全体学员也随着这一声命令,整齐地动作起来,而敬礼的动作也都和他们的校长一模一样。一直肃立旗杆下的护旗手之一将手中的青天白日旗向半空中一抛,那旗帜便随着升旗手的动作,在清晨的朝阳照耀下,缓缓地升起。

      因为清朝的乐器和现代军乐队所用的西洋鼓号还有很大区别,记谱方法也完全不同,因此这次阅兵式唯一的不足,就是完全没有军乐伴奏,连升旗的时候也不例外。尽管如此,升旗手的动作却仍然显得不紧不慢,完全是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

      旗子升到旗杆顶端,翼昭又喊了一声:“礼毕!”于是全体受阅学员又恢复立正姿势,整齐得就像是一个人。我忍不住又朝康熙的方向看去,他的表情仍然是好奇的,毕竟这种风格的阅兵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除此之外,还比刚才多了不少赞许。

      受阅部队当中突然站出一人,我认出是林谦。林谦身着战衣,跑步到主席台前立定,向翼昭敬礼。翼昭一板一眼地还礼,林谦才放下手,朗声道:“报告校长,特战学堂第一次阅兵,受阅部队有特战一期生十六人,二期生二百人,三期生五百四十人,四期生六百四十九人,共一千四百零五人,全员到齐。阅兵指挥官林谦,副指挥官白桐、华襄,报告完毕!恭请校长阅兵!”

      “阅兵开始!”宇文翼昭大概是还要刻意压低声调,因此声音响度听起来并不如林谦那样大,然而却仍然有着号令全军的威严和气魄。林谦左脚后退一步,向后转,随后左脚又向右脚靠拢恢复立正姿势,紧接着跑步回了学员方队。

      各方队当中,突然竖起了一面面旗帜,阅兵正式开始了。我这才注意到,每个受阅方队大概都在五十人左右,从他们的旗帜上看,应该是按照班级划分。每个方队前方都有三名旗兵,中间的一人举着青天白日旗,两边则分别是两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青蓝色旗,尺寸小一些,从上面的生物安全标志和写着的番号来看,应该是每个班的班旗了。

      旗兵之后,方队之前,是两名佩刀的学员。那刀不像是清朝常见的任何一种刀,却有点像西洋或者中国近现代的指挥刀。我也看过国庆阅兵,却从来都没看见有这样的指挥刀出现过。翼昭这样的设计安排,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我突然有点疑惑起来。

      还没来得及多想,我的注意力又被受阅部队所吸引。第一个方队已经齐步走到了主席台的一侧,突然打头的三名旗兵喊了一声:“向右——看!”整个队伍顿时齐步变正步,头摆向侧面朝着主席台,向主席台敬礼。宇文翼昭也举手还礼,这次她的右手,却在额前一直都没有放下。

      随着步伐的变换,方队打头的两面班旗也同时前倾,唯有中间的青天白日旗,依然直立不动。与此同时,两名带刀的学员也“锵”一声抽刀出鞘,先是举在腰间,旋即迅速地举到面前,紧接着向右侧斜劈下去,刀剑斜指地面。这一幕,我也从没在共和国任何一次阅兵式上看过。然而如此郑重其事的动作,我又实在无法想象,这会宇文翼昭创造的。

      第一方队通过主席台之后,又恢复了刚才的齐步,两面班旗也重新立了起来。宇文翼昭目送了他们几步,保持着军礼手势,又将目光转了回来。过了大概两三分钟,第二方队通过主席台,和第一方队程序完全一样。后面的方队,也都是如此。

      全部学员都通过主席台,在操场另一角完成集结后,宇文翼昭才放下了敬礼的右手。我注意到她胸口起伏很明显,说明她的呼吸很急促,应该是太激动的缘故。

      青天白日旗在晴朗清澈的空中迎风招展,猎猎飘扬。阳光照在旗面上,为青天白日镀上一层明亮的金边。宇文翼昭再次环顾操场,似乎是自己调整了一下情绪,渐渐地平静下来。随后,她转身面对康熙一众人等,垂手肃立,语调平和、不卑不亢地开口:“特种战队阅兵完毕,请皇上指示。”

      这样的阅兵场面,康熙必定是第一次看到。虽然阵势不大,人数也不多,就连音乐都没有。然而其中却透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震撼,我甚至看到康熙的眉毛,似乎是不由自主地跳了一下。

      看到康熙的这一动作,我突然有种直觉,就是宇文翼昭这一次,似乎有点锋芒太露,或许已经让皇帝的潜意识当中产生了什么想法。我再看翼昭的表情,她却似乎对此毫无觉察,表情淡然平静,始终保持着立正姿势,一动不动。

      康熙沉吟了一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宇文翼昭却依然严肃,丝毫不为所动。笑了一阵,我听到康熙大声笑道:“宇文将军果然治军有方!朕今日目睹特种战队雄风,便相信此番有将军南下,那瘟疫定不足虑。而我大清得有将军,必当如虎添翼,从此一统天下,成就千古霸业!”

      “皇上谬赞,在下实不敢当。我特战袍泽既沐皇恩,理当为百姓出生入死。如今既有疫情,自然是我特种战队责无旁贷。在下定会竭尽全力,以救黎民。”宇文翼昭的话说得很平静,似乎也很正常。不过我却知道,凭着她的性格和理念,这番话虽冠冕堂皇,却必定是半真半假的。

      直到这时,观众仿佛才渐渐从刚才的震撼当中苏醒过来,纷纷带着崇拜或者仰慕的表情散去,康熙也带着他的三宫六院妃嫔媵嫱,各自回宫。特战部队受阅方队原地解散,各回宿舍或者军营。宇文翼昭本人,则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热血当中,缓步走下主席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31、阅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