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风云 ...

  •   “……您似乎经常便装出行?”陆倦云问。昨日拆穿陆行云时,褚深也是便装。
      “是。”褚深背着手,偏头看陆倦云。他比陆倦云高上许多,这样看过去,恰好看到陆倦云微微翘曲的睫毛和透着肉粉色的鼻尖。“夫子是不是觉得我出来得过于频繁?”
      “我……不是这个意思。”陆倦云垂着眸。“您愿意体察民情,是再好不过的了,只是……还是应安全为上。”
      “好,我会注意的。”褚深恋恋不舍地把目光从陆倦云的脸上挪开。
      郭肃听着这堪称轻柔的语气,握着剑柄的手微微颤抖。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说话间,陆倦云看到一个灰袍中年人绕过擂台,朝这边走来。单凭穿着看不出他的身份,但气质干练,像是官场中人。
      “您来了。”中年人谨慎地扫了一圈四周,向褚深行礼。在低下头的那一瞬间,几乎是不露痕迹地扫了站在褚深身旁的陆倦云一眼。
      “何事?”
      “这是所有擂台决出的前七十二人名单,酉时会开始张贴,先请您过目。”中年人递了一张折子。
      褚深接过来打开,“陆渊”两个字赫然在上。此外,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
      “郭衡?”褚深问郭肃,“这是你那个侄子?”
      “是。”郭肃听到自家侄子进了终试,有些高兴。
      中年人又看了一眼自觉地带着陆琪退后了几步的陆倦云,从袖子里摸出另一张折子。
      “昨日复查,发现擂台三十的陆渊身份有假,这是查到的结果。”
      褚深打开来看。
      “陆渊,称自己为西南嘉州人,父母双亡,为陆姓农户收养。但经过详查,发现其为眉州人,其兄长陆云为西南一带有名的商人。”
      “不对。”褚深合上折子。
      中年人抬起头。“您是说……”
      “继续查。”褚深把两张折子随手塞给郭肃,对中年人说。
      “您的意思是,查陆家?”
      “给你们一月时间。”褚深摆手。
      一个月之后,便是终试的开始之日。
      “是。”中年人低着头退下了。

      陆倦云见人走了,过来向褚深行礼。“若您没有其他吩咐,我就先去寻四弟了。”
      褚深看着他低眉顺目规规矩矩的样子,虽然心里想抓住他揉揉,但大庭广众之下,连状似自然地碰一下都很难,只能说:“好。”
      “对了。”陆倦云一句话让正要迈步离开的褚深停下了动作。“上午来之前,买了些顺福糖铺的东西,给您带了一盒。”
      陆倦云从腰包里取出小木盒,双手捧着递到褚深面前。
      褚深眼睛里露出一丝笑意,拦住了要帮着接的郭肃,自己伸出了手。
      温热的触感把陆倦云的手指和盒子一起包围,陆倦云颤了一下,迅速抽回手。
      褚深挑眉,把盒子握在手里。陆倦云再拱手一礼,带着陆琪转身离开。
      看着两人走远,郭肃有些不解地问:“您方才为何不直接把陆家之事告知庆平侯?”
      昨日认出陆行云之后,褚深便吩咐了监察司派了精锐去西南,详查陆家的底细。
      “看看他们同监察司比,又能查出些什么来。”褚深将装着桂花糖的盒子收起来,再抬起头的时候,眼里的笑意已不见踪迹。
      郭肃在褚深身边也有六七年了,对此刻他脸上的表情再熟悉不过。没能在初试筛选就发现陆行云身份有假已经是失职,如果庆平侯手下主持武试的各官员再查不好这件事,恐怕受罚事小,丢官事大。
      还好,陛下还是一如既往地严格。郭肃暗自松了口气。方才和陆夫子说话时那温和的语气,简直要叫他以为陛下被奇怪的东西附身了。

      城北,赵府。
      一辆马车在门口停下,身着官服的男人一手抓着袍子,从马车上跳下来。府门口守门的下人看见他,连忙行礼:“付大人!”
      男人神色匆匆地点了下头,迈着大步子风风火火地走进去,径直进了书房。
      书房里,长着一双狭长凤目的人放下手中的书,笑道:“付大人来了?”
      “赵兄。”被称作付大人的是吏部尚书付斐,虽是个文官,却身形高大,声如洪钟,一开口连烛台上的光都抖了三抖。
      “陆家的二公子突然出现在京都,你可听说了吗?”
      赵端不紧不慢地请他入座。付斐是个急性子,把自己砸到座位上,端起桌上的杯子便喝了个底朝天。他管吏部,赵端则是兵部尚书,两人相熟已久,他对这书房的摆设也熟悉得很,喝完一杯顺手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杯子太小,喝下去还不到一口,难受。
      待他牛饮三杯之后,赵端才慢条斯理地揣着手说:“我知道。”
      “不止如此,我还知道武试查出来一个身份不实的参加者。”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付斐问。
      “你入京晚,没见过陆家人。”赵端说。“之前先帝在时,我是兵部侍郎,去过几次陆府。虽然变化颇大,但若我没记错五官,那个身份不实的年轻人,应当就是□□公子。”
      付斐若有所思。“如此看来,陆家人当初应是假死遁逃。”
      “哎——怎么能这样讲。”赵端抢了他的话头。“怎么能说是假死遁逃,分明是遭遇马匪,死里逃生。”
      付斐眨眼,似是没懂这话里的意思。
      赵端略嫌弃地看他一眼,心想若不是当今皇帝是个厌恶逢迎的,像付斐这种可称得上憨直的家伙,怕是连侍郎都混不上。
      “你没听说,陛下不计前嫌,召陆二公子进宫,礼待有加吗?”
      “……喔!”付斐恍然大悟。“听说了,据说陛下要封陆二公子为御前掌事夫子,话已经放出来了。”
      赵端点头。“如果没猜错,明日应该就会宣旨。”
      ——因此,明面上自然不便将陆家当初假死一事再拿出来说道。
      付斐摸了摸下巴。“可是赵兄啊,我有一事不明。当初,陆家人既然费尽心思作出死在京城外的假象,如今为何又回来了呢?”
      “你说……当真会是因为先太子的事吗?”
      当初京都血战,众人皆知九皇子殿下力挽狂澜,除八皇子被软禁外其余诸皇子无一善终。
      但却只有极少人知道,太子与三皇子那一战燃起宫城大火,待九皇子击杀三皇子后赶到,只在一片狼藉中找到了陆正弘大将军的尸体,太子则不知所踪。
      名义上,先太子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没有找到他的尸身意味着他很可能还活着,一旦真的重新出现,如今许多在新帝统治下利益受损的大家族只怕会有了名正言顺的造反理由。
      “天下皆知,陆正弘是最忠实的太子拥趸,门下党羽众多。”赵端屈起食指,在桌上一下一下地敲打。“如果陆家人真的葬身山崖便罢了,现在得知他们不是死了而是逃了,那么先太子会不会也知道此事,甚至同他们有所联络呢?”
      付斐神色也渐渐凝重起来。“当初陛下初登基,根基不稳,留了不少曾经的太子党,没有彻底赶尽杀绝。”
      “是啊。”赵端盘腿坐着,左手托着下巴。“既然你我听到了陆家人重新回京的消息,那其他大人们自然也会知道。”
      “那他们会怎么做?”付斐皱眉。
      “嗨呀,不用太担心。”赵端摆摆手。“你我都能想到的事情,陛下怎会没有准备,监察司应当早就盯着了。另外我听说陛下昨夜传了口谕,让司阔海大将军回京,应当也是为了此事。”
      赵端站起身,走到一脸严肃的付斐面前,伸手拍拍他的头。
      “如今京都风云再起,我看陛下是要借此彻底清除先太子一党。至于你我,听陛下的安排就好。”
      付斐点点头。
      “那付兄,回去歇息吧。”赵端笑着背过手往门外走。
      “好。”付斐站起身,见赵端越走越快,迈出门槛后甚至开始一路小跑,疑惑了几秒才突然摸了摸脑袋,大怒:“你又拍我的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