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 51 章 ...

  •   经过半个多月的等待,被安排在驿馆的胡为庸一行人,终于等到巡抚大人接见他们的通知。

      胡为庸不知道,公爵夫人为什么让他们来到大清国后,直接求见李卫大人。他也不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公爵夫人,怎么会知道大清国的官员,却完全不影响他们严格遵从公爵夫人的指示。

      着陆后经过一番周折才打听到,李卫大人时任云南布政使。但当他们赶到云南后,又听说李卫大人已经升迁,到浙江出任巡抚,已经去浙江上任了。

      又一路辗转的来到浙江,到府衙递上大英帝国蒙巴顿女伯爵的名帖,然后被安排到驿站等待。胡为庸知道,这是要对他们的背景进行审查。

      胡为庸等人被迎进待客的大堂,上首已经坐着一位官员,圆脸长须,年纪不到四旬。如此年轻,已是一省巡抚,果然如公爵夫人所说,这位李卫大人是雍正皇帝身边的红人,深得雍正皇帝的信任。只要见到了李卫大人,得到他的认可和引荐,他们才有机会见到大清国的皇帝陛下。

      “是你们要见我?”李卫同几人一番寒暄后,待众人坐下后才问道,“你们几个是汉人?会说汉话吗?怎么跟这几个英吉利人一样,作了那个英吉利女伯爵的使者?”英吉利的女伯爵?那是个什么存在?李卫表示自己不清楚英吉利的情况。

      “我们确实是汉人。曾经也是大清国的子民,当年家乡被洪水冲没了,又被当地官员指为暴民通缉,活不下去了,才远赴重洋,去了英吉利,得到蒙巴顿女伯爵相助才活了下来。”胡为庸抱拳说道。

      “可是两年前江南那场洪水?”听此人有一些江浙口音,便问道。

      “正是。”

      “也难为你们了。后来皇上下旨彻查了此事,原以为你们在那场祸事中不在了,没想到是去了异国他乡。”李卫打量着这几人的穿着,比他在京城见过的那些传教士简洁干练,品质却属上乘。

      “我们得到蒙巴顿女伯爵的相助,想着在大清国已经没有了根本,便在伯爵大人的建议下,加入了英吉利国籍。这次回到故土,是受伯爵大人所托,前来求见大人的。”

      “你的意思是说,是那位女伯爵指名道姓的要见我?”李卫好奇了。

      “的确是的。伯爵大人让我们到了大清国,直接打听您在何处为官?说只有见到您才能完成我们此行的任务。”胡为庸实话实说。公爵夫人交代过,只要李卫大人问的话,他知道的就照实说,不知道的也明确答复。

      “这还真是千古奇事!”李卫摸着胡须说道,“你们那位女伯爵多大年纪?可是来过大清国?”

      “女伯爵大人年不足双十,从未来过大清国。她长相颇似汉人,据她所说,祖上曾有位高祖母来自东方。”胡为庸介绍道,“女伯爵大人嫁给英吉利兰开斯特公国的领主大人,已育有一子。兰开斯特公国,类似于汉代分封制下的诸侯国。”

      “这么说,那位女伯爵说起来,相当于诸侯国的王后?”李卫更好奇了,那她是如何知道他的,“那你们怎么会是女伯爵的使者,而不是那个公国领主大人的使者?”

      “因为女伯爵大人本身就有世袭爵位,也算是小公国的领主。前来大清国,是伯爵大人个人的意愿,所以她以伯爵的身份派人出使大清国。”胡为庸尽量简单的解释,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不熟悉的人很难理解。

      “有意思。”李卫点头。虽然他没有读过几年书,也是知道风俗习惯是各不相同的。对于英吉利的女性有世袭爵位,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那女伯爵大人派你们前来寻我,所谓何事?”

      “这是我们伯爵大人让在下转交李大人的书信。”胡为庸接过侍卫手中的匣子,递交给李卫大人身边的师爷,“匣子和书信都是伯爵大人亲手所封,上面是图案是伯爵大人的徽记,一旦破损无法弥补,请大人查验。”

      “好。”李卫从徐师爷手中接过匣子,从靴筒中掏出一把小匕首撬开,里面放着一封书信,上面烙着火红色的漆封,不大的图案却华美异常,非常的精巧,正如使者所说,破损后很难修复。他阻止了徐师爷想要事先查验一番的行为,直接拿起了书信。

      这一行人自来到浙江境内,就在他的视线之中,毕竟穿着华丽却奇装异服的洋人,是非常显眼的。他早已派人调查过这些人的来历,自广州府通关上岸后,就四处打听他的所在,一路赶到云南,又辗转到浙江。领头的两个汉人,胡为庸和钟祥也被广州府港口的办事人员认出,是前两年以劳工身份随英吉利的商船离开的灾民。

      所以这其中,他深信不会有什么阴谋。真有什么阴谋,会这般大张旗鼓,从广州奔赴云南,再奔赴浙江?那筹划这阴谋的人,不是傻子就是呆子。

      揭开漆封,展开信,短短的几行字,却让李卫的脸色凝重起来。

      “大人,可是有什么不妥?”徐师爷上前一步问道。

      “没有什么不妥?”李卫止住徐师爷的问话,转向胡为庸问道,“胡先生,你们女伯爵大人可还有什么交代?”

      “还有一些文件,伯爵大人说,如果李大人看信之后问询,再交给您。”胡为庸又取了一个小匣子出来递过去。

      “徐师爷,你亲自去看着人收拾客院,按照接待使臣的最高规格,安排这几位住下。如果驿站中还有胡先生他们的人,都一并接过来,不可慢待。”李卫接过后,展开大致的看了一下,飞快的吩咐道。

      待徐师爷领着众人走后,李卫静立半晌,才将书信和文件放好,慢慢的走回书房,亲自提笔给皇上写了封密折,即时派人快马送进京中。密折送走之后,又让人去临江县详查胡为庸等几人,又叫人将已经被关进大牢的前任临江县令叫来问话。

      两年多前的那场洪水,临江县算是灾情较轻的。前任临江县令发现其他地方人口土地损失更为惨重,才如实将灾情上报,并采取了缓和措施,很好的掩盖了当初他企图掩盖灾情,并扣押举报灾情的灾民的事实。他的落马,还是李卫到任后,稽查盐务时发现了问题,一大批官员参与其中,奏折已经上报,正等着刑部复审量刑。

      李卫根据自己在皇帝四爷身边多年的经验判断,皇上收到他的密折,定会让他将这些从英吉利来的人带回京。所以,在收到皇帝四爷的旨意前,他得把事情详详细细的弄明白了,不能一问三不知。也开始将手中公务收紧,便于随时可以回京。

      他李卫当年就是一个大字不识一斗的捐资员外郎,在初初调任户部郎中管理银库时,就敢跟非法多收银钱某亲王对着干,从而入了还是雍亲王的四爷的眼。

      这一路走来,他李卫靠的是不畏强权,敢于对抗强权的大无畏,靠的是不贪不吝的清廉自省,靠的是体察百姓疾苦,为民请命勇气,靠的是尊重文人,却不被繁文缛节束缚的敏锐……这是那位英吉利的女伯爵给予他的评价。那位女伯爵大人信中说,正是基于这些,她才会让她的使者,直接前来见他。

      蒙巴顿女伯爵说,只有跟真正关心民众的李卫大人,才能进行后续的话题。因为在大清国众多的官员中,只有他李卫首先考虑不是自己能够从中获得多大的利益,而是,这件事情是否对四爷的江山有利,是否对大清国的百姓有利。

      李卫甚至被这位素昧平生的蒙巴顿女伯爵感动了。他在那些科举出身的同僚眼中,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凭着谄媚逢迎得到了皇帝四爷的赏识和信任,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没想到,在远隔重洋的万里之外,他李卫却有一位知己!

      只是,万里之外的蒙巴顿女伯爵,是如何知道他的?胡为庸等人明显只是遵循那位女伯爵的命令行事。胡为庸因为是康熙爷时的举人,对大清国的认知会稍高于普通老百姓的认知范围,但也仅是稍微高些。对于他李卫,也是在这次返回大清国之后,打听他的过程中获知的。毕竟四爷是三年前,才登基称帝。自那时起,他李卫才算真正走进大清官员序列。

      那问题依旧存在,女伯爵并非通过去英吉利的胡为庸等人,才知道大清国的事情。那么,她是如何知道的?难道朝中那些洋人,其中有她的眼线?但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卫觉得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他毫无所知,却似乎对他知之甚详的人,这种感觉有些惊悚。

      大清国紫禁城养心殿,收到李卫的密折,雍正以为是盐务方面的事情,便第一时间翻阅。一看到那不怎么入眼的字,雍正惯常的皱起眉头。待看到内容和使者转交的资料后,神情也凝重起来:万里之外的英吉利国的一位女贵族,派使者前来,究竟是何意?

      “苏培盛,请十三爷来。”雍正吩咐道。至于李卫怀疑的那位女伯爵,是否与朝中的那几个洋人有联系,雍正对此却没有任何疑心。毕竟那些洋人,都在监控中,完全没有跟这位英吉利女伯爵联络的可能。

      怡亲王允祥很快赶过来,向皇帝四哥见过礼后才问道:“四哥,可是有事?”

      “你看看,李卫送来的。”雍正将李卫的密折和资料都递过去,示意十三弟坐下。

      允祥的腿病痼疾是雍正的一块心病,明知道他最需要的是长期静心修养,却因为自己手边实在是没有足够信任的人,不得不让既具备才能又具备忠诚的十三弟多担负些。

      “汉人带队的英吉利女伯爵的使者团?有点意思。”怡亲王翻阅着手中的资料,“从这份资料看来,应该不是全部。我想那位女伯爵遣派使者团最终的目的,还是来京觐见四哥的。但她能直接找上李卫,也算是有眼光了。”

      “这正是让李卫摸不到头脑的地方。他还怀疑朝中那几个洋人有问题。”雍正笑着说。

      “还有让那小子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真是难得。”怡亲王也笑了。李卫那小子,就是滑不留手的泥鳅。灵活机变,不受任何惯例束缚,只有他揪住你的辫子,你却休想揪住他的尾巴。“既然李卫已经把人控制起来了,四哥看是不是让他带人进京?”

      “朕也是这个意思,让他秘密带人进京,看看那位女伯爵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雍正说道。

      “四哥说的是。我敢打赌,李卫那小子已经打包好行礼,就等着皇上的旨意了。”怡亲王笑道。

      “朕可不跟你打这个必输的赌。”雍正也难得大笑,说道,“既然是使者团,又是商务方面的事情,你这个总理大臣也想想,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事先准备一下。”

      “四哥,我知道了。”怡亲王非常爽快的答应。

      “十三弟,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听太医院说,你已经好几天没让他们诊脉了?”正事说完了,雍正又开始关心弟弟的身体。对于这个从小到大都跟在他身边的弟弟,雍正是非常心疼的。

      “看来看去还不是那几句话,忙起来就顾不上了。”怡亲王无所谓的说着。他一个康熙朝颓丧的皇子,得到四哥的赏识,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怡亲王,总理大臣。这份知遇之恩,万死难报其一,怎敢不殚精竭虑。

      “那身体也要保重。尤其是你的腿疾,既然太医院没有好的办法,就在民间搜寻搜寻。朕也让李卫等人都关注着,若有好的,不妨一试。”雍正说着,“太医院的平安脉还是要保证的,一会儿就让人去。”

      “我听四哥的。”怡亲王知道皇上是真的担心他的身体状况,也不再推辞,虽然没有什么用,安安四哥的心也是好的。毕竟这个庞大的国家,需要四哥操心的地方太多了,后面还有大批拖后腿和等着看笑话的人。

      “听苏培盛说,四哥昨晚又几乎没有安寝。四哥,您得为大清江山保重自己。”皇上自登基以来,晚上安寝的时辰越发短了,长此以往铁打的人也受不住。

      “那奴才又跟你多嘴了?”雍正并没有生气,也没有觉得老十三是在窥探帝踪。

      苏培盛打小就跟在他身边,嘴再严实不过。不过是担心他熬坏了身子,又知道他一向和允祥亲近,才会跟允祥嘀咕几句,为的不过是多一个人劝说。他也想正常作息,可国事不允许。皇阿玛留下内帑亏空的烂摊子,还有朝中顽固不化打不得骂不得的一干老臣,更有等着看他笑话不甘心失败的老八老九他们……江山一肩担,除了允祥 ,允禄几人,朝中几无人可用。

      “四哥,您要珍重龙体,您若倒下了,这大清江山还能交给谁?弘历他们还小,都是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孩子……四哥,您还有那么多的宏愿需要施展,弟弟还想跟着您抚平四海,让百姓安居呢。”

      “十三弟,四哥知道了。”雍正欣慰的拍拍老十三的肩,十三弟已经很久不曾这样直白的跟他说话了。兄弟感情虽在,但已失去往昔的亲密。

      自他登基后,允祥一直谨守君臣之礼,再不是当年在他面前敢想敢说、任性豪侠的拼命十三郎了。受前废太子的牵连,被皇阿玛圈禁之后,他曾经直率豪爽、意气风发的十三弟,变得隐忍内敛,冷静自持。而他的腿疾也是在那一年多的圈禁中落下的,骄傲的十三弟,哪怕是在皇阿玛面前,也不愿意示弱,让皇阿玛可怜他。生生的隐忍一年多,使腿疾未能得到及时医治,终成顽疾,时时发作备受煎熬,以至于允祥的身体每况愈下。

      “老十三,我们兄弟两个都要珍重,也好让那些人看看,大清是如何在我们手中变得更加兴盛的。”握着允祥的手,在亲近理解自己的十三弟面前,雍正一时间也豪情万丈起来。

      “一定会的,四哥。”允祥也激动的握住皇上的手。

      当年,他跟四哥卷入夺嫡的血雨腥风,不就是看不惯那些人只为着私利,结党营私,完全将百姓疾苦不放在眼中吗?皇阿玛那么多的儿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可是他们为了帝位,可以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致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

      那些年,他跟着四哥处理江南水患时,亲眼见识过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的惨剧。因为四哥手段强硬,不讲情面,在百官中落得“冷面阎罗”的称号。难道四哥就不知道,结交朝臣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胜算更大吗?

      当然不是!是四哥心系百姓,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他凭着一腔为国为民之心,追讨国库欠银,彻查江南贪腐案,即便知道会将满朝文武几乎得罪了个遍,也在所不惜。

      这样的四哥,才是他允祥甘愿臣服,甘愿终身追随的雍正皇帝!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2-21 23:08:09~2020-02-25 22:36: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漫漫 20瓶;忘缎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