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三教中忘姓欢相遇 桃源里随俗乐食贫 ...

  •   岩坡上的人们远远地就望见了坐骑,早围下面等待着陆。

      待长耳马一落地,小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姐姐、姐姐”地叫着。

      刘剽露出为难的神色:“这次来的急,没带来礼物,下次一定”。

      有几个不懂事的男孩子嘴一撇就一溜烟跑开了,一个年级稍长的姑娘上前安慰:“没关系的,我们更想见剽姐姐和灵儿。”

      刘剽一指长耳马道:“去带灵儿喝点水吧。”于是童男童女们笑着、闹着,簇拥着长耳马,几个爬上了她的马背,几个在前面引路,一颠一颠地离开了人群。

      待孩子们移开,人们才发现在后面的少年。这里的人大部分正值青壮年,偶有几位长者。

      全都是细眉杏眼,面庞舒展,与明国人五官十分相似,只是皮肤比明国人要白的多,须发也呈棕褐色。

      他们见到炬力这样五官深邃的长相,全部都露出好奇的神色,询问刘剽少年来历,刘剽告诉他们这是巨大荆棘处发现的外乡人。

      一听到这,他们全部来了兴趣,热情地簇拥上来,作揖行礼,邀请炬力去家中做客。

      这里的礼数对于炬力来说十分陌生,双手合十,再拜(1)而止。乡民们不停地行礼让炬力感到了温暖。炬力苦于不知该如何答礼,面露难色。

      刘剽察言观色,微笑了一下,向乡民们说道:“他不能长久地逗留,时间有限,要去就去三老(2)家吧。”

      三老站出来,是一位精神瞿烁的中年人,与阿山大叔大约同岁,三老向剽姑娘微微欠首。

      “他家好,地方宽敞,子孙又多,热闹”,乡民们一起附和道。

      “管他人多不多,咱们都去不就热闹了,三老,打扰了。”三老向乡民们行礼,又向炬力合十双手再拜,做了个请的动作。

      炬力有样学样,双手合十再拜,惹来众人一众笑话,一个青年上前提醒他,向长辈还礼是鞠躬。还没等炬力正确地还礼,众人已经拉着他往山坡上去了。

      走进每家门前,炬力才得以了解这些窑洞的细致面貌。

      窑洞依山而建,每家门前是一块修葺出来的平地,当作场院,晒着各种不知名的农作物和贴身衣物。

      每家窑洞的门是半个六边形,的确像蜂巢,从乡民处了解到,这种形状十分坚固,可以防止塌方。

      这里和阿弋国一样,用门作内外隔断,而不像之前在那间房子里见到的可以分解的墙壁。

      门由三块组成,分别是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门上可开小洞,供饲养的动物进出。

      三老家住在离山脚不远的平台上,地势并不优越,装潢也不富丽。但相比其他窑洞门前收拾地更加井井有条。

      进入窑洞炬力才发现别有洞天,岩体被开出十分宽广的一片空间,墙壁垂直于地面,穹顶以球形被吊高,这同样是防止塌方的考虑。

      三老的家宽敞明亮,三室一厅,共分两层,下面为会客厅,右侧是一间卧室,靠墙放着可烧火的炕。从大厅有楼梯通向二层,分别是左右两个厢房,与下面卧室同样形制。三间卧室都有窗户面向场院,用以采光通风。

      待大伙坐定,就由三老的妻子端上零食与饮料,都是炬力不曾见过的东西,由乡民们向他一一介绍。

      这里的特产是镜树蜜,吃完有提神的功效。炬力没听说过镜树,刘剽告诉他,这是隐国最主要的经济树种,当时他躺的那间屋子的床板和地板就是用镜树的木料做的。

      镜树在全国都有种植,是隐国的命脉,它木料光滑,能够反射巨大荆棘透进来的光线,正因有了它,国家才能有明亮的白昼,否则这地下就是不见天日的黑窟。

      端上来的饮料,正是镜树蜜饮,炬力一饮而尽,果然令人心旷神怡。

      小吃只有一种,是一种用黄色的米粒(3)做的烘糕,小孩子们吃的最欢快。

      三老介绍这是堂客(4)用泡好的黄米拌上白糖烤出来的。

      三老道歉,说到:“照理说来有远客到访,我们应该好好招待才是。只是这里是贫民窟,蔬菜谷物是岩上采,苦涩缠牙。肉菜禽蛋是山上捉,坚硬腥臊。你们来的不是时候,上个月底刚把剽姑娘送来的精细饲料喂养的家禽吃完,不然今天就有鲜肥滋味用来招待了。实在是抱歉。”

      阿剽忙安慰三老:“该道歉的是我才是,只是那精饲料喂养的家禽今年也不够多,还必须紧着各国的贵族和官员供应。上次我送来的也都只是分给我的份例,这个月的还没有发下来,还得委屈你们再忍一阵子的饥饿。”

      炬力的耳朵没有去听这么些个绕来绕去的话,这些没见过的吃食反而让他吃的比任何珍馐都要开心。

      他是阿弋国国王的儿子,每次用餐都是繁文缛节,这里大伙热闹地抢食反而很对他的胃口。

      他们到蜂巢时已是巽六(5),在交谈中很快就到了傍晚。乡民们极热情地留炬力和刘剽下来过夜。

      刘剽知道他们生活拮据,不便打扰,因此素来不久留。但乡民们极力挽留且告知已经摆下宴席,二人再离开这些都要浪费。

      炬力在这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率先被攻克,阿剽只好伴留。

      夜宴开始,三老庭院里堆起了用松树烧成的木炭,由于其中掺杂了几块镜木反射光线,篝火燃起时十分明亮。

      乡民们都拿出了自家的吃食,富裕一点的人家特意把自家的贡献摆在篝火旁以吸引人们目光,拮据的人家也拿来黄米在瓦罐中熬成粥供众人分食。

      刘剽为了表示感谢,去山下的酒家买来了木桶美酒,这种村民们几年都不曾接触的琼浆玉液,霎那间点燃了热情的气氛。

      青壮年们抬着酒桶围着篝火跳舞,在大人们的骂声中奔跑。这些青年不过和炬力同岁,炬力和他们一下午的相处已经打成一片,也加入笑骂的阵营中。

      阿弋国是草原民族,向来以能吃酒闻名,几个好事的青年要与炬力比拼酒量,没过两杯就不省人事。炬力也十分兴奋,大声叫喊:“哪个子与我骈偶(6)”。

      大伙被他这带着口音的话逗得哈哈大乐,几个青年在笑闹中把炬力和刘剽抛向空中。

      刘剽虽然经常来蜂巢,玩到这样疯也是第一次,响着银铃般的笑声和年轻人们打闹。男子们和炬力勾肩搭背,姑娘们羞答答地送上花朵和针线礼物,小孩子们则喜欢坐在炬力腿上摸他的高鼻梁,之后就大笑着逃跑。

      杯盘狼藉过后,从山脚下传来了火把和锣鼓声,原来是镇上戏班听说来了个外乡人,要给他开开眼界。

      听戏这种娱乐活动在蜂巢也是奢侈事,一般只有红白喜事才会请戏班子来唱一段,今天来的又是山下顶级的戏班子,主角是男旦紫梅儿和官生火烧子,要唱《相遇欢》,大伙酒劲过去,听到这一出,直说名字应景,拉着两人下了山。

      到了戏园子,演员都已经粉墨妆成,一见大伙到来,立刻拉开帷幕开始演出。

      演出甫一开始,炬力就惊讶于这里的演出形式和明国简直一模一样,在明国这被称为明剧。巧合的是,听乡民们介绍,隐国这个居然也叫明剧。

      就连这出《相遇欢》,也就是改编过的明剧《活捉三郎》。

      在《相遇欢》里,张文远(7)做了官后,阎惜娇才去世,鬼魂来找三郎时,三郎十分欢喜,就留了她在官府中,打算找个机会为这个没去处的鬼魂在祠堂中立个灵位,把她这无依无靠的孤鬼扶正。

      不料受到来自三郎正妻和宗族的百般阻挠,结局以三郎受不了来自外部的折磨,也无脸面对阎惜娇而自杀,死后阎惜娇借三郎的□□还魂,用三郎的身体停休掉妻子,坐在两人最初相遇的地方回忆两人的初见。

      炬力在阿弋国的时候,明国经常有代表来演出明剧,因此他对这一段有印象,这改编后的剧本借着酒劲听起来十分有趣,其中三郎自杀时的一段唱词令炬力深受感动:

      “
      不想那风花雪月也叫人厌烦
      只为那生死恋人能入我祠坛
      用一座新坟
      驱散旧霾
      所有黑白
      后人探看
      ”

      演出结束,掌声雷动,演员谢幕后亲自下台来一睹外乡人真容,客套两句后,扮演阎惜娇的紫梅儿执意邀请炬力到后台小坐。

      刘剽坚决地谢绝紫梅儿的好意,提出已经震六(8),大伙该回到岩坡上休憩,便领着炬力回去了,留下紫梅儿翻白眼吐舌头。

      回到三老家中,灵儿已经蜷缩成兔子模样入睡,刘剽和炬力被分到楼上的两间卧室中。三老与妻子,带着孙子们睡在楼下,其余子女则各到亲友家借宿。

      在道别晚安前,刘剽告知炬力明天要去拜见君主,今晚需要好好休息。

      在隐国西边堡垒的第五进:

      披着紫色袍子的女人,正跪在殿下,用罗盘占卜着什么,她突然怔住——抬头望向大殿上的人,那是个有着一张看不出喜怒的面孔的人形。

      过了良久,女人才把衣帽退下——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她努力压制着自己惊恐的内心诉说到:“一切太平,君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三教中忘姓欢相遇 桃源里随俗乐食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