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32问和33问 ...

  •   第32问:有效蒙召的人今生享有什么益处?
      答:有效蒙召的人今生享有称义、得儿子的名分、成圣以及随之而来的各样益处。

      罗马书8:30 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以弗所书1:5 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的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彼得前书1:2 就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藉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
      哥林多前书1:30 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

      第33问:什么是称义?
      答:称义是神一次性的作为,出于他白白的恩典,由此赦免我们一切的罪,并悦纳我们为义人,这一切唯独因为基督的义归算给我们,并且唯独藉着信心才能得到

      罗马书3:24 如今却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
      罗马书4:5-8 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正如大卫称那在行为以外蒙 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他说:“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罗马书5:17-19 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吗?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加拉太书2:16 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

      上次说到,蒙圣灵有效恩召的人,也就是被圣灵重生的人,藉着神所赐的信心,与基督联合。一旦,我们与基督联合;从此,基督的就是我们的(前提是可传递的,比如基督的义归算为我们的义,但是基督的神性没有归算给我们),我们的就是基督的(我们的罪归算给基督);我们在基督里,基督也在我们里(藉圣灵内住);基督在神面前代表我们,我们也在世人面前见证基督。

      那,与基督联合的益处都有啥?小要理问答分三个阶段谈:
      今生的益处(第32问);
      去世后的益处(第37问);
      复活时的益处(第38问)。

      其中,今生的益处又分为四点:
      称义(第33问);
      得儿子的名分(第34问);
      成圣(第35问);
      其它各样益处(第36问)。

      今天,我们着重来看,与基督联合在今生的第一个益处——称义。

      提到称义,大家一定会想到宗教改革的五大唯独之首——唯独因信称义,今天我们就以此为线索,先从教会历史看看称义这个教义的发展以及它都包含哪些要点,然后再来关注两个重要的限定:“唯独”和“因信”。

      “称义”、“成圣”这些神学词汇大家常常听到,并不陌生,但是却不一定知道它们的准确含义和不同,比如:称义强调的是地位,成圣强调的是实质;称义突出的是司法行为,成圣突出的是道德进程。因此,称义不是神泛泛地认可了一个人,觉得他好、行、不错……称义在原文中有着精准的含义,称义是神在司法上宣告一个人符合律法的要求。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公义的神怎么会宣告一个不义的人为义?
      早期教会时,虽然有教父著作谈及过因信称义,但因为当时教会的神学关注聚焦于神论和基督论,所以总体上对于“称义与信心的关系”、“称义与重生的关系”、“称义与成圣的关系”这些问题没有统一而明确的立场。
      中世纪时期,经院神学家开始注意到称义内部包含的两个层面:
      1 赦免人的罪;
      2 悦纳人为义。

      打个比方,你现在想做生意,需要一千万,但你现在不但没有这笔钱,还负债一百万。你的好朋友,他努力多年,在银行存了很多很多钱。他爱你、怜悯你,所以替你还了债。这正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偿清了罪债(在神学上,这被称为基督被动的顺服),使神赦免了我们的罪。
      以弗所书1:7 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

      然而,即便你的朋友替你还了债,并不表示已经解决了你所有的问题。你仍然身无分文,你仍然无法实现那个最终的理想。而你的朋友将他的银行账户改成了你的名字,将他努力一生所赚得的积蓄给了你,现在你可以使用他的钱去达成那个至终的目的。这正是耶稣基督在他的一生中完美地顺服了神的律法(在神学上,这被称为基督主动的顺服),并将自己成就的义归算给了我们。
      哥林多后书5:21  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这两步走,一负一正,先还债再给钱,先赦免人的罪再悦纳人为义。

      其实,早在耶稣基督道成肉身进入时空中成就他的顺服之前,他就已经在旧约的异象中预告了他的工作将为选民在神面前带来称义的身份,也是两步走。

      撒迦利亚书3:1-5 天使又指给我看:大祭司约书亚站在耶和华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约书亚的右边,与他作对。耶和华向撒但说:“撒但哪,耶和华责备你!就是拣选耶路撒冷的耶和华责备你!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我使你脱离罪孽,要给你穿上华美的衣服。”我说:“要将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他们就把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华美的衣服,耶和华的使者在旁边站立。

      这个异象里,那个使者预表耶稣基督,而祭司约书亚是选民的代表,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称义的两个层面:首先,那个使者要为约书亚“脱去他污秽的衣服”,污秽的衣服正是我们罪人在神面前罪污的写照,而这个已被耶稣基督为我们除去;而后,那个使者为约书亚所做的不止如此,他还“给他穿上华美的衣服”,“将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耶稣基督不仅除去了我们的罪,使神赦免我们,而且为我们成就了义,使神悦纳我们。

      然而,中世纪教会,对于“神赦免人的罪”与“神悦纳人为义”二者的关系和先后次序是什么,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阿奎那受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分析式的称义观,即除非一个人被神分析、判定后,宣告他实际上就是义的,否则神决不会称一个人为义,神不会把实际上不义的人算为义。打个比方,按照阿奎那的思路,说一个人美,那一定单纯只是说那个人长得美。但圣经对于称义的观点显然是综合式的,即不光考虑一个人自身的本质,也将神加给这个人什么纳入了考量,就好比说一个人美,可能说的是他心灵美、化妆美、衣着搭配美……

      接着说阿奎那,所以,他据此构建的救恩次序是:在洗礼时恩典被注入人里面,人同意注入的恩典并与之合作,便成为一个事实上的义人,据此神便称他为义,并赦免他的罪。但是,他还认为洗礼所注入的恩典并非一成不变的,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信徒可能失去甚至完全失去注入的恩典,以至于称义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性的,甚至可能被中断,重新面对地狱的威胁。

      那怎么办呢?于是罗马教会发明了和好圣事,又叫告解,罗马教会说它可以恢复恩典、重置称义,因而称它为“第二块救生板”。和好圣事包含几个要素:忏悔、向神父承认自己的罪,神父代表神宣告赦罪,以及人要对罪做出偿还。这个偿还小到奉献、念玫瑰经,大到朝圣、圣战,当然还有买赎罪券。而且,这个偿还大到一定程度还会形成功德,这就很受罪人欢迎了。因为这种称义观不但从一开始就肯定了人与恩典合作的重要性,而且罪人还可以通过行为或金钱为自己和他人随时重置称义的状态,这使得罪恶和腐败不可避免地在中世纪教会蔓延,并最终引发宗教改革。

      遗憾的是,阿奎那对称义的理解在16世纪的天特会议上被正式确立为天主教的官方立场。天特会议虽然承认信心是称义的前提和基础,却坚称信心本身并不必然带来称义。比如,天主教认为,当一个有真信心的人犯了至于死的罪时,他信心还在,称义却丧失了。这样,一个人可以有信心却没称义。

      从这段历史,尤其是阿奎那(天主教)与圣经(基督教)对称义的不同解读中,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称义的要点:
      天主教认为称义是注入的,圣经启示称义是归算的;
      天主教认为称义是藉着洗礼,圣经启示称义是藉着信心;
      天主教认为称义是神人合作,圣经启示称义是神恩独作;
      天主教认为称义是信心加上行为,圣经启示称义是唯独因信称义;
      天主教认为称义是可以失去的,圣经启示称义是不可失去的;
      天主教认为称义是持续性的,圣经启示称义是一次性的;
      ……

      关于“唯独因信称义”,这个词我们都非常熟悉,却或多或少地对其有所误解。

      首先,我们都知道它是宗教改革的最核心主题之一,因此我们常错觉地以为“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才出现的新事物,但人都不是瞎子,正如我们前面提到过教会历史中早就有人提到过“因信称义”。宗教改革强调并捍卫的是“唯独因信称义”。“唯独”

      我们常说:“我们是因信称义,天主教是因行称义;我们靠恩典,天主教靠功德;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天主教藉着自己的义;……”
      但实际上,这却是对天主教的误解。天主教一直以来的立场是,称义需要信心加上行为,恩典加上功德,基督加上人内在的义。而正是这些“加上”才是改教家们所反对的。

      “唯独”因信称义!
      “唯独”因信称义!
      “唯独”因信称义!

      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因为:
      1. 这是圣经的教导。
      罗马书3:27 既是这样,哪里能夸口呢?没有可夸的了。用何法没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吗?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2. 既然称义意味着符合律法的要求,那么堕落以来,无人能够满足律法的标准,无论人做什么都是白搭。
      罗马书3:19-20 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3. 既然我们称义是靠基督之义的归算,那么称义就不在乎我们做了什么,而在于基督做了什么,基督一生完美地顺服律法。因此,对我们的称义来说,基督的义是足够的。
      哥林多后书5:21  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有人会问,那如何解释——雅各书5:21-24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的确,雅各书5:21-24与罗马书4:2-3 倘若亚伯拉罕是因行为称义,就有可夸的;只是在神面前并无可夸。经上说什么呢?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

      二者虽然引用同一段经文,举了同一个人物作例子,但得出的结论却在字面上看似是相反的。

      天主教也常引用这段经文来反对“唯独因信称义”。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下面,我们分三步来探究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就是雅各书5:21-24与罗马书4:2-3是互相拆台吗?
      神的话语会自相矛盾吗?绝不可能!
      因为我们之前学习过,无论雅各书还是罗马书,在雅各、保罗这些人类作者之上还有一位终极作者——神,神是信实、永不改变,因此圣经作为神的话语是无谬无误,绝不可能自相矛盾。如果我们教导自相矛盾,那一定是我们对两段经文的理解和释经出了问题,这个前提我们始终要把握好。

      其次,那亚伯拉罕究竟是因何称义?我们注意到雅各和保罗引用的经文“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来自——创世记15:6 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那我们就回到创世记15章,神与亚伯兰立约的时候,亚伯兰当时就已经在义的状态中了。那时他献上他的儿子以撒没有?是的,不但没有,那时还没有以撒,以撒15年以后才出生。雅各提到亚伯拉罕顺服以至愿献以撒为祭,发生在创世记22章。所以,我们看到早在亚伯拉罕做出任何行为之前,他就已经被神白白地称义了。

      最后,问题的关键是:雅各和保罗是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来看雅各书5:21-24的上文,雅各书2:14-17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所以,雅各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有信心,却从来没有行为见证他所声称的信心,那他的信心是真信心吗?当然不是!正如马丁路德所说:“我们是唯独因信称义,但不是因无所相伴的信心。”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有信心,却没有任何生命的改变,就不免令人担忧他真实的光景。这就是雅各所说的,一种“死的”信心,而不是活的信心。

      信心通过顺服神的话语来见证它是活的,这种顺服的行为本身对我们的称义并无贡献;但反过来,如果没有这样的行为,却能说明称义尚未发生。举个例子,就好比我们选择另一半,归根结底是在于他爱不爱我,而不是他为我做了什么;但反过来,如果他从来不肯为我做什么,足够说明他根本不爱我。

      雅各书2:18 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雅各这里说的是信心的外在彰显。我们的信心要显给谁看呢?是神吗?神需要看到我们的行为才知道我们的信心是真的吗?创世记15章,神早在亚伯兰用行为证明自己以前,就已经知道他有信心了。
      然而世人无法看见我们的心,除非我们见证出来。如果我们说我们信靠神,除了顺服和行为,我们还能拿什么向世界见证我们信仰的又真又活呢?

      实际上,耶稣自己也有类似的教导,真理由信徒所结的果子去见证他是又真又活的,
      路加福音7:35 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原文直译是:智慧由所有智慧之子被证明是正确的。

      雅各书5:21-24,雅各说的不是我们在神面前因信称义的问题,而是我们在世人眼前因信称义的问题(用行为见证真信心)。
      罗马书4:2-3,保罗说的是我们在神面前被称为义,是从救恩如何被成就的意义上来论述称义,所以他强调称义不是靠行为而是靠信心,我们被称义不是靠自己的义而是靠基督的义。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些经文并认真思考其针对的不同问题,困难矛盾就不复存在了。

      综合考虑雅各书5:21-24和罗马书4:2-3,我们除了摆正二者关系,还有两点额外收获:
      1. 旧约信徒,如亚伯拉罕,与今天的我们在唯独因信称义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还是那句话,无论旧约还是新约,称义都是靠基督的义。
      希伯来书13:8 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2. 虽然唯独因信称义,但是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
      正如改革宗的一句谚语:We are justified by faith alone, but the faith that justified is never alone.(我们唯独因信称义,但藉以称义的信心从不孤独。)
      新生命所生发的好行为,是信心的果子,是称义的结果。

      除了对“唯独”的轻忽,我们对唯独因信称义的第二个误解常出现在“因信”上。
      罗马书3:30  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称那受割礼的为义,也要因信称那未受割礼的为义。
      罗马书5:1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
      加拉太书2:16 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
      腓立比书3:9 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
      ……

      这些经文在和合本翻译中的“因信”,在原文中实际是间接受格。我知道原文语法分析很不友好,所以长话短说就是,中文和合本在这一点上的翻译和我们长期以来习惯的表达有瑕疵。这一点在英文圣经比较明显,不是because of,而是by;不是“因为”,而是“凭借”。在神学上,这被学究地称为“工具因”。

      因信称义不是说我们因为信心而被称义,而是说我们凭借信心而被称义。
      因信称义更不是说我们因为自己的信心而被称义,那样的话,信心不过是一种无形的行为,我们就还是靠自己的功德称义;
      因信称义是我们凭借信心领受基督的义而被称义,我们赖以称义的不是人,不是自己的信心,而是神,是基督的义,信心只是我们领受基督之义的工具。

      信心与基督的义之间的关系,就好比银行卡与银行账户中实际存款的关系。我们平常使用银行卡(信心),仿佛它很有价值,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是我们使用银行卡(信心)所支取的存款(基督的义),如果银行账户中没有存款(没有基督的义),那么银行卡(信心)本身不过是一片破塑料,没有任何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异教徒身上也常常能见到惊人的信心,但那份信心却救不了他们。因为信心只是工具,若没有连接上真正义的源头——基督,信心本身就做不了什么。(若不是基督,我们都要如此灭亡,一生徒然奔走,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我来说一下“称义是神一次性的作为”。
      既然称义是基于基督已经成就的义,那么就不在乎我们曾经犯了多少罪、我们当下是否够资格、我们以后会不会犯罪,基督已经将你昨天、今天、明天的罪都包圆了。从我们有效蒙召、被圣灵重生、与基督联合那一刻起,直到永远,我们就在神面前被宣告符合律法的要求,从此不再处于神的烈怒和定罪之下。
      明白这一点后,我们一起来读——
      罗马书8:30-39 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谁能控告 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看出,神藉着他的儿子为他所拣选的人、他所爱的人、为与基督联合的人、为今天已经在基督里称义的我们成就了何等大的恩典,从此再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哪怕我们今正经历、面对瘟疫、各样考验和苦难。

      我们的安慰、平安和倚靠,不在于眼前的环境,而在于基督的工作,基督已经得胜且是永不改变的。

      让我们切望他的再来,忠心殷勤地度每一个他交在我们手中的日子,愿神的旨意成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