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行舟 ...
-
“姑娘可都瞧了半日书了,嬷嬷千叮咛万嘱咐地让姑娘少劳些神,姑娘只是不听。”
小丫头有些抱怨地捧了一盏莲子茶,轻轻放在桌案上。
顾明瑾搁下手中的书卷,只是笑道:“这船上又没得别的玩的,我也只能看些书罢了。”说是如此,到底合上了书,抬头望望窗外的江面,口中呢喃道,“这京城,也快到了啊。”
顾明瑾此行便是要回京城顾府的老宅。
说起顾家,便不由得提起毅国公。当年的毅国公顾老爷子娶了京城赵氏的千金,生了二子一女。嫡长子顾宏远现在大理寺挂着职,日后袭爵。次子顾宏兴是庶子,在吏部担了五品郎中。三子顾宏期是正五品的知州,如今外派在泸州。四子顾宏信原是个闲散人,也是庶出,并不投身官场,顾家替他谋了个从八品训导的职,不过领领俸禄罢了。五子顾宏基是正六品通判。六子顾宏逸是她的父亲,也是毅国公最小的嫡子。不同于几位哥哥多少蒙家族的余荫,六少爷酷爱诗书,走的是科举路,二十岁便是陛下钦点的探花郎,好不风流人物。如今在青州当着正四品的知府,也是颇得圣宠。
想到父亲,顾明瑾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她的父母原是京城出了名的登对。母亲柳氏是当年太子少师的嫡次女,生得好容色,写得好诗文,人也蕙质兰心。偏偏这样好的人却去了,令人扼腕。
顾明瑾叹了口气,端了茶盏,轻抿了一口,微微蹙了眉:“有些甜了。”
小丫头绘春忙道:“这船上的人不晓得姑娘的口味,只怕着姑娘嫌苦,巴巴儿地加了蜜糖,回头我吩咐下去他们就省的了。”
宝秋笑道:“姑娘若嫌太甜,过了口便罢了。”
顾明瑾道:“倒也不很碍事。新莲子原本有着清香,若要提味,倒加些冰糖便是。”
绘春应过,又叹道:“这是如今冯妈妈没来,手下人有些手忙脚乱也是有的。”
话说来倒长,当年顾六爷与柳氏成了婚,虽说琴瑟和鸣,却三年两载也没得个一儿半女。不说老夫人,柳氏瞧在眼里也是急的。她也不是那善妒的妇人,抬了两个知根知底的丫头,却也无出。倒还是大奶奶提了醒,说那天应山上的了悟大师原极得佛法,若求了他一言半语的指点,只怕不愁。
了悟大师却道:“原是子嗣缘单薄些,日后未必不如愿。”
老夫人也是无奈,丢开了手去。六爷夫妇也只得顺其自然罢了。后来外派青州,自是不提。谁知到顾六爷将近而立之年,柳氏竟有了身子。十月倏忽,得了顾明瑾。更可巧的是,柳氏发动的日子竟就在毅国公生辰的第二日。消息一出,便是毅国公也是极欢喜的,原是府中头个嫡孙女,特赐了孙辈才有的玉字旁“瑾”字,以示爱宠。
更别说顾六爷柳氏夫妇两个,真个视若掌上明珠,悉心教导,特地寻了两个本分的嬷嬷护着。一个是冯妈妈,也是柳氏当年的陪嫁大丫头,极为妥当人,一心扑在顾明瑾身上。只是这次因柳氏去了,大为悲痛,连着身上不好,便没有跟过来。另一个是徐妈妈,原是明瑾的乳母,也是个仔细人,样样都小心的。
可惜了柳氏,生明瑾时亏空了身子,明瑾六岁时便撒手去了。明瑾守了半年孝,因了老太太想念孙女,特特儿写了书信要接了她到京城。顾宏逸也想着,自己并无续弦的打算,女儿没个长辈教养,到底不放心。再个京中几个哥哥的女儿也都在的,姊妹们一起读书做针线,也免得顾明瑾没有兄弟姐妹孤单落寞的。于是亲自雇了大船,料理妥当,寻了许多仔细人,万万将女儿平安到京。
父女离别,一时又是大哭。
顾明瑾想到此处,不免有些伤感起来,却也强忍住,只抬了眼看着窗外。
徐妈妈推了帘子进来忙道:“诶呦我的姑娘,这江风吹多了可不好顽的。”说着关了半扇窗。
顾明瑾怕她要怪绘春宝秋不尽心,忙笑道:“嬷嬷,原是我开的窗子。我只想着看这京城何时才能到的。”
徐妈妈也笑了:“这哪能看到。不过倒也快了,只再三四日罢。”
顾明瑾点了头,又让绘春把她备下的给几个姑娘的小玩意拿出来再瞧瞧。瞧了一切都是极妥当的,稍稍放下心来。
徐妈妈瞧了她的模样,只道:“姑娘莫要担心了,老太太是极好的,很疼爱姑娘呢。姑娘当时出生时,老太太特地备了金玉的长命锁,是府里姑娘们的头一份呢。”
顾明瑾便低头瞧了自己衣襟上罥的长命锁,不过孩童拳头大小,雕的是仙鹤图案,正中镶了铜钱大一块碧玺,通透水灵,四周是仙桃、莲花、蝙蝠的式样,好不花团锦簇。背面镌了“顺遂长安”四字,瞧来很是不凡。
徐嬷嬷因见她低头,也怜爱的笑了:“说来这玉原是老太太的陪嫁,水头是再难得不过的。便是王府里,也难寻出比这还好的了。阖府里不过大少爷和咱们姑娘得了这个恩典。”
说起来顾明瑾也是有印象的。她在顾府生到三岁,略记得有个比她大五六岁的哥哥送了好些小玩意给她,也记得哥哥的脖子上也是有一个这般的长命锁。
话说着,徐嬷嬷又帮着数点了衣服首饰、针线香囊这些物什。又把绘春宝秋两个丫头喊了来,仔细叮嘱了一番。
顾府毕竟大户人家,女眷又多,这些礼仪规矩再错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