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文学少女 ...
-
对于冯招娣贴娘家的行为,苏文泽自然是知道的。
但他并不想介意这些。
“家和万事兴”,是他的宗旨。
但,冯招娣一直把娘家孩子带来家里吃吃喝喝,他是真的介意。
不是介意他们吃粮食,而是介意他们跟孙儿孙女长期抢吃的。
他向来重视孩子的培养。
不只是学习和人品上,也在于身体上。
这个年代,谁家都不容易。
苏家稍微好一点,但也只是稍微好一点而已。
尤其是为了生苏哲,罚了一大笔钱后。
为了给两个孩子弄点好东西,他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
自己再怎么省吃俭用都不要紧,只要两个孩子长得好。
对孩子的这些付出,他都是心甘情愿的。
但,只甘愿给自家孩子付出啊。其他孩子算什么鬼?
偶尔亲戚家的孩子过来吃顿饭没事。
就算是长期来吃饭,跟大人一样吃粗茶淡饭也没事。
但是要吃两个孙子孙女的营养餐……他就真的心疼了。
毕竟,那些东西,可是苏家大人们都舍不得吃一口的。
他身为县教育局的领导,也算是有些身份的人,却从来都是能省就省,衣服穿了又穿,里面的内衣也早已破破烂烂,平时在外面能省一餐就省一餐……省下来的,也不过是为了饲养自家孩子。
那两个孩子是他的宝贝疙瘩,怎么付出都不为过。
但,他并不是自虐狂,可不愿为别人的孩子省吃俭用。
这太可笑了好么!
但是,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他是真不想跟冯招娣闹。
尤其,冯招娣是两个孩子的妈。
他就算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都不想跟冯招娣闹。
他怕伤孩子的心。
也怕吓着孩子。
更怕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心理阴影。
就一直那么憋着。
多少年都那么憋着。
后来,他是自杀死的吧?
一方面缘于没有妻子,真的每一天都在思念里煎熬;另一方面,则缘于这个家庭氛围,真的让他很累。
多少年,为了儿子和孙子孙女,他处处忍耐。
但后来孩子们长大,渐渐在家的时间少了,他就更没留恋了。
尤其,冯招娣是娘家大姐,她兄弟姐妹的孩子都更小。在苏敏和苏哲长大离家后,他们反而一个个全搬了进来。
这个家,几乎已经姓冯了。
苏文泽处处感觉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
且,冯招娣的每一个眼神,都在告诉他,他的不受欢迎。
这样的生活,真的没什么意思吧。
活着或者死去,好像也没什么不同。
后来,爷爷说是失足掉水。
是真的失足?还是故意为之?没有人能够说清。
但,他的那些煎熬,重活一世的苏敏,是渐渐明白的。
毕竟,她后来也是在那样生死无意的状态下“重生”的。
但是,重活一世,她起码可以多吃点好东西,让爷爷爽一爽。
果然,看到孙女吃了很多,苏爷爷的脸色舒展多了。
他本就是个善良的老头。
那些亲戚孩子也终究只是可怜的孩子。
只要不完全抢了自家孩子的营养,吃点就吃点吧。
起码,孩子们一起长大,将来也会亲热些。小敏和小哲也算多几个兄弟姐妹了。
他哪里知道,后来的世界变化太快,大家都不念昔日的感情了。
高房价和生活压力下,每个人都只能为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盘算。从小到大的相伴和寄居的情意,真的什么都不算。
重生的苏敏,却是很清楚的。
所以她从一开始,就对亲戚家各种所谓的“弟弟妹妹”没有半点期待。
多年之后,物欲当道。
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所谓的昔日情感,真的没谁愿意去经营了。除非有可利用的价值。
说白了,每个人都是唯有自己可依靠。
——当然,有些人还有父母可依靠。
苏敏自然属于只有自己可依靠的那种。
所以她目前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未来自己的强大铺垫。
不管是学识上,还是身体上。
在她的努力下,确实一路德智体全面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帝都大学。
全家欢天喜地。
就连苏敏自己,都十分欢喜感慨:终于,考上了最强的学府呢!
上辈子,还真是浪费,明明那么有天赋,居然一路没法集中全力,最终只一路读着中等偏上的学校。
还好,这辈子的心力全用在了学习上,直接考上了全国最佳学府。
学历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真的代表了很多东西。
尤其,帝都大学,有着它独特的强者底蕴。
能进入帝都大学,苏敏万分荣幸。
但这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
之前的岁月,基本都用来读书了。
尤其进入高中后。
但作为一个灵魂领先三十多年的人,在学前和小学、乃至初中阶段,都是有余力干其他事的。
而苏敏选择的,是看书和写文。
这其实是最好的年代,可以积攒很多将来成功的资本。
但毕竟,作为一个农村小孩,没有任何本钱。做别的投资不合适。还是看书和写文比较实际。
爷爷的藏书本就很多,予取予求,很是方便。
而写文,是最不需要成本的致富路了。
在小学阶段,她就开始给各大报刊杂志投稿了。
小学生的身份、研究生的素养,写的东西自然随随便便就发表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她第一次收到了传说中的“稿费”。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陆陆续续,向报刊杂志投了不少稿子。
绝大多数也都陆续发表。
随着她的书越看越多,文学素养也越来越高。
渐渐,她开始给杂志投中篇小说了。
她的眼界本就领先这个世界几十年,写出的东西自然更新潮更好看。
尤其,后来满大街的网络小说,在这个时代都属于想象力爆棚了。所以,苏敏随便一出手,便是让各大杂志编辑眼前一亮。
当得知苏敏还是个初中生,就更惊若天人了。
九十年代,还没有文化炒作的风气,但一个天才文学少女,还是让越来越多文化界的人士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