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27.11:40==>二更了 接下来是打战 我不大擅长 大家也不大爱看 可是 不写的话 如何撮合双洛跟文墨呢 我不喜欢风花雪月 远目 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大家见谅 下午见
09.02.27.20:25==>掩面 下午断网 只好晚上更 话说 本人在战术战略上还是个小白 写得战法也小白 大家见谅哈
备注:本文的破虏炮借鉴的明清的红衣大炮 资料如下
红夷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也称为红衣大炮,属于进口仿制改装炮。
其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曾经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攻城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集火射击,效果显著。
皇太极是最注重火炮的领导者,其在位期间利用那些汉人降将一并带来的技术大量铸炮,用先进的红夷炮群装备清军,使其入关之后所向披靡。
可惜清朝自康熙之后对红夷大炮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仍然使用泥范铸炮,导致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频频,内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准心照门不复存在,□□也失传,缺少科学知识兵勇的操炮技术比不上明朝,两百年前让明朝苟延残喘的先进武器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在,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
09.06.13.19.44==>修改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