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手艺人 ...


  •   锡行街火光冲天。

      《汉书》载:改古滇国为益州郡,下设贲古县,其北采山出锡……贲古就是现今的个旧,个旧市现在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转了十年,收效却不大。这里原先的锡行街是锡器艺术的重镇,只是现在已鲜有人再以这门技艺为业了。

      锡行街上的火扑救了一夜,但好在无人伤亡。昨晚的大火顺风往南烧掉了半个锡行街。那些老铺面早已经无人居住了。李伟长是少有几个还坚守在这条街上的匠人。在微亮的天光里,一个红点在锡行街上来回移动。李伟长在安置点一夜未合眼,刚过五点就自己一人端着水烟壶跑出来了。

      他的家兼着作坊位于锡行街北端,受火灾的波及不大。回到家里,他先把他的烟壶放到漆花的矮桌上。那把烟壶,由精锡制成,烟壶把身上精雕细镂的三七图案嵌着红绿十二颗宝石,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李伟长坐在那里叹息了两三回,又把烟壶拿起来往烟嘴里填旱烟,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锡行街上空了。李伟长受不了这份空寂,他早早起来打锡,那声音惊起了晨曦,格外的悠长。九点钟的时候,李伟长听到了领居的叩门声。他拉开门闩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个金发碧眼外国女人。

      外国女人向领居道谢后,领居就走了。李伟长先是不解,等到外国女人用中文流利地说出一句“你好,李伟长先生”,脸上便写满了惊讶。外国女人向李伟长伸出了手,李伟长知道这表示什么,他在蓝色围腰上擦擦手,不自在地和这个外国女人握手。

      李伟长请外国女人到里屋就坐,攀谈了起来。外国女人是个法国人,中文名叫李白,她自己喜欢唐诗。她本人是个文化学者,专栏作家,一直行走在文化寻踪的道路上,对锡文化情有独钟。1786年一艘驶往欧洲货轮倾覆到了大海里。船里装载着大批上等普洱茶,以及一系列的精美锡雕器具。斗转星移,那艘倾覆的货轮被海下考古队发掘,那些在海底沉睡许久的锡罐被打开时,人们惊异地发现那批上等的普洱茶依然保存完好,就如同百年前被装上货轮时那样。个旧产的锡器用具因此质好而远销海内外,曾享有盛誉。但锡器艺术却鲜有人知。

      李伟长被吓坏了。中文名叫李白的外国女人,表达了渴望从师锡器艺术传承人李伟长老先生的想法。李伟长当时就谢绝了这个他觉得无比荒谬的提议。

      李伟长生于锡器艺术世家,其祖父的大作“关云长勒马望荆州”当年在“巴拿马亚太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使得锡器艺术声威大震。可之后一代不如一代,传到了李伟长这儿。李伟长只有一个女儿,但女儿去了北京读大学,李伟长起初希望女婿能承继他的衣钵,可当见到中文一窍不通的美国女婿后他打消了这个毫无操作可能的念头。他开始执着于收一个关门弟子,好把这项代代绵延不绝的手艺传承下去。以前的手艺人有一技傍身便可走天涯,手艺是谋生的工具必得传给自家人,而且铁规矩是传男不传女。如今本家人已不靠这个谋生了,李伟长可以把手艺传给外人,但绝无法将手艺传给女人。以前没人这么做过。

      几天前那场大火烧掉半个锡行街。这更加剧了他想要后继有人的想法。李白被拒绝之后,并没有立刻走,而是请求李伟长让她参观他家里收藏的锡器,李伟长说那没什么不过是平常的拙劣作品。

      李白开始帮李伟长找徒弟,替李伟长找徒弟对李白来说和自己作徒弟是一回事。她将李伟长的作品拍照,并上传到社交媒体上,希望网罗到对锡器艺术感兴趣的人,以便把这个艺术传承下去。按照李伟长的要求,李白找到了两个男人。李白带着这两个准学生去拜见李伟长扣了很久的门却没人回应,院子里只有锁环扣门的回响。李白也是后来知道,李伟长因病住了院。

      秋凉,城市的中央有一个湖。李伟长拄着女儿买给他的拐杖,慢慢地走在湖边。风从远处吹起他的白色的头发。他女儿给他戴起了帽子。这里已经是春天了,医生告诉他要戒烟。他把那把祖传的烟壶擦亮锁到了柜子里。病中的李伟长不再想到要收徒弟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篇幅长短不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