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

      骁王府。

      今日休沐,恰好无事。

      林祈修服了药膳,便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梦中,他看到一片荒芜的荷塘,满塘荷叶残枝,景物枯瑟。他一个人孤独的坐在池塘边,眉眼疏冷的望着湖水,不知静坐多久。

       直到,他的衣角被人轻轻扯了一下,林祈修怔怔的回过头来。

       他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包蜜饯,怯生生的对他说:“哥哥吃糖……”

       只是,他看不清那女孩儿的脸,只能隐约看到,那女孩儿长着一双如同星辰一样明亮的眼睛,煞是清亮。

      到这里,梦境忽然被打破。

      林祈修蓦然睁开眼睛,麻木又冷漠的盯着床顶的雕花,眼神疏冷而凉薄,眼底有着一丝被人打扰梦境的不悦。

      窗外,有人在说话,吵的人心烦意乱。

      林祈修坐起身来,他揉了揉沉痛的额角,冷声喝斥道:“谁在喧哗?”

      听到声音,沈扬推门而入。

      见林祈修神色难看的坐在床边,沈扬心头不由一紧,连忙走进内室,颔首道:“王爷。”

      林祈修斜过一眼,面无表情的问道:“何事如此喧哗?”

      见林祈修脸色苍白,沈扬本不想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烦扰他,只是,想了想,便说:“宫中的暗哨传来消息,说是……”

      沈扬沉吟了一声,说道:“说是,静和公主清醒,指认九公主推其入水,太后大怒,已命人押着九公主前去玉华宫问话。”

      闻言,男人面色平静。

      沈扬见他没什么反应,便说:“早膳已经备好,王爷……”

      “替本王更衣。”

      沈扬话还没说完,就被林祈修冷漠的打断了。

      见他似乎要进宫,沈扬想到朱宏的叮嘱,急忙劝道:“王爷身体虚弱,不宜四处走动。”

      沈扬知道他进宫为何,便道:“依属下来看,那九公主满口谎言,心怀叵测,正好借此良机,给她一个教训也可。”

      闻言,林祈修冷悠悠的望他一眼。

      “……”沈扬立马噤了声,他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收拾妥当之后,林祈修向门外行去,临行前,对沈扬撂下一句话:“随本王进宫,回府后,自行去暗房领罚。”

      沈扬:“……是。”

      ……

      踏入玉华宫的那一刻,叶筝就明显的感觉到气氛不对。

      在她进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不再说话,并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她,这让叶筝浑身不自在。

      叶筝注意到,静和也在?她不是刚刚苏醒吗?

      只见,静和坐在太后身旁,望着叶筝,目光里夹杂着不易察觉的怨怒。

      因大病未愈,静和脸色显得极其的苍白,可纵使全身虚弱无力,她还是强撑着坐在椅子上,只是想看到叶筝受到教训,出一口恶气。

      叶筝看到静和的那一刻,暗道,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叶筝缓步上前,向太后行了礼:“儿臣参见母后。”

      太后已经四十多岁了,因为保养的不错,看着很是年轻雍容,只是,她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看。

      叶筝不动声色的问道:“不知母后叫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太后面无表情的问:“你可知罪?”

      闻言,叶筝故作不解的问:“不知儿臣犯了什么错,还望母后提点一二。”

      太后质问道:“静和落水那日,你人在哪儿?”

      原来,真是因为静和落水一事。

      叶筝故作恍然道:“啊,原来母后是问这件事啊,可巧了,妹妹落水之时,我就在旁边!”

      见她态度大方自然,没有一丝隐瞒,太后眉头一蹙:“如此说来,你倒是承认,是你推静和下水了?”

      叶筝笑道: “母后误会了,儿臣只说在旁边,没说是儿臣推的吧?”

      闻言,太后脸色一僵,声音顿时拔高:“有人亲人所见,是你将静和推下水的,你还想狡辩不成?”

      人证?

      她倒想知道,这人证是谁?

      叶筝笑着问道:“既然有人亲眼看见是儿臣推了妹妹,那么,可否请这位人证出来,与儿臣对峙?”

      太后怒道: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哀家倒想听听,你还想怎么狡辩!”

      说着,就命侍卫将人证带了上来。

      ……

      所谓人证,不过是那个名叫倚翠的丫头,还有几个当日在御花园里的宫女、奴才。

      太后望着倚翠,扬声喝令:“将你那日在御花园中所闻所见,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

      倚翠低头说道:“那日,公主与九公主在园中起了争执,公主笑话九公主长的丑,哪曾想,九公主一时羞愤,失手将公主推进了水里。”

      从始至终,倚翠没敢看叶筝一眼,更没有提起林祈修。

      而静和公主与叶筝不和,那是众人皆知的事,而叶筝长的确实丑,她不能因为别人说了句实话,就一时羞愤,将人推到湖里吧?

      况且,这么冷的天,叶筝明摆着是故意想要静和的命。

      叶筝冷笑:“倚翠是静公主的人,她的话,不足以取信于人吧。”

      此话,倒也在理。

      见众人思疑,静和露出一抹冷笑,她既然想要拿此事陷害叶筝,自然作了万全的准备。

      倚翠紧接着说道:“当日,还有几个奴才亲眼所见,他们都可以为奴婢作证。”

      说着,有一个奴才站了出来,指认那日在湖边,确实看到叶筝与静和起了争执,紧接着,又站出一个宫女。

      见众位“人证”齐齐附和,叶筝只觉得好笑。

      太后目光紧盯着叶筝,沉声问道:“事已至此,你还有什么话说?”

      叶筝的生母慧贵妃,一直是太后在宫中争权争宠的强劲对手,太后对叶筝一直抱有偏见。

      叶筝在宫中生活不如意,多半是跟太后的有关,叶筝只是一个不得宠的公主,太后高高在上,若想惩治她,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叶筝知道,太后有心要替静和出气,就算明知自己是冤枉的,也不会轻易放过她,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人证”

      她百口莫辩,也懒得费口舌。

      见叶筝迟迟不说话,太后蹙眉:“你这是默认了?”

      叶筝面无表情的说道:“那日,我确实在园中遇见了静和公主,我与她也发生了一些口角,可是,我并没有推她下水!”

      这莫须有的罪名,她担不起!她也不承认。

      叶筝望向静和,冷冷一笑:“至于公主是怎么落水的,公主自己最清楚了,不是吗?”

      “……”静和脸色一僵,盯着叶筝的目光闪过一丝怨怒。

      虽说,她不是叶筝直接推入水中,但是,若不是叶筝,她又岂会落水?

      落水那日,静和在众人面前受了极大的羞辱和难堪,她非要将这笔账算到叶筝头上不可,她一口咬定是叶筝所为,又有这么多人证,凭叶筝自己,又能改变什么?

      哪怕,叶筝现在供出骁王,这么人证,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叶筝心思微沉。

      不难猜想,那些奴才是惧怕静和,才会与静和狼狈为奸,冤枉自己,她们亦是料定了,骁王不会因为自己,事后追究众人,因此,才会肆无忌惮。

      静和对太后说道:“母后,看来不用大刑,叶筝是不会认罪的!”

      必须要大刑伺候,才能一解她心头之恨。

      见叶筝迟迟不愿认罪,太后也有些不耐烦,她十分赞同静和的话,扬声喝道:“来人,将九公主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说着,从门口进了几个侍卫。

      叶筝被人按在冰凉的地面上,她奋力挣扎了一番,却无力摆脱。

      叶筝望着静和一脸得意的望着自己,有些无力。

      在这个时代,权势大过一切,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虽然,太后会顾虑皇帝,不会真的杀了她,但是,一顿皮肉之苦,怕是免不了的!

      在杖刑开始之前,太后质问叶筝:“哀家在最后问你一次,你可知错?”

      叶筝眉眼诮冷:“我没错。”

      她紧咬牙根,眼神坚定而决绝,没推就没推,打死她,她也不承认!

      见她死不承认,太后怒道:“还敢嘴硬?给哀家继续打,打到她认错为止!”

      静和坐在一侧,暗自得意的看着这一幕。

      她刚醒,头还很痛,浑身也没什么力气,之所以强撑,不过是想看到叶筝受罚,她要亲眼看到叶筝为她落水一事付出代价。

      看着这一幕,静和一直压抑的心情顿时舒畅了不少,只是,她很奇怪,叶筝为何宁愿被打,也没有供出骁王来?

      不过,就算她供出骁王,也没人会相信她的话。

      眼见板子即将落下,叶筝望着太后,眉眼之间带着轻蔑:“太后是想屈打成招不成?”

      屈打成招?

      叶筝的话,让太后顿时怒火中烧:“都愣着做甚?给哀家重重的打,哀家倒想看看,到底是她嘴硬,还是板子硬。”

      那些奴才下了十足的力气。

      第一棍下去,叶筝感觉像是骨头碎了一样,疼得满脸是汗,她咬紧牙根,努力承受,绝不轻易痛呼出声,也不会求饶。

      就在第二棍即将落下的时候,叶筝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尖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 1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