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去塞罕坝看看吧 ...

  •   八月的天,已进入三伏,酷暑难耐,老两口决定到坝上草原,木兰围场去旅游避暑。
      第一站来到承德,坐上出租车去避暑山庄的时候,和司机聊天。知道我们要去木兰围场。司机师傅说:“去看看塞罕坝吧,那里有为你们北京人阻挡风沙的人工林,有塞罕坝精神,一定会让你感动。”回来时第二个出租车司机比较年轻,也说“去看看塞罕坝吧。”我很奇怪,就问:“你们承德人怎么都让去塞罕坝呀?”司机说:“那是我们承德人的骄傲,当初六女上坝的六个姑娘,都是我们承德的六个中学生。听了他们的故事,你一定会受到感动的。”
      带着疑问我们上了开往围场的旅游大巴车。一路上,导游在介绍注意事项和一路风景。说着说着也说到了塞罕坝,那里的景色多么美丽,但是57年前却不是这样,那时369人来到这个黄沙漫天、草木难生的塞罕坝,有一半以上是大中专学生,平均年龄不到24岁,其中有六个承德中学的女学生志愿来到塞罕坝,用终身不变的意志,扎根在塞罕坝高寒山区,很多年都没有回家探亲。塞罕坝年均气温零下1.3度,最低气温零下43.3度,六级以上大风76天,无霜期只有两到三个月。住地窨子,吃黑莜面。冷啊,直到现在也很少有人在山上过冬。由于环境恶劣,气候寒冷,最早上坝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平均寿命只有52岁。六女由于长期在高寒地带工作,造成宫寒,多数长期不能怀孕生育。
      讲到这里,导游唏嘘不止(她说她每次讲到这里都流泪),全车人都静静的听着导游叙述,连孩子都没了吵闹声。有人问,我们这次也去塞罕坝看看吧!导游说我们第二天会带你们乘坐越野车,穿过人工林,游览塞罕坝草原。一片欢呼。
      第二天,我们到达一片树林边,十几辆越野车停在那里,各家旅客上了各自的越野车,一路颠簸的进入了林中的防火道路,路两旁的树林密密麻麻,密不透风,但是都是整整齐齐,横平竖直,一看就知道不是野生林,而是人工林。满山偏野的落叶松、云松、桦木林,各个树种成片种植,毫不混杂。在陡峭的坡地上也是密密麻麻的整齐排列,遥想当年,这些造林者一个坑一个坑的挖掘、种植,工作量是多么巨大和艰苦呀,因为很多地形机械是绝不能进入的,全凭人工劳作。在树林中行走,立时凉快了很多,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口中不时的发出了赞叹声。
      “这样的美景可是前人艰苦奋斗得来的。”司机说。
      司机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小伙子,染着金黄色的头发,做出时髦的发型,手臂上有纹身的图案,体恤衫上印着稀奇古怪的图案。这么时髦的年轻人,开始上车时还真有点胆寒。没想到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些人工林都是塞罕坝用三代人汗水、血水甚至生命换来的。你们北京人享福可千万不要忘了塞罕坝人的奉献。”
      “三代人呀!现在还有人在植树吗?”
      “现在还有一千多职工在山上,还有1.4万亩,估计今年能完成,就达到86%的覆盖率。还有护林、防火、防虫的大量工作,离不开人呀。”
      “你是塞罕坝人吗?”
      “塞罕坝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小伙子虽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但是他的最后一句话却震撼了我。

      承德的出租车司机,旅游大巴上的导游,穿越塞罕坝林海越野车司机小伙都用不同的心情故事赞叹着塞罕坝,似乎有一种精神的力量使这些普通民众认可、崇拜、赞扬这种精神,在当今时代潮流下,这是非常令人感动和探究的,这是什么精神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