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以前裴珏平虽然和家里关系不好,但他孤家寡人一个,分了东西的话,还是拿回裴家的。
所以当时全村就属裴家最阔,裴老太整天嘴不住闲的吃,没看现在还圆滚滚的么。
那时候十里八乡的大姑娘们,都老相中裴珏平了,因为嫁过去不但不会挨饿,还能富得流油。
尤其裴珏平自己住之后,那可是东西宁可烂了,也不会拿回裴家,见到裴老太更是好声气都没有,大多数时候转个弯就避开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嫁给他,不用伺候婆婆。
裴珏平就更吃香了。
然后他工作干的也好,没多久就去了县里工作,甚至县里还给他分了宿舍,都不咋回来了。
村里的姑娘才一下子都觉得自己没了指望。
按道理这样的情况,裴家应该赶紧巴结裴珏平,把他哄的回心转意才是吧。
但没有,裴老太还作了个大死!
她想把自己娘家七拐八绕的一个傻子侄女,说给裴珏平当媳妇。
没人知道裴老太是怎么想的。
但裴珏平从那以后,连小河村都不回来了。
直到一年前,他忽然把两岁的裴盛给抱了回来,说是自己的孩子……他现在的工作总要出差,孩子没有了妈,于是和裴老太商量,让她帮忙哄着裴盛,他可以付钱给粮食。
前提是,不能委屈了裴盛,不然他就把孩子放在别人家,有的是人愿意干这份活计。
裴老太过了两年缺衣少穿的日子,心里总算是有点数了,那一年养裴盛养的也算可以。
当然,也跟裴珏平总回来看着她有关。
就这村里还有人想要当后妈,裴珏平也不是没和人相亲过。
但是这年头物资太匮乏了,谁不得现实一点儿,想想自己,再想想以后的孩子啊,于是就谈不拢。
所以到最后,裴珏平和谁也没成。
但事儿不成,原因谁也不愿意往自己身上赖对吧,所以一来二去的,裴珏平就有了眼光高、脾气差等等缺点。
也就不是香饽饽了。
然后就是裴珏平忽然和苏家下聘了。
村里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有什么交集,所以私下里都说这一是因为苏桐人好,二是裴珏平看苏桐天天挨打,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同情她才娶了她。
不过后来裴珏平为了结婚,起了三间大瓦房,让村里不少小媳妇肠子都悔青了。
可惜啊,这么个人却不长命,说没就没了。
村民想到这里,都是一阵唏嘘。
他们还想到裴珏平之前和裴老太吵架,裴老太说要把他赶出去,他以后没有爹妈,看谁给他撑腰。
裴珏平当时就站在院子里面说,“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我就什么都不怕。”
正好就和今儿苏桐说的这句话对上了。
村民于是立刻附和了苏桐,“没错没错,裴珏平是说过这句话。”
“没想到裴珏平告诉过你这话啊。”
“原来你们是自由恋爱的!没想到没想到。”
“废话,要是裴珏平不稀罕苏桐,能起那么三间大瓦房?”
“哎,说什么房子,走啦走啦,回家做饭去。”
“可不是,都这个点儿了,走吧走吧。”
没一会儿,看热闹的人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这是大家不想提到她被裴家赶出来的伤心事儿,苏桐也明白。
不过关于他们说的自由恋爱,苏桐努力的挖了挖记忆,没有,真的没有。
原身和裴珏平差七岁呢,再说人家裴珏平都是去念书去工作,是高高在上的人上人,原身都是在上山干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妞,俩人其实面都没见过几次。
她也不知道裴珏平为啥会娶自己。
不过经过回忆,她发现裴珏平这个名字,就是块金字招牌。
因为他实在有本事,所以不管他身上发生什么事情,似乎都不算神奇。
既然这样,苏桐觉得“自由恋爱”这件事,还是要利用一下的,毕竟她以后的变化会越来越大,总不能说自己是穿书的吧?那就只能是裴珏平教的了。
反正他是个好人,应该不介意自己利用一下他的名声,自己一定会用照顾好裴盛来报答他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苏桐把字典重新装回去,然后一手接过小裴盛,一手想要拎起手提包。
不过还没碰到包带,东西就被董志帆给拎起来了。
苏桐本来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对方一马当先的朝前走着,她也不好说啥。
然后又走了两步,小裴盛也被董建国给抱过去了,苏桐就只能跟着了。
到董家的时候,王桂花正挺着个肚子等在门口,她根本没注意董志帆手里的东西,而是直接过来拉苏桐的手,上下左右看了个遍,发现她身上没多出任何伤口来,才放了心。
苏桐觉得心里一阵温暖,又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她从来没接受过来自长辈的善意,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于是脸都红了,连忙打开了那个大手提包,“我买了点熟食,咱们晚上吃了吧。”
一边说着,她一边拿出来了一大口袋的猪蹄,“给刘山花家两个,剩下的咱们都吃了。”
这些年要不是刘山花总把口粮分给原身,就原身那么个连偷吃都不懂的性格,活不到自己穿过来就会饿死。
这份恩情无论如何都要报的。
苏桐说完又在哪掏白糖,招呼董三,“去吧糖瓮拿来,盛满了!”
董家人看着这一包东西,都蒙圈了。
王桂花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不用,不要不要不要。”
苏桐手下一点儿也没卡壳,“我有事儿想求我董叔呢,你们要是不要,我就不好意思说了。”
她说完,把大大的白糖袋子也给拿了出来,“再说你看这么多呢,你们不要,我用到啥时候去啊?”
王桂花一根筋,她不知道说什么了,好在还有董建国,“要我帮啥忙啊?”
苏桐也不客气,“董叔,今儿县里买糖不用票,我买了这么多来,是想和村里人换鸡蛋,我是这么想的,供销社收鸡蛋差不多是一斤六毛,卖是一斤七毛,我按一斤六毛五这个价来兑白糖,你明天去生产队,找靠谱的人帮我问问谁要换呗。”
董建国不明白,“为啥啊,这样不是赔钱么?”
里外里差着一毛五分钱呢啊。
这都是一斤多白面的价格了。
苏桐闻言笑了笑,拿出九块钱来,“看,这是我今天帮你们卖鸡蛋的钱。”
王桂花接过来数了数,“九块!”
比她预计的多了三块钱,她奇异的看了苏桐一眼,“这不是你贴给我的吧?”
苏桐简直哭笑不得,只好指了指大包,骗一下王桂花,“我买了这么多东西,已经一穷二白了,还准备用白糖换鸡蛋,再去卖了赚点钱养小裴盛呢,哪来的钱再贴你啊。”
王桂花琢磨了一下,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主要是现在人工资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裴珏平又要养孩子,又要养裴老太一家,还起了大瓦房,就算给了苏桐点儿钱,顶多也就百十来块,再多的话,裴家怎么可能那么轻松的放苏桐离开。
这么想着她连忙压低了声音,“你卖给谁了啊?能多赚这么多?”
可别被骗了,下次带鸡蛋去就给低价,不卖还不行,村里人就是吃过这种亏,所以才哪怕价格第一点,也坚决卖给供销社。
苏桐知道她担心啥,于是把白天的事儿给说了,王桂花连连说运气好。
长平县这边太偏远了,所以当初受运动影响的不算多,文化人还是挺受待见的。
尤其这两年风向明显的变化之后,高考都恢复了,王桂花又是干部家属,就算实在,对这方面见识也比别人多,不说别的,她家男人要不是识字会算数,怎么可能当上大队长。
所以她家孩子,就算再困难也是要送去镇里认字的。
只可惜没有学的太好的,董志帆和下面的两个弟弟,都是上了初中就念不下去了,估摸着董四也是。
但就这样,王桂花也打算勒紧了裤腰带,把下面两个小的继续送去念书。
肚子里这个也要!
也因为这个,她对老师还是有些尊重的,只是还是有些担心,“这白糖得有二十斤吧?换二十多斤鸡蛋,那些老师能买的了这么多么?”
苏桐闻言又让董三去拿糖瓮,“所以要分给你们点儿啊,再给山花家点儿,我自己留一些,就可以了。”
这个逻辑关系听着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他们又隐隐有哪里不对,董家人几乎都皱起了眉毛看着苏桐在思索着,表情特别一致。
苏桐被他们看的都有点寒了,还是小裴盛从董建国怀里挣巴了下来,跑去厨房把糖瓮给拿出来了——白天的时候王桂花给他吃了大饼夹白糖,超好吃的。
糖瓮不大,苏桐估计也就能装一斤,而王桂花反应过来之后,还在一边拦着她,所以她也没非要多给,把只剩下浅浅一层的容器装满了,也就算了。
反正以后还会再弄别的回来,到时候再给董家也一样。
之后她又装了两个猪蹄和一斤左右的糖,打算给刘山花家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