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桐州醒来了 ...

  •   化妆柜前丽人行
      疑是沉鱼水中影
      秋霜明月映西江
      江天水色无纤尘
      暗香浮动隐花语
      眉笔挥处春情萌
      两载不见不识君
      桐州又添新美景

      凌晨一点,欧阳嘉仁还在伏案。
      摆在他面前的,是桐州市各县区落实五年发展规划的一篇篇报告。
      一串串数字,记录着桐州这两年飞速发展的轨迹。
      一组组图片,展现着桐州的骄人的新姿。
      看着,看着,欣喜爬上了欧阳嘉仁的眉梢。
      一觉醒来,发现丈夫不在身边,杨清晓从床上爬起来,走出房间,看见书房有灯光,她才知道,欧阳嘉仁又在熬夜。“天气冷了,得多给他添点衣服。” 她转身返回卧室,拿起大衣,轻手轻脚地来到书房,轻轻地把大衣披在欧阳嘉仁身上。
      欧阳嘉仁转过头来一笑,“影响你休息了?”
      “没有,我睡醒了。”
      “那就好,回去睡吧,我一会也睡。”
      “嘉仁,晚上吃药了吗?”
      “ 呃,忘了。”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按时吃药。你要是不把医生的话当一回事,你的胃病会越来越严重的,知道吗?”
      “知道,知道了。去把药拿过来吧。”欧阳嘉仁面带歉意地笑。
      当杨清晓出去拿了药,转身回到书房时,见欧阳嘉仁一只手捂着肚子,一只手在桌上翻动作纸张,她急了:
      “怎么样?疼得厉害吗?”
      欧阳嘉仁扭过头来笑笑,“没事,没事。”
      “嘉仁,咱们去医院吧?”
      “清晓,别担心,我都习惯了,吃了药,一会就会不疼的。”
      “别熬夜了,好不好?你老是熬夜,身体怎么能好起来呢?”
      ”没事,去睡吧!
      “你在忙什么呢?是有急事吗?”
      “我不急。我有什么可急的?清晓,你知道吗?咱们桐州会越来越好的。”
      “何以见得?”
      “你看看这些,就会明白。”欧阳嘉仁得意地指了指桌面上那些报告。
      杨清晓拿起其中一份,“《桐州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桐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杨清晓轻声地念着,“这么厚,我从哪看起呀?”
      “给我,我翻给你看。”
      “你看这,看清楚了吗? GDP增长13.38%。”
      “ 哟,不得了啊!欧阳嘉仁书记,桐州人民应该给你记功啊!”
      “嘿,杨老师,你用词不当啊!桐州今天有点成绩,不能归功于我。”
      “那归功于谁?”
      “你想呀,如果国家没好的政策,桐州的干部群众不努力,我欧阳嘉仁就是有三头六臂,又能做点什么呢?!”
      “说的也是。不过,嘉仁,我想问问你,报告里写了好的方面,有没有报告问题呀?”
      “有,不过在我看来,那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我不知道报告里报告了什么问题,但我知道,咱们市有些问题,应该让你感到担忧。”
      “哦?有这么严重的问题?说来听听。”
      “嘉仁,你知道吗?我们学校这一年来,老是推迟发工资。学校尚且如此,其他单位,尤其是一些老企业,情况会不会更糟?”
      “你这么一说,感觉好像还真有点不对劲,这些报告里,对亏损企业的情况,似乎没有提到。”
      “报喜不报忧,这不都成了习惯的做法了吗?”
      “不行,我得花点时间,去摸摸真实情况。”
      “这就对了,不要被假象蒙蔽了。早点睡吧,有句话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好,睡觉去。睡好了,精神足,才能看清问题的所在。”
      在财局税局等几个部门摸了摸情况后,欧阳嘉仁才知道问题到了何种严重的地步。
      他召集有关负责人开会,让大家汇报真实情况,解剖财政出现困难的深层原因,寻找对策。
      听完各部门,各县区负责人的汇报,欧阳嘉仁觉得大家工作都还算积极,只因家底薄,沉积的问题太多,以至积重难返。现在,是痛下决心,大刀阔斧实行改革的时候了,否则,桐州难有新的起色。
      “同志们,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回去后,好好找找问题,并提出对症下药的良方,报市政府。如果有什么好招式,随时跟我说。散会,周市长、陈副市长留下。”
      其他与会人员走后,欧阳嘉仁便与周宏泽、陈之江再开小会。
      “两位搭档。怎么看?”
      周宏泽不紧不慢:咱们市现在遇到的困难,是长时期积下来的,都怪我这个市长没当好。我看,急也急不来,不如我们先下去,掌握第一手材料,听听真实的声音,再做打算。
      “宏泽,这个想法好。之江,你的意见呢?”
      “市长说得对,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赞成下去摸摸情况。但是,现在,我们一定要下这样的决心:第一,大锅饭必须彻底打破;第二,对那些连年亏损的企业,就应该痛下决心关停并转;第三,对于一些尸位素餐者,让其挪位,让敢想敢干的人上来,只有这样,桐州才会有朝气,有生机。”
      “之江,你的脑子好用嘛!你这三点意见不错,为什么不早跟我说呢?”
      “书记,这两年来,我看到咱们市的大部分干部都很勤奋,城市建设正掀起一波热潮,我为这些情形高兴,我也看见你为这种势头高兴,所以,我的那点想法,就想看时机成熟了后再说。”
      “唔,我明白了。以后可别这样,有什么好的想法,要随时跟我说啊!我看这样,就按你们两位的意见办。第一,我们三个人分头下去,宏泽负责城区的调研,之江负责你的镜山湖管区以及桂县以西的地区,其余的县区我去。第二,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该让哪些人挪位?”
      “我看,要挪位的,第一个就是体改办的庄冬。” 陈之江有点激动,“书记,你看他今天在会上的发言,人云亦云,说话模棱两可,哪像个改革办主任?!”
      “宏泽,你怎么看?”
      “同意之江意见。”
      “体改办主任这个位置很重要,两位觉得谁合适呢?”
      “我看,发改的欧沁就不错,有闯劲,有朝气,勤于思考,常有好的想法和建议。” 陈之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行,我也觉得合适,就她了。至于庄冬,怎么说,也算资历不浅了,就让他到政协吧,你们觉得呢?”
      三位领导就调整一些部门的领导的问题,以及下去调研应重点调查的内容等等,讨论了一个多小时,以至于忘了早该吃午饭了。
      2005年12月25日,欧阳嘉仁、周宏泽、陈之江,分别开始了“去听真实的声音”之旅。
      上午9:30,欧阳嘉仁带着欧沁到了平南棉纺厂。
      将要进厂时,欧阳嘉仁让司机停车,他和欧沁走路进去。
      从车上下来,欧阳嘉仁看到,有七八个人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进入厂区;更有徒步的三三两两,在说说笑笑。
      “欧主任,你说,这些人是不是这个钟点才上班?”
      “看样子就像。我们问问门卫就知道。”
      “先别问,我们大摇大摆地走进去。”
      “书记,你是想看看这门卫是否形同虚设?”
      “走吧。”
      当欧阳嘉仁和欧沁旁若无人般从工厂大门往厂区走进去时,没见门卫出来拦他们,欧沁靠近门卫值班室一看,门卫正在打瞌睡。
      这是欧阳嘉仁第一次造访平南棉纺厂,让他没想到的是,平南棉纺厂给他的第一印象,居然是这样。
      进入工厂大门后,欧阳嘉仁看到:
      到处都有垃圾;
      有的地方,污水溢出了地面;
      通道两旁的花草,黄的黄,死的死。
      往里面走,欧阳嘉仁又看到:
      有两座灯杆掉在地上;
      篮球场上,篮球架倒了……
      眼前的这种景象,让欧阳嘉仁的脑子闪现出一个成语——日薄西山。
      欧阳嘉仁一路走,一路摇头。
      走进车间,没有人问欧阳嘉仁和欧沁进来干什么。
      他俩在车间转了一圈,还是没有人问他俩来干什么?
      在车间里转着,他俩看到:
      有人在机器旁忙着,有人趴着睡觉,有人在织毛衣……
      看到这情形,欧沁就去找车间主任,欧阳嘉仁则向在机器旁忙着的师傅了解情况,之后他们又去找了副厂长,厂长。
      在平南棉纺厂呆了两个多小时,欧阳嘉仁大体知道了这个厂的一些真实情况。
      ——产销渠道不畅;
      ——生产设备陈旧落后;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逐年下降,最近两年连续亏损。
      ——拖欠工资成了家常便饭;
      ——相当部分工人没有工作积极性。生产经营之所以还能半死不活的运行着,主要依赖部分对这个厂有感情的老职工,在主要岗位上撑着。
      走出棉纺厂门口,欧沁建议道:书记,把这个厂的厂长免了吧?
      “撤了这个厂长的职,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平南还有什么厂,我们应该去看看的?”
      “据我所知,有个无线电厂,效益还不错。”
      “去看看。”
      来到平南无线电厂,从进厂门开始,这个厂给予欧阳嘉仁的印象,与平南棉纺厂截然不同——
      车刚到厂门口停下,保安就上前来帮打开车门。
      进入厂区前,要进行严格的来访登记,包括个人身份、进场目的、进场时间等等。
      跨入厂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花木茂盛,绿草如茵。
      大门两侧,有两排墙报长廊。
      走进长廊一看,墙报上有年度产销情况曲线表,有各车间季度业绩考核公布栏,有质量检查评比通报栏,还有光荣榜——每月的生产能手名单,以及生产能手奖金的公示。
      欧阳嘉仁在墙报栏看了一会,厂长出来迎接客人来了。
      “您好,欧阳书记,欧主任,我是这个厂的厂长雷利。欢迎来厂检查指导工作。”
      “雷厂长,你认识我?还认识欧主任?”
      “去年你们来县里了解情况,我也在场啊!”
      “ 原来这样,”欧阳嘉仁伸手和雷利握了握,“雷厂长,听说你们厂经营的不错,我取经来了。”
      “书记夸奖了,请到接待室用茶,我给两位领导汇报汇报工作,可好?”
      欧阳嘉仁点点头。
      在场接待室,雷利把工厂的股权结构、近三年的生产经营情况,包括营收和利润、流动资金、货款回收、市场机遇与挑战、员工激励机制等等,一一做了详细汇报。
      欧阳嘉仁在听汇报过程中,时而点头,时而询问,兴趣盎然。
      汇报完毕,雷利领着欧阳嘉仁和欧沁走进成品组装车间。
      在这个车间,欧阳嘉仁看到,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娴熟点安装各种部件,所有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专注于工作。整个车间,让人感到是那样的繁忙,同时又是那样的井然有序。
      从成品车间出来,雷利引领欧阳嘉仁和欧沁来到了产品陈列室。
      “书记,这套音响设备,是我们厂的最新产品。我打开,让两位领导试听试听,看看效果如何?”
      雷利边说边打开音响,瞬间,动人的旋律响起——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
      “邓丽君的歌,好听,好听!”欧沁兴奋地冒出一句。
      “欧主任,看你兴奋成这样。”欧阳嘉仁笑笑,“雷厂长是让我们听听他的音响的音质如何,而不是让我们评价哪位歌手唱歌唱得好,对吧?”
      “雷厂长,我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我在听这首歌过程中,有一种,对,有一种被邓丽君的声音灌醉了的感觉!所以,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的连说了这个好听了,呵呵。”
      “这就对了!欧主任说有种被灌醉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太妙了!我要的,正是这种效果。谢谢!谢谢欧主任。”雷利比欧沁更兴奋。
      “雷厂长,看你比欧主任还兴奋。”欧阳嘉仁笑意甚浓,“不过,我也觉得,你这音响的声音,保真度还真高,产品的质量应该还不错。”
      “书记,你的评价,还挺专业的。一套音响设备的质量好不好,关键就是声音保真度。换句话说,就是声音保真度越高,质量越好。还有,我这套设备的立体环绕声,目前也是咱们桐州市场上最好的。”
      欧阳嘉仁在平南无线电厂的两个多小时,心情一直是愉悦的。
      离开时,欧沁向雷利要了不少数据和资料。
      离开无线电厂后,欧阳嘉仁问欧沁:“欧主任,你说,棉纺厂与无线电厂同在一个县,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呢?”
      欧沁稍加思索:我看,主要有两点不同。
      “哪两点?”
      “第一点,所有制结构不同。棉纺厂是全民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多年以来,习惯了统产统销,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在计划经济年代,生存没什么问题,因为有政府这个娘供奶吃。然而,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年代,全民所有制企业,如果靠政府供奶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或者说改变得很慢,在市场竞争中,不仅没了以前的优势,反而因为思想僵化走入困境,最后避免不了被淘汰。平南棉纺厂现在的状况,正是如此。”
      “我也看到了,棉纺厂正在走入困境。你说的对,继续。”
      “无线电厂则不同,因为它已改制多年,股权结构为国家、集体、各人各占不同比例,其中还有外资。这种混合型的所有制结构,完全拥有企业经营自主权,企业决策层比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决策层,更注重企业的发展和未来,特别敬畏市场,完全没有依赖谁的思维模式。因而,他们的所想所行,总是以占领市场份额为出发点,以盈利为目的,他们总是想办法让产销渠道畅顺,因而生产收益率,比全民所有制企业高得多。又因为收益高,有了钱,他们会把眼光投向未来,舍得花钱搞研发,主动去占领市场。这样,就形成了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你的分析,逻辑性挺强的。我在东海工作时,已见到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活力。第二点呢。”
      “激励机制。我们看到,棉纺厂的工人的工作态度、工作干劲,与无线电厂的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干劲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原因是什么呢?这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两个厂的薪酬制度完全不同。棉纺厂是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无线电场则是多劳多得,奖励生产能手,而且每季度考核。在这两个厂转了一圈之后,我觉得,在全市推行激励机制很有必要,书记,你认为呢?”
      “我们再去一些企业走走,回去再讨论。”
      “今晚不回市区了?”
      “不回了,去平南县招待所住。”
      来到平南招待所,欧阳嘉仁的司机去办入住手续,这时,服务员看了入住人员证件,知道□□要入驻,便打电话给所长,所长知道□□入驻,立马打电话给县委办公室。
      欧阳嘉仁刚住下,平南县委的主要领导都来了。
      “来了也好,”欧阳家人想,“就临时和他们开个会,也好听听他们的意见,以后该怎么办?”
      于是乎,劳累了一天的欧阳嘉仁刚到招待所住下,又和平南县委班子成员开了两个多小时的会。
      欧阳嘉仁和欧沁在平南县转了5天。
      他们除了去了棉纺厂、无线电厂,还去了县食品公司、县百货公司和乡镇、农村。
      在平南走访了5天之后,欧阳嘉仁带着欧沁又去桂县5天,去了藤县5天。
      半个月走下来,欧阳嘉仁觉得,该了解的情况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便返回桐州,准备着手进行全市体制改革。
      在返回市区的路上,欧阳嘉仁问欧庆:
      “欧主任,咱们市的国企改革什么时候开始的?”
      “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了。”
      “现在全市混合制企业有多少家?”
      “我没掌握具体的数据,我印象中,市区有10来家,各县有一两家。”
      “今晚统计一下,明早把有关数据给我。”
      “好。”
      欧阳嘉仁回到家里,晚饭都没吃,躺下就睡着了。
      杨清晓端了碗汤进房间:嘉仁,先喝碗汤,休息一会,一会饭好了,我再叫你。
      没听到回应,杨清晓走近床前,弯腰一看,才知道欧阳嘉仁睡着了,心疼不已:我说,欧阳嘉仁,你犯得着这么拼命吗?
      欧阳嘉仁醒来,已是晚上11点。
      听到房间有响声,杨清晓从客厅走进房间:嘉仁,醒了?我去把饭菜热一热,你一会出来吃。
      待欧阳嘉仁坐到饭桌来,杨清晓嗔怪道:“我说欧阳书记,你都一把年纪了,胃又不好,就不懂注意身体吗?”
      “我身体没事。”
      “没事?医生说过,焦虑,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都可能导致心肌梗塞、心脑血管等疾病。你胃痛多年都没治好,最近这次住院,医生还说你,要注意不要操劳过度。如果你再不注意休息,日积月累,你会病倒的,知道吗?”
      “清晓,你不知道,我下去这半个月,我才真切的感受到,再不加抓紧想办法改变现状,进行有效的改革,咱们桐州的工商业,会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发不出工资,前景堪忧啊!”
      “即使这样,你也不应该焦虑,也不应该不注意劳逸结合。假如你病重,你还能做什么呢?”
      “清晓,有位诗人说的好,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时不待我啊!”
      “我说欧阳书记,你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不要把我说得那么高尚,我只是记住了陆游的一句话:位卑未敢忘忧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应该懂得,那是违背了入党誓言。清晓,问你一个问题。”
      “ 哎哟,有什么问题你都弄不懂了,我还能给你解答的 ?”
      “我这次去平南,看了两个工厂,一个破败衰落,一个红红火火。同在一个县,你说为何就差别这么大呢?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好啊,听听你的故事蕴含什么道理?”
      于是,杨清晓便娓娓道来——
      从前,有个货郎,娶了个漂亮的老婆。因为老婆长得漂亮,自然百般疼爱。
      过门不久,他老婆要下地干活,他说,你细皮嫩肉的,下地晒太阳,晒黑了,就不好看了。
      这女人觉得男人疼她,于是不再下地干活,待在家里,做做饭,洗洗衣服什么的。他男人卖完货回家,见状,又心疼了:“快一旁休息去!别把你的手弄粗糙了。以后家务事,由我来做。”
      从此,这女人什么也不做了。慢慢的,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婆娘。
      货郎要出远门了,估计来回要十天半月的。
      临行,他担心老婆吃不上饭,做了一个大烙饼,挂在她的脖子上。
      “媳妇,我把烙饼挂在你脖子上,你先吃靠嘴边的,嘴边的吃完后,就把烙饼挪一挪。这样,你就能吃到烙饼了。”
      懒婆娘连“嗯”一声也懒得说,只是点点头。
      “记得我说过的话,别让自己饿坏了哟!我要出门好多天才能回来。” 货郎再三叮咛。
      货郎很不放心地出门了。
      一路上,他还是很担心女人吃不上饭。
      到了第八天,他有预感,女人快要饿死了。“不行,我得赶回家去。”
      回到家一看,老婆已奄奄一息。原来,懒婆娘吃光靠嘴边的,就再没挪动过那个烙饼。
      “ 这也太夸张了吧,天底下哪有这么懒的人?”
      “人是有惰性的,不是吗?那个货郎根本就没想到,他那样宠他的女人,就是害了她。”
      梁清晓讲的这个故事,更加坚定了欧阳嘉仁要在全市全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
      于是,桐州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拉开。
      在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上,市委主要领导存在分歧。
      欧阳嘉仁主张在全市范围开展全面改革,理由是,桐州的国企大部分都是“老牛拉破车”,必须让他们脱胎换骨,从根本上改变所有权和经营权,才会有生机,才会有出路。
      周宏泽则主张不要冒进,要考虑干部职工的感受。先进行改革试点,在试点取得经验,才大面积铺开改革。
      令欧阳嘉仁着急的是,常委中居然超过半数赞成周宏泽的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欧阳嘉仁的提案没有通过,因而常委会形成的决议是:改革先在小部分企业试点,看试点成效如何,再由常委会讨论决定下一步如何开展。
      散会后,欧阳嘉仁把欧沁叫来办公室。
      “欧主任,你告诉我,他们谁比我年龄大?可他们,一个个都好像七老八十似的,什么事都求稳妥!稳妥,哪来的速度?稳妥,桐州的落后面貌什么时候能改变?稳妥,我们什么时候能赶上别人?”
      听欧阳嘉仁的口气,欧沁便猜到了几分:“常委会没通过全面实施改革的提案?”
      “不到半数。”
      “那会议的决议是?”
      “先搞试点,待取得经验再铺开。”
      “书记,既然没通过,你也不能硬来,组织原则还是要遵守。先搞试点也没关系,耽搁不了多少时间。我用三个月时间搞试点,就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 你胸有成竹?”
      “有把握。”
      “好的很,说说你的想法。”
      “我已初步确定了两个试点单位,一个是市百货公司,另一个是平南棉纺厂。”
      “为什么想选这两个单位做试点?尤其是那个棉纺厂,问题一大堆。”
      “正因为问题多,亏损严重,改好了,更有说服力。”
      “你的思路是?”
      “不仅仅停留在构想,我还专门做过调查。百货公司大部分职工都认为这样下去不行,如果改成职工持股,让各个专柜或摊位自主经营,他们不仅赞成,还对未来充满信心。至于平南棉纺厂,就那个车间主任,他说,如果让他来当厂长,两年就能扭亏为盈。当然,我不会完全相信他,我还找过供销股长,还有一帮在支撑这个厂运行的老职工。结果,证实了我和你对该厂的判断:平南厂亏损的原因,一是设备严重落后,产品没有市场。二是大锅饭的缺陷,全厂上下没有生产积极性。这两个问题要彻底解决,就必须改革,实行所有权、经营权的彻底改革,让职工变成真正的主人翁。这样,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充满朝气的棉纺厂。”
      听欧沁这么一说,欧阳嘉仁脸上的乌云上散去了,“好你一个欧沁,有这么多料也不早点跟我说,好让我在常委会上有点硬气。”
      “我是怕你没时间听我啰嗦嘛,想整理成书面的东西,再给您看。”
      “好吧,算你有理。以后,有新的想法,或者发现新的情况,第一时间报告,行不行?”
      “好,好,你是书记,你说了算。 ”
      2006年3月1日,桐州市百货公司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召开。
      会上,欧沁宣先读了市体改办《关于桐州市百货公司体制改革方案的批复》。
      这个批复,同意桐州市百货公司实行体制改革,将全民所有制变为职工持股总额为60%,国资委仅占20%,剩余20%为有意愿参股的非百货公司人员。
      桐州市百货公司改革方案的宣布,就像将一块巨石投进了死水一潭的湖里,溅起了串串浪花。
      欧沁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这不是走回头路吗?”
      “是啊,土改时把私人的财产,变为国家的,现在把国家的,变成私人的。”
      “这还是社会主义吗?”
      “有人要做大股东,想当老板呢?”
      ……

      百货公司体改动员会开过后,公司分管采购的副总赵丽当晚不能入睡,“这改制,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以后由公司统一采购的供货方式不复存在,变为各自找厂商。这样一来,我那一笔笔回扣,眼睁睁的看着没了。这可怎么办?怎么办?”“不行,不能就这样白白丢了这一条财路!我得找老大去,他也有一份。我就不信,他能让那个欧沁这么胡搞。”
      翌日上午,赵丽找到百货公司总经理林庄。
      “老大,看形势,改制要来了,怎么办?”
      “能怎么办?凉拌。”
      “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看看那个欧沁,是要动真格的了!”
      “你有什么法子?这是政策,大势所趋,你想拦也拦不住。”
      “那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是不是?要不,我们让公司的人去上访,把事情搞大,你看怎么样?”
      “你想怎么搞?”
      “我琢磨着,让公司的员工去上访,去得越多越好。去之前,让人写一封上访信,把改制行不通的理由罗列出来,把改制说成变相侵吞国有资产,再找一些人签名,你觉得如何?”
      “你想让谁牵头?”
      “这个我会安排,肯定让市里头疼。”
      “你想搞,就去搞吧!”林庄觉得,赵丽搞成了,对我有好处;搞不成,责任不在我。
      “好,我这就去办。”
      当晚,赵丽找了她的马仔——高仕城,吩咐如此这般,扇动一些人,去市政府上访。
      两天后,高仕城集结了50多人(这些人当中,有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有靠裙纽关系进百货公司的,有平时出工不出力的,更有因为体制改革使个人利益受到触动的)在上访信中签名,准备上访。
      2006年3月5号上午,高仕城领着上访者,举着“反对侵吞国有资产”的横幅标语来到市府门前,要求上访,遭到守卫武警的阻拦。
      □□办主任闻迅,出来做解释工作。可是,任凭他磨破舌根,高仕城他们就是不走。
      事情很快就在市府大院传开了。
      周宏泽的秘书听说后,也出来看,之后回去报告。周宏泽听后则摇摇头,他在心里暗笑,“欧阳嘉仁,我看你怎么收场。”
      欧沁听说了,即刻来到市府门口,对上访者说:“大家好,我是市体改办的主任欧沁。我到过你们百货好多回了,相信你们也认得我。你们要是还想拿工资,就跟我走。改革是中央政策,谁也阻挡不了!怎么样?走还是不走?”
      听欧沁这么一说,上访者中,有部分人动摇了,他们想,没工资可不行,便想跟欧沁走。高仕城见状,急忙打气:“别听她的,她有什么权利扣我们的工资?”
      “你们百货快要发不出工资了,不改革,你们哪来的工资?再说,你们不在单位好好工作,跑到这里来闹事,就算是你们的同事,我看大多数也不赞成。要是我跟你们老总说说,你们看会不会扣你们的工资?到时,带头闹事的,因为反对中央的政策,对抗市委的决定,我看,不仅要扣工资,给他来个开除的处分,也不为过。要是查出有人蓄意破坏改革,那就不是开除这么简单的处理了,你们好好想想吧!”
      欧沁的这一番话,让大部分上访者觉得,这事不是闹着玩的,可能会犯大事,便想离开。
      “你们别走!”高仕城不甘心,“她这是在吓唬我们,我们不要上当。”
      “你是这次闹事的组织者,对吧?你叫什么名?”欧沁盯着赵仕诚问。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好!你要是明白,就马上带大家离开。否则,我现在就打电话,让警察来把你们带走。”欧沁说完这句话,便打电话给公安局。
      “我可不想进公安局。”上访者中,有人彻底动摇了。
      “我也不想进公安局。”
      “我们回去吧!”
      上访者一个接一个的离开。
      这时,高仕城还是不死心,“别走,我说同事们,我们不要被被她吓倒,我们又不犯犯罪。警察来,来了,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高仕城的挣扎,未能挽回败局,大部分的上访者相继离开,剩下的三五个,也在犹豫。
      “你们几个,还是不走吗?你们还真的要等警察来带你们走吗?”欧沁继续做工作。
      “你要是不答应我们,别在百货公司搞什么改革,我们就是不走!”高仕城不到黄河心不死。
      “好吧,你们就在这等着。我想,警察应该马上就到了。”
      欧沁这句话说完还没到两分钟,一辆警车开来了。
      看着警察把高仕城这几个人带走,欧沁在想,这百货的试点不能拖,“必须快刀斩乱麻,免得给一些人留话柄…..”
      于是,从此,她蹲在百货公司……
      于是,她开始废寝忘食……
      三天后,百货公司体改的具体实施方案出来了。
      一个星期后,百货公司的资产评估结果出来了。
      尽管在这个时候,欧沁还是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但她没有退路,她必须往前走。
      不辞辛苦的结果,不到20天,百货公司体改实施方案的任务基本完成。
      一个月后,欧沁领着欧阳嘉仁到百货公司去…..
      “欧主任好!”
      “欧主任好!”
      一个个小业主主动跟欧沁打招呼。
      “书记,感觉怎么样?”
      “不错,如果说体改前的百货公司是一潭死水,那么,可以说,体改后的百货公司则是一江春潮!哈哈。”
      春潮激荡,给予人们的,是对丰收的憧憬,是对未来的希望。
      现在的百货公司,跟以前相比,人还是那些人,只是每个人在公司的角色变了——在大家看来,过去是为公家打工,现在是为自己打工。
      这种角色的变化,让人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将人潜在的聪明才智释放了出来。
      这就是改革的作用力。
      从此,百货公司的章程做了重大的修改,股东的名字由桐州市国资委变为一大串名字。
      从此,百货公司的经营权做了彻底的改变,由公司决策层负责经营管理,变为每个专柜每个摊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从此,百货公司的货源组织和产品销售,由原来公司的工作安排变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从此,一切的一切,都在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变得越来越糟,而是变得让人看到了生机,看见了希望。

      放署假了,欧阳慧晶又回来桐州。
      汽车穿过苍梧路,让欧阳慧晶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姐,这条街变得让我快要不认识了,这还是苍梧路吧?”
      “对呀,”余慧敏随口应道,“有什么不同吗?”
      “往年来回都走这条街,很熟悉,不怎么在意。可今天,今天觉得它完全不一样了,好像突然间多了不少高楼,马路也宽敞整洁了,绿化也变得有美感了。”
      “两年前,你来回没经过这条街。因为这里大搞建设,常常堵车,我就绕道接送你,你不记得了吗?”
      “ 哦,好像是,难怪感觉不一样了。不过,就算是两年没走这条街,两年时间,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变化啊!”
      “今天的桐州,可以说,有速度了。如果你不急着回家,我带你去逛逛,或许你又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去不去?”
      “全新的感觉?听起来有吸引力,去。”
      她们刚刚踏进桐州百货一楼,眼前一排排晶莹剔透的化妆品专柜,就抢夺了欧阳慧晶的眼球……
      “姐,这化妆品的柜台,还真别致!想不到,咱们桐州的百货,也有大城市百货的风采。”
      “文学家,有没有诗兴呀?描述一下此刻的感受吧。”俞惠敏揶揄道。
      欧阳慧晶稍作思索:我姑且描述一下,不要笑我啊!请听——
      化妆柜前丽人行
      疑是沉鱼水中影
      秋霜明月映西江
      江天水色无纤尘
      暗香浮动隐花语
      眉笔挥处春情萌
      两载不见不识君
      桐州又添新美景

      “算了算了,什么门什么情,我听不懂。哈哈!”
      姐妹俩正聊得起劲,忽闻:
      “美女,美女,看看,看看啦,进口的顶级化妆品,护肤品,用过后保你满意。”
      “售货员,叫我俩吗?” 俞惠敏抬头看着站在柜台前的售货员们。
      “对呀,你俩都是大美女,我天天在这卖化妆品,很少见到像你俩这样的靓女,容貌和身材,都这么好。”
      俞惠敏扭过头来看着欧阳慧晶:你看他多会说话。
      “看在她会说话的份上,咱们就看看呗。”欧阳慧晶被售货员的热情打动了。
      她俩刚站到柜台边,售货员就开始黄婆卖瓜:
      我们卖的是世界顶级品牌——欧莱雅集团的产品,包括赫莲娜、美宝莲、圣罗兰等名牌。你们看看,这些品牌有化妆品,护肤品,防晒产品,还有香水等等。
      “嘿嘿,你都说我俩是少见的美女,还用得着化妆品吗?” 俞惠敏开玩笑地说。
      “哪能用不着?是的,你们俩素颜也是大美人,但是,越是靓女,化妆品用的越多。”
      “为什么?”欧阳慧晶不明白。
      “你们想想,靓女是不是比容颜一般的女孩,出席隆重的场合要多得多?而出席隆重的场合,要不要化妆?要化妆,就要用最好的化妆品,所以,我推荐你们使用妍彩系列——美宝莲。”
      售货员用充满自信的语气,简洁而又明了地介绍自家的产品。
      俞惠敏似乎被说动了,“一套美宝莲多少钱?”
      “不贵,才2200块钱。”
      欧阳慧晶笑笑,“还不贵呢!我一个月工资才1000块钱,两个月工资还买不起一套化妆品!”
      “你可不可以给我俩画个妆看看?” 俞惠敏似乎不在乎多少钱。
      “当然可以,请两位进来。”
      欧阳慧晶和俞惠敏走进去,坐下来。
      售货员给他们端来了一杯水,然后拿起手机打电话。
      不出五分钟,来了一位自称是化妆师的女孩。
      半个小时后,欧阳慧晶和俞惠敏的妆化好了。
      “两位美女,我这是给你们试装,化妆时间短了一些,有些细部,比如眼影眼线,做得不够细致,但即使是这样,我看效果也出来了,你们自己照照镜子,看看感觉可好?”
      俞惠敏看了看欧阳慧晶,“慧晶,尽管你本来就是个美人儿,但经过化妆,更是明艳动人呢!”
      “是吗?我照照镜子看看。”
      “美女,好看吧?”欧阳慧晶刚站到立式大镜子前,化妆师就走过来,得意地夸耀:“是不是感觉良好?”
      “好像是不一样了。”
      “对嘛,肯定不一样的。你知道吗?你的脸型,气质都很好。鹅蛋脸,读书人的气质,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但在我看来,你的肤色太白,给人一种冷艳不可接近的感觉,所以,我在你的腮部、两颊,施以浅红的颜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另外,你的眉毛细又长,看上去很娇气,但略显羸弱,所以,我稍微给你的眉画粗了些,这样,会让你看上去更有精神。你看,是不是更有朝气?”
      “好像是这样。”欧阳慧晶满意地说。
      “而这位美女呢?”化妆师指着俞惠敏说,“也是少见的美人,五官端庄,容颜姣好,所以,我给她只是稍作修饰,便是大美人一个。”
      化妆师短短的几句话,说的俞惠敏心里甜滋滋的。
      “既然两位美女满意,就来两套美宝莲,好吗?”售货员见是时候了,便抓住时机推销。
      “行吧,就来两套。” 俞惠敏爽快的答应。
      “敏姐,来一套行了,我俩共用。”欧阳慧晶还是觉得有点贵。
      “慧晶,两个人用一套,多麻烦。售货员,这样,你们给我打个折,比如8折,我就要两套,怎么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售货员笑口盈盈,“这样,我给你们9折,怎么样?”
      “8折。”俞惠敏笑着坚持。
      “好吧,8折就8折。不过,我希望你们再买一套护肤品或者防晒霜。”
      “还要搭配呀,行吧。” 俞惠敏笑笑。
      “谢谢!”售货员和化妆师齐声道谢。
      售货员很快将两套美宝莲化妆品和防晒霜包装好了,这时,化妆师顺手递上名片,“两位美女如有需要,可随时找我。”
      “敏姐,不要卸妆吗?”
      俞惠敏贴近欧阳慧晶的耳朵,不卸,回去让任某人……呵呵呵……
      “好吧,”欧阳慧晶意会地笑着,“咱俩现在回去吗?”
      “ 不,到楼上去。化了妆,也要买套像样的衣服来配,是不是?”
      上到二楼,欧阳慧晶被二楼服装款式之多,国内外品牌之多所震憾:
      “敏姐,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新款服装呢?两年前,我也来这里买过衣服,看到的都是很普通的呀!”
      “你不知道,两年前,百货公司是国有的,干多干少一个样。而现在,改制了,员工都是为自己干。你说,能一样吗?”
      “ 哦!原来是这样。”
      “他们在二楼转了近一个小时,眼花缭乱,始终决定不了买哪个品牌。”
      “敏姐,这么多好看的衣服,买哪一套?”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
      “白色。白色象征纯洁,年轻,有活力。”
      “ 你看这条圣罗兰裙子怎么样?”
      “ 唔,款式新颖,做工细致,不错。”
      “那就去试穿吧!”
      “欧阳慧晶到更衣室,试穿一下圣罗兰,感觉还真不错。她走出来,问俞惠敏:姐,怎么样?
      “嗯,还真不赖。你穿白色连衣裙,很衬你的肤色,并且这件衣服设计风格简洁流畅,你穿起来,既不失你作为老师的儒雅,又充满青春气息,就它了。”
      “服务员,这衣服多少钱?” 俞惠敏问。
      “6300块。”
      “什么?6300,我半年工资还不够呢!” 欧阳慧晶咋舌。
      “慧晶,没事,我送给你。服务员,打点折呗。”
      “ 好,看这位美女喜欢,我给你们打九五折。”
      “8折,怎么样?” 俞惠敏讨价。
      “这衣服进价都5000块,8折的话,我没钱赚了。这样吧,你们要是真想买,我最多能给你们打八五折。”
      “八五折也要5000多,还是很贵。敏姐,我们还是看看别的品牌吧,你一个月就这么点工资,哪买得起哟?”欧阳慧晶哪知道,俞惠敏在现在这个职位,除了工资,还有别的收入?
      “慧晶,我们都看了一个小时了,还看什么呢?服务员,包起来。”
      给欧阳慧晶买了件圣罗兰连衣裙,俞惠敏也给自己买了套梦特娇。
      两人满心欢喜地往三楼走。
      上到三楼,一个似曾相识的品牌,映入了欧阳慧晶的眼帘:“切瑞蒂,似曾相识。对,卫东送给王晓华的那个品牌,过去看看。”
      “姐,这个品牌应该是著名品牌。”
      “哦?看看。”
      “这位小姐识货,”服务员走了过来,“这品牌是意大利大品牌,也是世界顶级品牌,他的设计风格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惊喜。”
      “什么惊喜?”俞惠敏问。
      “意大利时装之父尼诺切瑞蒂说过,当男人穿西装时,他应该看起来像那些重要的头面人物。”
      欧阳慧晶和俞惠敏对视一下,两人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
      “慧晶,你觉得,向东穿上它,会怎么样?”
      “那肯定是有模有样!”
      “呵呵,呵,呵呵,呵。”两人又是对视一笑。
      “姐,看看这标价,一万八,我的天哪!”
      “标价是给顾客看的,有折头的。”
      “ 姐,这价钱实在太吓人了,不买也罢。”欧阳慧晶觉得,这种衣服不是工薪阶层所能买得起的。
      “店家,打点折呗。”
      “我们的衣服不打折。”店家笑笑。
      “什么?不打折?哪家卖衣服,有打折的!”
      “美女,切瑞蒂不同其他品牌,它标的价是统一价。你不信,你可以到别的店看看,全市都是这个价,而且都不打折。”
      “哦,是这样。慧晶,向东衣服的尺码是?”
      “ 敏姐,不买了吧?”
      “ 买,难得有一件让向东惊喜的衣服,怎么能不买呢?告诉我,向东的尺码。”
      服务员按欧阳慧晶提供的尺码,拿来衣服包好,然后装在切瑞蒂特制的服装盒内。
      当俞惠敏刷卡交钱时,欧阳慧晶拉拉俞惠敏的衣角,“ 敏姐,还是不要买了,咱们这种工资的人,确实不应该这样消费的呀!”
      俞惠敏扬起嘴角,“哼”了两声,对欧阳慧晶的劝阻不予理睬。欧阳慧晶哪里知道,今日的俞惠敏,花个两三万,一点也不心疼。
      姐妹俩买好了衣服,又上四五六楼,逛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些吃的,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百货。
      到了任向东办公室,见任向东在伏案,欧阳慧晶就径直走到任向东身边,俯下身去,用双手轻轻地捂住了任向东的眼睛。
      “慧晶,慧晶,你啥时候回来的呀?”
      “你怎么一猜,就知道是我啊?”
      “除了你,还有谁会有这种动作?”
      “我不在你身边这么久,就不会有别的女孩喜欢你?”
      “我都结婚了,就算有人喜欢我,也没这个胆,对不对?好啦,松开手吧。”
      “不行,还不能松开。你得猜猜,我和敏姐,今天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还不是和以前一样漂亮。”
      “不一样,铛铛,铛,铛…… 看,看看。”欧阳慧晶慢慢将手松开。
      “嘿嘿,还真不一样呢!怎么忽然间,你们画起妆来了呀!还穿新衣服,这是有什么好事吗?”
      “好看吗?”俞惠敏笑问。
      任向东审视了一会,不停地点头。
      “别光点头,说说你的看法。”欧阳慧晶的脸上绽开了花朵。
      “ 唔,确实不错。你两姐妹本来就长得出众,穿上这衣服,再加化了个妆,让我眼前一亮,感觉就像,就像……”
      “像什么?”姐妹俩异口同声地问。
      “像什么,像仙女?不对,像模特,对,时装模特。”
      任向东这句话刚出口,俞惠敏和欧阳慧晶又像在百货听到“男人穿西装时,看起来就像有头面的人物”时,想到要给任向东买一套一样,又是会心的对视一笑。
      “ 呵呵,时装模特,行了吧,这么虚!男模特,给,这是你的。”欧阳慧晶将切瑞蒂服装袋给任向东。
      “这是什么?”
      “打开看看。”
      任向东打开袋子一看,“衣服呀,我有衣服穿,干嘛花这钱给我买呢?”
      “看看是什么牌子?我和敏姐都觉得,你穿上一定像有头面的人物!”
      “哦,什么牌子,这么特别?”
      “看看便知。”
      “好,看看。” 任向东打开衣服一看,没看到是什么牌子。
      “聪明过人的任向东,也有笨的时候!” 欧阳慧晶指着服装袋标志说。
      “这是英文,不懂啊。”
      “中文是切瑞蒂,记得这名字吗?”
      任向东挠挠脑袋,稍作思索:记起来了,你让思思买过一套这牌子的衣服,送给王晓华的。
      “对了。这可是世界顶级品牌,穿穿看,看看效果如何?”
      欧阳慧晶帮任向东把外套脱掉,再把切瑞蒂穿上,一看,还真合身。
      “再把裤子脱掉,”欧阳慧晶说,“把新裤子换上。”
      “惠敏在呢!!”
      “ 哟,还害羞呢,脱,敏姐不介意的。敏姐,我说的对不对?”
      俞惠敏捂着嘴笑,“不介意。”
      任向东还在犹豫。
      “脱呀,你光着身子的时候,敏姐又不是没见过,现在又不是让你把内裤也脱掉,有什么难为情的?!”
      欧阳慧晶这话一出口,俞惠敏捧腹大笑,“对,对头!没关系,没关系的,哈,哈哈…...”
      任向东去把办公室的门关上,然后脱去裤子,换上新裤。姐妹俩上下一打量,便不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看看,不得了呐,真像个有头面的人物!”欧阳慧晶从内心觉得自己丈夫的身材好。
      “慧晶,看来,咱们买对了。向东这身材,穿上切瑞蒂,还真有点像有头有脸的人物。”
      姐妹俩你一句,我一句,说的任向东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脸上发起了一阵阵红晕。
      “行啦,我说,你们姐妹俩,别再说我了。咱们叫上庆华、思思,一起到镜山湖酒店吃晚饭吧。”
      “我来打电话。” 俞惠敏拿起了手机。
      刘思思和方庆华,见到任向东、欧阳慧晶和俞惠敏,觉得好生奇怪:
      “今天是什么日子,吃个饭,你们一起穿新衣服,慧晶和惠敏还化妆?”刘思思问。
      “ 是啊,是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方庆华跟着问。
      “猜猜。”俞惠敏笑笑。
      “今晚有重要的晚会?”刘思思笑问。
      “不是。”俞惠敏摇摇头。
      “我知道,惠敏今晚要相亲,你们两个去当参谋。”方庆华自鸣得意地笑着。
      “谁要去相亲?”俞惠敏反击道,“也不看看本姑娘是怎样的资质,还愁嫁不出去?!”
      “你们倒是说嘛,究竟为什么?”刘思思急着想知道答案。
      “我告诉你们俩吧,”欧阳慧晶捂着嘴笑,“吃完饭,你们也去买套新衣服,然后去试婚纱,好不好?”
      “试婚纱?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结婚啦!”刘思思一头雾水。
      “我说思思,我结婚时,你事先有和我打声招呼吗?还不是你们都商量好了,硬是给办了的。”欧阳慧晶好像要“报仇”似的,“现在,让你们去试婚纱,算是客气了吧?”
      “是啊,嫂子的提议非常好。思思,我觉得,我们是应该考虑结婚了。”方庆华暗自高兴。
      “是啊,你们都老大不小了,也很爱对方,是该结婚了。” 任向东帮方庆华说话。
      “还不是时候,”刘思思摇摇头,“现在太忙,穗大校区的建设,烦事多,百草制药的改制,也还是未知数,我哪来的时间?”
      “女人不能光顾事业,还应该兼顾家庭。我说妹呀,你要做女强人,我不反对,但你也要考虑庆华的感受,对不对?”
      “ 哥,现在确实太忙,等我忙过这阵子,再商办婚礼,好不好?不说这个了,还是说回原来的话题,今晚你们都穿新衣服,肯定不是要陪我去拍婚纱照的,说说,究竟为什么?”
      “好吧,思思,我这次回来,感觉咱们桐州的变化太大了!一句感叹,谁知惠敏便带着我去买化妆品,买衣服。去了百货,方知百货也变了个样。现今的百货,你如果去逛逛,光就感受她的热情这一点,就能窥豹一斑。”
      “是啊,不知不觉,桐州在变,我们也在变。桐州变得有活力了,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慧晶,你总是穿得很朴素,是应该买些新衣服了。而且,你天生丽质,今天穿的这条连衣裙,就很不错,儒雅大方,又显年轻。但是,为什么要化妆呢?” 刘思思还是有些不明白。
      “你不知道,卖化妆品的服务有多好,这在前些年是很难想象的。这不,卖家为了销售产品,居然免费为你化妆,而且化得不比专业化妆师化的差,让你觉得,不买他家的东西,都不好意思了。”欧阳慧晶感叹道。
      “我这里还有化妆师的名片,思思,你要化妆的时候多,给你。” 俞惠敏把化妆师的名片递给了刘思思。
      “思思,你看看你哥这套衣服,是不是似曾相识。” 任向东想借刘思思的口,来夸奖一下欧阳慧晶和俞惠敏。
      “是啊,似曾相识,让我想想,对,买给王晓华的也是这个牌子。不过,我哥穿这衣服更具魅力,这么一穿,好像就有了成功人士的感觉。慧晶,明天带我去,我也给庆华买一套。”
      “好。思思,你刚才说忙什么穗大建校,什么百草制药,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欧阳慧晶感觉这闺蜜不再像从前,什么都对自己说。
      “这个说来话长,一句话,得感谢你老爸,要不是他在咱桐州致力于发展经济,搞体制改革,我也没这种机会。今天就不说来龙去脉了,留点时间,给你和我哥,早点回去,久别胜新婚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桐州醒来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