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04 陈氏 ...

  •   裴金铃第二日醒来时天尚未大亮,厨下此时正在准备主家要用的热水和早食。
      让人点了蜡烛,又去叫了阿秀来伺候,屋子里一下子没了别的人。

      裴金铃散着长发,端了桌上冷茶倒进砚台,开始研磨。
      待阿秀敲门进屋之时,桌上的笔墨已干,沾了笔墨的纸正被裴金铃卷成小小的一卷,“喏。把这个交给他。”

      阿秀将纸卷藏进手中的镯子里,然后问:“姑娘可还要睡一睡?”
      一夜不曾好睡的裴金铃点了点头,落子无悔,心中的浮躁褪去,睡意又重新找了来,“嗯。那豆浆给我温一壶。”

      裴金铃得一朝回笼觉好睡,连早食都错过了。
      方氏得知也并未怪罪,让人带了话给她身边丫鬟让好好伺候,又叫厨子温了饭菜等她醒后再吃。

      阿福家的豆浆别的没有,就是舍得放糖,一喝进嘴里就特别甜,因而虽量少了一些却也好卖。
      裴金铃喝完豆浆,又吃了些许早食,在院子里散散食时,旁边一直伺候着的阿秀才道:“姑娘,今早出了点事。”

      “何事?”裴金铃问。
      阿秀看了看周围,发现没人靠近,便上前小声道:“今早我去后门买豆浆,听守门的钱婆子说昨天夜里侯爷叫了家里所有的管事小厮听训,这后门日后也不得随意进出了。钱婆子的意思是,最近些日子大伙儿都忍忍不要扎了人眼珠子,等过段日子了再说。”

      不许人随意进出,里面有多少意思,裴金铃不打算去想。
      横竖她想送的东西送出去了,她也不急,“好。”

      阿秀没想到是这个答案,抬头看去,“姑娘……”
      裴金铃摆手,“此事已结。暂时传不了信并不如何,且后才有大事。”

      什么样的大事裴金铃不说,阿秀也猜不着。
      一直到晌午时裴金铃正欲午睡,方氏身边的大丫鬟来了院子,说是夫人有事相请。

      这个时间与往日里的时间并不怎么合锲,阿秀掏出袖中钱袋正欲上前询问,就见得自家小姐道:“还请稍等,我梳妆后就来。”
      方氏身边的丫鬟自然懂事,在见过裴金铃后便退了出门。

      阿秀一边替自家小姐挽发一边道:“莫不是姑娘知晓夫人叫姑娘去是为了何事?”
      “唔。有什么事,去不不就知道了。”裴金铃偏了偏头,照着镜子看阿秀给她插簪,“用那根雕狐狸的玉簪。”

      方氏的院子不同于往日的热闹,今日显得格外的幽静。
      裴金玲眼神从院子大门的两个婆子身上略过,心中约莫有了点数。

      屋外守着的方氏身边的沈嬷嬷见裴金玲来了,忙道:“夫人,大姑娘来了!”
      屋子里的声音小了下来,随后传来方氏的声音,“让金玲进来吧。”

      沈嬷嬷捞开帘子请裴金玲进屋,却拦住了她身后的阿秀。
      阿秀皱眉正要说话,就见裴金玲回头看向她,“你去院子外候着。”

      阿秀一脸担忧,却不能违了自家姑娘的命,只得对自家姑娘屈了屈身,眼神刮过沈嬷嬷一眼后才往外走去。
      裴金玲一脸歉意看向沈嬷嬷,沈嬷嬷并未在意,一脸和气道:“姑娘请。”

      屋子里并不只方氏一人,还有方氏的嫂子,她也要叫一声舅母。
      “母亲。”裴金玲叫了一声后,又与一旁的妇人道:“舅母安。”

      方氏的嫂子出自工部侍郎陈府,陈氏对着裴金玲笑了笑,“说是女大十八变,金玲这跟往日又长高了些。”
      方氏笑道:“嫂子说笑了,都还是小儿女。”

      当初陈氏给裴金玲介绍了一门亲事,门第还不错,方氏替继女去相看了回,实在不喜对方太过钻营,回头就拒了。
      陈氏这话一开口,方氏下意识就想堵她嘴,生怕她再介绍个什么上进子弟来脏了她眼。

      方氏这样的反应陈氏见怪不怪,家中幼女难免娇养,也只能羡慕小姑子命好,回头跟裴金玲道:“金玲你来舅母这坐,今日有些事儿我和你母亲想跟你说一说。”
      想着自家侯爷在朝廷上惹出来的祸事,方氏也顾不得跟嫂子打嘴角官司,跟着点头道:“此事事关重大,想来也要先与你说一声才好。”

      她亲爹在朝廷上惹的那桩破事儿,在方氏嘴里都难听到句好话了,却也不得不给自己丈夫挽尊,留住他为父的尊严与情分,“你爹于朝廷大事上向来不懂,一糊涂说错了话,金玲你也莫要怪他。”
      陈氏也在一旁搭话,“是啊。你爹是什么样的人,金玲你也清楚。再也没有坏心的一个人,这事儿还真不是他有什么想法,无非嘴快了些。陛下要做的事,难不成还会听臣子怎么说?”

      不过是强行要百官献女,阳奉阴违又为何不可。
      陈氏道:“百官之女,想来朝廷要挑也是挑最好的,金玲你也不用害怕,只藏一藏拙即可。在第一轮就刷下来,后面便不用多操心了。”

      裴金玲有时也觉得她那个爹天真得吓人,想来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她这个原配的女儿颇为费尽了心机。
      只可惜脑子不够使,故而才惹出这一身骚来,“是。金玲听舅母的。”

      陈氏见裴金玲面上并看不出怨怼,也欣赏她这样的品性,继而又道:“俞家的事你外公也听说了,说来也是你爹不对,这么大的事儿竟也不知会方家一声。你且放心,俞家并无大碍。”
      方氏还不知此事,闻言看向陈氏,“真的?”

      这是被打了一闷棍给一把糖,或者说威胁也算得上。可惜她爹也好,方家也好,都太小看了她。
      裴金玲并未拒绝,相比之前的心有牵挂,此时镇定无比,“金玲在此多谢舅母舅舅和外公了。俞家行事如何,没有比我更清楚的,我信朗朗乾坤必有公道!”

      陈氏被裴金玲最后那句朗朗乾坤必有公道震了震,暗想到底是俞家养出来的,比京城的闺阁小姐要轻狂得多。
      但轻狂不轻狂的,该着急的是自己这小姑子而不是自己,便笑着道:“金玲与俞家往来得多,自然比我们这些外人更为了解。说来俞家这些年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大恶,想来其中是有什么误会。”

      这对姑嫂寻她来,也不过是为她亲爹那点事。只可惜已经太晚,她想做的已经做了。
      裴金玲与方氏和陈氏说了会儿话便寻了个由头退了出去,“想着今日的功课尚未做完,女儿就不多叨扰母亲和舅母了。”

      娘家竟会帮俞家,方氏自觉解决了一件大事,正是欢喜,“去吧。也别坏了眼睛,该歇着还是得歇着。”
      陈氏看着裴金玲走了出去,心下有些微酸,虽是当人后娘的,她这小姑子也实在是命好得过分,“说来,要是金玲的婚事已经定了下来,也没有这一桩了……”

      阿秀在院子外见裴金玲出来,忙上下打量,发现没有妨碍才落了落心,“姑娘。回去吗?”
      裴金玲颔首,将陈氏带给她的礼物交给阿秀,“待会儿记得登记造册。”

      陈氏这个人……也就如今方家还不是她丈夫当家,否则她这后娘的日子可不敢想。
      一个自以为是的丈夫,一个嫉妒心重的娘家嫂嫂,方氏那简单的脑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应付得来。

      只盼着方家老爷能长寿一些,好等她下面的弟弟们能长起来。
      方氏这些年没有对不起她的地方,跟别的继母相比她已算得上是圣人,裴金玲并不想她不好,只盼着她能少些天真,真正撑起这平阳侯府来……

      陈氏给她的是京城这几月才流行起来的蝴蝶金簪,簪子上的蝴蝶翅膀以纱线和金银线织就,一颠一颠的栩栩如生,加上前面的两根拿在手上都能颤动的金须,也算精工巧匠之作,价值不低。
      阿秀拿自家小姐看了眼才放回盒子里,又登记进了册子,才道:“方家舅母无缘无故的为何要送姑娘这么贵的簪子?莫不是又给姑娘来做媒了?”

      陈氏当年做媒的事阿秀也知晓,也亏得方氏后来拒绝了,否则阿秀得以为她们姑嫂沆瀣一气要谋害原配嫡女。
      这回陈氏无缘无故非年非节的又送了礼来,阿秀第一反应就是又要来做媒了。

      裴金玲让阿秀把盒子放进珍宝柜里,陈氏这哪是给她做媒来了,这是代表方家来要她识时务,别害平阳侯府和方府卷进皇权和卫王府里面去。
      毕竟跟一个嫁入了卫王府的人家是姻亲关系,要哪日陛下起了疑心,方家又该何去何从?

      还拿俞家的官司来做礼,只可惜礼物再重,也得她接不接。
      裴金玲由着阿秀给她打扇,轻声道:“陛下要选秀了。”

      阿秀一惊,“是为陛下充盈后宫还是为皇子选?”
      给皇子选老婆尚好,给皇帝充盈后宫便不是什么好差事了。后宫那么多女人,皇帝却才一个,多少女人老死宫中连一个儿女都谋不到。她家姑娘,可不能进宫去。

      裴金玲没看见阿秀苍白的脸色,但从失控的声线中能听出惶恐,安抚道:“不是充盈后宫,是在为卫王府赐婚选秀。”
      阿秀的脸色更不好看了,卫王府三子三女,长女嫁入宗室,次女幼女还小,其他几个儿子目前能赐婚的也就世子和王府二公子。

      卫王世子生母乃卫王原配、当今陛下的堂妹,次子的生母是西宁王身边一个小小偏将之女,如今却是扶正了的卫王妃。
      不说卫王府和朝廷的关系微妙,就世子如今空得爵位,不比其弟舅家实力在握,已是卫王的心腹。两人日后终有一争,朝廷赐婚下去,不管谁家姑娘嫁给谁,去了都别想过上好日子!

  • 作者有话要说:  方氏:平生最怕上进男人。
    陈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