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重到旧时路(上) ...

  •   夏妃懒懒地倚在镜台边,抬手描了描柳叶眉,回首望见方才谴出的侍女赋言已悄然返回。
      她微一顿手,恍若未见到赋言一般,只对着铜镜里的自己盯了会儿,道:“你替我把发髻重挽了。”
      赋言默然上前,麻利地梳着夏妃浓密而光泽的黑发,斟酌半晌方禀道:“娘娘,姚妃此次仍是称病不出席。”
      “果然”夏妃冷然一笑,眼里微微亮起深色的光,她蓦然站起道,“这就去罢,父皇不喜等人。”
      正值开宴,席间笑语晏晏,几个皇子妃嫔珠圆玉润的笑声轻盈若燕,皇帝坐在正首,正侧头与身边的皇后笑言几句。端庄秀雅的皇后微微抿唇一笑,就唤过一旁的内侍,嘱他开戏。
      皇帝把玩着手中新进贡的夜光杯,若有所思地望着戏台,道:“且慢,今日来的,是名伶庆澜?”
      “正是春和班的红伶庆澜姑娘。”内侍小心翼翼地回答着。
      皇帝颔首,脸上渐渐绽开一丝笑。
      内侍退下吩咐了一声,不消多久便见白衣的少年琴师抱琴走上戏台,在侧边静静坐下,如青山坐定,不动分毫。
      静默了一会,他伸手拨了拨琴弦,未成曲调,却别有风韵。几个试音下来,流畅的乐曲方从他手中流出,如同山溪轻灵,他微闭着眼,信手而弹,转过几个旋律,愈加入戏。
      舞步飞旋而入,彩衣的戏子挽袖入场,吟来一曲《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她掩面叹了一声,满目凄色,又道,“云敛清空,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
      她长袖扬起,香风起,云鬓落,吹落青丝如雪。才几个转身,又唱道:“月色虽好,只是四野皆是悲愁之声,令人可惨。只因秦王无道,以致兵戈四起,群雄逐鹿,涂炭生灵,使那些无罪黎民,远别爹娘,抛妻弃子,怎地叫人不恨。正是千古英雄争何事,赢得沙场战俘寒。”俯身梳理长发,泪盈满眶,宛然真情流露。
      台下人正自叫好,一片掌声,有几个多愁善感的妃子早已拿出了帕子,低头拭泪。
      庆澜心底蔓延出不屑的笑意,随即眸光一动,看向琴师,仿佛只是在一瞬间,本应是凄凄戚戚的曲子忽然换了曲调,霸王竟也未来得及出场。
      肃杀之气突兀地流畅倾泻,激得人热血沸腾,席下忽然一片寂然,满场的静寂之后,惟有皇帝突然扬声大笑:“好!好!”才又迅速喧哗了起来。
      白衣的琴师肃然而奏,台上着了粉墨的女戏子依旧不紧不慢地吟唱着,细听来,竟是慷慨激昂的《满江红》。
      她的声音高扬清悠,隐然有穿云裂石之感,挥罢衣袖,铮然而歌:“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她眼中冷冽的光芒更盛,仿若一柄磨砺的剑,孤高而突兀。抬手抚了长发,继续唱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唱到“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时候,她陡然提高了声音瞬间宛如冲流而下的激泉,清冽乍碎,惊得人心剧震。
      她蓦然抬头,点了足尖从戏台上一跃而下,手中蓦地晃出一柄匕首,转向高台上的明黄色身影。她光彩的戏衣飞扬,眼神决然而清亮。
      骤然之间,横空飞出一道剑光,将本壮志满酬的匕首挡下。
      庆澜侧身避过,手中匕首凌空一转,晃出身影。她甫一扬手,却被人瞬间扣住了手腕,无法动弹。
      年轻的皇子执剑立在她的身边,眼中的伤痛一闪而过。
      庆澜在看到他的刹那,猝然收手,静默着,闭目叹息,良久才涩然道:“我输了。”
      “二殿下。”四周的侍卫上前,将长剑横架在庆澜颈间,向他行礼。
      谢绎收剑,从庆澜身边一错而过,低声道:“你收手吧,我帮你保住戏班。”
      庆澜眼神陡变,波澜微起,半晌的犹豫后终于颓然放下了手中的长枪,却在那一瞬间,傲然抬头,风姿高昂。她就算败,也要败得有尊严。
      皇帝走下龙辇,冷声吩咐道:“把她的脸用水洗干净。”
      两个侍卫上前按住庆澜,就近拉了她生生压进种了睡莲的水池中,再猛地拉起。
      水珠顺着她光洁的额头流下,湿漉漉地头发垂了下来,身侧的侍女粗砺地用锦帕将她脸上的油彩擦拭干净。
      浓厚的彩妆下是一张清秀素净的脸,肤色微白,眉色黛青,然而那双眼睛,冷厉而不屈。
      龙辇后已是一群妃嫔的惊呼:“姚妃?”
      皇帝略一抬手,道:“太子,你来看看,这是不是姚妃,你的妃子,应当认得清。”
      “是。”紫袍的青年躬身一礼,踱步到庆澜面前,细细打量。
      一直淡漠神情的庆澜却在听到“姚妃”两个字时遽然变色,她冷冷地看着眼前的太子,眼里的尖刀仿佛要将他凌迟。
      太子谢蕴有一张线条略显柔和的脸,第一眼看去,竟如一个温和的书生,然而他的眼睛却深邃幽亮,如同湖水。
      谢蕴淡淡一笑,仿佛从未见到庆澜憎恶的眼神,道:“回父皇,这个姑娘虽然和姚儿有几分相似,神情却是不同的。”
      皇帝微微颔首,伸手抬起庆澜的下颚,打量了她许久,眼中的锋芒才乍然闪现。
      “原来是你啊。”他松手,玩味地笑了,“小丫头,你的眼神还是没变,和三年前一样,充满了憎恨和怨愤。”
      “彼此彼此,你也还是一样卑劣无耻。”庆澜冷然一笑,无奈双手被缚,只能倨傲地望着他,道,“只有你的死,才能消除我的怨恨。因为,谢琛,你该死!”
      “是么?”他忽然扼住她的脖子,诡黠地笑着,“那么三公主,你的脾气真是该改一改了。”
      他的手越来越紧,庆澜急促地呼吸,喉间的疼痛如火灼烧。
      谢琛却蓦然松手,向后一挥手,喝道,“带下去关进西牢。”他凑近庆澜的耳边,低笑道,“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来救你呢。”
      庆澜的眼中迸发出恨意,她大口地喘着气,跌跌撞撞地被两个侍卫拉走,凌乱的长发挡住了原本的容颜,只有含着不甘的眼睛依然亮如星辰。
      “皇上。”皇后上前,含了几分担忧,道,“不知这位姑娘究竟何人,欲行这谋刺之事。”
      谢琛的神色复杂难辨,他一字一字地回答:“皇后也许不知道吧,这个女子,就是前朝晋明帝最宠爱的小女儿,兰、亭、公、主、郁、宁、岚。”
      四周死寂,皇后骤然安静,只是忽然疲惫地叹了一声。她也曾见过那个单纯善良的小公主,就像莲花一样干净,完全与方才冷静淡漠的女子不同。
      世事难料,不都是如此么?
      她黯然失色,低头请退,拂袖而去。
      太子谢蕴上前道:“父皇,戏班的其余人该如何处置?”
      谢琛斜睨了他一眼,慢慢道:“若是连这都不知道怎么办,朕的太子岂非白立了?”
      谢蕴立刻拱手道:“儿臣知错,这就……”
      “太子殿下宅心仁厚,不若交给儿臣来做吧。”谢绎蓦然叩首,垂手请命。
      谢琛的目光从谢蕴身上越过,投注在衣袂翩然的次子身上,终于缓缓点头,又随即转身道:“太子,你身为储君,凡事讲究仁慈也要有个度,否则将来何以治国平天下?”
      谢蕴神色微微一变,瞬间恢复了平静,他淡笑着,自若道:“儿臣受教了,定然不负父皇期望。”
      谢琛微眯了眼,转身离去。
      这一切的发生,仿佛只是一眨眼,那个白衣的琴师,始终如同置之事外一般冷眼旁观。他一直在看着庆澜,看着她动手,看着她失败,看着她,被人带走。
      然而他只是握紧了手,指尖刺进了手心,渗出血来。他合目叹息,脑海中,始终回响着她曾经说过的话。
      她说:“阿倦,你别救我。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要出手救我。”
      她的眼神真挚而清澈,就像小时候一样明亮。
      他睁开眼睛,只来得及看到她最后的长发飞扬,黑亮如初。
      直到谢绎站到他面前,意味不明地笑着,道:“苏公子,久违了。”
      苏倦翩然一笑,道:“二殿下言重了,区区师工怎当得起殿下一声‘公子’?
      “琴师苏倦自然当不起。”谢绎笑道,“如果是声名赫赫的公子湛就另当别论了,不是么?”
      苏倦神色不变,淡淡道:“二殿下是在同在下说笑么?众所周知,公子湛是八王麾下第一名将,苏倦不才,怎敢与之相提并论?”
      “能以一己之身而助一个亡国公主复国,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介常人所能做到的。”谢绎拂开衣袖,道,“我虽答应她保全其他的戏子,但我想苏公子并不在内吧?”
      苏倦静笑,道:“在下若是落魄到了这样的地步,也不会进宫来了。”他退开几步,抬手向谢绎作揖,道,“多谢二殿下愿保得戏班众人不死,苏倦谢过,只此一别,愿后会无期。”
      谢绎但笑无言,只是道:“你走吧,若要胜你,我不会趁人之危。”
      苏倦颔首,眼中掠过一丝笑意,蓦地长袖飞扬,跃上宫墙。他素衣如雪,身影在夕阳的落晖中显得有些模糊。他忽然回首,目光向西面顿了一顿,才转身离开。
      谢绎抬头望着他离开的方向,目光渐渐沉了下去。他和苏倦之间,不仅隔着一个庆澜,还有八王郁重光在江南的三十万大军。
      郁氏从被灭到重新起兵复国,集结号令二十万大军,历时不过短短五载。如果说谢氏靠的是力量,那么郁氏拥有的就是民心。兰亭公主的刺杀,公子湛的挥军北上,八王的运筹帷幄,都已经一点点的开始显露出来了。
      谢绎抿紧了唇。庆澜,成为了兰亭公主,你还是当年的那个你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