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朕的大唐啊......” ...

  •   来自太宗陛下的亲笔信无疑是让开元年间和天宝年间两位不同的唐玄宗冒出一丝冷汗,臣子们游移目光更是令人不悦。

      然而再怎么确认,黑幕所放出的字迹都与历代传下的太宗真迹基本相符。

      李隆基在黑幕分出的小方幕中看到了所谓后世评价,一字一句都在如利器般刺入致命处。

      ...为什么晚年的我会变成那样?

      前不久还为自己得到明君评价感到高兴的李隆基倍感困惑,他现在还正是志气风发时,对神迹透露出的那个属于未来的自己难免迁怒。

      「开元后期,李隆基没能就此刹车,反倒是一路直冲而下。于是作为明君的李隆基消失了,留下的,是唯剩个空壳的唐玄宗。」

      黑幕的话仍在继续,李隆基既想听自己后续究竟做了什么,又心惊之前黑幕评价和祖宗书信。

      但他不能这么退缩,黑幕出现就意味着未来不是不可更改,只要不是大错,他李隆基必会及时改善,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个如太宗一般的评价,甚至比之更佳!

      「他仍旧可以理政处事,却不如年轻时克制自己,放纵奢靡之举,开始自得意满起来。」

      「而后,这位君王便愈发荒唐起来——」

      「开元二十三年,李隆基亲自为自己宠爱的儿子寿王李瑁,选定与当时的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的养女成婚,既后世有名的杨贵妃。」

      李世民不安感骤起,好似凉风不断拂过后背。长孙皇后见他这般坐立难安,正待低声交谈,就听黑幕再落了个惊天大雷。

      “——贵妃?!”他声音震诧到劈叉,熟悉的窒息涌来。

      太医瞬间在长孙皇后示意下冲上前为捂着心口倒下的李世民把脉。黑幕降下那瓶护心丸堪称宝贝,不过服下一粒,顷刻间李世民呼吸平稳下来,只是一张脸仍苍白无色。

      前半句为儿子选妻是常事,称不得荒唐。黑幕也未提及是为哪个儿子选了哪家女子为妻,可后半句却不称王妃,而是直接称作“贵妃”。

      如果这不是他们大唐后代的瓜,李渊还乐得多啃两口看看笑话,可偏偏黑幕说的李隆基是李世民后代。

      李渊伸向菜品的筷子一顿,僵在半中间。

      「或许诸位疑问,既然杨玉环是与寿王成婚,又怎么会成了杨贵妃?」

      黑幕依旧如往日般毫不留情,没给唐玄宗留下层光明外皮。

      刚与杨玉环成亲不过月余的寿王李瑁抬头看向黑幕,他不知道为什么神明会说有王妃作贵妃,父亲难道...真的过分至此?

      杨玉环立在他旁侧,下唇咬得失了血色。纵使大唐再开放,对女子还是多有桎梏,这一出下来,不管她究竟是怎么成了杨贵妃,错处大都会归结在她身上。

      李瑁察觉她异样,“玉环,可是身体不适?”

      “那上面——”杨玉环忽而反应过来,一抹窃喜浮现,她试探问道,“那黑幕说的...”

      李瑁摇摇头,没说自己连皇子名字都没听到:“好像只是简略提过一句,没提到具体,你对此好奇吗?”

      杨玉环否认:“并非好奇,只是这事情放出...恐怕多为不益。”

      李瑁点头称是,不再说话,对杨玉环所说多有认同。可他到底是作为儿子,怎能乱议父亲不是。

      「或许这一点事出还得归结于前人行径,对当时失去了武惠妃,精神状态不佳的唐玄宗来说——既然太宗可以纳弟媳为妃,高宗也曾立他父亲的才人为妃,他李隆基效仿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众所周知,太宗是指贞观年间的君王,即李世民本人。

      他看着黑幕干脆上下全没放过,从他李世民扒起,再到他儿子——等等,承乾立了我的才人当妃子??

      李世民双眼瞪大,朝自己长子看去。李承乾面有茫然,摸不清黑幕所说到底怎么回事,只能先一步下跪请罪。

      “先起来吧,或许是出于误会。”李世民头疼道,他无暇在意黑幕说他纳弟媳这事,可怎么能做到从他开始挨个叛逆一番?

      李世民简直无法直视黑幕。

      ——你们这些后代为什么好不学偏要代代传承这种奇怪事情啊!!

      「开元二十八年,李隆基于骊山与杨玉环相会,并就此开始他要将儿媳纳入自己后宫的计划,落到后世,便成了段‘缠绵悱恻’的爱情,岂不有趣?」

      「如此,便是李隆基昏庸后做的出名事之一。」

      咸阳宫中,嬴政翻过几卷竹简,没忽略黑幕现在诉说事情。这般荒唐之事仅是让始皇帝挑起眉毛,眸底嘲意显眼。

      这唐玄宗前期倒还能让他称赞两句,黑幕提过的治国方式也让嬴政可以从中提取自己所需,只要他稳固自身边万事顺遂,偏偏到了后期,竟成了如此行事。

      从来以天下为先的始皇帝不理解此事,对他来说,恐怕没什么能比大秦在他心中重要,遑论是所谓爱情——甚至到强抢儿媳这种地步?

      还不止李隆基一人,他祖先都做过类似事情。

      嬴政舒展眉目,心道这大唐还真是有意思。他大秦或许不足以万世传承,但就以扶苏来说,他再怎么都不会落得李隆基这种奢靡败国地步上去。否则岂不有愧他这个日日顶撞自己,直言自己所做有错的执拗性格。

      「此外,他对朝政逐渐不再重视,认为朝堂之上仍是开元前期时期的平和,实则朝堂中李林甫欺上压下独揽大权,不过李林甫才能具有,维持住了朝政。」

      此刻被黑幕提到的李林甫满头大汗跪拜在唐玄宗面前不敢多说一句,要知道帝王心思难测,他本以为自己能就这么将一切揽在手中最终安得晚年。经黑幕一说,他李林甫下场绝不会如之前预想那样好,能落个全尸都是帝王开恩了。

      唐玄宗神情凝重,太宗那封信终究是让他重打起精神,不知真假,但不妨碍他派人去昭陵探探究竟。

      得知此事的臣子清楚唐玄宗此举何意,不外乎怕太宗陛下真从昭陵里出来,好好教训一通他这个昏庸帝王。但知道归知道,谁敢明面上说出来?

      「可惜他死后,被李隆基提为宰相的杨国忠没这种能力,专权乱政,纵容贪污腐败。」

      刚刚还对李林甫幸灾乐祸的杨国忠很快步了下尘,唐玄宗已将目光向他投来。杨国忠连滚带爬跪倒不敢起身,直呼冤枉。

      “朕倒不知,这朝堂上是如你二人手中之物啊。”

      「而这时的李隆基在做什么?」

      黑幕说得轻巧,语调扬起,重将剑锋指向唐玄宗。

      「他在与自己宠爱的贵妃享乐游玩,并一反初时对神鬼之事的态度,尊崇道教,妄图求得长生。」

      “李、隆、基——”李世民恨不能穿过黑幕前往李隆基面前,求仙问道?若真有长生之术,那还有他们大唐什么事儿,早就成仙人天下了!

      纵使如今有神迹所降,不过是告知他们后世所认为的意难平或想挽回之事,从不曾亲自来翻改王朝更迭。李隆基他作为一朝天子,怎么能松懈无度,就此覆前人后路!

      喉口哽塞难言,李世民眼眶渐红:“朕现在是认可黑幕上后人所言,他李隆基怎么不在开元盛世后就自尽,到地下来见朕!”

      这话便说得严重了,显然李隆基给李世民气得不轻。一向身体康健的李世民如今都倒下过一回,足可见他现在心情如何。

      「在帝王如此状况下,再无欲求的人也能被滋养出野心来,更何况是被戏称为李隆基亲子,屡任重职的胡人安禄山呢?」

      朱棣:“安禄山作为外族能掌十几万兵,还身兼数职,难怪会被神迹说是他李隆基的亲儿子。”

      朱标拍拍这个不省心弟弟的肩膀:“大唐对我们来说是过去,再多评判都是旧事而已,还不如想想黑幕什么时候会再放一出大明。”

      自从头一回黑幕放了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后,朱棣同大哥待在一处就觉得混身难受,连着几天都在躲他,不愿面对。

      黑幕召让来还不忘把他跟朱标放到一块去,朱棣还想着自己未来造反谋逆,心觉自己实在对不住大哥教导。朱标却不以为然,说开后仍如平素相处对待。

      这几个弟弟,朱标都清楚他们性格为人,若非行至绝路,必然不会冒着被朱元璋一怒下大义灭亲的风险造反。

      比起看前朝旧事,朱标更想知道朱棣跟他说的那位永乐大帝的后续。或许是出于兄长直觉,黑幕虽没有明说是大明相关,他心下偏向这个永乐大帝和他四弟脱不开关系。

      「杨国忠任宰相以来与安禄山冲突渐长,直到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决定先发制人,一场长达数年,致使天子被迫出逃的‘安史之乱’就此展开。」

      「这一场反叛,让李隆基终于从他开元盛世的美好过去中醒来,这时是李隆基虽不再清明,却亦不是全然昏庸——但他老了。」

      「为应对安禄山叛乱,李隆基与朝臣想尽办法却频频失策,被叛军逼得放弃国都,就此失去长安、洛阳两处,难以对敌。」

      公孙弘道:“这大唐看前边讲述国力昌盛,怎么会连叛军都打不过?”

      “总不会是将领无能。”李广接话道,“恐怕这安禄山确实有能力,大唐多数兵马都在他手中。”

      两人话音虽低,但刘彻仍听得清楚。他将黑幕讲述的李隆基后期行径当做反面例子,提醒自己日后彻底掌权可千万不能做此类似事情。

      刘彻边听,手在小黑幕上点点,想从留言区里得到些有用信息。

      他对霍去病现在不至于到任命官职这种惊骇天下的地步,卫青倒能在有黑幕背书下升任。

      刘彻无非好奇一下这小孩未来究竟做了什么被人夸赞天才去病,还有奇奇怪怪的SSR称呼——黑幕解释说这是霍去病对大汉很重要的意思。

      他对后世给霍去病起的别称很是感兴趣,留言区里提到卫青则是一堆舅舅和yyds....奇怪,怎么后世都喜欢用这种怪模怪样的符号?

      至于提到他成了猪猪这事被刘彻自然略过,唯有说汉武帝才令他多看两眼。

      「不久后,马嵬坡兵变发生。」

      「随同士兵先是群起而上直接斩杀了宰相杨国忠,后围住李隆基一行人,逼迫他作出选择——是如他们所说处死‘祸国殃民’的杨贵妃以安士兵的心,还是不顾周全,执意留下杨玉环的命?」

      杨玉环看到这里已是惊异。对天子来说,没什么能比得上稳固自身性命,莫说是个宠妃,纵是六宫皆弃又如何?

      那她最后下场,便显而易见了。

      杨玉环站立不稳。李瑁将她揽入怀中担忧不已。

      “要不还是先回屋中吧?”李瑁劝道,无怪他焦急,杨玉环现在面无血色,仿若下一刻就要晕厥。

      杨玉环同他双眼对上,凄然自心底漫散开来,最终只是将头埋入他怀中,不再说话。

      那是天子,是她丈夫的父亲...就算日后避开骊山那一遭,难道还要时时担忧吗?

      未来的我、未来的杨贵妃——你是如何想的呢?

      「李隆基作出了选择,顺利逃至巴蜀之地。这便是大唐“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的开头,同样是李隆基统治结束的象征。」

      「安史之乱期间,大小战役不断,睢阳之战与灵宝之战于其中更为出名,这些留到日后再详细说明。」

      「马嵬坡之后,李隆基远在巴蜀之地,太子李亨便率军北趋灵武,改元至德,直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至德二年安禄山被杀,迎回太上皇,将其软禁太极宫内不得出,使其晚年郁郁寡欢。」

      这一出——怎么和现在情况还有几分相似?

      太子李亨直接自立为帝,将远在巴蜀的李隆基架成太上皇,而后软禁宫中。他们现在的皇帝,当初可是同样逆流而上,迫使李渊禅位于他,至今居于大安宫,少有出行。

      侯君集掐紧大腿才止住那声险险要出口的惊呼,李靖见他脸部涨红,顿感无语,再瞧眼尉迟敬德这个藏不住心思的,同样低下头不往上看,唯恐自己冒出惊人之语。

      「宝应元年,李隆基病逝葬于泰陵,庙号玄宗,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廷为避讳‘玄’字,又多称其为唐明皇。」

      「纵观唐玄宗此人,前后变化之极端今古少有,大唐历代共创出的太平盛世在他这一代,被内里暗藏的獠牙撕扯下破碎,自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人口锐减,不复往日。」

      李世民没看殿下旁人如何,满心都放在黑幕给他发来的安史之乱前后人户变化,此刻连魏征劝谏都无法令他控制住语调颤声。

      “朕.....”被后人认定可称千古一帝的太宗陛下泪眼汪汪,仿佛要当众哭出来般:“那是朕辛辛苦苦,经营下来的大唐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朕的大唐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