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诸臣误朕,非朕负于大明。” ...

  •   「连皇帝的国丈都是这般行径,更别说其他那些大臣们了。有人一瞬换上了破衣,府内奢侈物全数转移,走在外都看不出是个朝廷大臣,以此暗示崇祯自己身无分文。

      「当时任内阁首辅陈演在崇祯帝问询时为了表明自己清廉而裸捐。结果被刘宗敏一审,不过拷打了几次,那贫寒的家里就凭空冒出了白银与黄金来。

      「真是好一个为国为民,不敢贪墨的大臣啊。」

      陈演一下就僵住了,一张脸青了白,白了青,嘴唇颤动说不出话。

      朱由检目光在他身上逡巡片刻,忽地笑了,他以黑幕中提及官职去称呼陈演:“朕都不知,国丈与首辅府中财宝如此之多,可轮到国库空虚,正是你们为君分忧的时候,怎么就一点儿拿不出来了?”

      周奎忙跪下称罪,但还想挣扎一下,俯下身求饶:“这黑幕神异于未来之事,谁也论证不出真假,请陛下明鉴,勿要伤了臣子们的心啊!”

      「李自成的手下们把大明臣子打劫了个干干净净,搜出七千多万白银,这时再跟前面崇祯动员捐赠出的二十万一对比,是不是更加有意思?」

      黑幕的巴掌来得又快又猛,周奎领着一堆官吏跪在崇祯面前,死死低下头不敢抬起,脸颊烧红,像被那无形巴掌狠狠扇了一轮。

      朱由检手指叩着桌案,迟迟不叫他们起身。他仍目视黑幕,神思已经不知道晃去了哪里。

      他低声自语,想寻求黑幕认同,“此为诸臣误朕,非朕负于大明。”

      .

      朱元璋捂着心口涨红了一张脸,舍不得对马皇后使力,便改向重重握住朱标手臂,无视掉长子顷刻僵硬笑容,嗓音发虚,“七千万两——七千万两白银!”

      怎得咱朝中就无这般臣子,好叫他能寻个由头抄家,充盈充盈国库,再送份扒皮套餐?

      朱元璋痛心疾首望向大臣,一派希冀:“你们中,可有如此之人?”不要求七千万之多,有那个一半也成,最少二三十万,他不挑,真的。

      李善长额角青筋直跳,委婉道:“陛下,您忘记自己定的律法了吗?”

      大明律里明确规定,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就得被拉去问罪杀头,数额再多的,要不凌迟示众,要不剥皮填草挂到外头当风干肉。

      这等严厉刑罚下,哪还有贪官污吏敢主动跳出来冒尖儿的?

      “不过,这黑幕怎么只以崇祯皇帝代称?”徐达发现盲点。按理来说怎么也该介绍介绍皇帝名字,结果一路听下来,他们除了个明思宗和崇祯外什么都没收获。

      .

      「贪官污吏给晚期的大明来了一击背刺,致使层层剥削下百姓无路可走,为求自保,只能拿起武器加入起义军寻求一点活命粮食。」

      「李自成便是一路打着“均田免赋”这个旗号收纳了不少百姓,部队到后面顺利扩大成百万人之数,建立了大顺,成功攻破北京城。」

      百万之数的起义军,还只是李自成手下的数量。那时候的大明,是真的变成了纸糊灯笼,内忧外患,随手一戳就破碎了。

      “有百万人的起义军...”刘彻提起兴趣,大汉多年修生养息,人口稳定攀升,如今已近五千余万,可谁又会嫌自己国家人多呢?

      他想攻打匈奴,想洗刷当年高祖白登之围的耻辱,最缺就是精兵良将,若能有这么一批人加入军队供他训练成兵士,那岂不是离他发兵剑指匈奴更近一步?

      可惜,此事也只能想想。

      黑幕不会把那些人跨越时间给他,他也不能在桑弘羊唠叨下执意派兵。只能暂且蛰伏,等到有一日兵强马壮,再派李广等人出发,将那些匈奴全打得抱头鼠窜才好。

      桑弘羊直觉刘彻此刻肯定冒出养兵想法,他暗暗定心,在刘彻期待目光中当做自己什么都没看到。

      陛下,如今国库虽算得上充盈,可也不能贸然派兵,要是失败岂不劳民伤财?

      您还是安静待着吧。

      刘彻从桑弘羊眼中读出了这个意思。

      .

      昔日敢领一支骑兵杀入敌营的天策上将,如今的唐太宗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这朝堂上怎么就一个好官都没有,难道这大明真就倒霉至此,整个国家上下都摸不出一个良将来对抗起义军?”

      尉迟敬德挠挠头也是不懂:“确实怪事一桩。”

      “......”魏征叹气,声音与黑幕重合到了一起,“恐怕无将可用的缘由,与这位崇祯皇帝也有些关系。”

      「其三,便是崇祯皇帝本身所致。」

      黑幕顿了顿,重新将这位皇帝详细介绍了一通。

      「崇祯帝朱由检,字德约,是明朝第十六任皇帝,为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同父异母的弟弟。天启二年被明熹宗册封信王,天启七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由于没有明熹宗子嗣可继任,皇位便托付到了朱由检手中。」

      「不可否认,崇祯帝朱由检确实算得上一个好皇帝,一生操劳为民。可惜其性格多有缺陷,又能力不足。大明在最初理政下虽有改善,后续却也因崇祯帝性格,朝着灭亡添上了一把火。」

      .

      「他刚接手大明时确实谦恭谨慎,一举铲除魏忠贤和一干阉党成员,使他深得人心,彼时朝中亦不乏能臣大将。
      然随着崇祯皇帝地位稳固,他性格中弱点就暴露了出来。」

      「后世评其“刚愎自用”,认为崇祯无法控制自己的多疑猜忌,在此情况下使用重典,是为一大忌讳。」

      李世民心道这也算不得错,不过加重处罚,就得皇帝本人能知人善用,清楚送到自己跟前奏疏里被弹劾的臣子罪责是否真实有据。

      若毫无缘由乱杀一通,只怕离失去文臣武将的忠心也不远了。

      「无论战役大小,打了败仗的将领会被砍头,致使明军一干将领都只求无过,还会在打输后相互推脱责任,这样的军队,长此以往出现问题也不是什么奇怪事情了。」

      「崇祯二年九月就有顺天府尹刘宗周向崇祯上疏提醒:“陛下求治之心,操之太急....转为刑名。刑名不已.....积为壅蔽。”「1」
      可惜,崇祯皇帝没有听劝,依旧按着自己的方式处理,在后期更是出现冤杀臣子的例子,有失误做错便非杀即贬,致使人人自危。」

      李世民惊了。

      怪不得朱由检手下无将可用,杀来杀去的,武将都担心自己人头落地,怕是文臣连劝诫之心都不敢有了。

      想挽回走向末路的王朝,努力确实无错,崇尚节俭勤恳处政更是好事。

      但你没法慧眼识金挖出良臣来也就罢了,怎么能但凡有点儿失误就把人给杀了啊?!这么下去,坏的是割掉一茬,跟皇帝一样想为国分忧的臣子们也割掉一茬,哪还肯有人给你卖命?

      武将怕自己打败仗开始粉饰战绩,文臣缩在朝中只懂得应和听从,放到哪个朝代都是亡国之兆。

      .

      黑幕的伤害回旋飞来,梅开二度给了朱由检一个大招。

      他听得黑幕从天灾数到人祸,又从这儿开始盘算贪官,最后神来一笔,指出他朱由检努力白费,在朝堂里杀了个来回,给大明灭亡出了份力。

      「崇祯时期并非没有良将。例如被崇祯任命为兵部尚书的袁崇焕,其对敌有勇有谋,多次击退当时的后金军队,又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立下大功。」

      「后来袁崇焕被魏忠贤余党弹劾,又遭皇太极利用崇祯多疑猜忌性格施计,传出他投降于后金的谣言。」

      来此之前刚把皇太极打退的袁崇焕诧异抬头,从人群后探出眼睛,望上方端坐的君王:......?
      该不会,您真的就那么信了?

      朱由检突然感到一阵无来由尴尬,手在袖中攥成了拳,不禁对自己产生些许怀疑。

      难道朕真的有神迹所说那般不堪?

      「崇祯皇帝信以为真,不顾成基命上奏请皇帝慎重之言,宣布袁崇焕通敌叛国。判其凌迟处死,家人流徙三千里并抄家。」

      「但抄完后却发现袁崇焕家中并无余财,可以说是抄了个寂寞。再待到袁崇焕死后,后金军队难再抵挡。」

      袁崇焕一颗心登时拔凉。

      自己在前边为皇帝拼命退敌,他的陛下却在因为谣言对他心生怀疑,毫无证据下将他处死,如此行径,岂能不叫人寒心?

      「除去袁崇焕外,明末时期较为出名的武将还有时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的陈奇瑜,他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甚力,名噪关陕。不过这位也被言官弹劾一通,成功除名戍边。」

      陈奇瑜面无表情:..........

      他跟袁崇焕一时仿佛难兄难弟。

      「其次,崇祯皇帝频繁更换大臣,背后原因是崇祯皇帝不再信任百官。他重蹈覆辙重用宦官监理天下财政,宦官甚至可以公开弹劾大臣,引发出新一轮朝廷内部矛盾。」

      「最后,他更是擅于推卸责任。陈新甲分明是奉他之命派马绍愉暗中和清军议和,被言官弹劾后,崇祯便把责任推给了陈新甲。
      陈新甲不满上疏,遭崇祯下令逮捕,斩首示众。」

      袁崇焕跟陈奇瑜对陈新甲投去同情一眼,颇有股兄弟你也被弹劾处置了的感慨。

      陈新甲:..........
      谢谢,并不想要这种同情。

      朱由检尴尬越重:......
      朕知道大概问题了,让朕想想办法。

      .

      蒙恬神情古怪,感觉自家陛下跟黑幕中这个比起来好的不是一星半点。起码陛下对蒙氏信任不会因为几句弹劾就消失不见,更不会猜忌蒙氏是否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有一个擅于知人任事的皇帝简直是朝臣们的福音,若这个皇帝还听得进臣子劝诫与谋划,军事文政样样精通,那便是天下独一份的快乐了。

      遥遥在另一个世界打出喷嚏的唐太宗纳闷:谁在念叨朕?

      .

      「积重难返的大明不可避免在多方因素下毁灭,其后虽有南明苟延残喘,但大多仍认为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为大明最后一任皇帝。」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留下遗言:“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在旁陪同自缢而死。」「2」

      「如此,崇祯帝朱由检这一生就如此落了幕,为君时六下罪己诏,勤政节俭,虽未能挽救悬崖边缘的大明,到底是尽了力。」

      「庙号与谥号也多有更改,最终由清廷去其庙号,改谥为庄烈愍皇帝。」

      「不过若要细究下来,大明灭亡确实不止于崇祯时期出现的问题,不过介于此次主讲为崇祯帝本人,有关明朝更多相关会留至后续——毕竟,还有个大明‘战神’冲在最前头呢。」

      待到黑幕画面褪去,崇祯皇帝这一生也终于在他们面前落下帷幕,虽为帝无大才能,但努力是实实在在的,只是落到那时候,再多努力也比不过一个天资聪颖擅于治国,且能打出天下来的皇帝。

      待到画面与声音全数消失,朱元璋心头怒火一点点增生,那所谓清廷他无暇顾及,时隔久远,再怒又有何用,难不成他还能率兵攻向后世复明去?

      朱元璋维持住理智,他于祖训录中为几个儿子往下子孙皆排出二十个字辈去,而这崇祯帝朱由检——显然并非太子朱标之后。

      他一点点扭过头来盯向见势不妙躲到人群后的朱棣。

      如今太子正当壮年,且有他亲手打造的班底助力,只要他不是被什么鬼东西迷了心智,那朱标这储君便坐得稳稳当当,绝不会出差错。况且朱标眼下也有了儿子,再怎么转动都不至于无后可继。

      那么,这由字一辈向上推去是燕王朱棣,他的老四——这皇位是怎么拿到的,就得好好琢磨一番了。

      朱元璋清算之意很是明显,他咬着字音:“朱、由、检?”

      朱棣顿时大骇,浑身一颤,大呼冤枉:“爹,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朱元璋森森笑出一口白牙:“咱还什么都没说呢,老四,你跑什么?”

      朱樉虽纳闷,但不妨碍他看热闹,一把将逃跑中的朱棣扯过来问询,“由字不是排到你那边的字辈吗?”

      “我也想知道啊!”朱棣满目悲愤,“我如今当个藩王好好的,怎么可能去抢大哥的位子?”

      朱标与马皇后一人一边拉住怒冲冲要去追朱棣的朱元璋,紧接着对朱棣使去安抚眼色,而后开始劝解:“爹,你清楚老四性格,他怎会做那种错事,您不能就这样一棒子打死。就算真是出了问题,肯定有他缘由在。”

      “重八,且先再等等看这黑幕是否有解答,棣儿一向尊敬标儿,此事怕是误会。”马秀英跟着温和劝慰,总算是成功安抚住朱元璋。

      朱棣这才小心翼翼往朱元璋身边蹭去,得来一个翻上天的白眼。

      “咱还没动手呢,你倒跑得快。”

      朱棣干笑,心说您那架势可不像要和平谈,神情又不敢露出异样,只能随便胡扯理由:“主要是本能作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诸臣误朕,非朕负于大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