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黛玉睁开眼睛,迷茫的看了看众人,有些抱怨地说道:“你们为何救我?”,玄静师太似有所悟,笑道:“不是我们救的你,是它救的你。”说着,用眼神指了指“追风”。黛玉把目光移向“追风”,迷惑地说:“它救了我?”。说来真是奇怪,那匹马似乎很通人性,它见黛玉睁开了眼,居然用一只前蹄,轻轻地刨了刨地,将头连点了三下,甩甩尾巴,又在鼻腔里打了一阵响声,作欢腾状,把嘴在黛玉身上蹭来蹭去,作“祝贺”状。看的众人惊奇不已,黛玉却苦笑了一下,默不作声。
      玄静师太试探着问道:“姑娘为何要寻短见?”黛玉没有作答,只说到:“请让我走吧。”说着就要起身。玄静师太将黛玉轻轻拉入怀中,说:“姑娘,我看你衣着打扮,也非小户人家女儿,定是有些来头;我看你形容举止,也是有些经历和故事的人。你有怎样的过往,你不愿说,我也不便追问。然而,不论你经历过什么,遭遇过什么样的伤害,承受过多大的痛苦,也不必轻易地了结自己的性命呀。我猜想,你应该也有父母,还有兄弟姐妹。你这样轻生,对你自己或许是一种解脱,你是一了百了。但是对于你的亲人却是莫大的伤害啊!退一步说,即使你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亲人,你还有你自己!你能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你不能轻易离开,而要勇敢的活下去的理由啊。姑娘,你还这样年轻,该经历的人生还有许多你没有经历。你或许遭遇过不幸,但又怎能断定你未来不会得到更大的幸福呢?况且,你离去,世界或许不会因此黯淡;但你好好的活着,世界定会增添许多色彩……”说到这里,顿了顿,又继续说,“再者说,你居然让‘追风’给救了,也说明你气数未尽,尘缘未了啊。”说着,看了一眼“追风”。
      黛玉迷离着双眼,似在自语,又似对玄静师太说:“我早已看破红尘,何谈‘尘缘未了’啊。”玄静师太听了,发笑道:“你小小年纪,也敢说‘看破红尘’?何况,你所遭遇的苦难,想来未必比我们大到哪儿去,我们都不敢说‘看破红尘’啊。”说到此处,已经眼眶微微有些湿润,而那妙音、灵玉、清霜、慧灵也都眼中闪出了泪花儿。黛玉不解地问:“你们……”话到嘴边,她却打住了,心想,“我自己已经到了这般地步,还哪有心思去管别人的事情啊?”师太也不作答,见她的话对黛玉略有触动,乘势说:“姑娘,不管你有怎样的打算,到了这里,我们是断不能让你再离开,去走不归之路的。听我的话,不管你今后何去何从,今天暂时住在这里。等过了几晚,或许你的想法会有所改变,你说呢,姑娘?”那四个小尼姑也齐声说道:“姑娘,留下吧。”
      黛玉听了师太的劝说,思想稍稍有些松动,并且以眼下情势来看,有这五人的阻拦,自己也断难离开。又见眼前五人都是女儿身,只得姑且依了。于是,四个小尼姑将黛玉从木案上抚下来,准备进到屋子里面去。谁知那“追风”却紧紧跟在黛玉身后,不愿离去。玄静师太见状,笑道:“看来你今生与它有缘啊,它是离不开你了。妙音,咱们不是有一间单独的马厩吗?你和姑娘领它去哪儿吧。”妙音说:“好的,姑娘请跟我来。”
      妙音领着黛玉和“追风”,来到后院。从后院院墙上一个小门进去,则又是一个宽阔的大院,穿过大院子,就来到一排马厩跟前。马厩里养了有十几匹马,有两三匹在一个马厩里的,也有三四匹在一个马厩里的。妙音和黛玉来到那间单独的马厩前,那“追风”也跟了过来,温顺地站在黛玉跟前,用头轻轻地蹭着黛玉的手臂。黛玉只好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它的脑袋,说道:“进去吧”,那“追风”居然也就听话的走进马厩,还回头朝黛玉点点头。黛玉看它乖乖的待在了马厩里,这才同妙音回来。
      妙音领着黛玉回来,玄静师太便拉着黛玉的手说:“进屋吧姑娘。”黛玉也就跟着进了屋。黛玉看到,屋子里的一应陈设,却与一般所谓尼姑庵并不相同,而与普通农舍别无二致:正对门的后墙根立着一条条案,前面靠着摆一张八仙桌,条案两侧则各摆一张椅子。这些都是松木做成,黑漆漆了。在条案右手,靠侧墙摆一张床,也是松木作就,漆成朱红色,紧贴床板铺着一张竹席,上面铺一条毛毡,再上面是一条粗布褥子,最上面则铺了一条蜡染的粗布床单。两条被子叠成方块并排放在床脚。另外,墙上必然有些简单装饰,桌上自然摆些杯盘茶具,不宜一一赘述。
      黛玉看着这简陋的屋子及里面的陈设,自然与大观园不可同日而语,真是有天壤之别。然而黛玉却对这些毫无感觉,既不因这里屋舍简朴而有嫌弃之心,更不因大观园生活繁华而生怀旧之情。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还不知道呢,现在身处怎样的环境就已经无所谓了。
      正看着想着,玄静师太开口道:“现在已到晚饭时间,你们收拾一下,吃晚饭吧。”四位小尼姑应了一声,开始忙活起来。四人将条案左手靠墙角处的一张简易大饭桌搬到窗户下,饭桌四周各摆了两把木凳,慧灵又拿抹布将桌凳挨个擦了一遍,就已收拾停当。这时玄静师太问黛玉:“姑娘可否告诉我们你的芳名,我们也好称呼呀。”黛玉至此已慢慢感受到了这些人的善良,于是如实相告。师太叹道:“看来的确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啊,名字这样好听,那,我以后就叫你‘玉儿’吧。”黛玉点头应允。于是入座,师太自然上座,黛玉算是宾客,在次座坐了,其余妙音等四个小尼姑加上后进来的另外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尼姑,不分座次坐下。不多时,就见几个四十来岁厨娘模样的人端着饭菜上来,看那盛食物的碗碟杯盘,都是粗瓷造就,筷子也是普通的竹子做成。再看饭菜,主食是农家常吃的稻米饭,有六样菜,四样素菜,两样荤菜。最后有一个虾米紫菜汤。这已算是招待客人的丰盛食物了,与贾府的钟鸣鼎食相比,自然又是相去甚远。师太招呼道:“玉儿,粗茶淡饭,吃点儿吧。”黛玉自然不拿小姐身份,端起碗筷吃起来。连黛玉自己都有些奇怪,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她,现在吃这些粗茶淡饭,竟然也没有难以下咽的感觉,反而吃的美味可口。她在心里默默苦笑道:人啊,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呀,哪儿有什么天生的高贵富有,又有什么不变的低贱贫穷?怎样的环境是人不能适应的呢?
      吃完饭以后,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黛玉也不多说话。看看天色已晚,玄静师太说:“那就休息吧,玉儿该困了,妙音,清霜,你们和玉儿睡这个房间吧。”说完,向两位递个眼色,示意让他们留意照管黛玉,两人会意的点点头,又添一床干净的被子枕头给黛玉,师太便回自己的房间睡了。
      单说黛玉这里,众小尼姑听说来了生人,都争相来看,众人见那黛玉虽有些疲惫伤感,眼睛也哭红了,甚至略微有些肿,却仍然瑕不掩瑜,仍然遮挡不了她天生丽质的容姿,她依旧是那个“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眼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绝代美人。众人见她长得如此标志,性格又文静温和,无不心生怜爱之情,想同她说话。妙音坐在黛玉身旁,笑道:“林姑娘真漂亮。”黛玉这半日来受众人关爱,且又与这些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在一起,自然多了几分亲近,少了一些生分。悲伤痛苦也减了许多。听妙音夸她,羞涩的说:“你们个个也很美啊。”
      黛玉此话倒还真不是违心的恭维之词。由于此地属于江南水乡地带,钟灵毓秀之地,把这一个个女孩子养育的水灵清秀,精致可人。把他们与黛玉相比,也是只差累黍。妙音看上去年龄最大,约有十四五岁。已经出脱成一个标标准准的大姑娘了:少了女孩的天真稚嫩,多了少女的端庄稳重。高挑修长的身材,亭亭玉立。瓜子脸,细长的眉毛,浓淡恰好,由眉心起,向两端微微上扬,继而平缓地、略带弧度地向两边舒展延伸开去,及至俩眼角处,又略向下弯曲。眼睛不是圆圆的大眼睛,而是较为细长,弯弯的,像个月牙,与眉毛配合的恰如其分。鼻梁不高却很直,鼻头不是尖尖的,而是小而圆,有点肉肉的,却不显肥厚。嘴唇薄厚适中,一口洁白而整齐的牙齿。总之,浑身每一个部位都搭配的和谐完美,若换掉其中任何一个部件,都会破坏她的精美。再看清霜,年龄比妙音小个两三岁,自然稚气未脱,具有典型的孩子气。大眼睛,双眼皮,长长的睫毛,随着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似乎会说话,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一对小虎牙,给她增添了无限的俏皮可爱。其余十几个女孩,也各有各的美,切不做一一描述。这些女孩因喜爱黛玉,话也就多起来了,不是跟黛玉问长问短,就是相互间说些新鲜趣事,有时甚至嬉笑打闹一阵,全无拘谨之态。黛玉看着女孩们纯真无邪的笑脸,心里又渐渐舒畅了许多,偶尔也主动说上一两句话。不知不觉间,已到午夜时分,姑娘们才渐次回自己的房间去,只留妙音,清霜陪同黛玉休息。妙音少不了照应黛玉盖好被子,小心着凉等,极为细致周到。不在话下。
      第二日清晨,黛玉一睁开眼,发觉天已大亮,妙音、清霜早已起床,将房间洒扫的干净整洁,各自正在那儿洗漱化妆呢。黛玉倒有些窘迫难为情,赶紧起床,边整理被褥边说:“你们怎么不叫醒我?”妙音见她醒来,忙说:“林姑娘何不多睡一会儿?”黛玉说:“我睡醒了。”于是清霜去厨房打来热水,招呼黛玉洗漱完毕,妙音又拿自己的化妆用品给黛玉用,无非是些脂粉、口红、眉笔之类,较为简单,实在无法与黛玉原来用的相提并论。然而,俗语说,“入乡随俗”,“走哪山要打哪柴”。到了这里,黛玉也不能太讲究,好在黛玉天生丽质,简要化了化妆,已经神采飞扬,娇容立现。
      收拾完毕,看看离早饭时间还有一会儿,妙音说:“黛玉姐姐,咋们出去走走?”黛玉点点头,于是,妙音挽着黛玉,清霜跟在后面。三人出得门来,忽听得昨日送“追风”时所经过的后院里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嗖嗖嗖”的似风刮的声音,有“叮叮当当”似金属相互碰撞的声音,也有嘈嘈杂杂的人的脚步声……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妙音见黛玉疑惑,解释道:“这是师太他们练功呢,咱们们去看看?”说着,望望黛玉,黛玉本对此地生疏,要去哪儿也是漫无目的,妙音说去哪儿,她也就跟着去哪儿。
      来到后院,果然看见玄静师太率领一大帮三十来个尼姑,拉开架势,在那儿舞刀弄枪,练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蔚为壮观!只见有的把手中的剑舞得飒飒作响,虎虎生风;有的把手中的刀凌空劈下,寒光凌凌,砂砾咋起;有的把个链子标转的眼花缭乱,神出鬼没;有的把个长枪耍的银蛇飞舞,咄咄逼人。有的在练定力,单脚着地,双臂展开,纹丝不动,稳若磐石;有的在练轻功,明明站在地上,倏忽间已在房梁间、屋顶上穿梭,飞来飞去,踪影难觅;有的在练对打,刀去剑来,□□棍挡,招招惊心,却是收放自如,点到为止,令人虚惊一场。
      我们先单说说这玄静师太,她的身手最见功力。只见她手持一把三尺来长的佩剑,先是静静的站立在地,双目紧闭,凝神屏气,不受周围任何声响干扰,其周围空气也似凝固。突然,一声“铃铃”作响,你还没看清楚她有什么动作,剑已飞出剑鞘,直刺向天空,她用脚尖轻轻一点地,拔地而起,人随剑走,在空中接住剑,“刷刷刷”已是十几招使出。伴随着“呼呼”的响声,五六丈开外的树叶也被剑气吹得哗啦啦摇摆不定。接着,玄静师太在空中就地一个翻腾,剑尖指地,俯冲下来,黛玉正惊慌间,师太却在剑尖离地面只有寸把高的地方,收剑翻身,剑向前刺,人跟剑平飞出去,直指七八丈开外的一棵参天大树。及至树前,师太却又在半空中一个翻转,呈站立状,脚却并不着地,而是踏着树干,迈步而上,如履平地。眨眼间,已至树梢,并不做片刻停留,而是旋转而下,双腿交叉落地,又回身,剑往斜上方一指,青光闪耀,力道千均。听去,有“嗖嗖”的风声。继而收剑起身,练功完毕。对众尼姑喊了声:“大伙儿收了吧。”众人听命,纷纷收起手中武器。
      师太见妙音、清霜陪黛玉站在旁边,便缓步走来,却是脸不红,气不喘,只有额头,鼻梁处微微有些汗珠。看着黛玉,微笑着问道:“玉儿起来了?昨晚睡得可好?”黛玉回说“睡得很好,谢谢师太关心。”。正说话间,忽然听见一声马鸣,刺破长空。师太知道是“追风”,就问慧灵:“‘追风’可能饿了,给它草料了吗?”慧灵说:“给了它割来的草,它不吃。”师太思量了一会儿,说:“它在外吃新鲜青草惯了,可能想要去山里,放它出去吧。”慧灵说:“放了它,恐怕就不回来了?”师太笑道:“有缘自会回来,无缘,我们岂能束缚住它?”慧灵便依命去了,很快又回来,说:“我打开马厩门,它不出来。”师太会意,笑道:“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啊,玉儿,你看看去。”黛玉只好去了,果然,黛玉走回来时,那“追风”就跟在身后,黛玉摸了摸它的脊背,指指山下说:“去吧。”。那“追风”还真就撒欢而去,到人们吃晚饭的时候,竟然又回来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且说“追风”下山后,玄静师太对众人说:“现在距早饭时间还早,你们先各行其是,我和妙音、清霜带玉儿出去走走。”众人散去,师太、黛玉、妙音、清霜出门来,师太在前,妙音、清霜挽着黛玉在后。绕过院墙来到院落后面,这里是山顶的一片开阔地,没有了房屋的遮挡,便把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原来,他们所处的这座山是一条山脉的主峰,周围全是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群山,根本望不到头。低头俯瞰,山上草木青翠,绿意盎然;抬眼远眺,群山云蒸雾罩,影影绰绰。而那环抱群山的云雾,翻滚奔腾着,时而遮蔽山顶,形成一片白茫茫的云海,雾海;时而退回山腰,露出一个个山顶,又似大海中一座座小岛。时隐时现,变幻莫测。及至太阳一出,洒下万丈金辉,又给群山云雾涂抹上一层金灿灿的黄色,煞是壮观美丽,犹如仙境一般。黛玉自小生活在深宅大院,今天第一次走进自然,这让她心生震撼。她走着、瞧着、思考着,她想起大观园,建造的自然是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然而与眼前这大自然雄浑开阔,辽远浩渺的景象比起来,实在是太渺小了,真是世界之大,“天外有天”啊。看着眼前的这个大场面,她的心胸不由得开阔舒畅起来。玄静师太一直在偷偷观察着黛玉,她将黛玉脸上这一切微妙的变化皆看在眼里,却默不作声,只欣赏这美景。过了一会儿,师太开口了,她说:“玉儿,你看这片地方可大?景色可美?”黛玉点点头。师太继续说:“可是我们刚才在院子里的时候,却只看到院子上空巴掌大的一片天空,和院子里的一点点景致。我们只向前走了几步,景致就有天壤之别……人生也是如此啊,只是向前跨几步,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更为广阔的人生啊。”黛玉自然领会师太的言外之意。而师太也知道黛玉乃冰雪聪明之人,就不再啰嗦。此时黛玉想起师太昨天所说的话,以及所看到的她们有点古怪的生活,就讪讪地问:“师太,你昨天说……”师太知道她的心思,脸色渐渐变得沉重起来,徐徐说道:“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听我慢慢给你道来。”于是,讲出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