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回国 ...

  •   伽沙城圣殿之乱发生后,柳弈秋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先是原本就愈演愈烈的缠头、秦人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短短月余的时间里,西州乃至周边各都护府相继发生数十起大规模聚众斗殴事件,即便是在柳弈秋已尽全力做好城中布防的情况下,也无法阻止这种趋势野火一般的蔓延。
      柳弈秋行事一向雷厉风行、不留余地。他官阶品级高,兼之又是钦差大臣有先斩后奏之权,对待闹事的扈特人丝毫没有因为所谓“民族怀柔”政策而有一丝半点的纵容和客气,只要是手上有秦人人命的“缠头”,从一开始就是一律打入死牢准备移送三法司会审,到后来,牢里容不下这么多人,柳弈秋干脆就命令将这些人统统就地正法。
      ——一时之间,各县菜市口处血流成河,砍下来的人头几乎堆积成山!
      “我大燕国土从来都只欢迎那些愿意归化、与秦民和睦相处的外族民众;至于个别居心叵测、把陛下的恩典宽容当做偏爱纵容之辈,本官不管你背后是突厥还是大食或是别的什么国家,意图分裂燕帝国者,斩无赦!”
      安西县菜市口行刑的高台之上,身着红色官服、墨发束冠的秀雅青年这样说着,之后亲手又斩下了一名缠头的头颅!柳弈秋苍白的脸在溅上去的鲜血掩映之下,竟别有一种异样的残忍凌厉之美,底下站着围观的扈特人面露恨意却只能噤若寒蝉,而秦人则几乎狂热地欢呼雀跃,高呼“柳大人千岁!”
      百年来,在民族怀柔政策之下,边境秦人一直饱受缠头欺凌,与扈特人之间早就是积怨深重,只是朝廷为了稳定边境局势总是不问缘由地偏袒扈特人;如今,在大家早已对朝廷心灰意冷之际,竟然出了这样一个为民做主的长官,试问又有谁不为之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大人,不要再杀了!再杀下去,陛下会怪罪下来的!”
      安西县令徐琏这段时间一直随侍柳弈秋左右,深得他的重用。虽为拜火教徒,但他表面上仍是燕国的官员,对柳弈秋此人也甚是欣赏,并不想眼睁睁看着他选了一条自毁前程的路,因此这样劝他。
      对此,柳弈秋只是笑笑,道:“你且放心,本官心中自有计较。”
      徐琏有些不解地望着面前这位被官场上下称作“酷吏”、人人惧而远之的年轻长官。他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位贵公子一样的红衣青年并不似传闻中那般“十恶不赦”了。
      ——甚至他还本能地觉得,其实柳大人不但是个好官,也是个难得的好人。因为他曾不止一次将自己的薪俸拿出来用于为下属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而遇到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也一力担下,只为让下属们能安心地放手去做该做的事,无后顾之忧。
      而他所见过的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明尊。
      但柳弈秋终究不是明尊。
      明尊对人好,是以圣人之心感化、以圣人之德言传身教,让人们心甘情愿为之牺牲一切;柳弈秋对人好,但从来都是只做、不说,平时待人又极严苛,所以底下人对他是惧怕多于尊敬、更不要说爱戴了。
      他是个做实事的好人。可是这样的人,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徐琏深吸一口气,又道:“大人,下官僭越,但这句不该说的话一定要说。您没有陛下手谕,却对胡人大开杀戒,已是触犯了大燕律法!即使是尚方宝剑在手、钦差之印在身,也不足以帮大人脱罪啊。”
      孰料,柳弈秋说出来的下一句话险些吓得他魂飞魄散:
      “何时,秦人也能改宗拜火教了?”
      徐琏下意识地退后半步,语气却仍平稳:“柳大人久居京城可能不了解边关民情,秦人还有改宗独神教的,很正常……”
      柳弈秋淡淡道:“本官随口一说,徐大人不必紧张。再者,朝廷并无禁令”
      徐琏明白这是柳弈秋早已识破了自己的身份,却不会点明,当即感激地以官场礼仪鞠了一躬:“下官并无恶意,下官只是替大人担忧。如今上京那位天子根本就是个疯子,把国家大事当做儿戏,置燕国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对手下能臣又极尽猜疑之事,柳大人……您是聪明人,当知为这样的昏君鞠躬尽瘁,不值。”
      “本官为的是民,不是君。”柳弈秋说完这一句,自己却先笑了出来:“罢了,本官可是大奸臣,能活到今日已是老天无眼,知足了。”
      “柳大人,你是好官。”见他已决计一条路走到黑,徐琏也不好再多劝什么,只能肃然道:“下官愿协助大人,彻底平定接下来的独神教徒叛乱!”
      “很好,我没有看错人。”
      柳弈秋又露出了他在上京围宫时一贯的温柔神情,拍拍他的肩头,笑道:“过些时日若我不在了,西境的秦民就交给你,不要让他们再遭屠戮。”
      徐琏瞪大了眼睛:“大人,您这是何意?下官,下官难堪此任——”
      “因为接下来,我要做一件诛九族的大事,”柳弈秋秀美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我要拥兵抗旨。”

      两月后。深冬。
      “公子,”身边高鼻深目的男子用生硬的汉语问:“今日是否入城?”
      我摇了摇头,道:“再等等。”
      说话的男人三十来岁,古铜色的皮肤,高鼻子深眼窝,就是普通胡人的长相。事实上他本身也是突厥人,但信的却是拜火教,名字叫做穆萨,曾做过沈慕归的侍从。这次沈慕归遇险下落不明,秦易带我见过刘光远之后,便安排我离开高昌。
      秦易本意是让我在西境先安顿下来。“这是老大的意思。”他如是解释道。
      我当即反对:“不,我要回燕国。”
      秦易盯着我看了良久,点点头:“行,带个向导回去。”说着,他就把穆萨叫了过来,介绍道:“别看他是个突厥人,之前却跟了老大多年,人踏实能干,能保你安全。”
      我随即明白过来——秦易说的这些话里,重点是“突厥”二字。现在高昌与燕国联盟已经破裂,与突厥汗国眉来眼去,有个突厥人在身边陪着回国可以少去很多麻烦。临走时,秦易又叫穆萨帮我描黑了眉毛和眼线,按照突厥人的装扮束起头发,咋舌道:“没想到,嬴姑娘这眉骨眼窝生得倒有些像胡人,鼻子在秦人里也算挺,眉眼颜色再深些就能以假乱真了。”
      “还能看出来是我么?”我问他。秦易笑了:“你扮男装很像,放心吧。”
      “好,多谢。”我收拾好行李,对秦易长长一揖:“秦将军,你杀我师兄是为你自己的国家,我虽恨你,但沈慕归替你挨了两刀,你今又救了我,我们两讫了。谢谢你,告辞。”
      说罢,我不再看他,骑马转身而去。秦易在我身后大声道:“老大没看错你,你不是一般的女人!听好了,老大还有一句话要我转告你!”
      我并没有停下来去听,只因为他的声音已足够清晰:
      “燕氏今无一人可信,你当为君,勿要为臣!”
      于是,两个月后,我冒充突厥商人和穆萨一起回到了淮南。可是我并没有入城,而是在城外等着裴轩他们的接应。
      可惜,等了三天我都没等到裴轩的消息。在穆萨问了我第十次的时候,我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低声道:“不等了,去北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