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活着很难 5 ...

  •   我们正式搬家是在三个月后了,那个房子盖得有些凑合,能省的地方都省了。但是收拾出来还是很像回事。新房的院子大,我将各个角落都种上东西。一家人搬过来那晚我一晚上都睡不着。

      终于有了自己的院子,自己的房子了。想到那一屁股债心情又沉下去。这次不光借了钱,还借了粮食。过来帮工的都是大肚汉,来干活又不能不管饱。粮食如流水出去,我积攒的粮食根本不够干啥。

      最后又借了好几百斤麦子和玉米。纯白面的馒头吃不起,都是蒸混合面的。我娘将家里的面也都送过来。孙大爷给弄了不少鱼,不然更没边。

      好在我们过来了,我们可以自己生活了!我盼着猪圈里的猪快长大,想到那么多的债,于是咬牙又买了两头小猪仔。这样猪圈就不会空圈,送走两头大的,小的也起来了,

      猪多了需要的食物就多,尤其到了冬天,食物就是最大的难题。那个秋天我跟李国伟比别人都忙,忙着囤积猪饲料。

      我们在院子里挖坑,用塑料布在里面铺垫好。然后去割红薯秧子,回来切断焯水,晒成半干往坑里装。红薯产量高,生产队种的多,那些秧子用不了都那么浪费着。李国伟借车一车车拉,我就一锅锅焯水晒干储存。

      然后是大白菜帮子。白菜收了地里一层白菜帮,那些随便让人捡,我们还是一车车拉,拉回来晒在院子里成干菜。那也是冬天的猪饲料。

      我一直忙道进冬采消停,地里就剩下棉花柴没上来。女人们开始摘棉花柴上的桃子,也是在生产队最后的活计。剩下的就是男人干的活了。

      别人家的女人这时候就开始纺线织布做针线了,而我却没空,四头猪要养,院子要用秫秸和树枝围起来。不然跟外面有什么区别。

      大人忙,三个孩子很早就学会了做饭,这是让我最欣慰的。两头大猪进腊月才交到采购站,那时候只能给那里,不能私下买卖。一头猪现在能卖到六七十了,还给四斤肉票作奖励。市场上的猪肉七毛八一斤,肥猪肉最高到九毛二。

      猪肉也分等级,就像猪也分等级一样,一等生猪都是按四毛到四毛五收,喂一年的猪一般都能到一百二到一百七八十斤。差距就那么大,你不好好喂,猪一年也就一百多斤,好好养就能长到一百七八,二百左右。

      我养的猪都能到一百八.九十斤,很多人都很羡慕。按一等收,卖好了就是七八十,两头猪卖一百五十左右。钱到手没热乎就要去还债。李国伟在本子上清清楚楚记清每一笔债,还上一份划去一份。

      卖猪回来要买四斤肉,二斤给婆婆送去,二斤给我娘家送去。算是对他们的孝敬。而我们自己却是舍不得买。

      随后我努力养剩下的两头猪,开春再添两头。可惜不能养鸡。养猪有的地方管理很严,也不让养,不过我们村幸运,属于给国家完成养殖任务的村子。国家领导和工人阶级也要吃肉。

      不但家家养,生产队都要有猪场。采购站给了硬性指标。所以说我们还算幸运的,如果连猪都不让养,我们欠下的那逼债只能靠卖粮食。

      小年生产队分肉,每人一斤,还要分油,每人二两,那就是一年的油。人们肚子里没油水,就希望分肉的时候能分到肥肉膘。肥肉解馋,还能炼出油来。平时馋的时候舀一勺猪油拌进热乎乎的黍米饭里,加上酱油,那才叫香!

      现在再也吃不到那个味道了,猪都是饲料催起来的,根本没有以前的味道,没怎么炖已经烂了,以前炖肉可以炖上半天,现在你敢炖半天肉都没了。鸡更别提了,光看到肉了,就像木柴一样没味道。那时候炖一只鸡,大街上都能闻到香味,油光光的,黄橙橙,根本不需要什么作料,只要盐就行,那才叫鸡!

      以前的猪吃的都是现在人遍地找的野菜,野菜变药材了!人都没有的吃,何况猪!我们喂猪除了菜就是粮食,那肉真的香!生产队分的肉是一定给孩子吃的,一年看不到肉,到了过年再不给孩子弄点就真的太苦了!

      那年我弟弟在年前结了婚,弟媳很好,我觉得我娘对别人好了一辈子,老天爷对她的报答。
      小叔子是在71年结的婚,我们搬家后,老二家也开始盖房,婆婆的猪没人养了。

      老三当兵回来开始在民兵连,后来到了村委。我公公和婆婆越来越听老三的话,就是老三家在老两口面前说话也越来越有分量。她不给我婆婆喂猪,下面的都跟着学,我婆婆的猪便养不成。

      不养猪了,小叔子结婚开始向我们几家摊派,每家五十。如果是别人我不愿意拿这钱,但是小叔子对我们一直不错,这钱我拿的很干脆。别人拿没拿就不得而知。

      孩子们都结婚了,我公公又给儿子们开会了。每家要孝敬,年底除了每家二斤肉二斤点心一瓶酒外,还要给十块钱,外加每家两年给他们做一身衣服,至于做什么要根据他们的需要。

      给就给吧,只要别再折腾。一年我卖猪的钱不少,累是累,干着有盼头。我开始添置东西,家里只有一口锅,一个瓷盆,五个破边带裂纹的碗。被子还是我结婚带来的那床被,后来将娘家我用过的就被拿了来。孩子们用的都是织的布做的小被,现在盖着都小了。

      一年每人八尺布票,布票攒了不少,就是以前没钱买。我先给大女儿做了一床新被,大女儿的一身新衣服,新棉袄。布票很快花干净了,那时候就是你有钱都没办法买。

      老二只能用老大穿旧的破的改改,我的破裤子给儿子做成裤子,老二的也给儿子做成衣服。最后剩下好的做补丁补衣服用,边角破旧的还能打布板,留着做鞋。

      总之那时候在我手里没有废物,都能用上,除非化成灰烬。有了穿戴和铺盖,还要打板柜,不然放东西的地方都没有。我们买了木料叫木匠打了两个大板柜,紫红的,用明漆刷了好几遍,到现在还在老家房子里。我舍不得丢,能装东西,看着高兴。

      自从每年给孝敬后,我们倒是过上了几年安静的日子。安静也是相对的,我婆婆喜欢跑我们这边来摘东西,她院子有,但是孩子多,西红柿长不红就被孩子摘走,黄瓜刚不大又没了。

      她看不住,想吃啥就过来摘。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甚至南瓜吊瓜,好像就没有她不要的。这些我都忍了,只要吃,别祸祸就行。我的院子大,种的东西多,我们一家人根本吃不过来。

      我娘很羡慕我的房子、院子,因为她还是跟我大妈住对面屋。她很喜欢在我这里住。可是每次来我婆婆就报道,天天来。弄得我娘想留都不好意思留了。

      我生气却没办法,老太太是给儿子看家来了,怕我娘家将他儿子家搬走。

      我到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对不起我娘,她喜欢住我这里,却因为我婆婆的原因不能住。但是每年我还是会将她接过来住几天,我娘不是讨人嫌的人,来了就是帮我做被子,做衣服。

      李国伟经常摘一些瓜果蔬菜给我娘送去。这一点我很感激他,比我这个亲闺女还孝顺我娘。因此我受到公婆的气时很快就原谅了他们。他们是李国伟的爹娘,看在他儿子面子上我就不计较了。

      苏大爷的离世让我们很是伤心了阵子。李国伟说道做到,给孙大爷打了一副棺材,将老人葬了。打幡的还是他,都说每个人一生只能打一次幡,李国伟不在乎,他说做人要讲信用。他相信好人有好报。

      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孙大爷拉帮了我们,我们就不能忘了。我不反对,跟着安葬了孙大爷。这事让我公公很恼火,他说:“既然你已经打了两个幡了,我和你娘就当没你这个儿子!”那意思以后指望不上我们了!

      李国伟很难过,78年学校招老师,我建议李国伟去学校,他是高中毕业,足可以教学,小学的老师还有小学毕业的。

      其实我也是想去,我初中毕业,教不了高年级,教教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是可以的。

      李国伟却说我要去了家里的猪鸡怎么办?76以后,政策宽松了,我们开始养鸡。家里四头猪,三十多只鸡,真的是离不开人。

      我可以不去,那就让大女儿去吧。她初中毕业就务农了,家里家外多亏了她。我当时想宁可我受累也不能让孩子再走我的路了。李国伟同意了,那次爷俩都去应招,李国伟留到了初中,大女儿就到了小学。那次还多亏了来我们村里劳动改造的人。

      我们村待那些人都很好,尤其李国伟在生产队更是对他们很照顾。别人可能在其他地方遭了罪,在我们村的真的是没受罪。当时有一个叫宋致远的回去到了教育口,李国伟便找了他,

      那人很仗义,当即就给办了。不光是他,从我们村走的那几个人都不错,只要村上的人找去就给办事,除非那事他们办不了。这也就叫行善积德终有好报吧!

      爷俩去学校,老师的工资当时候很低,每月只有35块。但是对于村里来说已经不少了。
      我养猪养鸡,地里还能挣工分,外面有两个挣工资的,日子可以说羡慕了很多人。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80年,二丫头考上高中出去上学了,我公婆开始找儿子们开会。
      开会一定是钱的事,我不用猜都知道。果然,我公公说他们年岁大了,总有个头疼脑热的,外面的物价涨了,孝敬钱也要涨。

      涨多少?大伙听着,我公公报了五十块。一下子涨了四十,哥五个就是两百五十块。李国伟当即点头了,也将钱很快交了上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