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02.贯口《八扇屏》居然有22段?! ...

  •   002.贯口《八扇屏》居然有22段!

      周禅拿到师父给的稿子和录音文件的时候内心是蒙圈的。
      一份名叫《八扇屏》的贯口作业,居然有整整一万三千多个字。

      姬师父用他那长得和新室友高至哥颇有几分相似的脸庞,笑眼盈盈的对他说,
      “来,一周时间,背下来,气口节奏要准。背不出来晚饭就没了。”
      当即就把我们的周禅小儿逼成了个自闭症儿童。

      “啊哈哈哈哈,瞧你那熊样儿!”蹲在屋角碎碎念的时候还受到他高至哥幸灾乐祸的嘲笑。
      “姬哥哥,这个字明明是白为什么要念bo啊。”小小的脑袋提出了个大大的问题。
      “不懂了吧,这叫京白”。姬高至边啃着苹果边凑过头来看了眼稿子。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了,到底周禅也还是没把《八扇屏》的全本背下来,就这么被自家亲师父在晚饭点扔回了屋内独自神伤。
      怎么办呢,只能在阴暗的小角落边种蘑菇边嘴里继续不停念叨,好让自己加深记忆。

      咦?窗口怎么多了俩白面馒头?
      饥肠辘辘还不得不继续拼命背诵的小禅儿觉得他可能是饿出了幻觉。
      直到周婵真真的拿起了馒头开心的吃下去的那会儿,他都不知道俩馒头是哪里冒出来的。

      管它呢,有的吃就行。
      小孩子总是缺一根儿筋不是。

      【……未完待续】

      ——————我是本篇正文分界线————————
      知识点1-【什么是贯口】
      贯口,对口相声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也叫“背口”。指的是演员麻利地有节奏地把一段词儿说出来。讲究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常见的段子如《报菜名》 《八扇屏 》《白事会》 都含有大段的贯口。
      贯口分为大贯儿和小贯儿两种。大贯儿一般上百句,小贯比较短,十几句到几十句不等。
      一个优秀的“贯口表演”是能给听众以美感的享受的,节奏有轻重缓急,吟诵字清意明,慢中藏紧,紧中蕴慢、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出气平和,吸气悠然。反之,如果表演者节奏混乱,平板单调甚至吐字不清就会让观众听上去感到着急甚至是不悦。
      故而“贯口”通常也是一名相声演员的基本功。

      常见的“贯口”段子两种,一种是以叙述的方式连续叙述。另外一种则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在第三人称讲述的“贯口”故事,通常会在一段故事的过程之中,又连续地叙述了许多别的事物,这些事务可以说明和丰富故事的细节。
      “贯口”里的大段叙述,也叫“趟子”。说“趟子”的时候“气口”非常重要,既要合理偷气换气,又要让听众又觉得情绪连贯而不断线。这便需要教师指点和在实践当中的步不断摸索。

      传统相声中有大量流传下来的贯口段子,常见的有:《地理图》;《玲珑塔》;《报菜名》;《八扇屏》;《白事会》;《兵器谱》;《大保镖》;《文章会》,《夸住宅》等
      说到含有贯口的表演段子,不得不提一句话,那便是“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在这两段表演除了有大段的贯口,需要经常在人物间跳入跳出,捧逗之间还要紧密配合,搭配各种大小包袱,非常吃功夫,全靠演员功力才能出哏。在旧时,“文武”二段也是考核一个相声艺人的水平的硬指标。

      知识点2-【八扇屏的词源】
      在汉语中,“八扇屏”一词是八扇屏风的简称。屏风是清代官宦人家放在大厅里挡风或是作为屏障的家具,一般都是硬木框儿绢裱的芯儿,也叫围屏,多为四、六、八屏,至多十二屏。其中,文人一般用八屏。一共八扇儿。每一扇儿都画有历史人物故事,或写着诗词歌赋。就像我们现在都会给名人写个百度百科似的,那时候的屏风上就写上了各式各样的名人轶事。有赞美的,有感叹的,也有或吐槽或谴责的。

      在戏曲世界,最早应该是《西厢记》里有文八扇的唱段的。“西厢记-红娘下书”中,把文八扇分为前四扇和后四扇。前四扇说的是周文王郊外访贤的故事,后四扇说的是孔子遇子路游列国的故事。而关于秦琼罗成李元霸,三国好汉关公周瑜赵子龙之类的英雄故事也有“武八扇”的说法。

      知识点3-【相声贯口八扇屏】
      古代名人有很多,他们的故事也被记录在了不同的屏风上。这些古人的身上都有一些典故,相声中所说的这些典故就来源于屏风上的人物,为了介绍与叙述简洁就取名为《八扇屏》。行话也有叫《张扇儿》的。
      至于这些段子是谁写的,是先有的段子还是先有的名字,“张扇儿”的张又是什么东西,作者翻阅各色资料均没有找到相关记载,甚至关于现代被文字记录下来的这些段落最早又是谁整理的也没有找到比较权威的说法。

      八扇屏中不止八个人物,据统计共有22个之多(作者注:网上最多的有35段的版本,后文有介绍),
      而如今八扇屏在表演时大多只说其中的几个人物,很少有全本的八扇屏出现,因为“八扇屏”中的“八”代表数目多,从而只是说其中几个人物的也叫八扇屏。

      现在,在对口相声表演《八扇屏》的时候,由于篇幅和体力等原因,标配最常使的是小孩子,莽撞人,粗鲁人这三个。用白字和对联当个垫话,就能算个节目了。

      知识点4-【明八扇与暗八扇】
      八扇屏全本数量非常之多,但是其中最为经典的有八段。分别是“明八扇”四段—“小孩子、粗鲁人、猛撞人、苦人”;“暗八扇”四段—“扁毛畜生、糊涂人、江湖人、浑人”。
      但究竟何为“明”,何为“暗”,又缘何称为“明暗”,作者实在是没查到其中的缘由和历史。(作者注:这个明暗的分法,网上没有找到更多的佐证,一般说暗八扇指的还是下文中的山水建筑段子。)

      除此之外,传统相声《夸住宅》这个活儿也有另外一个别名,也是叫做《暗八扇》。里面大段贯口讲述了夸你们家/关帝庙/铜雀台/阿房宫/卧龙岗/吕蒙正夸官/大观园/陈明允夸西湖主等夸奖八段建筑形态华贵和美丽的内容。
      至于这段段子为什么叫“暗八扇”,和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八扇屏”又有没有关系呢?作者依旧没有查到靠谱的说法,只能说这“暗八扇”一词的由来如同那些个故事创作的背后人情一样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作者我做了一些推测,想也是古时屏风上的题材也是有“自然风景、人物事迹、花鸟虫鱼以及书法字体”之分的。那么既然“人物事迹”被写成了“八扇屏”的段子,那么那些个“自然风景”留下了段《夸住宅》倒也不是什么奇怪之事了。
      那为何称之为“暗”,作者我做了另外一番推测。前文我曾经讲述过相声分为“明暗”相声,中藏一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者称为“暗”。同样,在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语言中有明暗之分的还有“暗八仙”一词;指代八仙各自所持有的小物件,不见其人只见物件。以此类推,那么这不见人物典籍只描绘了个水水水水的风景八扇屏风被叫了个“暗八”说不定也是这么个道理。
      此外还有像什么“暗八宫”;“暗八行”之类的词汇,看来咱老祖宗还真是挺喜欢给什么东西都凑个八个再分个明暗的啊。

      知识点5-【八扇屏里的人物】
      八扇屏里记载的人物,基本都是古代名人能士,像是项羽,曹操,杨广,张飞。随便拎出哪一个都能同你讲上八天八夜。由于篇幅有限,作者也不能真的一个个给你去写上个长篇大论,只能简单略过并推荐资料。在网易上有一系列的八扇屏人物介绍文档,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观看。如若有机会也会在后面的章节中挑选个别详细解析。

      知识点6-【八扇屏到底有几本】
      通常说的是22位人物的22本。但是网上现在可查到24番,28番和32番和35番的全本版本。这些版本都是由网友们几经周折收集整理的。作者我在本章的附属章节里放上了24番全本版本的文字稿,文字来源网络,如有错字及内容问题欢迎联系沟通。(收集狂可以自己上网搜索35番的版本,补充了一些《小女人-穆桂英》、《江湖人-大刀王五》之类的小贯口。)因为八扇屏既然来源于屏风版绘故事,又是最早通过江湖艺人们的口口相传传递下来的,不排除会有些散落在民间的小段会被继续发现及规整。

      知识点7-【谁整理的八扇屏全本】
      查八扇屏这套文本背后的历史吧,真的是充满了太多的谜团了。论使用,基本上贯口也都是穿插在节目当中的一个桥段并非独立行活。论保存,他的留存度却可能远比太平歌词的那些个唱段被留下来的更多。
      但是无论作者我怎么查询网络资料,知网文献,杂志报刊,甚至相声名家的一些著作,就是没有一个人写了“这几十大段好几万字的文章”到底是谁第一个把他记录成铅字传下来的。

      网络上唯一写着的说法是。《八扇屏》这一套贯□□儿,使得最好也最完整的是赵振铎、赵世忠两位先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存有刘宝瑞与郭全宝及赵振铎与赵世忠的演出实况录音,在此基础上,将此曲本收入了195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相声集《歪批三国》中。(不要怀疑作者我的强迫症,这本书我专门去古书店买回来了!的确写了!书还特便宜,20块才,以前的书都是良心书啊~)

      那么在此之前师传弟子的时候是否有文字版本?那些没有被收录在22番版本的其他段子网友们又是从哪里神通广大般的给你变戏法似的找出来的?这一些……它还是一个迷,如果有读者知道这其中的来由去脉的,欢迎私信我的微博联系指教。

      知识点8-【尖团音和上口字】
      在接触和背诵贯口段落的时候,但凡只要你是跟着一段前辈的录音文档边听边看的,都会发现,在贯口文中的某些汉字,他的念法和你日常所熟知的读音并不相同。
      比如相声段落《黄鹤háo楼》 ;八扇屏-粗鲁人中的敬德(děi);八扇屏-莽撞人中的百(bò)战百胜,白(bó)小将等。
      这个就是本段标题中的尖团音。是京剧中对于念白和演唱中字音的念法,大多来古音及北京天津的地区的一些方言中的念法,也有的是为了念白方便上口的。所以这种念法也有称其是“京白”“上口字”的。
      所谓尖字,是指以Z、c、S为声母的字;所谓团字,是指以zh、ch、sh、j、q、x为声母的字。京剧读音的尖团规律基本上是按照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在现代的戏曲艺能中,上口字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相声表演中念这些老段子的时候,大都也会按照传统规矩和师傅教导原原本本的保留这些特殊的念法。
      (作者说个小八卦,相声演员大概是真的都日常有些人也习惯说上口字的,那天上课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对着我们说“你们要好好xiáo一xiáo”。艾玛我想半天他说啥呢,嚼嚼?瞧瞧?脑子转了一圈才顿悟他是在说“学一学”呢。没记错的话老师他好像是个南方人啊,啊哈哈哈哈。这么想想觉得这事儿也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经验体现在了他的语言上,这也算是另外的一种传承吧~~
      另外京剧里好像还有个十三辙的发音,老师没讲,我也没查明白,有机会再说吧。)

      知识点9-【莽撞人中的“纛”字到底念啥】

      除了常见的尖团字念法之外,总还有另外那么些个字,和我们现代汉语的念法有那么些不同。

      《八扇屏-莽撞人》有这么一段话,让相声演员和相声研究者经常为其读音争论不休。它便是描写赵云威武身姿的“那赵云,单枪匹马,闯入曹营。砍倒大纛两杆,夺槊三条。马落陷坑,堪堪废命。”中的“纛”字的读音。
      根据现代汉语字典,“纛” 音读dào。指的是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意为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就是这个“纛”字,引发了诸多的争论。根据字典,的确他是应该念dào。故而现代评书艺人和少数相声艺人在表演《八扇屏-莽撞人》这一段的时候,有些人也已经改念dào音。
      那么这个字音的争议在哪儿呢?
      《八扇屏》较早的一批资料中,相声老艺术家赵振铎和赵世忠的《八扇屏》演出录音里。“砍倒大纛两杆”一句,却是清清楚楚的念了“du”音。问了几个熟悉的相声演员,回想起师父教徒弟的时候,一般也都是教了个“du”音。这说明师父师爷祖师爷甚至再往上他都是这么念的。

      有的人就说啊,老爷子当年一定是念了个错别字,跟着让后面的徒子徒孙一起错下去了!
      但经过作者我的多番查证,找到了一些新的说法。

      最直接的证据是辞海中对于纛字其实仍旧有dú音的标注,台湾的《国语词典修订本》中同样也标记了dú为又音。
      再往前翻阅历史书籍,查回到相声起源的那个时代。作者我也找到了更多的依据。
      其一,康熙字典中对于纛字有多音注音:“《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音道;又《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又《正韻》徒刀切,音陶。”
      其二,英国人威妥玛在1886曾经出版的一本《语言自迩集》中。威妥玛创造了一套威妥玛式拼音法,在中国清末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该体系一直是中国和国际上最流行的中文拼音规范。在《语言自迩集》中完整记录了19世纪中期的北京官话的音系,里面记录了“纛”字,意为古代军队里的大旗,自古就有入声和次入声两读。dào、dú两音均为正确发音。
      其三,1932年教育部颁布的《国音常用字汇》的42和49页里,“纛”字也同样标注有dào、dú两读。(什么?你问作者为什么连页数都清楚?没错!这本老书我也买回来了……)
      其四,在香港的中文读音教材的耶鲁氏拼音记音中,“纛”字记为了dou6/duk6两音。而台湾的四县腔也有to5/tau5/tuk8三音。
      即便是放眼现在,河南开封仍有一条始于宋代的街道叫“旗纛街”。当地人音读—旗“dù”街。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纛”字读作“du”,的确也是正确的。

      为了谨慎起见,作者我特地另翻阅了保留了大量古汉字音读的邻国日本的资料中对于纛字的解读和音注记载。根据日本国语字典大辞泉标注:纛字呉音音训记紊ウ/ダウ两音,即“dou/dau”均为当时的记音读法;而稍晚时期传入日本的汉音音训则记为“トウ/タウ”即“tou/tau”两音。发展到现代日语中,纛(トウ)字主要念“tou”音,同样解释为旗帜。念大纛一词时,后者发生轻音浊化现象,发音近似“do”。
      (作者注:日语中吴/汉/唐音训读记音的来源有很多版本。但现在学者普遍认为,吴音在南北朝末期第一次由佛教传教经由朝鲜传入日本。在《三国志》一书里有一篇名叫倭人传,记载的就是当时还处在诸国并立的状态的日本。而汉音传入日本则是在飞鸟奈良时代,相当于中国的隋唐时期。)
      同样,作者又去查阅了同为汉字文化圈的韩语中,纛字的标音记读。果不其然,音注“”音,念“du”。

      由于作者我实在也不是什么研究汉字起源和迁徙的人,“纛”这个这字为啥有两个音和其起源也就没有继续查下去了。但至少这些事实能够告诉我们,纛这个字,古时候的确也能念个du音,甚至还可能是以“du”音为主的。所以《莽撞人》中的砍倒大纛两杆,夺槊三条这段啊,还真不是祖老爷子口误念了个别字。

      至于现在网络上普遍流传的“砍倒大蠧(蠧字,念du)两杆,夺槊三条”的文字版本,作者我估摸着呀,是后人听着这玩意念“du”啊~就找了个差不多的字代替了上去。蠧字儿,肯定是个错字。好好的打个仗砍个敌军大旗的,你楞是改成砍大虫子可还行,又不是拍科幻片。

      (作者另注:关于“纛”一字的读音的这一段,我会带图单独另发表在下下月的《山海经》杂志中,那篇文刊载的时候篇幅也有限有些没写进去,请以本篇中的罗马音记音及内容为准。
      关于日韩两国纛字发音,推导du音其实有点牵强,日语的长音トウ发音是to,你说他是du变过来的还是dao/tao变过来的好像都行。而韩语那个音下半部分是汉语中没有的音素发音本身就介于u和o之间很微妙。
      后来我不甘心啊,终于又在广岛大学的学术情报报刊里发现了一篇名叫“鎌倉時代における日本漢字音の位相的研究”的论文,里面写了镰仓时代(差不多我们南宋)的古书上记载了”纛”有タウ(去)音同“道” タウ (去 )。那既然タウ=dào,那古汉音的トウ自然就得是另外一个读音了,也算是能给我的论点增加一点论证吧。)

      (作者再注:关于纛字的正音在翻遍了中日两国的资料无数后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日本从吴音时期乃至现在用的都是to音,然而偏偏在镰仓时期的古书里写的又是dau音(当然有可能是写那篇论文的大哥没写全)。我后来又又又查到了镰仓幕府灭亡后,日本南北朝时期写的一本《太平纪》里面有一句“纛(タウ)の旗を建て幔(まん)の坐を布(し)いて、伶倫楽を奏し”日网给出的备注也还是dau音。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在日本dau音不见了,而在中国du音不见了呢……这又是一个迷啊……
      现在日本的维基百科中标注的纛字汉语普通话拼音依旧是dao/du两个,反倒是我们的百度百科把du音吃掉了(度娘我觉得你需要反省啊)。要不是“莽撞人”这一段在相声和评书界被口口相传下来,估计还真不会引起人的注意。)

      知识点10-【贯□□】
      任何一个行业,当一套理论或者实操形成规范和套路的时候,都会被称为“活儿”,像是我们配音演员在录制影视片或者动漫游戏的的时候,圈内也有人称之为在使“行活儿”的。相声演员表演段子方式的“行活儿”通常有三类,即“贯□□”,“柳活”和“腿子活”。后两类我们在下一篇中来详细的探讨。这一篇就简单的讲一下“贯□□”的定义。
      “贯□□”一般也称“贯口体”,“串口”。那些使用大量贯口段子承接上下段落,甚至作为主要看点的相声段子都能称为“贯□□”以后再看相声的时候,看到这类演出内容,你也能心知肚明分清演员在使哪类活儿了。

      ——参考文献及资料——
      [1]百度百科:贯口
      [2]百度百科:歪批三国
      [3]360图书馆:传统相声《八扇屏》全本台词
      [4]B站:UTA,用中古汉语说相声贯口《八扇屏·莽撞人》
      [5]相声坛子整理:三十二番最全本《八扇屏》
      [6]搜狐历史:著名传统相声《八扇屏》里的八大非常古人
      [7]知乎:相声《八扇屏》因何得名?
      [8]三省堂.大辞林
      [9]小学馆. 大辞泉
      [10]邹小江. 日语汉字吴音和汉音两体系的主要区别[J].科技向导.2011年第33期
      [11]维基百科(日本):纛
      [12]广岛大学. 佐々木勇.鎌倉時代における日本漢字音の位相的研究[J].2007
      [13]百度百科:上口字
      [14]百度百科; 尖团字
      [15]360图书馆:关于“上口字”的运用
      [16]百度文库:京剧韵白十三辙上口字与原读音之演变
      [17]百度文库:京剧中的尖团字和上口字
      [18]CNKI学问:说“尖团字”
      [19]网易:传统相声《八扇屏》人物系列之——十三郎
      [20]网易:中国传统相声《八扇屏》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典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002.贯口《八扇屏》居然有22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