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 29 章 ...

  •   这年头,不得宠的公主比得宠的郡主还不如,更不要说安宁公主这种直接让皇帝厌恶的公主,连个封号都没有。可人家似乎并没有这个被讨厌了的自觉,依旧耀武扬威。
      谭文宇是安宁公主独子,公主的儿子没有爵位,不像女儿,要是帝王看重受宠的话还可以封个郡主或是翁主的虚位。可是据说谭文宇进京时特意递了安宁公主的书信进宫,惹得皇帝大发雷霆。
      那天太子闲着没事来国公府找他的时候,还偷偷说过,说是安宁公主打算给自家儿子求个爵位,或是给自己求个长公主的封号,而且语气非常高傲,似乎叫皇帝照她说的办是一种荣耀,是安宁公主给皇帝面子,是低了头的表现。
      小哥俩对安宁公主的脸大惊呆了,那个住在京城里,有着名正言顺长公主封号的安荣长公主都没这个底气为儿子求爵位。最多皇帝为了面上好看,主动给安荣长公主的长女封了郡主之位,还是因为当年安荣郡主识时务,主动投靠了当年的皇后和太子一系,身后也没有哥哥弟弟的撑腰,只有个普通伯爵的丈夫,没有威胁罢了。
      不过想一想也正常,“蛇精病”的思维和正常人是没法接轨的,那位安宁公主受宠多年,在山东那个地方又是地位最高的,被人捧着一辈子,除了被皇帝撵出京城,没什么大的挫折,自然更加不可一世。没准人家还觉得,皇帝只敢把她撵出京城,却不敢撸了她公主的位份,或是像其他王爷那样弄个“病逝”,就是怕了她的表现呢!
      谢天逸作为京城才子的“代表性”人物,自然也曾见过温子然和谭文宇。温子然还好说,一如传言所说,温润如玉,面如冠玉,气质非常淡然。谭文宇却有些意料之外,本以为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恃才傲物”的狂妄书生,身份又高贵,但接触之后才发现,其实人就是说话过于直了些,经常得罪人还不自知。也许是安宁公主和驸马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的缘故吧,护的很紧,导致谭文宇有些类似于小孩子因家世好而忍不住嘚瑟的傲气。但是诗才很好,能达到出口成章的地步,在文人中间还是有一些拥护者的。
      不知道是不是都是出身皇室宗亲的缘故,谭文宇本能的和谢天逸接触的多了些,但是谢天逸又要经常管理生意上的事情,让有些“清高”的谭文宇有些看不惯,难免在外面说些对他不满的传言。好在谢天逸也是出身高贵,从辈分上来说,谭文宇也是他表哥,谢天逸还更得圣宠,没必要去捧这么个不受宠的公主的儿子,也没人敢说什么坏话。
      会试是每年的二月,还在倒春寒的时候,京城又属于地处北方,这个时候还是非常冷的时候。朝廷规定,考生只许穿五件单衣,不许有夹层。谢天逸早早地让人在自己的别庄里养了羊,冬天羊肉是一道美味,羊毛可以纺成线。谢天逸不会织毛衣,但是知道大概需要什么,要怎么弄,就告诉手下心灵手巧的丫鬟们。
      羊毛衫厚实,暖和,轻轻一抻就能从上面的孔洞看得见里面有没有夹带,属于“单衣不带夹层”的范畴。谢天逸穿着丫鬟们织好的纯白羊毛衫出去走了一圈,获得不少人的羡慕和注视。结果今年冬天,谢天逸名下的店铺里刚把羊毛衫挂出来,就立刻被赶考的举子们一抢而空,还有些供不应求的现象。等到会试开贡院的那天,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风景线:穿了羊毛衫的举子依旧风度翩翩,没抢到羊毛衫的就只能在寒风中“抖成狗”,看向谢天逸的眼神都带着几分幽怨。
      谢天逸手下的走商这几年做得很不错,没少从瓦剌等草原民族手里购买到牛羊,只马匹这种战略物资还少了点。好的都供给皇家的禁卫军了,剩余的不好不坏的马就成了出售各地代步的来钱来源。
      这次弄来的羊都是那种草原羊,就是后世的绵羊,草原上都是用这种羊的羊皮做羊皮衣保暖。谢天逸特意叫他们多给自己留了些,名下的五个庄子除了种田和“暖房蔬菜”,基本都养满了这种羊。
      朝廷过了元宵节就开了印,现在不少朝廷上的大人们每天上朝都冻得瑟瑟发抖。谢天逸的羊毛衫上了架,除了几个权势非常好,或是和谢家交好的人家,其余人都没抢到这羊毛衫来保暖,毕竟人家事先说了这是“提供给赶考举子”的。
      有些冻得顾不得面子的官员一下朝就围住了谢慎之和谢邈之兄弟俩,询问这羊毛衫什么时候还有得卖。得到了这段时间还会有羊毛衫出售的承诺后,也不顾自己家是不是文臣,是不是和靖国公府不睦了,直接道了谢就跑,回去找下人去守着。那些抹不开面,觉得自己应该死守“文人操守”,或是和谢家不对付的官员就惨了。当别人穿的暖暖的谈笑风生的时候,他们都冻得鼻子红彤彤的,时不时还忍不住打个喷嚏,文人的形象荡然无存。
      温子然虽说是被誉为“深得儒家典范”的温润公子,但是却是第一个派人抢了羊毛衫来穿的,丝毫没有觉得谢天逸“乘人之危、唯利是图”。谭文宇因为前不久说了谢天逸的“小话”,还被传的满城风雨,有些不好意思,就没买。只穿着朝廷允许的五件单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活像一只瑟瑟发抖的兔子。要不是谢天逸“可怜”他,“好心”赠给他一套“羊毛六件套”,估计会试还没考完,谭文宇这从小没吃过苦的就得先病倒了。
      这事过后还得了不少曾经追捧过昀王的官员的好感。虽然因为不是昀王嫡系,皇帝没有发落他们,却也没有如何提拔他们。昀王死后,安宁公主还被赶出了京城,他们没了靠山,这些年日子着实过得不太好。这年头,羊毛得来不易,一套“羊毛六件套”下来也要至少一百八十多两。谢天逸赠与谭文宇一套,虽然在这些“有钱人”眼里不值什么钱,可谢天逸得皇宠啊!是不是代表,至少皇帝现在已经不生他们这些“昀王系”官员的气的一点提示啊?
      官员们怎么想的谢天逸不知道,反正他考的挺舒服。有冯太傅的细细叮嘱,把每一个可能会出的题都掰开揉碎了给他讲解过,谢邈之也把自己曾经考会试的经验传授给他,赵玲珑几乎把规定里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的木炭都给他准备上了,准备的单衣也都是厚棉布做的,再加上“羊毛六件套”,他一点都不冷,做题做的很顺手。
      会试要考九天,三天可以出一次考场,第二天再进场,还要换座位。这也是一种有效防止考生作弊的方法。这次题出的很偏,但是对于谢天逸来说还是答得挺容易。把答案整齐抄写在试卷上,谢天逸开始对本次会试最后的一道题眉头紧锁。
      不是说他不会理解,理解还是很好理解的,题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的:“本朝建朝至今大概四十年,朕兢兢业业不敢有一日懈怠。可总有朝中官员或皇室宗亲给朕拖后腿,即便朕传达政令,也总会有人仗着身份抵制朕的政令下达。众位学生,朕该如何做,才能摆脱这种情况发生?”
      谢天逸本能的先想到了安宁公主,心里先为安宁公主和谭文宇点了一根蜡,看来这次安宁公主的那份书信还是惹了皇帝不小的怒气啊!刚要提笔,谢天逸突然冷汗直流。
      他差点忘了一点,他也是“皇亲宗室”的范围内啊!说是抵制政令,谢天逸似乎够不到,但是因为梧桐居和福利社的原因,太子和谢天逸的名声在某些比较偏僻的地方甚至比皇帝还要大。他们说一句话比皇帝下令似乎都要好使。
      老百姓是最实际的,谁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好处,他们就拥护谁。这年头老百姓在士人眼里都被称为“愚民”,因为没接受过高等教育,好满足,就“愚昧”,就好控制。君王为什么能好的管理朝政,不就是靠着把帝王之名传遍天下,靠着百姓的“愚昧”管理天下吗?
      虽然谢天逸平日也很注意替皇帝宣传,可谁都知道,不管是梧桐居,暖房蔬菜,“承天福利社”,真正在幕后指挥的是谢天逸,真正得到利益最大的也是谢天逸。
      皇帝如今四十多,虽还算年富力强,但也开始有了一些所有走向年迈的帝王通有的毛病雏形,就是多疑,看谁都像要跟他抢夺那把龙椅的人。这从他这几年开始宠爱那些无子的妃嫔和年龄小又没有靠山的公主就能看得出来,他在疏远这些已经长成的皇子和准备站队的出嫁了的公主,甚至连皇后据说最近也没以前得宠了。要不是皇后突然怀孕,让皇帝龙颜大悦,估计后宫里新进的得宠妃嫔最近都要开始爬皇后头上去了。
      好在皇后肚子争气,太子的位置也还稳定,目前来看并没有皇帝要换太子的想法。毕竟这十几年下来,太子的讨好和孝顺不是假的,聪慧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谢天逸还隐蔽的“建议”太子不要试图过多的和大皇子他们争权,皇帝给什么工作就接什么工作,不该伸手的绝对不要贸然伸手,不能惹得皇帝不快。好在太子对谢天逸这个表弟甚是信任,对谢天逸的建议都一一听从,目前来看,不知不觉的还稍稍的小赢了其他皇子一把。
      谢天逸想了一遍,也许是这些年顺风顺水的日子过的多了,他也开始犯起糊涂来了。暖房蔬菜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这些年谢天逸一直以“在研究”的名义,没把这功劳交上去,却忘记了,这个世上最大的是皇帝。
      也许是皇帝对他开始有了疑心,反正不管什么原因,等殿试完成,如果他能名列一甲,就能直接授官。到时候,也就到了把这份“研究成果”交上去的时候了。要是运转的好,以他这些年的得宠程度,应该不仅能打消皇帝的疑虑,还能获得一份功劳。
      最多也就是让皇帝觉得他小孩心性,想留着这份功劳,加上以前许诺过的功劳,换一个“领先于众人”的职位,还能让皇帝对他更亲近一些。反正谢天逸在外人面前风光霁月,在皇帝皇后和家人面前,从不吝啬“耍赖撒娇”这些小孩子手段。即便是现在,相信皇帝心里把他当个孩子的想法还是挺多的。
      不过不管以后怎么说,题还是要做的。谢天逸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历朝历代皇帝如何针对皇室宗亲的法子,删删减减,又写了不少的赞美歌颂皇帝“仁心仁政”,百姓安居乐业的好话,反正就是一边要显得言之有物,文采飞扬,另一边还要不着痕迹的拍皇帝“龙屁”不被人发现。反正谢天逸有这个信心,别人不敢说,他谢天逸的卷子,皇帝是一定会要来看的。
      把文章改好,再仔仔细细的抄上去,甚至连格式如何写都打了好几遍腹稿。谢天逸交上卷子后直舒了一口气,这一道题费脑子程度直逼前面所有题加起来还要让他感到困难。
      至于“六元及第”的名头,谢天逸已经不敢想了。因着最后那道题,一下子把他和谭文宇都给概括了进去,三个人中,最有希望得状元的应该就是温子然了。谭文宇是彻底没了状元的希望,是因为他娘不讨皇帝喜欢,如果他会试和殿试都答得文采出众,或许还有望一甲。
      不过如果皇帝打算彰显自己“文治武功”,想来一个“六元及第”让自己也跟着青史留名一下,那温子然就不合适了,因为温子然乡试是亚元。最可能的还是谢天逸,毕竟虽然谭文宇也是连中五元,可谢天逸“得宠”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第 2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