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大日子。凑巧因为过不了多久又是乡试的日子,所以这一天里,家里有考生的贵人百姓纷纷挤满了各个灵验的文曲庙或者佛寺。
      为了能烧到头香,祈祷儿子能再次高中,大伯母一大早就去了京郊的文曲庙,随行的还是大房的明珠。老夫人也在荣宁园小佛堂早早上了香,念了一上午的经文,希望佛祖保佑大儿子能平安归来,大孙子能名列前茅。
      二房的人指望不上,不捣乱就算不错了。为了防止他们闹事,大伯母临走前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老夫人保管几天,免得二房借机生事,闹幺蛾子。
      赵玲珑作为嫡亲的婶娘,接过了给天扬准备适合带去考场穿的衣服的任务,捎带手的也用嫁妆铺子里送来的好料子给一双儿女也做了好几身,把二房的孩子眼馋嫉妒的不行不行。
      至于府里唯一的文官,正经进士出身的谢邈之有着充分的赶考经验,这几天他正在有针对性的锻炼天扬抗寒抗压的能力,天肃也凑热闹的参加了。
      因为谢天逸前些天有些着凉,把赵玲珑担心的不行,生怕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就这么没了,理所当然的就有些冷落了丈夫。好不容易好了之后,小可怜也被残暴的爹爹镇压,公报私仇似的要求和哥哥们一起锻炼去了。
      不过二房的依旧没参与。天勇是因为觉得这么冷的天挨冻,纯粹找罪受,找了个借口躲过去了。
      天赐倒是想去,可是二伯母不愿意,生怕自己儿子生了病。背后还拐弯抹角的讽刺三房的没事找事,都被二房里想投靠过来的奴才给一五一十的汇报了过来。
      十五这天,因着钦天监算出这几天是最近天气最好的时候。皇上宅心仁厚,不忍考生挨冻,特意把时间提前几天,让考生入场。
      说是最暖的日子,其实也不过就是太阳好了几日,该怎么冷还是冷。不过皇上没让你在寒风中守着考舍过日子,不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吗?
      所以,还是有很多大臣甚至是文人,写了不少赞扬皇帝“仁心仁举”的文章,写在小报上或是请安折子上,惹得不知情百姓又是一番对皇帝的吹捧。
      赵玲珑是个爱热闹的性子,还要加上一个活泼的有些闹人的谢明菲。母女俩受不了府里紧张肃穆的气氛,找了个理由跑去自己的郡主府住了几天,谢天逸则是每天从侯府上课,下了课也一并赶过去。
      赵玲珑是有郡主府的,就在侯府南面一条街的距离,很是靠近皇宫,是先皇亲赐的。后来现在的皇帝登基后,为了表示对皇叔家的看重,还特意将郡主府扩建了一番,装修的和某些不算多得宠的公主府有一拼。
      不过赵玲珑觉得嫁夫随夫,既是做了谢家妇,也是为了丈夫一届文官的面子问题,那就得跟着丈夫去谢家住,没有像其他郡主一样住自己的郡主府。
      只隔三差五的约几个好友或京中贵女去郡主府摆宴赏花,散散心摆摆阔,顺便给丈夫拉几个盟友。为此,京中还有好些人赞美赵玲珑,羡慕谢邈之。之前赵玲珑成婚三年无孕,老夫人都没有安排通房,除了身份的缘故之外,就是因为赵玲珑给了谢邈之足够的面子。
      谢邈之在郡主府的待遇可不一样了,毕竟这里是独属于娘亲的地方,只有他们一家四口。赵玲珑不会武,却喜欢看人习武,尤其是喜欢看丈夫每天早上打拳。即便那拳法只能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如今又有了儿子,是必须要按部就班的练武的。为了制造气氛,赵玲珑不知从哪里找了不少没开刃的兵器,在郡主府北面一块平地上安排了个小小的习武场,供丈夫儿子习武。
      谢天逸的院子就把整个习武场包了起来,离主院是远了点,但谢天逸却很满意。如今的谢天逸自己占据一个不小于青竹园的院子,起名叫倚天阁,不仅大气,隐约也有一些以皇家为天,他来依靠的意思。
      里面房间不多,正屋左右四间耳房,正屋接待客人,左边是卧室,最左边和卧室打通,里面挖了个小池子,池底用大理石铺就,每天可以在里面泡澡。
      池塘底部有一个下水道,洗完澡后可以把水放掉,水就会一直顺着流出去,也不知是哪个能工巧匠想出来的主意。
      正屋右边也同样打通,左边这间分出一半放书桌,剩下一间半的空间放了七八个书架,像是以前的图书馆一样。这里的藏书都是爹爹以前的收藏,以及娘亲的赞助,另外太子也从宫中的藏书阁找了不少谢天逸喜欢的书,派人抄了送来,大大的丰富了谢天逸的小天地。
      倚天阁是虽占地面积大,但也只是个一进半的院子,后面还有半进院子,盖了十来间倒座房,分为东西两侧拱卫主屋。
      其中,四间倒座房成了谢天逸的小库房。他把自己不少珍贵的东西和银子,全部偷偷转移放在这里,只留了少量不是特别珍贵的放在侯府,留着送人赏人用,也免得在府里遭窃。芍药姐妹和成文成武分别住在库房两侧,手里掌握对方看守的库房,各自警惕。

      谢天逸跟着娘亲在郡主府里松快了几日,每日按时完成计划表的学习任务后就是陪明菲玩,培养感情,和娘亲撒个娇,刷刷存在感,着实有些乐不思蜀。
      乡试要连续考九天,和会试一样,等考完放榜还要等三日。不管在郡主府过得有多舒心,在天扬走出考场这一天,他们都要带着礼物回侯府去。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谢家人除了二房以外都等得有些心焦。毕竟是谢家孙辈的第一人,考得好不仅是天扬自己的事,还等于是来了个开门红,有个好意头。所以这一天,哪怕是和大房素来对矛头的二伯母,也乖乖的带着儿女坐在荣宁园等消息。二叔照旧不在。
      妯娌几个心不在焉的互相吹捧,聊了几句,等了快两个时辰还没见出去看榜的天肃和奴才们回来。二伯母撇了撇嘴,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思开口:“大嫂啊,你也别难过。左不过天扬才十五,又是世子,就算再等上几年也是省的。
      不过,我家天赐也七岁了,你家天肃又不打算继续科举,没准,以后咱家在文官上的人脉啊,就要靠天赐继承了。三弟妹,你说是不是?
      反正你家天逸还这么小,平日里又爱玩,还是让他再玩几天吧,顶门立户的事还有他哥哥呢。”说完还假心假意的笑了两声。
      谢天逸毕竟也六岁了,作为晚辈,有些话不能说。可是他不能说,不代表赵玲珑不能说,人家毕竟还有郡主的封号在。
      “二嫂,你这话说的,顶门立户的事还有他两个大哥在呢。咱家天扬天肃都是好的,学文习武也都用功,我家那口子也一直在我面前夸赞天扬呢!
      至于我家这个小冤家嘛,二嫂说的是,他还小呢,就算学不出个什么来,靠我和他爹留给他的东西,他也能一辈子衣食无忧。
      咱可不比二哥清闲,整日里风花雪月,把酒言欢,钱就能从天上掉下来了。哎呀,为了这两个小冤家,咱还得继续努力呢!”
      话音刚落,谢天逸立刻接上话茬:“娘亲教训的是,为了爹娘和妹妹以后有所依靠,儿子也会努力学习,生意上也绝不放松,让爹娘也能早日过上银子从天上掉下来的好日子。”
      母子俩一言一语的,把二伯母气得够呛。可是她能说什么呢?自家儿子学问上比不上谢天逸学得快是事实,人家的酒楼那也是皇上皇后赏下来的,平日里也没少了给各房的孝敬。现在她头上的簪子还是用谢天逸给的银子买的呢!
      赵玲珑和儿子相视而笑,她就是个不受气的性子。以前没有孩子,受受婆母的冷遇也就算了,她曾氏一个小官出身的女人还敢拿她的强。
      如今她有儿有女,有钱有势。男人做官有前途,儿子读书习武也争气,就连女儿都是软萌萌的可爱。她还凭什么受她曾氏的闲气!还想夺了她儿子的前程人脉?也不怕撑死!
      曾氏不甘心,又想酸陈氏几句出气。还没等张口,外面敲锣打鼓的就进来了。天肃兴奋无比,整个人像猴子一样就跳了进来,大喊大叫:“祖母!娘!大哥中了!第二名!亚元!”
      天肃一句话堵得曾氏说不出话来,趁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灰溜溜的跑了。谢天逸带着点同情的目送二伯母的背影,真是,怎么总是学不乖呢?这脸打的,自己都替她疼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四年就过去了。谢天逸从一个四尺高的小豆丁长成了风度翩翩的少年。因为长得英俊风流,学问也不错,又会武,在文臣武将中都吃得开,很是交了一帮好友。
      前几年,大哥天扬中举后,大伯母从众多的贵女中挑了江南布政使姚大人的女儿姚清兰做儿媳妇,第二年给二人办了婚事。大哥也在去年高中探花,如今在翰林院任正六品侍讲。
      姚大人出自江南书香世家,却是个行伍之人。虽和靖康侯府不是一个路子,却也是相交愉快。
      姚清兰是姚大人的嫡长女,受母亲教导影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管家刺绣也是一把好手。自从有了儿媳妇,大伯母陈氏现在整天跟泡在蜜罐子里一样。
      二哥天肃没有继续科举,而是考了秀才后就致力于习武,学兵法。大哥成婚后一个月,大伯父终于松口,愿意带天肃去边疆见见世面。两年前,二哥天肃和谢慎之的副将之女苗氏一见钟情,向父母求了同意后,去年年初也终于解决了终身大事,如今正要当爹。
      二伯父依旧吊儿郎当,眼看着四十的人了,前不久还从外面养了外室,让二伯母知道后跑去跟二伯父打了一架,给京城众人茶余饭后添了不少笑料。
      天勇这几年越发不耐烦读书,纠结了一帮依附于侯府的纨绔子弟,在京城各地招猫逗狗。用一口花言巧语在祖母和父亲那里弄了些银子,一帮小伙伴开始鼓捣做生意,赔了不少。
      现在整日赋闲在家,没事做时就跟着亲爹去外面玩耍,俨然有往“二爷第二”发展。
      天赐依旧努力用功,但是天资不高,即便比谢天逸多读了一年,现在还是不敢下场,依旧是个白身。
      现在他也想开了,觉得自己不能一辈子死读书,如今跟在谢邈之身后学习待人接物,打算以后考了举人后,靠着侯府的关系外放做个小官去。
      谢天逸则过得滋润多了。两年前他已经获得先生的肯定,下场连中小三元,考了秀才。现在他已经搬出了侯府,在环境相对安静,治安也好的郡主府独住,也方便他进宫与太子陪读。
      太子如今十三岁,正是到了需要学习国策的时候。谢天逸依旧是他最疼爱的弟弟,只是两人已经长大,不能像以前一样亲密。
      自从谢天逸考中小三元,皇上亲自下旨,让谢天逸进宫给太子陪读。这可是皇帝第一次亲自下旨为皇子选伴读,让大家再次看到对太子的重视,和对靖康侯府的这位小公子的宠爱。
      加上那家梧桐居,如今可是成了京城有名的文人墨客和权贵出没之地,可以说是日进斗金。有圣宠,有能力,有学问,家世也不错。一时间,京中家里有适龄女儿的人家纷纷开始打听赵玲珑选儿媳的标准,想给自家定下这个东床快婿。
      还有些觉得身份不比靖康侯府差,自家女儿不错的,则是留着女儿打算以后竞选太子妃。要是运气好的话,以后那也是皇后啊。都是先皇那一代传下来的有功之臣,谁不想成为第二个靖康侯府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