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025 找门路 ...

  •   “媳妇说的,肯定错不了。”
      唐诗翻白眼,糊弄人呢,以为她是这么好糊弄的人,这些话哄哄那些无知的小姑娘和妇人还有可能。
      “是真的,你看我们的水稻,就是当初听了媳妇说的,现在长的多好,比往年都要好,把附近几块比我们好的田都比下去了。”
      不怪宋词这么高兴,等到他们去收割的时候,唐诗特意跟周围的几块田里的稻穗都比较了一下,他们田里的确实要优胜一些。先不说,他们插秧本就比他人早几日,在灌浆完毕的时候,她也让宋词把田里的水放干了,这样不止方便收割,不用脚踩淤泥,反正旁边就有溪流,缺不了水。水稻成熟之前,提前把水放干,反而能促进成熟,稻穗会更饱满。她也不知道是否有效,反正现在结果是好的,他们田里的稻穗确实比周边几块田里的稻穗要长,而且更饱满。她不知道是植株疏密合适,还是放水方法有效,总之结果是好的就行。
      宋词比她还要高兴,他们都收割完了,其他人才刚刚开始。且他们这块田的收成,足足比往年多了两成,这是他想不到的。所以,又怎么会不相信媳妇的话。
      唐诗却有些高兴不起来,收成如此之低,虽有预料,也有些惊人了。他们就这两亩田,一年两季收上来的粮食也没多少,除去要交给两个老的赡养粮食,还有税赋,留给他们的,稀一顿稠一顿,再添些粗粮,也就勉强够吃而已,要是再加上一两个孩子,那他们不就是要去喝西北风了?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宋词这个么儿混的也够差的。十指也有长短,人要一碗水端平那也是不易做到的。四子分家,长子要赡养父母,多分到些也是应该的,其他几子,也应该要公平才对。可看看宋词,陈氏的心都要偏到□□里去了。
      怪不得,怪不得他会把那五两银子私藏下来,而不是交给陈氏。被她知道了,也只是感到不好意思,丝毫没有这里世人所谓的不孝父母愚孝想法。
      这一次,他们按照唐诗说的,还是用抛秧方式把糯米种了下去,甚至把植株距离隔的更远一些。
      待到田插完了,山坡那里的苞米和黄豆也可以收了。毕竟是刚开荒出来的地,即便后来他们又进山林里挑了一次腐叶出来,再给施了一次肥,但收成还是差强人意,一亩多地,根本没多少收成,一晒干他们就全给卖了,多少能卖些银子。
      不过这东西收完了,接下来要种什么,唐诗却头疼了,总不能,还是苞米黄豆吧?
      肥料他们可以再去山林挑腐叶,一时半会想改善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来。但种什么,要考虑清楚了。种些常见的庄稼不可行,辛辛苦苦却卖不了几个钱,还浪费了这块地。
      想了好几天,想到头疼,唐诗还是没想出来该种些什么。
      看着两人这段时间累的够呛,都黑了,瘦了,吃再多肉也补不了,得养好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唐诗抚着手上粗糙的皮肤,心里默默流上两滴泪,手里还是继续摘着花生。旁边宋词更是摘的认真,他多干些,媳妇就能少干些,这些日子媳妇跟着他又收又种的,这么辛苦,人瘦了,也黑了,他心疼的不得了。
      山坡中间的,原先一些杂树被火烧了枝叶后,他们都没有挖掉,便大多重新长了叶子,现在坐下树下,也能乘荫,他们便在树荫下,把拔起来的花生摘了,只把果仁带回去,花生秆子便直接晾晒在山坡。不止花生的,水稻秆子苞米秆黄豆秆,他们都直接留在了山坡这,并没有拉回去。日常做饭,拉一车回去也够烧好些时日了。反正往后搬到这里来,免得再把柴火搬来了。
      “哎,说说,地里到底种什么好?”
      这几日,这句话她都已经问了宋词几遍了,宋词也没想出来该种什么好。
      “要不,我们还是继续种苞米吧?也能收了卖钱。”
      “这个不行。”
      她可不想继续剥苞米粒。
      “继续想。”
      “媳妇,我真想不出来了。平时大家种的都不行,要不,我再去一趟县城看看,看有什么卖的好,我们也能种的,顺便把种子买回来。”
      唐诗不语,脑中快速想着记忆中的东西,有什么是可种的,却无果。
      “媳妇,这花生,都有什么吃法?”
      他知道媳妇心思巧,总能做出些别人想不到的做法,他也好奇,这花生,除了能榨油,还有当零嘴吃,还有什么更好的吃法。说着,剥了一颗扔进嘴里。
      “吃法多了,改天做给你吃。”
      唐诗还在想事,便随口应付了。
      “那要不,我们还种花生?”
      “别,也是个麻烦的。”
      “我以前在酒楼里干活的时候,吃过酒楼里做的五味花生,都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很香很好吃,平时那些来吃饭的人,几乎都会点上一份,是酒楼里最受欢迎的零嘴。”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愣神的唐诗,听到宋词的话,回过神来,赶紧问道。
      “我说花生啊,我以前吃过一种……”
      “我是问你以前在酒楼干过活?”
      “对,我以前在县城干活时,在酒楼干过,还是干过最长时间的一份活,去年回来成亲的时候才辞掉的。”
      “那你说说看,酒楼里都会有些什么零嘴?最受欢迎的是哪些?”
      唐诗有点精神了,说不定,在里面能找到条财路。那些零嘴,她肯定不会做,也做不出来,但是,她可以提供原料呀。
      “最受欢迎的?我不是前堂跑堂的小二,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但我当时在后面帮忙打杂收东西,见买回来的花生,瓜子,桂花糕,玫瑰酥酥,还有一些别的点心,会采买的比较多一些。”
      花生瓜子会种的人不少,没有优势;糕点,酒楼也不会自己做,他们会从固定的点心铺子进货,也没什么可为。但是,吃,是本性,民以食为天,从吃的下手,总是不会错的。酒楼,是汇聚了大多吃的地方,南北荟萃,天上地下,土里水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能吃的。
      虽然一时没有头绪,但唐诗知道,从这里入手,肯定不会错。
      “那菜呢?一般都有什么菜?哪些菜最受欢迎?”
      “菜啊,和其他酒楼都差不多,只是口味有差别而已。至于最受欢迎的当然是野味,吴大哥他们经常给酒楼送猎物,价格也不低。”
      送猎物?原来,他那些朋友是打猎的,他对气候看的准,方向感又强,相处了这么些时日,她也看出来了,跟他进林子里的时候,辨别方向可是别她强多了,一般山林根本就难不到他。他之前每次出去,都说是帮朋友忙,或许,就是帮忙那些人观察气候及在山林里辨别方向吧。
      “酒楼里的青菜都有哪些?”
      肉菜跟她没关系,她既不会打猎,也无法养殖,她也就只能种种菜了。没错,她打着种菜的注意,要说种植期短,收效快,种起来也不难的,就是种菜了。
      “都是一些平常我们常吃的,也没什么稀奇的,可能就一些平常少见的不好采摘的蘑菇比较珍贵。”
      “酒楼里的蔬菜都是从哪里买的?”
      “有采办出去采买的,也有些是送到酒楼来的。”
      “那你有没有办法能把菜送进酒楼去?”
      宋词被问的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媳妇这是,打算种菜卖?
      “媳妇,你要把这地拿来种菜?”
      “不行吗?”
      “行是行,就是……就是送菜比较麻烦。”
      此处离县城不近,别说马车了,他们就连牛车,手拉的木板车都没有。耕牛金贵,现在村子里还有大半人家买不起牛,耕种都是花些铜板租的牛,要不就只能靠人工耕种了。他们现在手里的银子,买了辆牛车回来,基本也就没了,哪里还有钱起房子?
      唐诗也想到了,他们买不起车马,外出只能靠双脚行走,即便他们有办法能把菜送进酒楼,每次送菜过去也是个难题。但,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比起辛苦几月,却收不上来多少粮食了说,只要解决了送菜这个难题,接下来便是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
      “这里,离县城多远?”
      “从这里到县城,步行的话大约差不多两个时辰。马车一个时辰内就能感到。”
      这么远!
      唐诗沉默了,她想的太过简单,也太过着急了,赚钱是重要,但也不能操之过急,需徐徐图之。
      话题暂时搁下,知道一时无法实行,但都默契的暂时把地空了下来,什么也不种。目前,当务之急,是先把房子的事解决了。他们现在手头上的银子,起一间泥坯房完全没有问题,即便是向老宋家上房般只在外层包一层青砖,里面还是用泥坯,也还能勉强凑合,可如果像唐诗所说的,里外全部用青砖,他们的银子还差一截。
      唐诗知道,这年头青砖青瓦比不便宜,但没想到会这么贵。不过细一想,也正常,匠人祖辈都是靠一门祖传手艺吃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每一门手艺都是靠父传子,子传孙,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把手艺紧紧握在手里。这样,烧砖烧瓦的技术难以得到广泛推广,人力有限,少,便贵。
      宋词告诉唐诗不用担心,他来想办法,又跑了一趟县城,带了些银子回来,说是先跟人借的。唐诗无所谓,能借到,是他的本事,到时候,他们还便是。
      在他们动土之前又跑了一趟下河村,去请唐根生,唐根生在他们动土之后便每天过来,不仅门窗,还帮他们做了不少家具,虽样式简单,但都是过日子所需的,很实用。
      唐诗让宋词把整个建房子的活都包了出去,干活的人饭食自理,多给些工钱便是。以他们目前的情况,粮食都需要花钱买回来,就那一件仅能落脚的屋子,连个像样的灶台都没有,锅碗瓢盆也不齐,何必劳累,还不如全部推出去了干脆省事。
      这样,唐诗每日便只需要做他们两人和唐根生的饭食便可,轻松的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