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6、番外四(一) ...

  •   正是日暮十分,天空中泛着霞光,火烧云衬得远山红艳艳,辽阔的草原绵延到天边,翠绿色的草仿佛被晚霞染了色,霞光万丈,晚风将草吹低,吹弯了腰,依稀可以看到归家的牛羊或者马匹的影子,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白色的,远远瞧去,就像画卷上的墨点一般。

      天就要黑了,远处响起了狼的嚎叫。柴牧骑着马,等在沙丘上。他已经在这里等了约有半日,这是中原太子李承鄞去西境安护府的必经之路,他得看到李承鄞平安入境。

      马儿已经等饿了,开始低头找草吃,可到处是沙,它只碰了一嘴的沙,猛打了好几个响鼻。

      太阳躲入了山林,天边的霞光暗下去。终于,柴牧听到了马蹄着地的声音,哒哒哒,越来越近。应当是有一队人来了。

      他下了马,背着手站在原地。果见前边黑压压的来了一队人,马匹身上的马鞍在暮色中发着些许亮光,是中原的鞍鞯。为首的人远远瞧见了柴牧,打马过来了。

      他戴着头盔,穿着盔甲,头盔下的面庞刚毅,一身正气。这人柴牧认得,是裴照。裴照来西境已三年,其父让其在此处历练,从小兵做起,如今他已是西境安护府校尉,在军中颇有地位。

      柴牧上前,拱手作揖道:“裴校尉。”

      裴照未下马,问:“柴先生,殿下呢?”

      柴牧摇头,“柴某等在此处,等了多时,并未见到殿下。”

      裴照望了望天,眉头皱了皱,“早前,我在前边的树林发现了打斗的痕迹,我顺着树林走,在林中发现了无数中原将士的尸体,我命人寻了一番,未见到殿下,他应当是已经逃离,只是不知去了哪,柴先生务必留意一下,保证殿下的安全。”

      “柴某明白,裴校尉放心。”柴牧道。

      “那便分头找吧。”裴照道。

      柴牧也正有此意,于是蹬上马,往左侧走。裴照则带着人去了右侧。

      柴牧骑着马找了一夜,并未找到李承鄞。

      天边开始泛出鱼肚白,远处的大地越来越亮,一轮红日从山顶跳了上来,青灰色的天渐渐转为湛蓝色。天,亮了。

      柴牧牵着马沿着水涧走,马儿很饿,也很渴,凑到河边喝了水,又边走边啃着一旁的嫩草,草上的露水被它一拱,纷纷滚落在地上,打湿了柴牧的鞋履。

      柴牧停了下来,让马儿自个儿去吃草,自己则从兜里拿出一块胡饼,啃了几口充饥。

      太阳升高了,露水散了去,马儿也吃饱了。柴牧从马背上取下水壶,饮了几口水,牵着马继续往前。

      突然,他听到轻微的脚步声,一轻一重,不知是伤兵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他躲了起来,牵着马,掩到草丛后面。那草长势甚好,完全能将七尺高的人挡得结结实实。

      柴牧自认功夫了得,身手不凡,但他还未回神,一柄长枪就刺到了自己的喉头前,枪身尖锐锋利,发着亮光。再近一寸,就可戳穿自己的喉咙。

      这是致命的危险,他大意了。

      “柴先生,是你!”来人迅速地将长枪一收,目中的警惕也随之掩去。

      柴牧这才瞧清眼前的人,“殿下,你怎么……”

      此人正是他找寻许久的中原太子李承鄞,只不过他身上的衣服满是血污,头发也散着,看上去狼狈不堪,只有那一双眼睛是锐利的,如高山上的狼一般警觉狡黠。

      “皮肉伤,无甚大碍。”李承鄞以长枪撑地,浑不在意地道。

      “两年未见,殿下的身手又长进许多。”柴牧由衷地道。

      豊朝素来有皇子领兵打仗的惯例,因此,只要有意愿参军,皇帝都会让其到军中历练。李承鄞两年前就曾改名换姓,在鄯州节度使梁虎的军中当了个小兵,待过一年有余。

      鄯州离西州不近却也不远,柴牧当时路过鄯州,奉明远娘娘的命前来与李承鄞交涉,两人见过几次,还将顾家的连珠箭传授给了他。

      彼时,李承鄞尚幼,仅十三岁,身手尚且中规中矩,而今一见,他竟能将长枪戳到他眼前了。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已是太子,不再是当年的五皇子了。

      “柴先生谬赞了,承鄞不及柴先生。”李承鄞道。

      柴牧拍了一下正在啃草的马,道:“幸而殿下平安,柴某已找寻殿下多时,如今西州多有流寇作乱,不甚太平,殿下还请随柴某来。”

      李承鄞拱手道:“有劳柴先生带路。”

      柴牧带着李承鄞去换了一身衣裳,两人一同进了西州的凤凰城。

      裴照已经在茶肆等候多时,两人一进去,裴照便站起身来,见李承鄞没事,抱拳叫了声:“五公子。”

      “阿照!别来无恙。”李承鄞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裴照中规中矩地道:“劳公子记挂,卑职在军中尚好。”

      李承鄞说:“你还是老样子!甚是无趣。”

      裴照没说话。柴牧则说:“既然五公子已安全入城,柴某便先走一步了。”

      李承鄞也没留人,只是将柴牧送至门口,“往后,只怕还得柴先生相助。”

      柴牧道:“五公子若有需要,开口便是。”说罢,便转身出了茶肆。

      裴照结了账,领着李承鄞往后门走,后门有马厩,李承鄞挑了一匹马,同裴照一起,往西境安护府赶。

      两人跑了一程,便双双下了马,牵着马走在沙地上,裴照边走边道:“前些日子,我接到了父亲的来信,他在信中说,殿下此番前来,是要担任大都督,领兵出征丹蚩的。”

      李承鄞没有接话,他这次来,带了五千羽林军,明面上是来求娶西州九公主,但皇帝的动机当然不会这样简单,只不过……天高皇帝远,他也不再是那个会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李承鄞了。

      裴照没听到李承鄞说话,便朝他看去,只见他望着前边,目光坚定,似乎早已做出了什么决定。

      李承鄞素来是个严谨的人,虽有时任性妄为,但他有主见,行事滴水不漏,裴照近三年虽不在中原,但也知晓朝中太子两次易主的事。若说李承鄞什么都没做,裴照是不信的。

      李承鄞在鄯州的时候,裴照在西境,两地相去不远,裴照因此偶尔会听人说起他的事。他进入军中之时不过一个普通小兵,连鄯州节度使梁虎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却在短短时间内屡立军功,在军中颇有威望。连裴照所在的军中都有无数人都知道,鄯州的顾小将打仗不怕死,苦差事样样肯做,还精通兵法,曾几次替梁虎解除危机。

      梁虎为人忠厚,颇为惜才,因此,很看重李承鄞,在军务上面,行军打仗方面,都悉心指点,据说还有意将李承鄞收作弟子,后来也不知怎的,就不了了之了。

      七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全身发烫,渗出汗来。裴照回神时,李承鄞已经丢下马匹,到前边的水涧洗脸去了。

      裴照也走了过去,他一走近,李承鄞便道:“若真要有一仗,那便战,可丹蚩不是首选。”

      裴照稍愣,才明白李承鄞是在接他之前的话。可为何不是丹蚩?西境三国西州、朔搏和丹蚩,唯有丹蚩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丹蚩人武力最高,最难对付,且人好战,嗜杀,屡屡挑衅中原,又因他们身处北地,居所不定,王帐更是难寻。

      可以说,只需拿下了丹蚩,整个西境便在中原的掌控之中了。而今,李承鄞竟说,不打丹蚩。裴照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此等损己利人的事可不像李承鄞会做的。

      “殿下的意思是?”裴照追问一句。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李承鄞淡淡解释。

      “可是,殿下……”

      李承鄞冷声打断他:“没有可是,阿照,这是命令。”

      是了,裴照想,这是命令,李承鄞是君,他是臣,虽两人自幼相识,但他从小就知道,李承鄞是他将来要辅佐的人,只不过,以前的李承鄞只是五皇子,而现在的他是储君,也将是这天下之主。作为臣子,他理当服从命令。于是,他没有再追问什么。

      李承鄞洗脸完毕,开始往回走,边走边道:“我此次前来,带了五千羽林军,他们皆是我手中的精兵强将,这会儿已经入境驻扎,只等时机成熟。高显此人靠不住,我不欲与丹蚩交战之事,不必告知他。”

      “是,殿下。”裴照应声道。他虽嘴上应道,但心中颇有疑惑,李承鄞手中尚有五千精兵,为何会被伏击?

      李承鄞大约看出他的疑惑,嘴角微扬:“兵不厌诈,为戏而已,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他说这些话时,虽微带笑意,却叫人感觉阴风一阵。

      这一刻,裴照更加明白,李承鄞已经不再是当初五皇子了。他越来越像一个领导者,不怒自威,威严之气竟不输当今圣上。

      裴照与李承鄞相识十载,少时还一起掏过鸟蛋、爬过树,少时的李承鄞甚是调皮,因此,没少挨皇后的罚,如今的李承鄞,早已褪去了青涩,身上再也找不到一点童年的影子。

      皇室子弟,大抵如此,弱肉强食,弱者都成为了牺牲品,唯有变得强大,才能生存下去。

      既是不攻丹蚩,而西州与丹蚩是一脉,那要吃苦头的,必定是朔搏了。只怕,不仅朔搏没料到,全天下的人都不会料到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