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劳军(一) ...


  •   早在抗战初期,就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战必胜”等口号。为了抗战胜利,能出钱的自然是富裕人家,出了钱,就可不出力了,家人不去当兵上前线,在枪林弹雨中与鬼子拼杀,也就是拿钱买了命;能出力的,自然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贫穷人家。出了力的,也免去再出钱了,但要上前线奋勇杀敌,流血牺牲。
      不过,那时有钱的,并不真心愿意出钱,主要是为了保护家人,才无可奈何地出点钱;无钱的。也舍不得儿子离家,让儿子上前线,走上不归路。富人、穷人都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认识不足。
      当大片国土相继沦丧,数以百万的民众。颠沛流离,吃够了战败的苦头,听熟了,流亡三部曲,特别是明白了歌词:“说什么你的、我的,分什么穷的、富的。敌人杀来,炮毁枪伤,到头来都是一样!听!炮声又响了!看!火光又起了……”的真正含义后。
      像一盘散沙的中国民众,开始觉醒了,爱国的热情,空前高涨,抗日的意志,更加坚强。走向前线浴血奋战的青年人,不再全是三丁抽一的穷人子弟,也有许多读得起书的富人子弟,投笔从戎,成了青年远征军。
      在大后方,民众也经常自发地,定期或不定期地,犒劳浴血奋战的前方将士,感谢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保卫家园、保卫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保卫新建国不久的中华民国。那时把这种慰问,称为劳军。
      劳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献金活动,要坚持抗战,就要加大军费的开支,化大量的钱,购买飞机、大炮、坦克…… 那时,只剩下了大西南、大西北半壁河山,而这些地区的工农业产值、国家的税收,都远远落后于,被鬼子占领了的沿海地区。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捉襟见肘。
      要弥补财政的巨大缺口,最好的办法,就是搞献金运动。因此,每逢七七抗战纪念日,或有重大胜利消息时,都要发动民间,举行献金活动,报纸、广播是当时的主要媒体,更要推波助澜,及时宣传、报道。
      献金运动,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在海外的爱国华侨,无不纷纷捐款。他们既捐献了大量的钱,又组织了南洋机工队,不怕山高路险、难行,不怕鬼子的飞机轰炸、扫射,在数十万民众,短短数月内,刚建成的滇缅公路上,日日夜夜地运输着,美国援华的军用物资。在中国战场上,有了这些美国造,所谓的“所向披靡”的小日本,也开始丢盔卸甲,节节败退,为他们的天皇玉碎了。
      在国内,献金运动,多由工会、商会、学生会或妇女会等民间团体组织,他们张开巨幅的国旗,一边高唱抗日歌曲,一边沿街缓缓行进,街道两边的银行、钱庄、商家、餐馆、住户、行人……无不纷纷将支票、现金、金银珠宝、一切值钱的物品,放入国旗内。那个场面真是群情激奋,万众一心,抗日的斗志,空前高昂。
      在第二天的报纸或广播中,就能得知,全天共捐献了多少多少的钱,得知许多富人,慷慨解囊,某某银行、某某公司、某某商场、某某工厂、某某学校、某某单位、某某个人等,因捐献了巨大的金额,而受到表彰。
      每次献金运动,媒体也要报道,不少催人泪下的事迹:一位家被鬼子轰炸,夷为平地,只能乞丐为生的老年人,将当天乞讨的全部钱,分文不留地全部捐献了;一位病卧在床,即将入土的老太婆,要她的儿子,将她的寿木寿衣全卖掉,捐献了;两位进城卖菜的农妇,将他们卖得的钱,全捐了;不少中小学生,将他们多年存钱的存钱罐捐献了;伤兵医院的伤员,遗族工厂的工人,黄包车夫,挑水夫……都义不容辞地,踊跃捐钱了。
      ……
      二是每逢过年、过节、或前方大捷等特殊日子,民间的商会、妇女会、学生会,或企业、工厂、剧团等组织,都要去慰问当地的国军。有在机场待命升御敌的空军,在山头上严阵以待的高炮部队,正在苦练杀敌本领的陆军,荣军(伤残军人),正在接受医治的伤兵……有的电影院,每周星期天的早场(八点至九点半),为荣军专场,凭荣军证免费入场。
      一天上午,刘院长接见了一位,民间剧团的周老板,他也是从华东逃难来陪都的,万分痛恨日寇的中年人。近年来,这位周老板,几乎年年过年过节,都要来这家医院,慰问伤员和全体医护人员。
      刘院长自然十分感谢他,并与他成了直言不讳的好朋友,只要周老板来,照例要自掏腰包,招待他吃餐“便饭”,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之常情”、“礼上要有往有来”,才不会引起非议,说你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