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卡!”

      杨远喊了停,他看了看眼前的机器,片刻后站起身扬起了笑脸,“行了,这段过了!今天的拍完了!”

      片场一阵欢呼,今天算是结束的比较早了。

      剧组演员都没什么经验,加上杨远的要求高,每个片段都要拍很多次才能满意。

      收拾完回小旅店还不到八点,林晓白简单清洗了一下,房间门被敲响了。

      她打开门,外面有个小男孩,约莫七八岁的样子,他端着一筐水果,怯怯地站着。

      林晓白连忙将他往屋内迎,“城城你来啦。”

      男孩眨着大眼睛,“姐姐,我给你送水果吃。”

      林晓白接过筐子,叫他坐下,男孩连连摇头,一双大眼睛期待地看着她,“今天你还能上课吗?”

      她心一软,“走,现在就可以。”

      城城是小旅店老板娘的儿子,正在镇上唯一的一所学校上学。

      这个学校只有一名老师,是一名六十多岁的老爷子,他上过私塾,他活到现在,最远就是到县里,年轻的时候自己种地,自给自足,年纪大了之后把地租出去,开了学校教书,也能挣点家长给的粮食蔬果。

      原先镇上还没有学校的时候,要上学的孩子都是要翻过两座山,到县上的学校上学。

      这边的孩子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要去县里上学的话,每天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又累又耽误干活,久而久之,镇上基本上没有孩子去上学了,只等着孩子再大点,外出打工挣钱。

      小旅店一家算是镇上经济状况比较好的人家了,老板娘是本地人,外出打工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夫妻俩在外打拼几年,也攒了些钱,但后来丈夫出了意外去世,只剩下老板娘和一个孩子,老板娘就带着孩子回家,开了个小旅店,做些小生意。

      老板娘很支持儿子上学,儿子也是喜欢学习的,从小就将她从外面带回来的书、报纸翻来覆去地看,她打算着等孩子再大几岁,就带着孩子到外面上学,现在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这几年还是先攒点钱,暂且委屈着孩子吧。

      接待杨远这一剧组,是小旅馆这两年来最大的生意了,老板娘格外上心,特别在她得知剧组里有好几个文化人之后。

      杨远是正儿八经电影学院毕业的,剧组的几个演员虽然没出校门,但也是小镇上从没见过的大学生,林晓白是个高中生,但却是最学霸的。

      在镇上住了几天,剧组基本上都了解了小镇的情况,这边经济落后,教育落后,剧组的人年纪都不大,心地柔软善良,在闲暇的时候也都愿意跑到小学帮着给孩子们上上课。

      上的这段时间下来,孩子们最喜欢林晓白,当然其他人讲课态度也好,但是毕竟小学毕业太久了,有些知识忘得差不多,他们毕竟没有林晓白开挂一样的记忆力。

      今天是周末,本来不用上课的,但孩子们都是爱学习的,他们渴望知识,珍惜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就偷偷派了城城过来,请他们的小老师去上课。

      林晓白随手拿了个苹果,跟着城城到学校。

      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个小平房,还是用木头搭建的,木头上扯着几条电线,在顶上挂着个灯泡。

      小平房里面摆着十几张桌子,桌子破破旧旧,但规格还是一致的,凳子就各有特色,有几条长凳,有小板凳,有塑料小凳子,一群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前,两手上下叠放着,背挺得笔直。

      “老——师——好!”

      林晓白一进门,孩子们就站起身,抬着头喊了起来。

      “同学们好!上次学到了Q,这次接着学——”林晓白拿着碳转身在挂着的木板上写,“R”。

      孩子们舍不得用本子写,林晓白布置了作业,叫他们课后拿着树枝,每个字母在地上写三遍。

      学校的老先生只教了他们《三字经》,让他们能简单识些字。因此林晓白这段时间教孩子们学英文字母和算术。她这回讲完了剩下的字母,又教了乘法口诀表。

      课上完了,时间也不早了,孩子们规规矩矩地起身说了“老师再见”,又拿着火把,将林晓白送到了住处,才各回各家。

      林晓白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身影,叹了口气,啃着手上的苹果回房间。

      第二天没有林晓白的戏份,她难得睡了个懒觉,吃了早饭后沿着街道慢慢晃悠。

      迎面走来个微微佝偻着,头发花白的老人,“陈爷爷——”林晓白上前打了声招呼。

      老人笑呵呵地点了点头,邀请她到家里坐坐。

      这老人就是学校唯一的一位教师,他挺喜欢剧组这些孩子,心地善良还不求回报。

      林晓白虚扶着老先生到了他住的地方,老先生在柜子里摸索了小半天,找出个铁皮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几块糖递给她,林晓白双手接了,老先生还要倒杯水来招待她,她连忙拒了。

      院子里靠墙放着一口大缸,里面装满了水,旁边的柴火堆也整整齐齐。

      老先生年纪大了,做不了多少重活,但跟乡亲们关系都不错,大家也尊敬他,隔几天就有人来帮他挑一缸水,劈劈柴。

      林晓白注意到门口放着一个罐子,里面塞了些草,她认不出来,也有些好奇,“您这晒的是野菜吗?”

      老先生摆了摆手,“不值钱的草药,现在年轻人不兴这个,都是好多年前我们用的,咳嗽发热啊用一点,也省的去医院花钱。”

      K233突然出了声,“草药是不值钱,罐子就不一定了。”

      林晓白提起了精神,征求老先生的同意,“我能看看这罐子吗?”

      老先生一笑,“这有什么不能看的,”他将罐子里的草药倒在一边的竹筐里,把罐子递给了林晓白。

      林晓白双手捧着罐子,有些迟疑,她对这些东西实在没有研究,这罐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应该是个陶罐,外表摸起来凹凸不平,看起来就像一个随手做的玩意儿。

      她不解地询问K233,K233很大方地提示,“枢府瓷知道吗?这就是。”

      林晓白有些不信,再没有常识我也知道瓷和陶不是一回事叭,你莫要驴我。

      K233淡淡一笑,“不过是一种伪装手段罢了,要是外面没有这一层,还能轮得到你捡漏?”

      “您这罐——”没等林晓白说完,老先生微微叹了一口气,“你是不是对这罐有点兴趣?”

      林晓白有些迟疑地点了点头,老先生略带惆怅地道,“那这就是缘分啊,我就把它送你了。”

      林晓白赶忙拒绝,“这可不行,您这罐可能很值钱,我不能占这个便宜。”

      听到这个罐子可能很值钱的消息,老先生也没心动,他只给林晓白讲了一个故事。

      在他很小的时候,镇子来了一个中年男人,男人身材偏瘦,看起来很儒雅,他身无长物,只带了一个挂着锁的箱子,他不愿意说自己的来历,但是镇子上的人都接纳了他,男人在这住下、办了私塾,教几个孩子学习。

      老先生是最聪慧、他最喜爱的弟子,没过几年,男人就因病去世了,临终前给老先生留下几本医术和一个罐子,告诉他,如果有人对这个罐子好奇、感兴趣,那就是有缘人,就把这罐子送给那个人。

      “我年轻的时候天天想,有人来问问我,这罐子哪来的,就是没碰到那么个人,本以为这些东西要跟着我进土里,得让梁先生失望了,没想到就碰到了你。”老先生笑着叹了一口气,“缘分这种东西,真让人捉摸不透。”

  • 作者有话要说:  我寻思今天又写不够三千
    以及内容提要不是七个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