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三岁多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哪怕是多次来过的水稻田,都觉得哪哪都充满神奇的地方。牛娃抱着方应礼的胳膊,下巴靠在肩膀处,时不时地喊着“爸爸”,喊着喊着,就想要下来。

      牛娃看到熟悉的田埂了。

      村里分好各户的田是没有啥标记的,纯靠着自己记住,外加将拢起的田埂上插一根竹竿,竹竿用破旧的布料袋子套着,这既能记住,还可以用来驱赶麻雀等鸟类来啄食稻穗。

      这会刚插秧,秧苗不过几十厘米高,自然没有鸟类来啄,但能让人记住自己的田在哪里。

      牛娃看到了方应礼当然也看到了。
      他有原身的记忆。

      水田里的情况跟他想的差不多,初夏有雨季,水田水分充足不至于七八天没管就出现问题,肉眼看着稻苗长势还算能看,就是这么多天没搭理,该长的杂草一棵都不少。

      方应礼既然过来了,就不会放着杂草不管,他瞥一眼怀里的牛娃,问他能不能自己站在田埂里。

      “能。”牛娃想都不想的点头。

      方应礼心中欣慰,摸摸他的脑袋才把他放在比较干燥的土壤上,并告诉他不可以下田。

      田里有淤泥,大人踩上去不过到脚踝深一些,但牛娃这么小,进去的话那淤泥能把整个腿踏进去,他可不想回去的时候还要给小孩子洗澡。

      主要是不会洗,那样就要麻烦周慧岚。

      周慧岚嫁过来已经够辛苦了,方应礼想要替她分担一些,毕竟现在他们是要搭伙过日子的,他总不能什么事都要周慧岚干。

      如此想着,方应礼开始脱鞋,卷裤腿,卷衣袖。

      的确良布料耐磨不走样,卷起来不容易往下掉,很方便干活,就是手肘来回摆动时比较磨皮肤,方应礼不是很喜欢。
      用惯柔然舒服的纯棉布料,谁会喜欢这种涤纶不透气的布料。

      这会儿是正午,初夏的太阳变得毒辣起来,方应礼不再磨蹭下去,快速地把田里的杂草拔起来。

      天热,但田不多,不到一亩田对于从大二开始就经常跟着导师下乡种田的方应礼来说还是很简单的,他不到半个小时就搞定所有的杂草。

      拔下来的杂草不会丢,会带回家晒干用来烧火。

      没错,现在村里都是用柴火做饭。

      荔枝树的枯枝、叶子,李子树上的枝丫,或者是爬藤、杂草之类的能用来烧火的东西,都很受村里人欢迎。
      不过这里面最受欢迎的还是荔枝树的枯枝,比较耐烧,煮顿粥用上两三根手臂粗的荔枝根,再加一点稻草来引火就够了。

      方应礼在拔草的同时检查田里有没有福寿螺等祸害,没发现后,就抱着杂草往田埂处走。

      期间,牛娃都乖乖的在田埂上等着方应礼。

      这会见到方应礼回来,高兴地嚷着要帮忙抱杂草。

      方应礼虽然不累,但看到牛娃这么积极的样子,想着村里的小孩在这个年纪就开始“打下手”,便分出来一部分给牛娃。

      他将长一点的杂草扎在一起变成绳子,捆成一捆方便携带。

      他到另一边没被踩过看着清洗的田埂水里洗洗脚,再把鞋穿上。

      方应礼一捆,牛娃一捆。
      他牵着牛娃的手,小心翼翼地带着牛娃往回走。

      等到了田埂边,方应礼把手中的杂草丢上去,再抱着牛娃上来走回家。

      这个时候,村头老榕树下的老人都回家吃饭了。

      方应礼回家的速度不自觉加快。

      *

      这时周慧岚刚好回家,把米淘洗好下锅,在灶台前烧了两根柴火,起身去把换回来的肉洗了洗,切成拇指头大小。

      他们家条件不好,但这会方应礼刚病好,还是要吃点有营养的。周慧岚打算把陈婶子送过来的两颗鸡蛋都打乱加水,再煮成蛋花汤,加点葱碎提下味,到时候每个人能喝上一碗。

      切好肉,方应礼跟牛娃回来了。

      周慧岚转头看向他们,就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不过她还是皱了皱眉:“怎么就下地了?”

      “就去看看。”方应礼把小孩放下来,拿着杂草将它们铺在走道墙角下,这正午的日光刚好照在那地方,晒个两天就能用。

      “有什么问题你跟我说,我去看。”周慧岚还是不赞成现在的方应礼下地,发烧那两天她真的被吓到了,加上那些谣言,她很担心方应礼就这么没了,那她一个人怎么拉扯得来三个小孩。

      好在方应礼醒过来了,醒来就开始忙活。

      方应礼笑笑,对着周慧岚晃动胳膊地说:“你看我力气一点都不小,哪里会有事,哦对了,下午我还要过去菜田那边看下。”

      他担心再不去,那菜田里的菜基本要废。

      周慧岚被他这么提醒也想到了这几天忙里忙外的,把田地的事给忘记了。

      她道:“我跟你一起。”

      方应礼没答应,让她在家带牛娃。

      下午的太阳那么大,周慧岚要是跟着他出门,肯定会带上牛娃,让这么小的孩子跟着大人晒太阳,方应礼不太赞同。

      “粥是不是好了?”方应礼看着盖着锅盖的大灶锅响起声,提醒周慧岚。

      周慧岚闻言转过头专心地做饭,她在家里八岁就开始帮忙做饭,虽然从小就不喜欢,可是她在家是老大,弟弟妹妹都还小,她爸妈每天都要去生产队。后来她十六岁能上工,就跟着她妈一起在女工那边干活。

      她长得不算特别好看,但身高很高,有一米六,在一众只有一米四五的女孩子里面,显得特别高挑。
      不需要穿好看的衣服,就亭亭玉立。

      也有很多人追求她,但要么长得丑要么就比她还矮,还有的便是家庭条件太差,连基本的房子都没有。
      不过也有家庭条件跟自身条件都不错的,可是对方……周慧岚不是很喜欢对方的人品,觉得对方不靠谱。

      后来就不了了之。

      到21岁,再不嫁人就是村里的老姑娘,这个时候红媒婆来他们家做媒,说是有个小伙子条件不错,但是个二婚的,期初她爸妈都不同意,哪有黄花闺女第一次相看就看个二婚的。

      只是不知道后来红媒婆说了什么,她爸妈突然就同意她去相看了。

      周慧岚当时并不排斥相看,她在上田村的日子不算好,特别是几个姐妹都结婚生子后,与她基本都不来往了,哪怕来往也是说她怎么还不结婚的事情。

      当时方应礼穿着新的白衬衣,个头很高,比她高出半个头,看着很壮实,皮肤不算太黑,看清脸时周慧岚眼睛一亮,这是她见过所有年轻男人里长得最好看的。

      她形容不出来是怎么样的好看,只觉得跟他面对面坐在桌子前时,并没有感觉到不舒服的气氛。

      两家很快确定下来婚事,方应礼家礼数给得很足,拿了500块钱聘礼送到她家。她陪嫁的东西不多,一个脸盆一张喜被一个水壶跟两个搪瓷杯,其他本来该有的她家基本没给,周慧岚知道这是打算剩下的留给二妹。

      周慧岚的二妹叫周慧芳,今年18岁,她爸妈打算这一两年也要把她嫁出去,自然要给她做打算。

      她知道自己作为家里老大总会吃些亏的,就怕方应礼家不乐意,没想到方应礼并不在意,对她很好,公婆对她也很不错,那两天基本不让她干活。就是那么好的两个人,就这么没了,她现在就想着对方应礼跟牛娃好些。

      周慧岚在做饭,方应礼在后面看了眼灶台上的东西,发现她把粥盛出来后就开始煮蛋花汤,是早上那两颗。

      两颗鸡蛋煮出来的蛋花并不多,看加了水看着好看不少,周慧岚倒了一整瓢水进锅,撒上用菜刀拍碎的葱碎,水一沸腾,味道就上来了。

      喝了两顿稀粥的方应礼闻着还挺饿。

      他摸摸空扁扁的肚子,就看到刚刚还在玩杂草的牛娃闻到香味早就凑过来了,踮起脚尖眼巴巴地抬头望,却什么都望不到。

      牛娃看向在做饭的周慧岚,这不是奶奶,他有点害怕不敢凑过去要举高高。

      方应礼见状就把他抱起来。

      牛娃看到锅里煮的蛋花汤,哪点害怕立马飞消云散,高兴地喊着要吃鸡蛋。他说话不标准,鸡蛋一直念做qi蛋,qi蛋……
      方应礼憋笑得肩膀都抖动起来。

      将蛋花汤盛到海碗里的周慧岚回头看:“……”
      眉眼弯弯,嘴角跟着浮现出笑意。

      牛娃这么乖,她也喜欢。就是牛娃暂时还不亲近她。

      周慧岚抽出手捏捏牛娃可爱的脸蛋,打算盛一碗蛋花汤让方应礼先喂牛娃。

      方应礼愣了下:“要不你喂?我来炒肉。”他根本不会喂孩子。

      他看到周慧岚把后腿肉切块就想到了她想要做什么,作为一名大三农学生,做饭虽然不是必备条件,但他是会做饭的。味道虽然不会特别好,可在宿舍里,他的厨艺能排第一,其他五个人都不能跟他比。

      加上农学生嘛,成功种出来点东西就会捣鼓来吃,他在宿舍里还挺喜欢做饭。

      那群饭桶每次都能把饭菜吃干净,特别给面子,导致他更加喜欢做饭了。现在想想,这群臭儿子该不会是想讹他做饭吧?

      嘶,该死的,越想越觉得可能!

      “你会做饭?”周慧岚很惊讶。

      方应礼朝着她笑,拍拍胸脯保证不会把肉给浪费掉的,怕周慧岚不信,他想着原身是会帮忙做饭的,就对她挤挤眉:“我在家也是老大,怎么就不会做饭。”

      也是。

      周慧岚吐出口气,夏天做饭太热,她在灶台前站着不到半小时,后背基本都是汗,好在穿的是猪肝色的的确良,不会显得很尴尬。

      接替周慧岚的位置,方应礼用清水把锅刷了遍,灶台下的火没熄,锅里的水珠很快蒸干。

      农村人做饭是不会加什么调料的,一般用猪油跟盐就行,后面因为农场建设了酱油厂,这两年大家使用酱油就开始多起来。
      白肉加上酱油,要比只加盐的下饭不少,现在很多家庭都用酱油腌制白肉,腌制好,再盖上一层粗盐,可以吃半个月。

      不过要是储存不好,会长蛆,可哪怕长满白花花的蛆,村里的老人都不舍得丢,把肉洗洗还会继续吃。

      方应礼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肉基本吃不到半个月。
      他家穷归穷,但方应礼的爸妈对孩子还不错,每次拿到肉票会舍得给孩子换肉吃,不多,上工的方应礼能分到两块大拇指宽的肉片,弟弟妹妹则是一块。剩下的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每天都会让方应礼带去生产队吃,另一部分家里分着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