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秦诺还未来得及行礼,来人就先侧身避过了。

      秦诺冲着那女子的背影行了个礼,再抬头时,人已经看不见了,他心里寻思,听说齐王有两位孺人,不知方才这位是刘孺人还是杜孺人呢?

      “方才那人是谁?”走过去后,杜孺人向身旁的婢女问道。

      婢女回头张望了秦诺一眼,“奴婢也不认识,看服色,应该是府中的幕僚。”

      杜孺人略微点点头,抬步穿过院门,向身旁的婢女示意,婢女遂朗声向立在廊下的寺人道:“孺人有事求见殿下,烦请通报一声。”

      府中仆从都知道齐王专宠王妃,对两位孺人不怎么搭理,小寺人见这位杜孺人找上门来,微微有些纳罕,但也不失礼节地答应着,推门进了书房。

      宇文攸正立在屏风前观看地图,目光落在淮南那一片,眉头凝着,不知作何所思,小寺人不敢打扰,径直走到宇文攸身旁,垂首站着。

      宇文攸看了许久后,蓦地回头,瞧见了小寺人,“有事么?”

      “回殿下,杜孺人在外求见。”

      “她来做什么?”

      “小人不知。”

      宇文攸迟疑一下,“我出去见她吧。”他看完地图,本来也要出去的。

      步至廊下台阶上,宇文攸目光落在杜孺人身上,“何事?”

      杜孺人本来为宇文攸亲自出门迎她,有些受宠若惊,见宇文攸态度淡然,这才明白过来,大约是不想她进书房。

      “回殿下,刘孺人病了多日,府中常来问诊的太医也瞧过多次,药吃了不少,病却不见好,妾身方才去望候她,瞧她气色很差,像是病情又加重了,就想求殿下另外再延请一位太医过来给刘孺人瞧瞧。”

      宇文攸听见是为这种琐事,摆手道:“这种事情你跟王齐说就行了。”

      杜孺人颔首道:“是。”

      宇文攸往前走了几步,想起这两位孺人不管怎样,到底是他母亲景皇后亲自替他挑选出来的,如果太不上心,回头拖成了大病症,倒有些辜负了母亲的好意,遂又道:“她是什么病?病了多久了?”

      杜孺人道:“那日去赵王府赴宴回来,隔天她就病了,据她自己所说,一是受了凉,再就是受了惊吓。”

      “惊吓?”宇文攸挑了挑眉。

      杜孺人再次颔首,“正是,那天王妃身边的一个婢女失足落水,后来我跟刘孺人一起去看过,想是她胆子小,吓到了。”

      “这种事情,有何好看?”

      杜孺人忙收敛神色,低头道:“是,妾身谨记殿下教诲。当时只是想着以前在文杏殿见过几面,突然没了,心里有些不舍,故而才去看了,也算是送她一场。”

      宇文攸听她这样说,不豫的神色稍霁,“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回头我跟王齐说,让他亲自去一趟太医院。”

      杜孺人脸上露出笑意,忙道:“妾身替刘孺人谢过殿下。”

      宇文攸瞥她一眼,大步离去了。

      杜孺人等到宇文攸走出了院子,这才移步向外走去,走了几步,又冲婢女丢了个眼色,婢女会意,向院中方才传话的小寺人堆起笑脸来,轻声道:“小公公,方才进来的时候,奴婢在院门口遇见一位大人,看见他的帕子掉了,本来想叫住他,又怕殿下在里头用功,突然高声呼喊,打扰了殿下清静,故而就先收下了,烦请公公将此物还给那位大人。”

      小寺人接过婢女递来的手帕,看也不看便揣入怀里,“好说,就是不知他何时会再过来。”

      婢女忙道:“怎么,他不是咱们府里行走的幕僚吗?”

      小寺人道:“怎么不是,他可是大将军亲自举荐给咱们殿下的,据说还是王妃的表兄。只是他常在外面替殿下办事,就是过来,也是在前面,平日里不常到书房这边来。”

      婢女点头,“原来是这样。”

      杜孺人在一旁听到,心里默默思忖,想不到那人竟会是李汝宓的表兄!

      同样生而为人,就算自己生得不比李汝宓差,可命却比她差了好多,她既有中用的父兄在边疆建功立业,又有表兄在府里替殿下筹谋划策,偏偏殿下还那么宠爱她。

      自己呢?只有借着刘碧波生病,才能厚着脸皮来见殿下一面,还差点碰了钉子。

      杜孺人想到这里,心头涌上一阵苦意和不甘。

      且说宇文攸出了书房,便向文杏堂走去。

      这两日老太后病情稳定,李汝宓也回到了府中,此刻正在西进间窗下看话本。

      潘氏立在旁边细细地回话,“奴婢又问过秋蝉了,她说那天两人本来好好地看斗鸡,琴儿忽然内急,说要找个地方小解,那边没有茅房,秋蝉看见远处有假山,就指给了她,琴儿就跑去了,后来过了很久她也不回转,秋蝉便过去寻她,就寻不到了。”潘氏顿了顿,又道:“小姐,时隔这么久了,秋蝉前后两次的话还能对得上,应该不存在瞎编的可能。”

      李汝宓摇头道:“我不是怀疑她编谎话,我是怕她当时吓住了,忽略了什么细节,所以才让你再去问她。”

      潘氏点头道:“原来是这个意思,奴婢还想着小姐怀疑秋蝉呢。”

      李汝宓撂下话本,抻了抻宽大的袍袖,“事情过去了这么许久,既然今天再一次问过秋蝉,还是没有任何新的线索,也不好一味地揪着不放,弄得府里人心惶惶,何况还跟赵王府有关联。所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你吩咐下去,以后都不要再提了。”

      潘氏有些诧异地瞥了李汝宓一眼,“是。”她本来以为李汝宓会一直查下去,想不到这就丢开手了,看来李汝琴这个便宜妹妹,李汝宓也没多放在心里,想到这里,潘氏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
      李汝宓望了眼窗外,“这会儿暖和,我出去走走。”

      潘氏忙上来扶着李汝宓起身。

      吕氏正在院中莳弄那一盆盆的菊花,这些新品种的菊花花朵又大又多,每一株都把枝头压歪了,吕氏正拿着新折的竹枝把花枝固定起来。

      李汝宓便走过去看花,摸摸这一朵,摇摇那一朵,脸上始终带着笑,也不怎么看吕氏,吕氏埋头干活,显得很沉闷,不过她一贯就是这样,旁人都瞧习惯了。

      潘氏对这些花啊朵啊的不大感兴趣,干站了一会儿就没了意思,“小姐,奴婢想起来小厨房炖了梨羹,小姐既然没有别的吩咐,奴婢过去瞧瞧。”

      李汝宓知道潘氏喜欢跑厨房,也由着她,“嗯。”

      潘氏走远了,李汝宓挪至吕氏身畔,低声说:“阿姆,你说刘孺人从赵王府回来后就一直在吃药?”

      吕氏‘嗯’了一声。

      李汝宓接着道:“赵王那边的人咱们查不到,自己这边的人倒是可以先查一查,方才我让潘氏放出消息,说琴儿的事情到此为止,想必真跟此事有关的人,会松一口气,你这两天帮我盯着刘杜两位孺人,看他们有无过从的来往和奇怪的举止。”

      吕氏再次‘嗯’了一声。

      李汝宓刚要走开,听见人回齐王来了,她遂向院门口望去。

      宇文攸脸上笑容明媚,“上次说带你骑马,一直耽搁到现在,今天暖和,要不要去试试?”

      李汝宓点头,“好。”

      到了这日晚间,桃花居的门被杜孺人敲响了。

      杜孺人掀帘子走进去,刘碧波抱着手炉歪在床头,屋里灯光暗淡,纱帐放下一半,影影绰绰地挡着她的面容,不知哪里来的小风,不时吹动轻纱,带着点凄冷的意味。

      杜孺人径直走到床前坐了,“我今天求过殿下,明日就会有太医过来,你再忍耐一时。”

      刘碧波垂着的眼皮略微抬了抬,“你既然能跟殿下说得上话,不如求他放我出去吧。”

      杜孺人神色僵了僵,“胡说什么呢?”

      刘碧波扣着手炉上镂刻的花纹,低声道:“从我做那些事开始,我就没指望能善终。”

      杜孺人不解道:“你说话让我越来越不懂了。”

      刘碧波飞快地抬头看她一眼,笑了笑,“不懂最好,你回去吧,以后不要再来看我了。”

      杜孺人诧异道:“你到底做了什么?不就是……不就是,这是有什么关紧呢,我还听谣言说王妃曾经逃过婚呢,你那事情比起她这一桩,算什么呢。”

      刘碧波意味不明地瞥她一眼,又低下了头,最后喃喃道:“我没有王妃那般好命。”

      杜孺人本来是听文杏殿的婢女们私下里悄悄议论来着,其实做不得准,只是今天见了秦诺后,自己瞎猜测了一番,此刻为了劝慰刘碧波才说出来,其实说完就后悔了。她伸手给刘碧波掖了掖被子,“不管怎么说,咱们是景皇后给殿下的,殿下孝心,就算不怎么喜欢咱们,也不会亏待了咱们,你别胡思乱想,好好养病吧。”

      刘碧波默默点了下头,“时辰不早了,夜里天冷,你快回去吧。”

      杜孺人点头,起身走了。

      李汝宓白天骑了马,晚间格外疲惫,洗漱完就准备去睡,吕氏借着送佛手进来的空暇,悄悄把晚间杜孺人去过一趟桃花居的事情回了李汝宓,李汝宓听了也没说什么。

      潘氏捧了安神汤药进来,李汝宓接过喝了,潘氏笑着问道:“这屋子里是什么味道,比熏香好闻。”

      李汝宓指了指角落里那盆佛手,“那果子的香味。”

      许都少有佛手,潘氏是第一次见,当成见稀罕物仔细看了一会儿,看完才后知后觉地取出袖中的竹管悄悄递给李汝宓,“外面递进来的,奴婢差点忘了。”

      李汝宓展开细看,是李寔给陆宛的家书中的夹带,特意托人送给她的,李寔的意思是,想要即刻从乐浪接回他们的母亲徐氏。

      李汝宓想起宇文攸此前也承诺过会帮她拿到赦免,其实她现在的想法是,悄悄拿到赦免,母亲脱离奴籍后仍旧留在乐浪,因为徐氏一旦回到许都,她继母杜氏势必会紧张,她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把握可以在与杜氏的较量中胜出。

      她低头沉吟了片刻,向潘氏道:“妈妈,那个安神汤我以后不吃了。”因为那其实是避子汤。

      潘氏诧异道:“为什么?”

      李汝宓道:“药吃多了总是不好,听说那个佛手能安眠,我试试。”

      潘氏点头,“那也好。”

      一开始要吃避子汤,是上一世流产时给她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她怕;现在不吃,是前些日子在宫中陪老太后时,见过两次皇帝,皇帝瞧着气色实在太差,她怕皇帝突然就死了,她怕重蹈上一世皇帝因为齐王没有子嗣而立赵王、最终整个齐王府都被逼死的覆辙。

      说到底,其实是这一种怕战胜了前一种。

      李汝宓只管捻着那纸条出神,并未察觉宇文攸何时走进来的。

      “你手里面拿的是什么?”

      李汝宓蓦地抬头,心里没来由一阵紧张,就算是哥哥的家书,可私相传递也是大忌,若细究起来,势必会揪起一串儿的人,她登时心如擂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