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一场空等 ...

  •   司马姀一副果然如此的眼神看向房三娘,但二人都没出言责怪。

      试问谁能在屋子里呆上十几载春秋。

      “雯华,有件事我们尚未与你商量。”司马姀替房三娘先开了口。

      司马锦记得迷蒙时她们和孙大夫说的话,从容淡定地看着姑姑。

      “让我来说吧。”房三娘看了眼司马姀,然后坐到塌前,对女儿语重心长道:“以前孙大夫曾提议让我们把你送去江左,那边的气候适宜你养病,但之前南朝刘宋的局势动荡,不如北朝安定,加上我们身份特殊,诸多不利。现在南边改朝换代了,听闻南齐萧帝是个英明刚断的圣君,我便与你姑姑私下商定,等你身子好了后,就送你去摩陀岭。”

      摩陀岭?司马锦心里略一诧讶,凝声问:“娘是要我去琅琊山,进会峰阁?”

      会峰阁是江湖上极其强大且神秘的组织,也是古今第一智库,贩卖情报之外,还对外张布着琅琊高手榜、琅琊富豪榜、琅琊才子榜。世人想从会峰阁求一锦囊,就得用等同价值的金钱交换,像这样厉害的组织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但司马锦不同,她与会峰阁的渊源要从前朝东晋的建国元帝司马睿说起。司马睿曾任琅琊王时就居于摩陀岭,暗中厉兵秣马近十年,而会峰阁则是他的一位心腹谋臣所创建的,为了帮助司马睿称帝,暗中组织了江湖势力。

      后来司马睿顺利称帝,就将摩陀岭改名琅琊山,帮助他的那位心腹谋臣退出了会峰阁,转为朝堂重臣,声名远播,人称琅琊王氏。自此王与马,共天下。

      被看穿用意房三娘略显惊讶,女儿心思果然通透,点头道:“会峰阁的宗主已经答应收你为弟子,你在那既能潜心修学,又可以跟着几个师兄们学点武艺,强身健体。”她也正是利用了这层渊源关系,才能让现任的会峰阁的宗主答应收女儿为徒。

      司马锦目光微垂,这一离开至少得三年五载,虽然是有不舍与母亲姑姑分开,但比起在这屋子里继续暗无天日的过活,她更想跨出去,尤其是在会峰阁那样的地方历练。

      “女儿会时常写书信给你们的。”她重抬目光,微微作笑毫不迟疑。

      看着如此伶俐懂事的女儿,房三娘的心情不知是安慰还是心酸。

      第二天,司马姀独自去了书坊打理铺子,房三娘继续留在家中照顾女儿。

      待落日余晖,炊烟四起。

      司马姀捧着糕点,一副乐嫣嫣的表情,刚回来就直接去厨房找三娘,但三娘不在,灶台上的药罐正冒着热气。

      她便去了侄女的屋里,正巧见三娘把药递到了那丫头手中。

      “姑姑回来了。”司马锦率先开口,语气比往常微妙。

      司马姀以为她是看上了自己手里的糕点,爽直道:“这是买给你娘吃的,顶多分你两块。”

      房三娘抿了抿唇,这阿姀总是把心思表露那么明显。

      “姑姑忘了我不爱吃甜食,只有娘喜欢吃。”司马锦从没多想,她打小就习惯姑姑对娘亲的格外偏心,而姑嫂两的和睦也成了邻里间的佳话。

      司马姀一丝尴尬笑笑:“我还真给忘了。”她压根就不记得侄女喜欢吃什么。

      “姑姑,今日来铺里的书客多吗?”司马锦试探地问。

      司马姀走近道:“来来去去还是那些个。”

      司马锦指尖摩挲着药碗的外壁,不再问下去,怕母亲和姑姑会起疑。

      “那元公子来了吗?”反倒是房三娘追问了重点。

      “他哦,来过了。”

      闻言,司马锦表情微动。

      房三娘继续问:“我答应给她留的话本,你给了吗?”

      司马姀叹气说:“就这事你都交待过好几回,我哪能忘。”说时,她语气一顿,喃喃着:“不过元公子今日有些奇怪。”

      房三娘转眸看她:“他怎么了?”

      司马姀把糕点递去:“早上铺子门还没开他就在那等着了,我把下一卷的话本给了他,他却一直坐在咱们铺子看本,直到我要打烊关门才走。”

      房三娘不以为然道:“也许是元公子一时看入迷,忘了时辰。”

      “应该是吧。”司马姀收起话题,转眸看了眼司马锦,催促说:“雯华,发什么呆呢,快点把药喝了。”

      司马锦这才回过神,默不作声地把药喝尽。

      转眼时间,她在屋里足足休养了半个月,孙大夫来瞧过后,说她可以出远门了。

      这一天,司马姀与三娘子一边收拾行礼,一边闲聊,说起元公子每天都有去书坊,一呆又是一整日。

      “你说奇不奇怪?”司马姀侧目看着三娘子。

      房三娘浅声道:“是有些奇怪,你怎么不去问一问。”

      “我问了。元公子只说在等人,可咱们书坊来来去去也就那些个常客,你说他会等谁呢?”司马姀仍觉疑惑。

      司马锦听着她们的对话,眉头已然皱紧,没想到珺兄每日都在书坊等与她相遇……

      可她,该怎么做。

      是不是该写封书信道别……

      又或许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她们只是萍水相识,缘浅短聚,谈不上什么交情;再者自己是女儿身,与珺兄的情谊终要避讳。

      罢。

      司马锦收敛起心绪,平复涟漪。

      收拾完行李后,一家三口坐着雇来的驴车离开了。

      这一来一回,又耗费了八天时间。次日,房三娘重回铺子,司马姀跟着帮忙整理书柜。

      接下去的日子便只属于她们两个人的。

      司马姀心里乐滋滋,眼神无时不刻地盯着三娘子,意在眉,情在睫,未去留神自己手头上的活。

      房三娘感受着灼热的目光,犹如新取的妇者,神态略显害羞。

      未几,拓跋珺来了。她还没进铺子,就听到里面一声动荡。

      书架高处的书籍稀里哗啦地倒落,司马姀被砸到了脑袋,疼得“哎哟”一声大叫。

      拓跋珺快步走进铺里一瞧,便看到房三娘格外紧张的神情,用手替司马姀挡开架上掉下来的最后几本书册。

      司马姀反应回来,神色慌张,连忙抓着三娘的手检查,见有擦红,声音甚急:“伤着骨头没有!”

      “我没事,你呢?”三娘凝声反问。

      “我头硬着呢。”司马姀说时就把三娘的手紧紧握住,正想趁机再说点甜言蜜语之际,余光留意到了旁人的身影。

      房三娘看她迟疑表情,转眸一望,旋即把手抽回,用浅笑掩饰着尴尬喊道:“元公子。”

      “房姨。”拓跋珺亦是带笑走向二人,面上假装天真烂漫,其实早就看出这两姑嫂之间的感情特殊,她们彼此眼中一直都含情带意,只是这次表现的要比以往更明显许多。

      “元公子是又来等人吗?”司马姀好奇一问,然后笑嘻嘻地捡起地上的书。

      “呃……”拓跋珺凝视三娘子,沉声说:“房姨,你这是不是有个客人,和我年纪相差不多,高高瘦瘦,长得十分秀气的书生。”

      房三娘认真在想,司马姀趣说道:“十个书生里就有七个长相秀气,按公子形容,这样的客人多着勒。”

      拓跋珺便说:“他……单名一个锦,繁华似锦的锦。看去面色不太红润,素素白白的样子,给人感觉非常独特。”

      闻言,司马姀捡书的动作僵住了,房三娘的神态也怔住了。

      原来元公子一直在等的人是雯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