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回朝 ...
-
太元元年秋末。
当年叛逆犯案被抓的人尽数押赴刑场斩决,诛连九族,但主犯梁钰堂仍未捉到。为了抓捕此人,朝廷贴出九国通缉令,悬赏丰厚。最少可得良田百亩,最高可封侯拜相。
此通缉令一出,天下议论纷纷,但无论怎么抓,朝廷怎样努力,梁钰堂这个人,就像消失了一样,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这自然是把皇帝气得不行,发了很多次火。虽抓不到,但此通缉令十年之内始终未撤。
然后我们现在说一下太元帝治国的时候。
太元帝即位以来,文武并治,重学兼修。
对外,采取强硬手段,并逐渐开始扩张领土。
太元七年,高丽国对梁朝俯首称臣,自此之后,梁朝气势渐长,逐渐开始吞并他国。
太元十年,梁朝吞并楼兰,扶桑等周边小国,虽未一统天下,但已是九国之中最为强大的一国。
实力稍逊于梁国的有四个国,为齐高氏,燕慕容氏,西凉玉氏,匈奴兰氏。
这四国之间,匈奴的实力不是最强,但有不少和它结谛的夷族,便是其中最难缠的。
梁国开国不过百年未满,君主换代到太元帝这一任,已经是第七代了。从开国皇帝梁容开始,最大的愿望就是一统山河,天下太平。到太元这一任,已经有所眉目。只是其他几国,实力也是不可小瞧,要真正做到一统天下,还需要费更多时日。
然多年各国争夺,从未有过停歇。谁都想做天下之主,让其他八国臣服自己。然最终以梁朝变为九国最强而暂时结束。
梁朝尊为天子上国,受其他八国顶礼膜拜。各国开始走向和谈,互通姻亲,经商。
太业殿。
“陛下万岁万万岁!”
下首百官齐声。
太元帝抬手。“众卿起。”
一人上前道。“陛下,今日是孝昭将军回朝,这会儿正在殿外侯着呢。”
太元帝点头。
小太监清了清嗓子。“传孝昭大将军入殿面圣!”
百官纷纷回头。
只见一人徐徐入殿,银灰色的盔甲上风尘未拂。虽是年少,眉目神情却是历经了无数风霜。
他眉目秀俊,唇若涂脂,两道斜眉入鬓,细长眸眼似含情又似阅尽世间百态。行步轻而沉稳,一身盔甲添英色。虽面容有伤,却未有减其风华。
容貌俊俏,又一身战功,手握梁朝一半兵权,位居高位。这若是在长安城里招摇过市,不知多少女子得为此疯魔。
有的大臣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自家女儿有没有适龄的,自然而然地就朝西山那边看了一眼。
齐刷刷的眼神朝自己看过来,西山赶紧把官帽拉低些,把眼睛盖住,表示自己看不见。
“臣昭顷君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昭顷君半跪行礼。
太元帝对昭顷君表示很满意,连连点头示意他快起来。
“顷君不用多礼,快快起身。”
“谢陛下。”
昭顷君长年驻守边关,十二岁正式踏入战场,随叔父出征,立下战功无数,后封至大将军。
他其间回朝次数并不多,且每次都是接了旨便回了边境,连家一次都没有回去过。这次战歇之后,九国总算是和谈了。他也终于能有时间在家歇歇,不过能歇多久,谁也不知道。因为家国未安定,随时都有可能开赴边关。
太元帝明白,大梁的强盛,这个少年功不可没。他虽年少,却是比其他养尊处优的王侯皇子要有才能得多。
可以说,已经有功高震主之势。
“顷君啊,你长年在边关,这突然没了战事,会不会有些不习惯?”太元帝打了个哈哈,定目问道。
昭顷君想了想,答道:“定邦太平,家国安定,乃是臣之所责。若天下安定,永无战事,自是极好,无为习惯之说。”
太元帝沉思后点头,表示赞同。
下首百官默然。
天下安定,永无战事,这八个字应是多好的景象。只是众百官心里都有数,如今九国战事停歇,不过是暂时的表象而已。
谁又知道哪天又会打起来呢?
太元帝将目光放逐于百官的神情上,看见他们有所忧色的面容,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领土扩张,抵御外夷,虽使国家已至九国之首,但其间已经损将折员不知多少了。是该,好好歇歇了。
“父皇,儿臣以为,既然昭大将军已经还朝,现下又没什么事做,不如现下给他安排个差事,在长安这段时日也好解解闲。”太子梁容音道,说完便退于一侧,捋了捋冠服上的皱褶,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昭顷君。
相间十年,身为太子的他,逐渐深熟朝政,但他向来只听政,少言。而他发言的时候,下面百官通常都会猜测一番。
太子亲自出言为人请差,换是谁都喜悦的,毕竟能得太子青睐,日后官路便是平步青云,有几个人能有这般待运?想来昭大将军应是高兴才是,只是那一脸不悦却是极其明显,令百官不得其解。
昭顷君自小和梁容音不对盘,梁容音自是知道昭顷君这些年随昭老将军出征,难得有空闲时间歇歇,不过他这样不就有时间缠着笙儿了不是吗?那怎么可以呢。所以还有找点事情给他做,让他没得空闲。
昭顷君狠狠瞪了梁容音一眼,这个家伙这么多年还真是一点未变。
“顷君以为如何?”太元帝自是想问问昭顷君是怎么想的。
见其眉间稍有惫倦,又一身未收拾干净的衣甲,赶着时辰来觐见,恐有误了时辰失了礼数,还真的是和十几年前一样。
那个时候他胆小怕事,却是该尽的礼数尽得一无错处,他便知道这孩子日后便是大造之材。果不其然,他年纪轻轻,已经是守卫大梁的大将军了。
昭顷君微颔首。“臣全凭陛下安排。”
太元帝想了便道。“之前管理长安治安的巡使犯罪入了太司狱,职位空闲了下来。这个清闲的差事就暂由你接下来吧,等新巡使选定后,孤再给你安排更合适的差事。”
“谢陛下。”昭顷君承下差事谢恩。
下朝后,昭顷君头痛地按着额头,迈着沉重步伐出了殿门,感觉日后便是会伤神了。
京兆巡使,这个职位也真是太清闲了!清闲得他年纪轻轻怕是要早生华发了。
“咳咳。”这时有官员笑吟吟地凑上来,“下官家小女今年已年方十八。十八十八,正好是一枝花。嘿嘿嘿,孝昭将军,抽个时间,来府上坐坐,咱们同僚唠唠嗑,顺便安排你俩见一面?”
婆娘说,若是有了中意的女婿人选,想尽办法拐了回去,不然便要被人捷足先登了。
昭顷君正了正神,虽面上镇定心里却是平静不了。他刚一回朝,这就有人开始给他找对象了?
“杨大人,我这还没打算……?你别……别拉我啊。”昭顷君还没好好拒绝,杨大人拉着他的袖子扯着走,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絮絮叨叨地介绍着自家女儿。
“孝昭将军,你放心,我家小女不仅长得好,性格也温柔恭顺。还有,我也知道将军你呢喜爱美食,她呢,正好还有一手好厨艺。只要你想吃的,她都能做。满不满意?要不要见上一面?”
昭顷君心里回了一句,我想吃熊心豹子胆。
这老头倒是打听得听清楚啊,连他馋嘴的事都知道。可惜就是不太聪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他介绍女儿,这叫人怎么想。
但他明白这是太业殿外,不好直接拒绝。但被这老头拉扯着,他却是有些尴尬,甚至有些烦了。
再者其他官员见着情形已经朝这边看了。
昭顷君拱手。“杨大人不如这样吧,几日后顷君过府叨扰。顷君刚从边关回了长安,还未好好安顿。再者陛下给顷君安排了差事,顷君还要先去京兆尹府做一下事宜相关。”
杨大人一听,表示理解。不过他还是没人放了昭顷君的袖子,昭顷君心里已经哭笑不得,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都同意去了,这还不放手,让其他人怎么猜测?
近年来,皇室内乱不断,皇子们为争权拉帮结派,已经先后有五位皇子造反生事已被处置。因为如此,太元帝对官员结党营私而有所顾忌。而大殿之外,这杨大人对他拉拉扯扯,外人看了,若被有心人告到太元帝那里,他可就麻烦了。
这时,西山看见了。自己的蠢儿子被人纠缠,却又摆不脱的样子,果然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笨。
难道说是这些年仗打多了,被刀砍傻了伤到了脑子,这么简单的事都不知如何应对?
“臭小子,杵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跟我回家吃饭去!”说罢便拉了一把儿子,将他推到一旁,自然而然就解了围。
“杨大人见笑了,我先把他带回去揍一顿!”便眨了下眼,对儿子使了个眼神,催促着儿子快点走,面上却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痛心模样。
“快走!快走!别丢人了!”昭顷君被父亲像赶鸭子一样赶着,而且表情是十足的嫌弃。
“啊?”杨大人完全不知道西山在说什么,想要拦住昭顷君,却又不好上前,因为西山正在教育自己的儿子,于是眼睁睁地看着西山把自己的儿子越“教育”越远。
等他反应过来,才知道自己的女婿人选从眼前活生生地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