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通云阁 ...

  •   九月的最后一天,宸烨正式的突破了第八层,不仅内力新上了一个水平,更重要的是她右臂经脉彻底好了,前一段时间内力在体内运行,每到右臂就觉得难受的体验总算是结束了。
      另一边她未来王府的整个设计图已经画好了,正堂的和主院的地基已经打好了,地龙也铺设完毕,按照鲁敏学的说法,最迟今年年底王府的大体修建就完成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细微的装饰了,这些都不用很着急,可以等宸烨入府以后再慢慢修缮,慢工出细活这个道理宸烨还是懂的。
      琉璃坊改了名字为明鉴,已经开始装修了,大概十月底就能完工。陆问风的设计是,整个明鉴能用玻璃的就用玻璃,争取做到最大程度的进行展示。

      宸烨已经和宸煜打过招呼了,今年的进贡的年礼她会包括四套镜子,宸煜霍子嘉宸晖宸星一人套,从穿衣到等身镜到梳妆的镜子和手镜,一应齐全,全都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边,请了京城有名的匠人雕刻而成的。
      原本还有没有宸晖和宸星的,但是之前宸烨进宫给霍子嘉请安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宸星,他听到以后就缠着宸烨说也要,给了他自然不会少了宸晖的。
      至于明鉴的开业时间,就是要等到新年以后了,宸烨有这个借势的条件,自然不会不用。
      按照现在是制作水平,等身镜的产量极低,紫檀木的价格高,宸烨也没让人全用紫檀木,做完了年礼的四套以后,宸烨也就只多做了一套送到自己的王府里面。明鉴准备的大多还是上好的黄花梨木,全套的也只准备了几套,但是可以按照客人的需求进行定制,毕竟有人爱金银宝石有人爱木材。
      剩下的还是以梳妆镜和手镜为主,这种小面积的制作起来就很容易了,像是一块大的等身镜剩下的料子就能制作四五个手镜,各种木材和装饰的都有了。
      年礼的一套花费就是万两银子左右,当然了这其中大部分是因为紫檀木的价格就够高,单玻璃的成本就要低很多了。按照陆问风的定价,总的算下来,利润可以达到定价的七成还多,不过等上一两年,这个价格也就会渐渐降下来了。
      前两年物以稀为贵,毕竟是只此一家的生意。宸烨前期投入的银子没多久就能回本,在山上建造炉子,送进宫的四套,炼制时出的一些废料,宸烨投入的本钱也不算少了。
      好在她手里有一笔开府银子,王府修建的费用现在都还是交的定金,等到完工才会通过内务府结账,到那个时候玻璃生意赚的钱就够回本了。而且又是年初,名下的铺子和田地都送来租金,不然宸烨也做不到那么大的投资。

      京城不缺有钱人家,也不缺会享受爱攀比的,有了宫中的带动,宸烨不用担心销量。而且玻璃确实是比原本的铜镜要清楚很多,单凭这一点就不怕没人买。
      至于雕刻,宸烨也不知道陆问风是从哪里找来擅长雕刻的人,因为西城还有一件铺子,宸烨索性一起交给了陆问风,又准备开了一间木器行,当然了现在的单子还是全部供给王府和明鉴。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对外经营。
      一些非木制的手镜和小的玻璃饰品的设计宸烨就交给明玉轩的孙掌柜了,当然了总的权力还是全部交给陆问风。
      还有就是定制将原本的窗纸替换成玻璃,这个就只能一家一家慢慢来了。
      在制造等身镜的过程中,李巧意外的造出了一种单面镜,表面上看上去和玻璃没有区别,却是单面透光的。
      李巧也说不出来这个单面镜的由来,几经调整才掌握了基本的做法。不过这个单面镜的成功率极低,制造出来几十个镜子也就能成功那么一次,现在也就只有几块,全都送到了王府里代替了宸烨的窗子。
      和陆问风相处了这半个月,宸烨愈发信任她的能力,渐渐的开始让她接触一些别的生意,想着只要她衷心,忙过了明鉴和通云阁的事情就开始让她接触更多的产业。

      通云阁就是之前宸烨和陆问风闲聊的时候提到的酒楼,原本准备等到明年再开始准备的,但是陆问风前一段时间去明鉴的时候,发现她原本当账房先生的那家酒楼关门了。那家酒楼原本的靠山在之前的风波中受到了牵连,离开了京城,店铺的主人已经将铺面重新盘出去了,准备干新的生意,而原本的那些厨子和几个店小二还没有着落。
      陆问风在那里干了一年多,对这些人都有些了解,知道他们的水平和人品都不错,想着这是个机会,就告诉了宸烨。
      酒楼都是需要班底的,与其明年费尽心思的找人,不如就接手了这些人。但是这样一来,开酒楼的计划就必须要提前了,宸烨养着这几个人两三个月还可以,要是明年才开工,那就要养一群闲人半年还多,她有钱也不是那么当散财童女的。
      宸烨是个雷厉风行的,之前陆问风和她就将酒楼大概的设计做出来了,现在只不过是提前一步计划罢了。
      宸烨倒是没有像之前那样当个甩手掌柜,她自己是个会享受的,也知道该如何最大程度的扩大自己的利益,虽然没有经营过酒楼,但是一些针对客人的主意却是很准确。
      陆问风原本的想法是建一个三层的酒楼就足够了,只要是能看到天泽湖景就可以,而且因为两个铺子连起来,本身够大了。
      但是宸烨既然自己想开酒楼就要做个大的,直接决定建一个七层七面的酒楼。
      京城之中对于建筑的高度是有要求的,朝着皇宫的一面不能设置窗户,宸烨选的地方够好,按照她的设计一面朝着皇宫,两面朝着京城其他地方,四面朝湖,只有一面不能设置窗户。
      这个地方周围都是商家,即使是稍微高一点也不会看到私人的内院,再高一点视野更开阔以后,人的目力也达不到那个水平了,只能看到一个大概。
      一层和二层和普通的店铺区别不大,三楼起开始朝湖的一面有观景台,五楼起观景台的窗子全用玻璃,即使打开玻璃窗也只能透风,最大开到半人大小,这也是怕出什么意外。面朝皇城的一面也设置了窗子,到了这个高度也看不清具体的皇城了。一面是京城中万家灯火,一面是天泽湖景。七层是宸烨只留一个房间,用的是最好的设计。
      宸烨的意思是要花足够的钱才能上三楼,有足够的身份才能上五楼,七楼宸烨只准备开放给几个她认为的自家人。
      整个天泽湖从五楼开始,上楼都可以提供简易的轿子,免得客人上楼太累了。

      整个建筑的面积层层递减,每层的雅间都在变少,就像是这个天下一样,顶层的人总是要比底层的少的。
      高层象征着地位,而且宸烨手里面有温泉庄子也能布下来最基础的冬暖夏凉阵法,即使是没有灵石,也能提高温泉庄子的产量了。她还有一些九玄宫得来的药膳和菜品方子,不怕吸引不到人。
      陆问风听了之后只觉得宸烨的想法确实是特别,限定价格限制身份这种事情不少见,比如说那些酒楼总会把最好的雅间留给那些官员宗亲,留给那些花钱多的人;花魁也都是到了那些有权利的人手里,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但是像宸烨这样明摆着的太少见了。
      最重要的是她有这个实力,即使是她定下了这些规矩,也会有人来追捧,来用这种方式显示自己的权势。
      制定这个规则的人身份够高,那么这个规则就可行。
      而且宸烨的这个规定看着过分,但是京城就不缺的就是官员了。京城和江南作为两大富庶之地,最大的差异就是京城的有钱人家基本上家里都是当官的,不像江南有那么多的富商。
      以宸烨的定价,能到通云阁三层以上用餐的本就应当是非富即贵,现在也只是细细划分开来罢了。

      宸烨在通云阁投了不少心力,远比明鉴这个拿出来方子拿出来钱就不管了的产业要费心。她还特意去请了鲁敏学的一位姨母出山,来建造这个高达六层的通云阁,毕竟这种高层建筑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修建出来的。
      可能是修建王府的时候和鲁敏学相处的算是融洽,她这位姨母没多久就答应了,也可能是修建这种高阁的机会实在是少,也有些心痒了。

      所有的事情都定了下来开工了,宸烨也不像之前那么忙了,每天就呆在瑞王府里面,开始研究医术。
      自从上次派人去向内务府购买雪莲,宸烨就被太医院的郑老太医给缠上了。王府去取药的随从正好遇到了郑老太医,老太医随口一问事情的经过,正巧她以前也研究过这个病症,总觉得自己的方子哪里不合适,见了宸烨拿出来的这个方子就立刻想通了。
      也不知道怎么就开始认为宸烨在医术上有天赋有想法了,要了每五天给宸烨请平安脉的差使,每次见到她都要说一些医学常识。
      要知道请平安脉这种繁琐有没有太大难度的事情,都是由底下的太医来的,像郑老太医这样的,没有什么大病不会参与,之前她就是在太医院研究些疑难杂症,教导一下下面的小太医。
      宸烨经过上次的事情也知道自己手里的医书重要,又架不住郑老太医满腔热情,虽然对医术没有太大的兴趣但还是开始学了。
      她记忆力好,也没想着学的多全面,就专注一些调养身子的和一些医书里面提及的罕见病症,身边有那么一个好的太医可以随时进行询问,进展倒是也快。
      郑老太医也从宸烨这里得到了不少新奇的想法,医术更进一步,两个人相处久了宸烨也开始对医术产生兴趣,虽然她觉得自己这辈子是到不了郑老太医这种忘我的境界了,但是偶尔看看医术调剂一下还是挺好的。
      时间久了两个人倒成了忘年之交。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通云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