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三十五章——冯博天的赞赏 ...

  •   敲定了所有安排,在启程回盛都复命的前一天傍晚,我不知为何突然变得文艺而忧郁了起来,竟对这个带给我特殊经历的地方产生了点不舍之情,便说要独自一人去堤坝附近闲逛。
      可谁知吴卓一听就不干了,不仅死活不答应,甚至还拿皇帝爹爹的诏命来压我,非要带着那些皇家暗卫全程陪同;从我被救回来直到现在,吴卓确实做到了寸步不离,连我睡觉时他都彻夜不眠的守在我房门口,简直到了保护过度的地步。我觉得他过于夸张了,很是不服的跟他理论了一会儿;他见辩不过我竟干脆咬牙往我面前一跪,说自己愿承担冒犯之罪,但要等到把我送回盛都后再领死。
      我见他一脸烈士就义的样儿登时就没辙了,只得反过来好言好语的哄着他,甚至“被保证”一定一定听他的安排,无论去哪儿都会乖乖带他和暗卫护驾;见我再三保证,他才缓和了神色,吩咐暗卫替我准备车马。
      我真是怕了他了……到底谁才是老大啊!?
      一路上顺顺当当的到了我当初和杨严探查的区域,远远的就看见一个挺拔的身影,正是冯博天;此时他手里捧着什么东西,一边看一边时不时转头跟身边的人说着什么;随行的人快速的记录,偶尔还向他问询。
      我见他们认真的样子不忍打扰,转身想去看看其他地方;此时他却先看到了我,主动迎上前对我施礼:“给殿下请安。”
      “大人不必多礼。”见他来跟我搭话,我当然很是乐意,便露出平易近人的笑容,随口问道:“大人可是在实地考察?”
      “是。”他看了眼手里的堤坝残块,指着沿岸一带,说:“老臣随后要去那片再看看。”
      “本王明日就要启程回京,今日想再来散散步,不知大人可愿意陪本王随意走走?”我出于礼貌的邀请他。
      “老臣惶恐。殿下开口,老臣自当跟随。”出乎我意料的,他居然答应了,并主动退到我身旁,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们沿着堤坝并肩走着,吴卓见我和官员同行,很自觉的带护卫在距我们十步远的地方亦步亦趋的跟随,既保证自己听不到我们的谈话,又能保证我始终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从而远远的保护我。
      对于他的细心我很是欣慰,不过其实没必要,因为我真的只是单纯来散心的,并不打算说什么不能为外人道的话。
      正当我全神贯注的欣赏岷江景色时,一直安静走在我身边的冯博天开口了,声音里包含着激赏:“对于殿下在武阳一系列措施,老臣已有所耳闻;说起来,武阳能在受灾后短短一月内情况便如此乐观,殿下功不可没啊。”
      我一愣,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印象中这位高标准严要求的老臣从不开金口夸人,他又很耿直更不会恭维,而今儿是怎么了,突然赞赏我是几个意思?
      许是见我面露不解,他柔和的笑了笑,继续说:“老臣看过殿下亲笔写的宗卷,其中描述堤坝坍塌和周围情况的记录,对老臣来说至关重要;臣毕竟来的晚了些,残损的堤坝先是经过洪水数日冲刷浸泡,又经历这么些时日的风吹日晒,破损的程度愈发严重,许多地方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而殿下观察细致,所提供的信息给了臣很多参考。”
      听了他的话我更是惊讶;我从小就有类似记笔记和写日记的习惯,想不到为打发时间随手写下的记录竟然真派上了用场。
      “那些只是本王随意写的,记忆不深也很乱,还望大人不要被本王误导了才好。”想到当时记的那样草率,我不禁有些脸红,早知道认真点……
      “殿下言重了,您记录的言简意赅,读起来很是方便舒心。”他不在意的笑了笑,继续说道:“不仅如此,那篇关于灾后重建时田地与居民房位置分布和结构的建议老臣也阅览了,其中许多方面连臣都未曾想到;还有将沿江以南的高地和山间通道作为临时避难区和逃生路径的想法,老臣和殿下的想法不谋而合啊。”
      呃……我高中时期的地理老师长得特别帅,我因此也对地理很感兴趣,就多了解了下关于灾难后最合理重建的知识;当日也只是突发奇想,根据回忆随便思考了下而已,至于对不对我自己都不确定,怎么又让他给看到了……
      “大人实在过奖,本王惭愧。”我感觉自己脸上又升了温,急忙插嘴进来:“本王拙见,怎敢在大人面前班门弄斧?大人看看就好,可千万别当真……”
      “并非老臣过奖,而是殿下过谦了。”他收起笑容,神情恢复了严肃,摇摇头对我说:“殿下自幼天资卓绝,心性又平和洒脱,置身于险境也从容淡定,朝中有目共睹;可臣实在是不懂先皇的心思,太子殿下他……”
      “冯大人慎言!”我眼见着话题越说越危险,立刻出言截住他的话头;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周围,确认隔墙无耳后,我语气平淡意有所指的说:“皇爷爷的圣意岂是我等能随意揣测的?三哥既是皇爷爷亲自挑的储君,自是有他的好处。”
      “谢殿下提醒,是老臣失言了。”他也意识到自己刚刚议论了不该议论的,略带感激的对我笑笑,就立刻停住了话题。
      我们很是默契,装作刚刚那段对话完全不存在,重新把话题引到赞美江景和后续修复上,慢悠悠的走一路聊一路;和学识渊博的水部郎中交流让我获益匪浅,我甚至想,如果他是我地理老师该有多好。
      我们绕了一圈回到起点,我经过十多日连轴转的统筹工作,一直没能好好养伤,此时方觉背上隐隐有些刺痛,让我心生倦意;他不知我有伤在身,但也看到我面上的倦色,主动提出让我回去早些安歇,甚至还亲自扶我坐上车驾。
      帘子落下的前一刻,他突然轻声开口,语气非常恳切:“老臣很期待日后与殿下更多的交谈;若殿下在朝中遇到任何困难,老臣定会施以援手。”
      我心中一动,随即有种豁然舒心的感觉。以冯博天的性情不会站任何队,但他今天能跟我说这样的话,就表明即便不参与党争,他的心也已经偏向我了;而他在朝中名声清白威望颇高,皇帝爹爹对他还很倚重,毫不夸张的说,他的态度可以影响整个工部的风向。
      所以说,我已经算是得到冯博天和工部的支持了?
      这个意外成果让我很受鼓舞;这次赈灾我做好了分内工作,使得武阳百姓对我赞不绝口,还顺便拔除了一堆毒瘤,至少在数年之内遏制住不正之风,还百姓以清静太平。如此种种足以让九王的口碑政绩再添一笔,已经是大获全胜了;而冯博天对我的认可,算是附赠奖励么?
      齐翰曾与我探讨过,说对于这类老臣,不能以“利”来收买拉拢,只能以“心”待之尊着敬着,距离要保持亲而不近,远而不疏;我起初只觉得这其中的度太难掌握而不抱希望,如今我却似乎领悟到了他那段话的意思,对于该怎样做也隐约摸到了些门道。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有些激动,但碍于周围这么多人,我面上不敢表露出来,只是对他点点头温声道:“这是自然,本王先谢过大人。”
      他跟我客气的屈身,我的车驾便出发回驿馆。吴卓再去确认一遍明日归京的琐事,我换了药早早上床休息,一夜无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第三十五章——冯博天的赞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