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0、结局篇:第一百六十八章——猜疑 ...

  •   承乾宫。
      就在一炷香以前,整座宫殿还是歌舞升平、一派热闹的景象。朝臣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纷纷显露出各自的诗词才学本领,佳作频频出口成章,做出不少好词引得席间赞叹不断。然而现在,整个大殿里寂静无声,坐在上首的淑妃与太子齐灏脸色各异,跪在阶下的郑毅和其他朝臣也有各怀心事;尤其是齐灏,他稚嫩的面上虽然努力维持着镇定的神色,但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手在微微颤动,更是因为太过震惊而许久说不出话。
      真的么……真的是他说的那样么……
      他叫了八年父皇的那个人竟是自己的九皇叔,而他真正的父皇早就死于九皇叔的剑下……
      不……父皇这样疼爱他,怎会不是他的亲生父亲?而先帝明明是死于二皇叔发起的叛乱中,跟父皇有什么关系……郑毅一定是在胡说八道,他一定是想离间他们父子情分!!
      可是……郑毅是当朝老臣,他有什么动机这样做……何况他说的那样斩钉截铁绘声绘色,自己信任的母妃对此也未置一词;既然母妃没说什么,难道说真的不是空穴来风……
      齐灏从小就由齐翰亲自教导,心性自然随齐翰那般从容大气,头脑思维跟同龄人相比也甚是聪慧敏捷,这短短片刻就已转过了好多念头;但他毕竟还是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即便心智再出众也玩不过那些心机深沉的大人们,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他更是猜不到;他能坚持坐到现在还没有失态之举,已是多亏他明事理识大体的个性了。
      就在这气氛紧张的时刻,殿外忽然传来通传声,让所有人都如获大赦——
      “圣驾到!”
      齐翰步履平稳地走下御辇,快步又不失稳健地穿过跪迎的众臣,一路来到大殿中央。在场其他人原本还不确定帝王对发生过的事了解多少,而在偷眼瞄了他肃然中略带杀意的脸色后,便明白他应该是知晓全部来龙去脉了……
      齐翰淡淡地扫视周围人的脸色,最终停留在齐灏面上;而齐灏恭顺的跪在地上低着头,他看不到孩子是怎样的神情,不过能隐约地感受到一丝惶惑不安。
      齐翰用力攥了下拳头,逼自己冷静下来,他目光定格在郑毅脸上,冷声说道:“朕念你年事已高,本不想处置你;但你竟敢在太子十岁生辰这等好日子上兴风作浪,惹得太子心神不安,那就休怪朕不顾君臣情分了。”
      说着他也不再废话,颇有威严地转身一拂袖,朗声下令:“北漠余孽郑毅,当庭妖言惑众误导储君,意图动荡朝堂,其心可诛,即刻废其官位职权,打入天牢待审。”
      ……!!!
      他这番话一出口,满堂朝臣都或多或少地惊住了,只是在圣驾面前不敢表现出来;让他们吃惊的不是帝王对郑毅的处置,而在于那句“北漠余孽”。郑毅隐藏的实在太好,同僚们都不知他竟是北漠覆灭前派来的细作,所以皇上亲口揭发的这层身份,怎会不使他们震惊?
      话说回来,既然他是北漠的人,那么他今日的举动就有合理的解释了:他就是想挑拨离间,在年幼的太子的心间种下怀疑的种子,以此来动摇大夏国政。毕竟太子乃国之储君,皇储不安则朝堂不宁。
      相比其他人的心绪涌动,即将身陷囹圄的郑毅反而很是淡然;他不慌不忙地抬眼与齐翰对视,随后扫了眼脸色各异的昔日同僚们,在禁军过来押解他的时候,他先是恭敬而不卑地对齐翰磕了个头,随后从容不迫地站起身,趁禁军松懈的那一瞬间吞下了袖中藏着的毒药。
      在倒地的那一刻,郑毅十分安详的阖上双眼。这一生沉浮起落,从被故国朝廷选中并送到南夏做暗桩,直到现在他生命的尽头,如走马灯一般在他眼前快速飘过。在北漠覆灭之后他也仔细思考过,是否要顺应天下大势安稳过日子,还是要抛头颅洒热血继续复国大计。
      曾经他动摇了,想着自己年事已高,不若干脆在大夏安度晚年了却残生,但在一年前他从大夫口中得知自己身患顽疾时日无多,从那时起他的故国之情被重新燃起。反正也是风烛残年,如果能在临了前为先主做点贡献,那便也值得了。
      怀着这个念头,他开始逐渐启用自己先前埋下的根基和人脉,想着该如何折腾出一番麻烦;很快他发现他毕竟是文臣,虽然有些势力,但无论怎么做也很难从根本上动摇大夏朝堂。又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目标转到皇太子齐灏身上,用计离间皇帝与太子的关系,让太子心中记恨和嫌隙的种子生根发芽。他相信,如今埋下的这根刺,日后肯定会成为利器,伤到大夏皇族的根本。
      策划了这样久,这场大戏终究落下帷幕,而自己也该退场了……
      “……!!!护驾!”
      他的动作十分突然,吴卓本能的以为是他要对齐翰不利,当即抽出佩剑挡在齐翰身前;而群臣也受到惊吓,在骚动片刻后看到的是郑毅倒在地上的身躯,和他嘴角溢出的黑血,此时他们才反应过来,郑毅是服毒自尽了。
      面对此变故,齐翰面上的神色并无半分动摇,他连看都没看地上气绝身亡的郑毅一眼,只是略带担忧地转向齐灏的方位,直到看见淑妃已在第一时间捂住了齐灏的双眼,没有让孩子看到这恐怖的场景的时候,他才安心地收回目光。
      “陛下……?”此时吴卓和众禁军侍卫已收剑入鞘,向齐翰请示下一步该如何;齐翰只是摆摆手,说:“郑毅罪不容诛,如今畏罪自裁也算是给大夏子民一个交代;不过念其对旧主忠肝义胆,朕也不欲做得太绝,特准其尸首还乡吧。”
      “陛下宽仁。”吴卓拱手:“卑职这就去安排。”
      在皇帝威严的气场镇压和禁卫有条不紊的行动之下,原本有些骚动的现场迅速恢复了平静,群臣虽仍是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不敢多言,但起码不再是战战兢兢。
      处理完眼下的事,齐翰走到淑妃陆雨瑶面前,居高临下地望着跪在地上的她,沉声问着:“安阳如今身在何方?”
      陆雨瑶听到他毫无往昔温情的声线,便知自己怕是难逃一劫;她维持着面上的镇定,从容不迫地躬了躬身,答:“圣上且宽心,长公主殿下平安无事,她只是被臣妾迷晕后带到了寝宫里。”
      齐翰担心堂妹的安危,当即让程巧亦带人去把齐韵接回去,再叫太医去瞧一眼确保她身体无虞;随后他没再看淑妃一眼,对吴卓下令软禁——
      “将淑妃送回栖梧宫好生照看,没有朕的准许不得踏出宫门一步,任何人也不许探视。”
      “父皇,母妃有何过错?还请父皇开恩,宽宥母妃……”
      齐灏在这时忽然出了声。他经历了方才的种种变数,表面上虽然淡定,但实际上心神早就空白一片,现下好不容易缓过来,就听到齐翰要软禁母妃的命令。他仍未意识到淑妃暗中帮助了郑毅,只是本能地替她向齐翰求情,殊不知齐翰在听到他的话之后也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他误以为齐灏维护淑妃是因为信了郑毅的挑拨而跟他作对,当下眼底怒火灼灼;见他脸色不对,齐灏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了什么话,可惜为时已晚。
      “灏儿。”齐翰开口截断他的后半句,牢牢锁住他的眼眸,无比认真地缓慢问道:“朕问你,对于他方才说的那些话,你,相信吗?”
      “……儿臣不信。”
      齐灏因为他突如其来的质问和怒火而瞬间慌了神,于是慢了一拍才回答。齐翰以为他的犹豫是源自摇摆不定的内心,顿时只觉周身如坠冰窟,眼底的冲动火焰也渐渐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疲惫与受伤的神色。
      “……太子累了,送他至龙仪殿歇息。”
      沉默片刻,齐翰轻声对杨严示意,让他把齐灏带到龙仪殿过夜;至于选择带回自己寝宫而不是送他回东宫的原因,齐翰自己也不甚清楚,或许是因为潜意识里缺乏安全感,所以想把孩子带在身边,确保不再节外生枝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0章 结局篇:第一百六十八章——猜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