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4、第一百五十二章——转变 ...

  •   两个月后。
      午后的阳光照在我面上,感受到温暖的光线,我缓缓睁开眼,发现自己又一次伏在桌案上睡过去了;撑着酸痛的肩膀直起身,我无奈的轻叹一口气,顺手拿起离我最近的一本折子继续翻看着。
      此时我所在的宫宇,是昔日齐晟的五星级办公室——皇帝专用的御书房。原本我是没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但如今天下无君,我这个摄政王俨然成了权位最高的人,连皇后都要敬我三分,再加上各种政务堆积如山,小小的广陵宫实在装不下,我就被重臣们三请四推地弄进了御书房办公。
      好在经过这两年的锻炼,我即便做不到阿九或者齐晟那样得心应手操纵权术,对于该怎样做还是心里有底的,像是平衡各方恩威并施、权衡利弊功过赏罚之类的都信手拈来,再不济也有那么多忠直的老臣和阿九在梦里亲自教学,所以我也没在怕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托齐晟的福,他这一年来把各地治理的很太平,中央也没什么大毛病,是以交给我的担子并不是重得让我难以喘息;我面对的麻烦主要集中在北漠那边,毕竟战乱稍歇,天下刚刚大一统,要处理的事情简直多如牛毛,偏偏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上,齐晟他却……
      想到齐晟,我原本还充满斗志的心情不可避免的黯淡了一瞬。要说有什么我是不能跟阿九分享的,那便是齐晟坠崖的真实原因了,其他的都可以,唯独这件事,我至今都不知该如何向他开口,毕竟他现在等于同时了失去两位兄长,即便他从不在我面前表现出来,我也能感受到他的失落与挣扎。而与此同时,我更是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被齐晟所救,我欠他一条命,这是我永远都还不起的;若不是我武功不精,他也不会因为救我而……
      罢了,现在不是停滞不前的时候;我深吸口气,将脑中杂乱纷扰的思绪统统压下,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处理手头的事情。虽说这种忙碌又紧张的生活并非我心中所愿,但我很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哪怕是为了不辜负齐晟对我的相救之恩,我也必须替他守护好这庞大的王朝。
      正当我头疼地翻看着奏报时,门口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虽然声音很小,但我还是感到一丝被打扰的恼意;我抬起头看向殿门,发现来人是杨严和吴卓。
      见到是这两位得力助手,我心中的不悦顿时消去大半;对他们招招手,我主动对杨严发问:“杨严,之前交给你的差事,如今办得如何了?”
      “九哥英明,我正是来向你汇报这件事的。”他小心地看了看我的脸色,却并不往前再走一步;我有些疑惑,示意他靠近点儿,他和吴卓才来到我书桌前,把一本整理得十分妥当的名册放到展开摊在我面前。
      我粗略翻了几页,看着上面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和每个人彼此之间的连线及标注,心里渐渐有了点谱;这份名单是我几天前让杨严整理的,目的在于方便我了解朝中各方大臣之间的那些牵绊、过往、关系、人情世故等等。之前齐晟在位时,我万事不理,所以对于朝中人际关系的印象也淡了许多;而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我做着昔日齐晟要做的事,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自然是了解的重点,因为这涉及到我日后的用人选择及多方权位制衡的策略。
      经过这两年多的观察,我发现杨严虽性情耿直,不太会跟那群老狐狸周旋,但他在情报收集和监控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天赋,还是个非常出色的执行者;所以我给他下了指令——搜集中央朝臣们过去的相关信息,明着暗着都可以,旁门左道也允许,并整理成人物关系图尽快交给我。
      如今翻着他递交上来的“作业”,我感到很是舒心满意,这上面的文字言简意赅又生动明了,正是我期盼的那种样子;看来杨严这小子还真是块儿璞玉,只要好好塑造一番,成为栋梁之才指日可待。
      “对了,九哥……”杨严瞄着我的神情,对我踌躇着询问:“对于张翎的直系家属后代,你打算如何处置?”
      “按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连眼皮都不抬一下,随口回道:“张翎与赵王狼狈为奸,弑君谋夺皇位;如今张翎伏诛,朝廷感念张家世代重臣砥柱,特免其株连之罪,张放将军那一脉相安无事,张翎府中诸位子女,男子充军发配至北疆五千里外,女子除其贵籍遣出京师。”
      “呃……我记得,皇后娘娘昨日还特意为此事来找过九哥你呢。她的意思是,她的堂弟堂妹们只是受其父牵连,受此处置着实无辜。”
      “……无辜?”我翻页的手顿住,嘴角挂起一抹轻蔑又嘲讽满满的冷笑,轻声说道:“杨严,你向来了解我的心思,我最不喜的就是连坐之刑。若是真的无辜,我怎会伤及他们?我早就遣人去调查过,也亲自秘审了张翎的旧部,你可知我查到了些什么?”
      “张翎的那三个儿子,早年间就和二哥暗通消息,并且拉帮结党,和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地方官有着不小的牵扯;他们在驻地暗中敛财养兵,还收买了当地的戍卫军将领,此番谋逆行动中,就有这些人的背后操控,我若再不管管,怕是要重蹈覆辙了。”
      “这么说……”我的这些行动杨严并不完全知晓,他听后表示很惊讶:“九哥你早就有对付张家旁系和整顿地方的心思?那你前几次对皇后娘娘的安抚都是……?”
      “当然都是哄她的。”我毫不掩饰,大大方方地承认:“皇嫂心软念旧,张翎作为堂叔,在儿时对她又很疼爱,她想保全那些堂兄弟倒无可厚非。但我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上,为家国、为长远计,张翎的那几个怀有异心的子女都是留不得的。既然皇嫂舍不得,那这个恶人就由我来当,替她一刀舍了所有念头。”
      “当然,先前的那些安抚也不全算是谎言。”说着,我眼里浮现一抹狡黠:“我从未对她承诺过什么,只是说我忙得没空搭理这些琐事而已;如今我突然有空了,顺手发落几个罪臣,算不得过分吧?”
      “……”杨严被我说得无言以对,半饷才继续接道:“可是九哥,我还是替你担心,担心皇后会从此跟你心生芥蒂、渐行渐远。”
      “呵……放心,她不会怪我的。”我毫不在意地一笑。
      同为女人,我怎会不了解张芃芃那矛盾心思?张翎是她至亲,但同时也是她的杀夫仇人,她心中对张翎早就恨意超过亲情。其实齐晟本人也早有削弱张家的意图,只不过因为各种牵扯而未能如愿,我不是齐晟,更不会怜香惜玉,所以对于张芃芃,我更没有什么顾忌;张芃芃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我对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吴卓。”这个话题暂告一段落,我转头看向始终不发一言的吴卓:“先前让你留意诸位朝臣动向和实绩考察,到现在可有结果了?”
      “回殿下,卑职也正要复命。”他说着,从袖中摸出另一份文书递过来;我粗略地看了几眼,心里渐渐冷笑不止。
      果然,我这些年的直觉几乎都是准的;当初刚和大臣们打交道时,对于谁是可托付之人、谁是混吃和稀泥的,我便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观察,而我早些时候的结论与这名单完美契合了。
      “去通知吏部,参考这份名单,凡是有功者皆官升三品,尸位素餐之人一律停职等候下一步发落。”我将名单递还给吴卓,对他干脆地下了命令。
      我之所以动作幅度这样明显,就是要给天下人一个信号——朝廷爱重人才,只要是心怀家国、踏实肯干的有才之士,朝廷绝不会亏待,高官厚禄和人生巅峰都不是梦;相反,朝廷也不白养闲人,若是发现有玩忽职守的绝不惯着,反正还有许多新人排队等着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我大权能握多久,只要我上位一日,就要有属于自己的行事风格;齐晟当时留下的一些积弊,是时候由我来斩除了。
      “诶?可是九哥,这里有那个范达通啊,他昔日可是处处跟你作对的。”杨严瞄了一眼上面的内容,略带惊讶地对我询问。
      “那又如何?只要他日后不再跟我作对,尽心竭力为大夏谋福利,过往的一切都没必要去追究。”我不甚在意地轻笑一声,揉了揉杨严的脑门,语重心长的解释道:“范御史深得三哥信重,凭的可不仅仅是怼我的本事。他忠于国家,为人机敏,品性和办事能力也不错,是个可用之人,只不过一直未能为我所用而已;先前你只关注他处处针对我们,但你可知,父皇和三哥在位时的十多位行为不端的大臣,都是范御史带头出言弹劾并揭发的。”
      “所以啊,任何事都要从多角度来看;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须得广纳贤士不计前嫌才行。”我微微一顿,补充道:“当然,这也是笼络人心的重要手段。”
      说着,我心里忽然记起一件微妙又有趣的过往旧事,转过脸对吴卓说道:“哦对了吴卓,待你去吏部传完话,麻烦你再去内务府库挑选一辆车驾,并亲自去一趟范府,将马车交给范御史吧。”
      说完我与杨严四目相接,并跟他了然地相视一笑。当年的“怼范御史事件”,杨严也是见证人之一,自然记得范御史是如何被我怼出心理阴影的,在那之后,养尊处优的他被迫徒步上了一年多早朝。而现在我不仅通过给他升官表示自己不记仇,甚至还让身边的大统领亲自给他送车驾——昔年我收了你的马车,如今我赔给你一辆;我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也相信以范达通的品性,能够明白我的一番用心。
      之前我偶尔听叶琛提起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当时我还小,对此挺不屑一顾的,而今我亲身置于比商场还要复杂的皇权中心,方才明白这话的真实含义,也明白了拉拢人心的重要性;如今的我,甚至可以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先前绝不能忍的一些事睁只眼闭只眼,这样的转变让我既感到冷漠又不禁害怕;我知道,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杨严他们怕是会对我感到失望。
      不过面对未知的结果,我心中并无太多畏惧,更是没有任何后悔。我只是个凡人罢了,我也会做错事的;所以,我给杨严对我失望、甚至是弃我而去的权利,但是许多“对的事”,最起码对阿九和家国最有利的事,我是不会停手退缩的。
      又聊了一会儿琐事,我找个借口把杨严打发走,单独留下吴卓在原地听命;我手指轻扣桌案,半饷才对他说:“从盛都到漠北,漫漫五千里发配之路甚是遥远,途中若是有个万一……”
      吴卓早就熟悉我的说话风格,秒懂我的真实意思,他眸中闪过一丝讶然,似是不确定的询问我:“……殿下仍对张翎那一脉不放心?”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不动声色地轻叹一口气,缓缓说出这句让我自己都感到不寒而栗的暗示:“不仅是叛臣们的子女,其他被判流徙之刑的,你也再去仔细筛查一遍,若有根基深厚却心怀不轨的,通通让他们在流放途中‘染病身亡’吧;这连根拔的机会难得,可千万别给我浪费掉了啊。”
      要是在平时,我是不会做得如此绝的;但现在形势微妙,我实在冒不起一丁点风险,因而宁可错杀三千也不能放过一个。借着特殊情势的掩护,只要下手够快行动够隐蔽,我想除掉谁,都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让人抓不出什么把柄。
      不过要说我心里有什么让我顾忌的,那便是杨严了,所以我才特意在将他打发走之后才与吴卓单独说这些事情。毕竟我方才的那番话若是让他听见,我真担心自己的转变会吓到那个傻孩子。
      听了我的话,吴卓面上没有显露出任何异常,他脸色沉静地对我行个礼,表示自己记下了,随后想起什么似的继续说:“殿下,卑职忽然记起一事:看守二殿下的禁军来报,说他想见您一面。”
      想到赵王,我一时无言。
      两个月前,那场惊险万分的攻城战最终以我方险胜而落下帷幕。当时我杀了张翎,虽然很大程度地浇灭了对方的斗志,但也遭到赵王身边残余部队如困兽般的反抗;为了早点结束这场血腥杀戮,我当机立断派人去给身处外围战场的贺秉则传信,叫他尽快收服激战正酣的士兵,这一招成效显著,对方一听主帅已死,赵王也插翅难飞,顿时就泄了大半士气,抵抗了没多久就被贺秉则的人缴了械。就这样,经过大半天的交战,我们终于在下午时分平定战乱;敌军尽数投降,带头叛乱的将领们被俘,赵王也被禁军押解入宫,等候我们发落。
      与太皇太后她们商量后,我下令把赵王关进他在宫里的住所——长和宫,由武功高强的禁军和暗卫统领亲自看守;在那之后直到现在,我都整日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再见过他的面,更是把他的事都完全抛到脑后了。如今他主动提出要见我,倒也正合我的意,毕竟我迟早是要面对他的,由他替我迈出这一步,我还能省许多纠结的心思。
      想着我不再犹豫,对吴卓点点头,说:“甚好,本王也有许多话想跟赵王兄单独一叙;择日不如撞日,就安排在今夜吧。”
      “殿下请三思。”吴卓再度抱拳:“赵王毕竟是个危险人物,殿下身份贵重,为确保安全,还是不要靠近赵王为好。”
      “没事的,按照本王的话去做。”我不甚在意的笑了笑,随手拿起另一本奏折继续翻看;吴卓见我心意已决也不再坚持,便自动离开书房赶往长和宫安排晚上的事情。
      我的目光虽然锁在那一行行小字上,心神却早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竟对晚上的会面有了隐隐的期待。我内心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或许今夜过后,过往的那些恩恩怨怨都会有个了结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转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